- 相關推薦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能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并在學習、分析相關資料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能力,盡量做到有理有據。
3、探討、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探討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課型】
探究討論課。
【教學媒體】
Internet
網絡、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昨天的語文課,我們在電子閱覽室借助網絡,比較全面地了解了吳敬梓、《儒林外史》、科舉制度等知識。還借助便捷、豐富的網絡資源,解決了一些自學中遇到的困惑。這堂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范進中舉》。
師:今天上午,我在我們學校網站的語文討論專欄中,看到了我們班同學針對這篇課文發(fā)表的許多留言,其中有不少觀點相當有見解,F(xiàn)在,我們先打開學校的網站,看看大家的討論情況。
二、討論范進人物形象
師:大家討論的第一個話題是我眼中的范進──。范進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否值得同情,是大家討論的焦點。一起瀏覽大家的留言
。、師生借助大屏幕瀏覽學生的留言。
。病⒔M織開展課堂討論,進一步討論范進這個人物形象。
學生針對有爭議的留言發(fā)表意見,或質疑,或探討,或支持補充。
要求:語言盡量精練,但觀點明確,理由充足。
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理解人物,啟發(fā)學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師小結:聽著同學們激烈的討論,我突然覺得范進這個人物竟是如此的鮮活、豐滿。長期以來,人們對范進一直懷著偏見,認為他是迂腐、無能、熱衷功名利祿的典型。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是立體的、多面的,范進也不例外。用網友彭澤遺風的話來說,范進是一個可憐、可笑而又可惡的人。
三、探討《儒林外史》的寫人藝術
師:斯人早已遠視,但我們該感謝吳敬梓先生,是他用生花的妙筆給我們的中華文化長廊留下了一幅幅鮮活的人物畫卷:范進、胡屠戶、嚴監(jiān)生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儒林外史》:凡官師,儒者,名士,山人,間亦有市井細民,皆現(xiàn)身紙上,聲態(tài)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中國小說史略》)可見其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之高。
下面,我們就進入下一板塊的學習──寫人藝術之我見。
對于這個問題,昨天我們也已展開討論。現(xiàn)在請各組推薦代表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如果有意見可以補充,也可以向他們提出質疑。
學生的'討論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薄⒚枘∪宋锏恼Z言動作、外貌。
。病⒕实募毠(jié)描寫。
3、對比手法運用(學生借助課件展示本組學習、討論的成果:胡屠戶、鄉(xiāng)鄰、張鄉(xiāng)紳在范進中舉前后人物的對比變化,對比在人物刻畫中所起的作用等)。
4、夸張手法運用。
要求:明確寫法,并結合課文進行賞析、評點。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相機補充、點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更好地體會小說在刻畫人物方面的造詣。如眾鄉(xiāng)鄰的舞、張鄉(xiāng)紳拜訪范進時鄭重其事的打扮,以及噫!好了!我中了!中的三個!等,學生容易忽視,教師的點撥,可更好地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并從中有所啟發(fā)。
師生小結(幻燈片展示):
。、描摹人物言行、外貌,展示內心世界。
。病⒚鑼懮鷦蛹毠(jié),刻畫人物性格。
。、運用對比夸張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范進為官之后──
要求:運用個性化的人物描寫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師提示:運用一或二種剛才總結出來的刻畫人物的方法,用幾句話描寫范進為官之后的某個場景、語言、動作或外貌等,形象地再現(xiàn)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比如,范進衣錦還鄉(xiāng),又見到了昔日的街坊鄰居或張鄉(xiāng)紳
。薄W生構思、寫作片段。
2、展示、交流。
五、小結
教師在點評學生片段作文后小結:如何更好理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出有個性、血肉豐滿的人物,不僅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多觀察,還要多讀書,從名家的作品中學習有效的經驗。老師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儒林外史》。
六、布置作業(yè)
課后交流、評價課堂上的人物刻畫小片段。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欣賞諷刺藝術。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口頭表達等能力。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人民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討論理解文章內容,欣賞諷刺藝術。
2、范進發(fā)瘋的原因及文章主題的理解。
教學準備
幻燈片、幻燈投影儀、電腦
教學過程
一、對聯(lián)導入
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二、自學
1、自讀課文后,把文中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的左邊,認識的同學就把拼音注上去。
商酌(zhu) 星宿(xi) 狗血噴頭(pēn) 帶挈(qi) 長親(zhǎng) 行事(hng) 腆著(tiǎn)
兀(w)自 綰(wuǎn) 軒敞(xuān chuǎng) 作揖(yī) 醺(xūn) 啐(cu) 諱(hu) 帶挈 桑梓(zǐ)
2、積累下列詞語:
、倬愀鳉g喜
②拱手作揖
、矍Ф魅f謝
④尖嘴猴腮
、莶皇∪耸
⑥淋淋漓漓
、呦矎奶旖
⑧今非昔比
、崛f貫家私
、馕ㄎㄟB聲
3、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簡介: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晚年又號文林山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二十三歲中秀才,此后科場一直不利,到三十歲還沒考上舉人。由于科場不順和家道衰落,使他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逐漸認識了八股科舉的腐朽糜爛,產生了厭棄功名富貴的思想。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就是在作者這樣的生活和思想基礎上寫成的。
4、感知內容:
①故事涉及到的人物(主要人物是?)
、谒僮x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并繪聲繪色地復述范進中舉后發(fā)瘋的`丑態(tài)。
、鄯哆M中舉前后的變化:
家境、地位、本人態(tài)度、他人態(tài)度
、茉斐蛇@一切變化的根源是什么?(封建科舉制度)
⑤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討論分析文章結構:
可分為中舉前和中舉后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寫范進中舉之前的情況,側重描寫胡屠戶的倨傲?煞謨蓪樱悍哆M進學(中了秀才)回家,丈人胡屠戶前來賀喜;范進向胡屠戶借盤費應鄉(xiāng)試,遭到拒絕和辱罵。通過這兩件事,寫出了范進中舉之前生活的艱難困頓和社會地位的卑微低下。
第二部分,寫范進中舉喜極發(fā)瘋及中舉以后社會地位顯著變化。對封建士子醉心功名利祿的丑態(tài)作了辛辣的嘲諷,并深刻地揭示出他們熱衷科舉的社會原因。
這一部分分三層:范進發(fā)瘋;胡屠戶治瘋;張鄉(xiāng)紳拜會和胡屠戶受贈。
三、討論
小組合作探究:
過程:學生先獨立選擇探究品味點,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組內探究、討論、交流。
1、為什么范進會對科舉如此癡迷?中舉后又為什么會瘋了?
因為一旦中舉,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境況,功名富貴馬上就會到來。
前一刻范進還無米下鍋,馬上就說他中了舉,幾十年朝思慕想的功名富貴到手了,時間太短而變化太大,所以范進會瘋了。
2、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四、質疑
再讀課文,自由設置疑問,師生共同探究,合作解決。
五、自測
請大家把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的行為、語言及對范進的態(tài)度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比較閱讀,從比較中欣賞文學作品,感知藝術形象。
2、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的藝術。
能力目標:
1、以培養(yǎng)自讀能力為主,訓練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培養(yǎng)他們用聯(lián)系、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思想及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有進一步了解。
二、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茫
《范進中舉》是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這是一個小說教學單元。本文承接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對讀書人殘害的名著。節(jié)選自《儒林外史》,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欣賞、感知藝術形象。為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文學名著的能力打下較好的基礎。
。ǘ┙虒W重、難點:
1、重點:學習運用比較法閱讀分析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進和胡屠戶的人物形象。
2、難點:理解范進發(fā)瘋的原因及對科舉制度的批判。
。ㄈ┙滩奶幚恚
這篇文章內容生動、語言形象,在一課時教完,學生容易被其情節(jié)和語言所吸引,而不容易著眼于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不斷發(fā)展興趣,領會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長課文尤其要注意精講,講求適當的'取舍。本文的關鍵在中字上,要抓住這一關節(jié)點生發(fā)開來,以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效,重點分析范進和胡屠戶兩個人物,并注意處理好與《孔乙己》一文的比較閱讀。
三、教學模式程序:
。ㄒ唬┠J剑簩W生主動參與型
(二)程序:
1、通過與《孔乙己》的比較引入對《范進中舉》的學習,利用電腦課件簡介《儒林外史》有作者吳敬梓。(5分鐘)
2、利用電腦課件展示比較閱讀圖表,重點分析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戶對他的不同態(tài)度,了解夸張、對比手法在本文中具體運用所達到的強烈的諷刺效果,并運用電腦課件對人物形象進行歸納總結。(20分鐘)
3、采用引伸法,讓學生假想孔乙己中舉后將會出現(xiàn)的情景,既訓練了口頭表述能力,又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10分鐘)
4、利用電腦課件對全文的寫作特色及中心進行歸納總結。(5分鐘)
5、布置作業(yè),進行鞏固訓練。(5分鐘)
四、教學方法及手段:
采用學生主動手參與型教學模式,訓練運用比較法
進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拔下,讓學生多讀多思多討論來共同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任務,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教學效果反饋及學生素質培養(yǎng)情況預想
1、以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方式授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主主動性,并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解答問題的能力。
2、練習口頭改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習慣,樹立聯(lián)系,全面看問題的辯證觀點。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4
【設計思路】
。薄㈤L課文教學講究適當的取舍,尤其要注意精講。本文的教學,應在“中”和“好”字上下功夫,應重點分析范進這一人物形象,并與孔乙己進行比較。
。、方法上以默讀體會、比較鑒賞為主。
【教學目標】
。薄⒎治鋈宋镄蜗蟛盐掌涮攸c,理解范進中舉的悲劇及其社會根源。
。病Ⅲw會作品的諷刺性和戲劇性效果,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超的諷刺藝術。
。、提高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感知、欣賞藝術形象的能力,為學生閱讀文學名著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一個充滿笑聲的悲劇,控訴了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惡,反映了當時的世態(tài)炎涼。今天,我們將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20歲開始應試,前后考過二十多次,直到54歲才中舉。幾十年的癡情追求,一旦功名到手竟高興得發(fā)了瘋,命運也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范進中舉》。
二、教學重點突破
1、從品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切入:
抓住范進中舉發(fā)瘋時集中體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話,作為全篇教學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分析范進中舉前后地位的變化,理解人物性格及思想情感,深刻認識全文主題。
師:范進中舉后發(fā)瘋時說:“噫!好了!我中了!”這句話中,哪一個字道出了他發(fā)瘋的根本原因?談談范進中舉發(fā)瘋時大叫“好”的內涵是什么。
2、從品味對聯(lián)切入:
“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這副對聯(lián)生動地概括了全文內容,體現(xiàn)了文章主旨。從中我們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不僅僅是讀書人,還包括像胡屠戶、眾鄰居這些目不識丁的平頭百姓。
。、從人物形象比較切入:
比較《孔乙己》《范進中舉》中的主人公的異同。(小組討論,作多角度探究比較。)
三、教學難點突破
教學難點──理解對比手法,鑒賞諷刺藝術。用引導點撥法和討論法來突破難點。
師:如何在小說中運用諷刺藝術?
學生討論后明確: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達到諷刺效果。
對比形式:
。薄⑼ㄟ^人物的種種丑態(tài)和高貴身份的.對比,收到強烈的諷刺效果。
。、通過同一人物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態(tài)度,揭示矛盾,形成對比。
四、拓展延伸
。、英國作家愛德華·福斯特寫過一本小冊子《小說面面觀》。他把文學中的人物分為扁平的和圓形的兩種,稱那些類型化的、容易辨認的人物為扁平的,而稱那些有多側面的、性格復雜的人物為圓形的。
。病㈤喿x《儒林外史》全書或與范進有關的章節(jié)。
──摘自《語文建設》2006年第9期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能自己搜集資料,運用學過的小說知識基本讀懂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知識遷移,學習如何寫一個人。
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生能自己基本讀懂課文;
2. 學會如何描寫人物。 (多媒體展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小說通過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特別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著重刻畫范進癲狂的丑態(tài)與他周圍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嘴臉,真實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心靈的荼毒。
這篇文章運用了多種手法成功的刻畫了范進、胡屠戶等形象,是學生學習如何描寫人物的好范文。
2.九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自己搜集資料并借助資料自學一些課文內容。但作文水平低。
3.《范進中舉》之前有教讀課《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綱》,學生學完這三篇教讀課后,能夠對小說的特點有所理解,所以能運用已學知識比較獨立地閱讀課文,并初步學會知識遷移。
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更多的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用導(教師導)、講(學生講)、議(眾人議)、移(知識遷移)的教學模式。同時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發(fā)表看法,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是自讀課,所以文章內容的細致分析不會是重點,而人物形象如何刻畫,我們如何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才是本課要點。
教學步驟
(一)布置自學:
1. 自己搜集資料,借助資料并根據小說的特點,自讀《范進中舉》,讀完后想想:
1 讀完這篇課文,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 你認為文章刻畫得最成功的是哪個人物?
3 閱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問?或者有什么知識你想了解但無從了解?
2.請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以備課堂上拿出來討論。
(二) 導(即教師導入。)
師: 1、同學們,你們知道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嗎?(科舉。)對了,“中舉”是封建社會里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中了舉就能升官發(fā)財,吃用不愁……可是范進中舉后卻瘋了,這是怎么回事?結果又怎樣呢?
2、“范進中舉”寫了范進中舉前后的經歷,范進是人物,中舉是事件,標題就是小說的中心事件。
(三) 講(請學生把自己預習時的心得體會或疑問講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師: 同學們已經自學了這篇課文,也把一些感受與心得或疑問記錄下來了,請幾個同學來給我們講一講。 (學生講前先展示范進中舉前后的有關圖片)
(四) 議(讓同學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是疑問的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幫助他解決,是感受的請同學們議一議,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辯一辯。)
同學們議完后,教師歸納小結并引導學生想深一點。
討論下列問題: (多媒體展示問題)
問:1、為什么范進會對科舉如此癡迷?中舉后又為什么會瘋了?
(因為一旦中舉,就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境況,功名富貴馬上就會到來。前一刻范進還無米下鍋,馬上就說他中了舉,幾十年朝思慕想的功名富貴到手了,時間太短而變化太大,難怪范進會瘋了。)
2、如果你是與范進同年代的讀書人,你會像他一樣去考科舉嗎?
3、你怎么看封建社會的科舉?你又怎么看現(xiàn)在的高考?兩者之間有區(qū)別嗎?
(這兩道題是開放性題目,不要求有標準答案,要允許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鼓勵有理有據,不可輕易否定學生的觀點。)
(五)移(知識遷移) (多媒體展示以下三個問題)
1、小說描寫的年代距今已接近三百年,為什么我們仍然對《范進中舉》如此感興趣?為什么我們似乎親眼見到了范進、胡屠戶?
(因為課文寫得好,尤其是人物,刻畫得很成功。)
2、請同學舉例說說課文刻畫人物所用的方法。
(主要用了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也用了對比手法,尤其是胡屠戶,還用了夸張、諷刺的手法。)
3、下面的話,出自哪篇課文,是出自哪個人物之口?
“那么,我對你說,訊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么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
“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F(xiàn)在把錢交給約瑟夫,叫他去把牡蠣錢付清。已經夠倒霉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
師:同學們,你們一下子就能答出來,證明作者描寫的這些人物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是,你可以寫一個人,不出現(xiàn)他的名字而讓人猜出他是誰嗎?
請學習《范進中舉》中的描寫人物的方法,用幾句話寫一寫身邊的同學,請不要出現(xiàn)所寫同學的名字。(可以是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tài)描寫或細節(jié)描寫。)
寫完之后,請一些同學把自己寫的短文讀出來,讓其他同學猜猜寫的是誰,猜中的證明寫得不錯,同學猜不中的,小作者可要加把勁練習寫作。
教師小結并布置作業(yè)(多媒體展示作業(yè))
作業(yè):請運用課堂上學習的寫作方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題目自擬,要求600字以上,夾敘夾議,要求有描寫方法和具體事例,要寫出人物的特點。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探討小說中的諷刺藝術;
2、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協(xié)作交流能力;
3、寫作模仿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小說中的諷刺藝術。
【教學難點】
如何在小說中運用諷刺藝術(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達到諷刺效果)。
【電教手段】
計算機網絡教學,學生和教師在網絡機房進行學習(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探討)。
【素質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集體責任感、交流創(chuàng)新能力。
【課件制作】
素材搜集來自互聯(lián)網和教學參考資料,DreamWeaver MX 制作網絡課件。
使用軟件工具還包括:WORD、ASP、FLASH5.0、FireWork MX、CUTEFTP。
【教學環(huán)境】
計算機網絡機房(校園網寬帶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封建科舉制度簡介,作者吳敬梓簡介。
二、明確任務
1、探求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
2、根據學習過程的提問,討論問題并做出結論。
3、模仿諷刺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寫一段諷刺小作品。
三、協(xié)作學習
1、思考問題,形成小組觀點,并用 BBS 交流。
2、形成各自結論作品。
為了完成任務,同學們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請仔細看下面的步驟,并按要求一步步進行。
、 分好三人小組(課前已經完成)。
、 小組成員閱讀《范進中舉》文章中,5~9自然段。思考: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討論,把小組的結論寫下來。)
示例:我們小組認為,……
、 故事欣賞(《范進中舉》的圖片故事)。
⑷ 范進中舉前后有什么變化?胡屠戶又有怎樣的'變化?作者用什么寫作手法來體現(xiàn)這種變化的?(閱讀課文,并作出總結,寫下來。)
⑸ 在“自由閱讀”資料中任意選擇一篇諷刺小說閱讀,思考:小說中運用了什么方法來體現(xiàn)諷刺效果?(學習建議:選擇一篇小說,仔細閱讀,分析其中運用了什么手法達到了諷刺的效果,小組成員討論,并寫下你們的結論。)
教師在網絡課件中列出如下資料:
《國王說再來一次》──馬克·吐溫(美國)(短篇)
《官場現(xiàn)形記》節(jié)選──李寶嘉(清朝)(中篇)
《報 應》 ──佚名(現(xiàn)代諷刺小說)(短篇)
示例:我們小組認為,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主要是……
、 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xiàn)手法究竟是什么?請做出總結。
、 創(chuàng)作并討論。模仿并運用小說諷刺手法,小組創(chuàng)作一段諷刺小作品。最后到討論區(qū)發(fā)布小組結論和作品,和同學們交流。
四、探討交流,給出評價
小組成員在 BBS 上根據各個小組的發(fā)言,評價各個小組的作品。
教師在課堂上給出總結性評價。
課后,根據小組的課堂表現(xiàn)、發(fā)言記錄、課件中“評價標準”給優(yōu)秀小組鼓勵。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7
【教學背景】
自科舉制度開始,讀書人便有了強烈的讀書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挑燈夜戰(zhàn)為光宗耀組,讀書人忙得不亦樂乎。隨著封建專制的不斷強化和日趨酷烈,科舉制度墮落成禁錮知識分子思想自由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桎梏。范進中舉發(fā)瘋,就充分暴露了封建專制的黑暗和對國家民族的殘害。
范進發(fā)瘋是必然的。本文的學習讓學生會對鮮明鄉(xiāng)形象的人物語言和夸張的藝術手法六下深刻印象,會認識猥瑣而悲哀的范進、粗俗市儈的胡屠戶、以及張鄉(xiāng)紳眾鄉(xiāng)鄰等各自不同的人物形象。學習本文,我們既要認清封建社會的黑暗與陳腐,又要看到我們所出社會的光明和幸福。擺正我們的進取心態(tài),高揚自己的理想大旗,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也屬于社會的幸福樂園。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語言、動作描寫和對比、夸張的修辭手法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全社會的毒害,使自己受到啟迪和教育。
【方法、手段】
跳讀、精讀、討論(結合課件)。
【主要過程】
1、介紹封建科舉制度,導入新課。
2、快速瀏覽課文,捕捉文中信息。
3、賞讀細節(jié),品味人物性格。
4、評價范進及其科考歷程。
5、想像范進中舉后的語言、神態(tài)。
6、小結。
7、作業(yè)。
【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師: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大凡能求得功名必須苦讀后經科考后才能成為“人上人”,有哪位同學來介紹介紹古代的科考制度?
生:很麻煩,先初試取得資格,再鄉(xiāng)試、會試而殿試。
師:的確。但仍有不少讀書人對此趨之若騖。讓我們今天看看本課中大喜大悲的人物:范進。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并將自己覺得好笑的地方做上標記。
(學生快速瀏覽,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你覺得哪一處最好笑,說一說再想想笑的背后隱含著什么?
生:笑范進的猥瑣,笑胡屠戶的粗鄙。
師:作者只是要笑范進、胡屠戶嗎?
生:不是。是要我們認清當時的社會制度對人的摧殘和迫害。這都是社會造成的。
師:對。這正是本文的主旨。作者通過夸張的手法對封建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和鞭撻,反映了他憤世嫉俗的感情。那我們來討論討論范進這個人物吧。
生:他很可悲,考到50多歲,在一棵樹上吊死,實在不可取。
生:他也讓人敬佩,他十年寒窗苦讀,家里又不支持他,無經濟來源還堅持到最后,終達目標。
師:請大家把范進、胡屠戶、張鄉(xiāng)紳所說的話分三組仿一仿,中間再結合點人物的動作、表情等。
(過程略。)
師:現(xiàn)在我們來討論討論范進、胡屠戶、張鄉(xiāng)紳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語言、動作?各個人物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生:范進中舉是悲哀,他會成為封建統(tǒng)治忠實的維護者。
生:胡屠戶說話雖尖酸刻薄,但他是長輩,說話難聽了些,目的是為了激勵范進。這是在教育孩子。不過手段方式不好。
生:我家長可不這樣教育孩子。
生:胡屠戶是一個前倨后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小人。
師:大家再想想,范進中舉后會有什么樣的言行心態(tài)?
生:蹺二郎腿、釣一支香煙、寫文章……
生:會體察民情,為百姓做點實事……
師:大家說的都不錯。請發(fā)揮想象把它寫下來。
(學生寫,老師巡視。)
師:大家寫的下課交上來。現(xiàn)在同學們能說說自己讀書的目的嗎?
生:學以成才,報答父母。
生:考大學,將來為國服務。
生:出人頭地,做事方便。
師:好。通過本課學習,大家收獲不少:認識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本質,也知道描畫人物的方法,還明白了讀書的目的。希望我們大家擺好心態(tài)去奮發(fā)努力,為將來成為新時代的人才而奮斗。
【教學反思】
“教師非謂滔滔不絕地說,學生默默聆聽,而在于引導啟迪!崩蠋熞淖兘巧瑢W生在平等、自主中渾然不絕地感受知識的甘甜,悄然實現(xiàn)精神世界的豐富與升華,從而在感興趣的方法中自主學習并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所以,注重調動學生自由自主的參與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范進中舉》的作者在其作品中還表現(xiàn)了一定的思想情感。因而我必須引導學生受到啟迪和教育,擺正讀書的心態(tài),讓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受到熏陶。注重情感與思想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
本課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兩個問題上大膽敘說,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人事物的看法,樹立了優(yōu)良的讀書觀,同時也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
也存在缺點。如學生練筆倉促,說明本人在課堂上對此類問題投放的時間過少,也就是還不夠重視課堂上的訓練。今后一定加強改觀。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后對比)。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3、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
4、認識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世風。
教學重難點
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重點)。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2、《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計五十五回,課文節(jié)選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題是“周學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儒林”指讀書人這一階層。《儒林外史》全書正是以封建知識分子為主要對象,描寫他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為影,全書故事沒有一個主干,但有一個貫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對封建科舉、封建禮教,諷刺因熱衷功名而造成的極端虛偽的社會風氣。作品塑造了許多典型人物,如周進、范進、馬二先生,嚴監(jiān)生等等。在中國文學史上,尤其是諷刺小說中,這本書獲得很高評價。小說雖以明朝為背景,反映的卻是清朝的社會現(xiàn)實。
3、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他們的第一名分別叫解元、會元、狀元。
二、整體感知
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以下問題。
1、圍繞“中舉”這一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小說可分成哪兩個部分?
中舉前中舉后
2、說說中舉前、中舉后各寫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語概括。
屠戶賀喜范進借錢范進發(fā)瘋屠戶治瘋鄉(xiāng)紳拜訪
3、讀這篇小說中,你覺得哪個人物最可笑又可厭?
胡屠戶
4、胡屠戶可笑在哪里?找出課文句子來回答,并歸類。
對范進的稱呼:“現(xiàn)世寶”一一“賢婿老爺”。
對范進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學又高,品貌又好”
賀禮:“一副大腸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錢。”
動作:“腆著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一一“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那手早顫起來”,“干思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
對女兒婚姻的態(tài)度:“倒運”,“累了我多少”,“可憐可憐”—女兒像有些福氣
5、胡屠戶的表現(xiàn)可用四個字概括,哪四個字?
前倨后恭。
6、小說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出胡屠戶怎樣的性格?
通過對比,表現(xiàn)出胡屠戶欺貧愛富、嗜錢如命、趨炎附勢、貪財虛偽的市儈性格。
7、鄉(xiāng)鄰們的變化說明了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社會風氣?
嫌貧攀富,冷漠勢利,整個社會都彌漫著冷漠炎涼的氣息。
8、張鄉(xiāng)紳是個怎么樣的人?他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他和范進稱兄道弟,為的是攀附范進宗師周學道和楊知縣,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勢,好為將來仕途發(fā)展作鋪墊。
9、張鄉(xiāng)紳對待范進態(tài)度的變化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當時官場結黨營私、官官勾結、相互舞弊的事實
三、課堂小結
從小說中三類人的變化,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奉承,對無錢無勢的人冷漠無情。表現(xiàn)出了科舉制度下的世態(tài)炎涼,這正是范進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那么,范進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同學們自己先自讀分析。
四、布置作業(yè)
1、自讀分析范進的形象。
2、體會小說用了哪些手法。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了解常識及基礎知識
2、理清情節(jié)概括大意,領會理解作者運用對比夸張諷刺刻畫人物形象。
3、充分認識到科舉制對知識分子的毒害和封建社會世態(tài)炎涼,珍愛當下美好。
教學方法:
課件填表對比、賽讀與課本劇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人生三大幸事之一:金榜題名及相關的故事引入本課教學
二、預習展示
先讓學生展示,引導學生從二個方面展示:一是常識與生字生詞;二是主要內容即故事概括
三、整體感知
1、讓學生先速讀,再交流,再說一說
2、以中舉為線索,理清故事清節(jié)
四、賞析人物
側重于人物的.夸張與對比的理解與運用
對比填表:范進胡屠戶
表格略
五、精彩重現(xiàn)
情節(jié):范進中舉發(fā)瘋
先找出,個人讀,以小組為單位賽讀
此片斷課本劇表演以小組為單位比賽
六、類文拓展
練習冊《周進中舉》
七、小結作業(yè)
1、師生共同回顧重難點,放一放“電影”
2、寫一寫課后“讀讀寫寫”
楊柯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深入剖析人物內心活動,了解小說主題;
2、探究小說的喜劇性與悲劇性,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圻^程與方法]:
1、通過表演和討論等方式來分析探究人物內心世界,了解小說主題;
2、結合現(xiàn)實生活,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與價值觀。
。矍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同時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與價值觀。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對于小說的學習已經不陌生了,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寫作手法的探究也是駕輕就熟。但雖然他們的認知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情感世界也很豐富,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可是對小說的主題挖掘上還是有所欠缺,不能認識范進及范進那個時代的悲劇性。而且九年級的學生即將面臨中考,這是決定前途命運的時候,那種無助與渺茫感使一部分同學對學習產生了懈怠,因此有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小說的深刻內涵,形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對人物內心的剖析,了解小說主題;
2、結合社會現(xiàn)狀分析范進的心理活動
難點:小說的悲劇性與喜劇性的探討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本節(jié)課文內容
范進中了舉人,高興得瘋了,他的丑態(tài)在作者的描述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位既可憐又可悲的人物形象。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走進人物的心靈,了解小說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板書課題)
二、走進范進,了解人物內心世界
1、當范進看到報帖時,他說了一句:“噫!好了!我中了!”為什么說“中了”就“好了”呢?在這一瞬間,范進想了些什么,你能說出他的內心活動嗎?
。ㄏ日垖W生說一說,然后讓學生演一演,模仿范進的口吻,以第一人稱來演出人物的內心獨白)
2、范進的“瘋”病治好了,他就有官做了,試想一下,他會如何做官?
(請深入范進的靈魂,代他說說他的“為官”之路)
三、合作交流,探究小說主題思想
4、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無價值的東西展示給人看!蹦敲矗哆M中舉是悲劇還是喜。克爸辛恕闭娴摹昂昧恕眴?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鞔_:范進喜極而瘋是一場喜劇,理由是:
。1)文中寫范進發(fā)瘋和胡屠戶打嘴巴都運用了夸張手法;
。2)揭露了當時士人熱中功名的丑惡靈魂和市儈的趨炎附勢的嘴臉;
。3)范進終于清醒過來,結局圓滿。
范進喜極而瘋是一場悲劇,從人物命運的角度說這是一場悲劇,把一生浪費在科舉考場中,是范進的人生悲劇;把知識分子束縛在科舉制度的框架內,扼殺他的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靈魂是國家民族的悲。
5、文章著重刻畫范進的癲狂丑態(tài)及眾生相,是什么目的?
(明確:是作家對腐朽的科舉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進、胡屠戶、張鄉(xiāng)紳等人的無情揭露和諷刺,抨擊和鞭撻,輕蔑和否定,是作家憤世嫉俗的感情。)
6、小結:瘋了的.范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后的范進。他時來運轉,得到眾人的簇擁,得到了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而且,他的靈魂已經扭曲,他會變本加厲,把這些年的貧窮和屈辱加聚在老百姓身上,會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走狗。這才是最荒謬的。這樣的現(xiàn)實、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制度、這樣的人生、這樣的民族心態(tài),這不僅僅是范進一個人的悲劇,而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民族的悲劇。一個民族的知識分子,應該是這個民族思想上的靈魂,這個靈魂被窒息扼殺,這個民族也就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
四、拓展延伸,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那么,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你覺得怎樣讀書才算是真正的“好”,你想給范進一點忠告嗎?請以“范進,讓我告訴你”為開頭,寫一段話,奉勸范進該如何讀書、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ńo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寫一段話,來談談自己的讀書觀、人生觀)
(師:是的,讀書不應該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謀求榮華富貴,而應該讓情操得到陶冶,修養(yǎng)得以提高,讓視野得到拓展,才能得以增加,能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會讀書、讀好書,成為國家的棟梁,民族的希望!)
五、布置作業(yè),課后深入思考探索
1、小練筆:假如范進沒有中舉,他該怎么辦?請發(fā)揮想象,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2、課后閱讀魯迅的《孔乙己》,將范進與孔乙己比較,探究人物形象的異同。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第三課時,第一二節(jié)課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分析了人物形象、把握寫作手法。此節(jié)課通過對范進的內心活動的剖析,來探究作品的主題,期望挖掘更多更深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正確的讀書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中了’就‘好了’”?讓學生揣摩范進的內心活動,再通過范進的“為官”之路的分析,看到他被扭曲的靈魂,再探討“‘中了’真的‘好了’嗎?”來分析范進中舉的喜劇性與悲劇性,揭示小說主題,抨擊、鞭撻封建科舉制度對于個人、社會、民族的悲劇性。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又問,如何讀書才是真正的“好”?自然過渡到當今社會我們如何讀書,如何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的認識。這樣一線貫穿,思路很明確,而且層層深入,幫助學生很好的了解文章思想內涵,并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課上,我采用了說和寫結合的活動方式,說有表演內心獨白,有合作探究與交流;寫分課內練筆與課外練筆。這些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分析探究中獲得收獲。
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們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在樹立正確的讀書觀上,學生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分別從讀書的目的與價值上來發(fā)表看法,并結合當今社會現(xiàn)實,認為讀書是為了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是為了增長見識、拓寬視野,讀書不應該死讀書,要培養(yǎng)能力,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些健康、積極的觀點,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讀書觀與人生觀價值觀。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11
學習目標
1、了解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2、通讀課文,了解并能復述小說主要內容。
3、研讀范進喜極而瘋片斷,分析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
學習重點
學習通過對話描寫、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
學習難點
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
學習過程
一、語文基礎
1、組內交流收集到的吳敬梓與《儒林外史》資料。
2、積累文中重要詞語的音、形、義。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體會語氣、語調的.運用,注意文下注釋中一些舊小說中的詞語的解釋。
2、理清結構,概括主要內容。
圍繞“中舉”這一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將選文分成“中舉前”和“中舉后”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三、當堂檢測:
1、據課文內容和括號內提示,填寫成語
。1)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___________(形容罵得痛快淋漓)。
(2)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___________(指不正派或不像樣子),就想天鵝屁吃!
。3)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__________(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
四、布置作業(yè)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12
學習目標
1、分析人物形象
2、從范進中舉前后地位、經濟狀況變化把握科舉制度,從周圍人的態(tài)度變化了解世態(tài)。學習通過對話描寫、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
3、研讀范進喜極而瘋片斷,分析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
學習重點
學習通過對話描寫、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
學習難點
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
學習過程
一、深入探究
分析人物形象
1、范進形象分析:
通過人物的種種丑態(tài)和高貴身分的對比,收到了強阿烈的諷刺效果。
從文中找到體現(xiàn)范進特點的精彩描寫,體會表達效果。
2、胡屠戶形象分析:
完成下面關于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的各類表現(xiàn)的表格填寫,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胡屠戶
行為
語言
對范進的態(tài)度
范進中舉前范進中舉后對比,胡屠戶對范進的`前后態(tài)度變化。
3、張鄉(xiāng)紳張靜齋是作者刻畫的一個次要人物,是否可以不寫張鄉(xiāng)紳?
4、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范進:
胡屠戶:
張鄉(xiāng)紳:
二、當堂檢測:
1、通過填寫下面的文段完成對范進人物性格的分析及文章中心的概括。
本文通過范進中舉(試著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其心情前后變化)及中舉前后的變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腐蝕讀書人靈魂、摧殘人才及敗壞社會風氣的罪惡,窮形盡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對各類市儈小人,進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諷。
2、對下面對比的寫法理解正確的是()
中舉前:范進到城里鄉(xiāng)試回來,家里已餓了兩三天。到出榜那日,家里沒有早飯米,母親已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范進慌忙抱了雞到集市上去賣。
中舉后:鄰居紛紛送來雞、蛋、酒、米,張鄉(xiāng)紳上門贈銀送屋,胡屠戶送來幾千錢祝賀。
A)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同情可憐者,扶危濟困的社會風氣。
B)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尊重知識,崇尚才學的社會風尚。
C)反映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赤的金錢關系。
D)反映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勢利、冷酷的關系。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語言觸及人物內心世界。
2、形成多重對話,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得的世風。
【教學重點】
1、體會通過語言、動作等描寫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2、通過品讀語言觸及人物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
揭示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
【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
高明的《琵琶記》里有這樣一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看是什么意思呢?(早晨還是耕種在田的鄉(xiāng)野村夫,晚上已經平步青云,登堂入室拜見帝王,貴為人上。)
是什么有如此大的神力能讓人的生活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科舉制度。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考中舉人的范進的生活變化。 板書課題:《范進中舉》。
二、解題:
強調題目對文章里的重要性: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思想內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文題的理解,這樣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從而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快速高效的閱讀效果。
、褰馕觥胺哆M”:
“進”的意思前進、進取,科舉中又有進士一說,文中第一句也說:“范進進學回家”。這樣看來,你估計范進的'名字里有他的什么愿望?
(補充范進從20歲開始應考,年年進考場,經歷了數不清的希望與失望,參加科考已成為范進年復一年的機械行動?梢哉f,范進把大半生的精力都耗費在了科舉追求中!科舉使他變得思想麻木、精神萎頓,除了“起承轉合”、“子曰”“詩云”,他幾乎別無所知、別無所能。他迷失了自我,喪失了起碼的人格尊嚴;苦苦掙扎在社會底層,靠嗟來之食養(yǎng)家糊口。然而就在他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之時,命運之神猝然光顧。54歲的他不但考中了秀才,接著又一步登天變?yōu)榱伺e人“老爺”。
、娼馕觥爸信e”:
舉人和昔日的秀才不可同日而語,一但中舉,其父為(老)太爺,其人為老爺,其子為少爺,故有“一世中舉,三世為爺”之說。中了舉人就意味著一只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后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
三、整體感知:速讀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
四、分析“范進中舉發(fā)瘋”
、抛x了課文,同學們,請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情節(jié)?
預設:“范進中舉發(fā)瘋”這一中心情節(jié)。
請同學繪聲繪色地復述范進中舉后發(fā)瘋的丑態(tài)。
⑵它為什么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學生分析一系列的動作)
簡單小結:范進發(fā)瘋,瘋得有特點:
發(fā)瘋的動作: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拍著手大笑----拍著笑著
發(fā)瘋的語言:噫!----好了!----我中了!
發(fā)瘋的層次:昏厥----瘋跑----跌倒----瘋走集上
總之,因為作者描寫得非常細膩、生動、傳神,所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窃鯓又委熯@種瘋病呢?
報錄人在范進發(fā)瘋后鎮(zhèn)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見他見過類似的情形。這也便是范進形象的典型意義所在,從這一個范進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批“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⑷中了舉就應該高高興興去做官,可是,范進看了中舉報帖后,為什么突然瘋了?當時他的那些不尋常舉動,你認為是正常的,還是反常的?(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三個短句上。)
①你可否從范進中舉發(fā)瘋時的一段語言中獲得啟示?
(發(fā)瘋的語言:噫!----好了!----我中了。
、谀阏J為這段語言中,哪一個字說明了范進發(fā)瘋的根本原因?
預設1:“中”字!因為中舉了,太高興了,所以瘋了。
預設2:“好”字!發(fā)瘋的表面原因是那個“中”;而“中”之所以能觸發(fā)范發(fā)瘋的根本原因卻是一個“好”字。因為“中”了以后,有不計其數的好處,不用再挨餓受凍,而可以坐享其成。
、升R讀“范進發(fā)瘋”語段
⑹(布置作業(yè))請大家結合課文,試分析下列問題:
、宸哆M中相公回家,可曾說過“好”?發(fā)過瘋?為什么?
、娣哆M中舉后有哪些變化?你從中能否看清并且理解了“好”的內涵?
、缯埬阍O想,范進在大嚷“好”的瞬間,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欲知詳解,下節(jié)分解。
【《范進中舉》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優(yōu)秀02-14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優(yōu)秀09-12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7-18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8-06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3-03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8-21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9-13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11-18
【熱】《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