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教學設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放牧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放牧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聆聽《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使學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感受牧童生活。
教學難點:理解音樂,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教學準備: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 復習歌曲《小雨沙沙》。
二、本部分:
1、 導入。結合“放牧”主題讓學生開展短小的談話,已獲得對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課作品。
。、 聆聽《牧童》:
(1) 啟發(fā)學生看插圖,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ǎ玻 聽著范唱錄音,用手指著圖譜(羊)輕輕地跟唱。提示學生第三段歌詞分別在哪里?結束據(jù)在哪里?
。ǎ常 能跟著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3、 聆聽《牧童到哪里去了》:
(1) 聽前,猜一猜“牧童到哪里了”。
。ǎ玻 教師完整地播放歌曲錄音,學生初聽。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為什么?滲透珍惜學習時光的教育。
。ǎ常 學生可根據(jù)歌曲內容,分小組,分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三、結束部分:
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在音樂實踐中,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姿勢,能在《放牛歌》的間奏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學重點: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教學難點:加入打擊樂伴奏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 聽音樂問好!
。病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3、 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薄 導言:
。、 表演《牧童》
。ǎ保 完整地聆聽音樂錄音。
。ǎ玻 提示各種唱出了哪些內容?復聽歌曲。
。ǎ常 隨著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
3、 編創(chuàng)與活動——雙響筒的認識
。、 表演《放牛歌》
(1) 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
。ǎ玻 跟著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ǎ常 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時間奏部分,有鑼鼓镲伴奏。
。怠 編創(chuàng)與活動——認識三角鐵
。、 編創(chuàng)與活動——鑼鼓镲的創(chuàng)編
三、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放牧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1、聆聽《牧童》
2、聆聽《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聽《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認識三角鐵,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3、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間奏處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三、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一首具有濃郁民歌風的兒童歌曲,2/4、3/4變換拍子,七聲商調式。全曲由兩部分組成。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為大背景,表現(xiàn)了在祖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上學的孩子一個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國懷抱里的孩子都能實現(xiàn)上學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用2/4拍、C大調、四樂句的一段體結構。本曲像一幅田園風景畫,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生活的熱愛,這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成為人們喜愛的外國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風的江蘇民歌。4/4拍。歌曲的節(jié)奏舒展,旋律優(yōu)美抒情。歌詞以童心描繪出藍天、白云、綠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野風光,抒發(fā)了小牧童悠閑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結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聲襯詞為歌詞,巧妙地補充了短小而意猶未盡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發(fā),給人一種完滿的審美感受。
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風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結構。
歌曲歡快活潑,很有朝氣。有趣的是聰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聲的小過門作為樂句的加花補充,使得歌曲演唱難度小,聽起來還很豐滿。在歌唱中,我們仿佛看到小牧童吹著小笛、騎著牛兒興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歌曲第一首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學習起來比較的輕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難,但是學生在演唱時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這個地方老師要多加提醒。其次兩首歌的情緒不同,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去表現(xiàn)兩首不同情緒的歌曲。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授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學唱少兒歌曲《牧童》
3、律動少兒歌曲《牧童》
4、節(jié)奏樂器三角鐵的認識與演奏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2、視聽結全學習歌曲《牧童》。通過圖形譜直觀感受旋律的高低、長短;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的視唱能力。
3、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4、通過為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學習認識三角鐵,學習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guī)等。
3.復習前課內容。(唱游為主)
二、新課學習:
1.小練習:三角鐵認識。教師介紹三角鐵的演奏方法與姿勢,練一練。(也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其演奏方法與姿勢)
2.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
1)邊隨歌曲《牧童》錄音邊拍手邊看插圖,熟悉歌曲(教師可用三角鐵)介紹或探討“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
3)引導學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注意第三段歌詞與結束句的位置。)
4)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創(chuàng)編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在表演時,選幾名學生用三角鐵隨樂曲進行伴奏)
3、欣賞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聽前,與學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后(完整聽全曲)。
2)談談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為什么?教育學生珍惜學習時光。
3)復聽:自由活動:隨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進行選擇表演活動。(時間充許的話,也可讓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教師加以指點后。再分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內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編能力。)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授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內容:
1、欣賞童聲合唱歌曲《牧童》
2、學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認識雙響筒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牧童》,并學習用雙響筒與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放牛歌》,指導學生用活潑親切的情緒演唱歌曲。
3、通過教師范唱,讓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引導學生自編動作表達歌曲的意境。
4、通過為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學習認識雙響筒,學習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guī)等。
3.復習前課內容。(唱游為主)
二、新課學習:
1.小練習:雙響筒認識。教師介紹雙響筒的演奏方法與姿勢,練一練。(也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其演奏方法與姿勢)
2.欣賞童聲合唱《牧童》
1)初聽,(完整聽全曲)。
2)談談所聽內容;
3)復聽:自由活動:隨《杜鵑圓舞曲》自由地進行選擇活動,可用雙響筒與三角鐵為歌曲作伴奏。
3.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1)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引導學生視圖形譜;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要有明顯的高低、長短的動作表示;)
3)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鑼鼓的伴奏學習與運用)
4.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放牛歌》要求自創(chuàng)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放牧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聆聽《草原放牧》,感悟音樂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逐步激發(fā)對學習音樂鑒賞的興趣和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
【過程與方法】
對比欣賞,感受音樂要素在兩部作品中發(fā)揮的不同藝術作用。
【知識與技能】
學習掌握聆聽音樂的方法,并能哼唱樂曲主題旋律片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感受音樂要素在作品中所發(fā)揮的作用。
【難點】探究音樂要素在不同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音響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學會聆聽》節(jié)目,我是這期節(jié)目的主持人。在我們開始聆聽音樂之前,我想先問大家兩個問題:
、俅蠹移綍r在生活中聽歌嗎?
②通過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舉例子說明嗎?
(學生自由舉手發(fā)言)
教師進行總結:音樂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播放一段音樂時,我們不只是聽,還要會聽,聽它音樂方面的特點,聽它表達的情感狀態(tài)等等。我們可以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許我們不是作曲家、音樂家,但每個人可以聽,可以看,可以鑒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鑒賞一首作品,那么大家從哪些方面進行鑒賞,我們首先來回憶一些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授
1、回顧音樂要素
音樂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色彩。
音樂的形式要素:節(jié)奏、旋律、力度、速度、調式、曲式、和聲等等。
一般音樂是通過其形式要素來體現(xiàn)情感和特點的。節(jié)奏是指音樂運動的長短和強弱,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強弱程度。速度是音樂進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賞《草原放牧》
(1)欣賞并回答問題
①哪些音樂要素發(fā)揮了主要作用?(節(jié)奏、力度、速度等推動音樂的發(fā)展變化。)
、讵氉鄻菲魇鞘裁?(琵琶)
③音樂情緒是怎樣的?(生機勃勃、活潑的,能想象到美麗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嘗試著使用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琵琶為主奏樂器和西洋管弦樂隊結合,來表現(xiàn)社會主義革命的現(xiàn)實題材。
這部作品是根據(jù)蒙古族少年龍梅和玉榮在暴風雪中保護公社羊群的真實故事寫成的。樂曲采用無標題協(xié)奏曲與標題交響詩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將多樂章的劃分與單樂章的歸納結合起來,將民族傳統(tǒng)曲式中的多段體與交響樂中常用的奏鳴曲式結合起來,將有情節(jié)的敘事性與純音樂的抒情性結合起來,進而形成這部既有鮮明民族特色、又有強烈時代精神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
(2)分別欣賞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題
學生練習分別打出兩個主題的節(jié)奏,再加入旋律線哼唱主題旋律,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題情感。通過練習對比分析兩個主題:
、俚谝恢黝}是根據(jù)吳應炬作曲的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改寫的,著力刻畫“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以及她們勤勞放牧的生活情景。這一主題經(jīng)過幾次反復,通過節(jié)奏、配器上的一些改變使音樂趨向熱烈、歡快。
、诘诙黝}與第一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另一角度表現(xiàn)了內蒙古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它好像在對美麗而遼闊的草原進行著如歌似的贊美,又好像在描畫著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像內蒙古人民在抒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第二主題是一段頗具內蒙古長調色彩的旋律。
(三)鞏固提高
最后完整欣賞《草原放牧》,學生比較作品在旋律、速度、力度方面各有什么不同。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風格情緒的作品是通過何種音樂要素體現(xiàn)出來的,并由此發(fā)現(xiàn)音樂要素在音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小結作業(yè)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jīng)了解如何聆聽感受一首音樂作品。同學們課下可以更多的了解、欣賞《草原放牧》的故事以及相關的音樂片段,并學唱。下節(jié)課,老師找同學來進行歌曲的解說。這節(jié)課就到這里,下課!
【放牧教學設計3篇】相關文章:
放牧音樂課件設計05-08
草原放牧說課稿11-03
四年級音樂《草原放牧》說課稿12-24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池上教學設計03-07
教學設計范文03-03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實用教學設計02-18
精華教學設計02-17
風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