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欣賞《牧歌》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聆聽小提琴演奏的牧歌,感受小提琴的音色與豐富的表現力。
【知識與技能】認識樂器小提琴,并且能夠自然的哼唱音樂主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自然流暢有感情的哼唱歌曲的主題旋律。
【難點】認識樂器小提琴,并能夠聽辨其音色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個民族嗎?都有那些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今天我?guī)ьI大家去其中一個民族,蒙古族。(課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環(huán)境、風土人情)
(二)新課教學
1、播放樂曲,感受樂曲開闊悠揚、高亢抒情的情緒特點。
2、請學生隨琴聲跟著教師用“嗚”哼唱歌曲,談談感受。(曲調悠揚婉轉,抒情寬廣,速度較慢)。
3、熟悉主題,感受音樂上下樂句的特點。讓學生看著書上的譜子哼唱主題,邊哼唱邊感受兩個樂句在音區(qū)上的高低不同,并能用動作或圖形譜表示音樂的這一特點。
4、再次聆聽樂曲《牧歌》。設問:①樂曲主題旋律共出現了幾次?②這首樂曲的演奏樂器是什么?它的音色給你什么感覺?
5、討論交流:樂曲主題旋律共出現了3次。討論第二個問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fā)言介紹小提琴,并借助插圖或實物了解小提琴的基本知識。
6、再聽樂曲時,要求學生聽出主題旋律在第一段出現時音區(qū)的變化,哪次高,哪次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說說每一次主題表現的情景,你能想象出的場景等。
(三)拓展延伸
小提琴是西洋拉弦樂器中最主要的樂器。有四根弦,利用弓弦摩擦發(fā)音。它在器樂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被譽為“樂器皇后”。小提琴的出現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小提琴音色優(yōu)美、華麗,接近人聲,音域寬廣,表現力強。
欣賞《牧歌》不同的演唱方式,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欣賞《牧歌》,對蒙古族音樂有了初步感受體驗,通過參與討論,同學們對樂曲有了進一步了解,開闊了視野。老師相信這優(yōu)美的旋律會深刻的保留在你們的腦海里,當然這一切都得感謝我們的民歌,正是這些民歌激發(fā)了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靈感,給他們提供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素材,才能使我們欣賞到更美的音樂作品,也讓我們永遠記住我們的民歌吧。
四、板書設計
《牧歌》
主題旋律
演奏樂器——小提琴
五、教學反思
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自己的歌唱中體驗音樂帶來快樂,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牧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原牧歌》教學設計12-13
《牧歌》教學課件03-29
《草原牧歌》教學反思06-16
牧歌說課稿11-14
讓友誼成為草原上的牧歌12-06
《天鵝》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對岸》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對岸》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對岸》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寶蓮燈》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