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將相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將相和》一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為重,愛國。個性的品質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為此,我把豐滿人物形象作為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摒棄對課文內容、故事情節(jié)的繁瑣分析,將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悟、演,去豐滿人物形象,領悟人物的個性品質和共性品質。這一過程充分體現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主體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原則。
【教學過程】
一、在反復讀課文,讀通、讀熟、讀好的基礎上,借助成語游戲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填空練習:
“將”→(廉頗)→(大將軍)→(元帥)“相”→(藺相如)→(宰相)→()“和”→(同心協力)
。、“人物開花”成語游戲:
。ㄌ畛隹梢杂迷谶@兩個人物身上的成語——課內、課外的成語都可。)
以上這兩個練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兩位人物的形象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對課文內容也有個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學這一內容時,給足時間讓學生自讀、自學課文,找出有關的詞語填寫。通過遞等式形式和游戲方式,學習了詞語,積累了成語,也了解了課文,充分體現語文的趣味性原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二、借助過渡句理清三個故事之間的基本關系
。、學習單元提示,學生通讀課文找到文章過渡句,結合上面對“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個故事?
這一環(huán)節(jié)側重讀的訓練,以讀懂為基礎,向讀深、讀透發(fā)展。把學會讀書作為一個訓練訓點來抓:因為讀書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基本內容之一。
2、細讀三個故事,自學討論,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學生參與板書。
。场⒃谡业饺齻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領會每個故事之間的因果聯系。
三、借助名言豐滿人物形象
。、出示“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名句,圍繞這句話對藺相如這個人物形象展開討論。
。、出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句,圍繞這句話對廉頗這個人物形象展開討論。
以上的討論與練習旨在使這兩個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凝聚,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形象。通過練習,學生不僅看到了藺相如和廉頗的個性品質,而且悟出他們的共性品質,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名言、成語的運用,亦能提高語文知識的積累,開拓學生思維,充分體現語文的開放性。
3、根據課文內容對對子:如: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背上能負荊。
填空練習:因為藺相如(顧全大局)、廉頗(知錯能改),更因為他們都有(精忠報國)的精神,所以他們能化干戈為玉帛,(同心協力)保衛(wèi)趙國,他們文武雙全,真是趙國的(無價之寶)。
四、借助課劇形式,展現人物形象
通過上面三方面的學習,學生對兩個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認識,但是要想真正領悟品質還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為此,我大膽地請同學自編、自演課本劇,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學生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故事或一個角色進行表演,不必強求要達到什么效果,學生理解的深淺也可以不一。因為作為表演的同學來說,實踐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體驗;對于觀演的同學來說,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實在的感悟。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詞語的意思。
。、初步認識過渡句,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質,懂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和為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藺相如和廉頗忠于國家、顧全大局的高尚品質。懂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和為貴”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預習了課文《將相和》,誰來說說課題的意思?(武將和文官和好)
。、既然是“和好”,說明將相以前有過“不和”,他們?yōu)槭裁床缓土四?看看廉頗是怎么說的?
、 生讀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頗說的話,指名讀:“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去!”
⑵ 指導朗讀:讀書要讀得“聲情并茂”,老師教大家一個方法:邊讀邊揣摩廉頗當時的心理,想象他說話時的表情,動作,這樣自然而然就讀得“聲情并茂”了。想不想試試?
、 生自由練讀后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3、找到將相矛盾的焦點了嗎?(師生討論交流)
。础⑿〗Y:
在廉頗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經百戰(zhàn),屢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會耍嘴皮子,沒什么真本事。竟然爬到他頭上去了,心里就不平衡,不服氣。那么藺相如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嘴到底厲害不厲害?官到底該不該升?這就是咱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二、新授
。薄⑽覀兿葋砜础巴觇禋w趙”這個故事。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找到描寫藺相如面見秦王說話時表現的兩個詞語,做上記號。
、 生自由讀文。
、 請兩位同學將詞語板書到黑板上。(理直氣壯 大大方方)
2指名讀“理直氣壯”,理解詞意,指導讀出詞語的味道來。
。、引讀:藺相如理直氣壯地說──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個城……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藺相如的理“直”在哪里?請大家默讀2到8自然段,劃出重點句,組織好語言,替藺相如來擺擺這個理。(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怠ёx:
是啊,拿城換璧是你秦王提出來的,我把和氏璧給你送來了,你卻不交城。理由充分,說話才有氣勢。藺相如理直氣壯地說──
。ㄉx“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個城……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有理有據,所以藺相如面對的雖然是虎狼之國的秦王,卻仍然毫無懼色,言語中字字擲地有聲。藺相如理直氣壯地說──
。ㄉR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個城……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保
。、討論交流:藺相如真的撞嗎?
(引導:秦王對和氏璧是愛不釋手,藺相如已看在眼里。這是藺相如使的“金蟬脫殼”之計。)
。、除了金蟬脫殼之計,藺相如還用了幾個計。請大家接著讀書,看看誰能讀出來?
。ㄉx書后交流,師相機引導: “緩兵之計、瞞天過海、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 )
。浮⑦^渡: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回到了趙國。藺相如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所以到了舉行典禮的那一天,他進宮見了秦王才會──(師指板書“大大方方”,生齊讀)
。、引讀:藺相如大大方方地說──
“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10、討論交流:藺相如難道不怕秦王殺他嗎?這可是欺君之罪呀!請大家再讀藺相如的話,揣摩一下秦王當時的心理。
。ㄏ鄼C指導: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殺了藺相如也沒有用。反而落下不講信用的惡名,讓天下人恥笑。)
11、導讀:“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藺相如已經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會殺他,所以才會大大方方地說──
。ㄉR讀“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保
。保病⒛銈冏x出一個怎樣的藺相如來?(不畏強權 機智勇敢)
。保、小結:
藺相如憑著過人的機智和超人的膽識,用他的那張嘴和秦王針鋒相對。不僅“完璧歸趙”,還讓秦國沒有理由對趙國動兵。你們說說,他這張嘴厲害不厲害?
。ú寥ズ诎迳稀皡柡Α焙蟮摹?”,改為“!”)
。保、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回到了趙國,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氣氣地送回了趙國。咱們懸著的心總算可以放下來了。讓我們靜下心來想想:藺相如決定接受趙王讓他帶璧入秦的使命時,他心里有把握嗎?請大家讀書,找出文中的句子來。
“我愿意帶著這塊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 指名讀后自由讀。
、 你們又讀出一個怎樣的藺相如來?(交流:“自信、胸有成竹”,相機指導朗讀)
。保怠⒖偨Y提升:
“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一切盡在掌握。這就是大智大勇的藺相如。正是有了這樣的大智大勇,才敢?guī)ц等肭,最終完璧歸趙,不辱使命。(板書:不辱使命)
。保丁⑼瑢W們,如果你是趙王,面對這樣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才,要不要給他升官?
。◣煵寥ズ诎迳稀吧焙蟮摹?”,改為“!”)
三、復習檢查
進一步指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藺相如憑著過人的機智和超人的膽識,用他的那張嘴和秦王針鋒相對,不僅“完璧歸趙”,還讓秦國沒有理由對趙國動兵。正是有了這樣的大智大勇,藺相如才敢?guī)ц等肭兀罱K完璧歸趙,不辱使命。
五、作業(yè)
。、朗讀課文。
。、預習第二個小故事:澠池之會。
【板書設計】
將(廉 頗) 負荊請罪
→ 不和 →和
相(藺相如)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對敵人要不畏強權、敢于斗爭;對自己人要以國家、大局為重,團結一致。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學會生字新詞。
。、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自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質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是難點。
【教學準備】生字詞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介紹作者和歷史背景。
。、《將相和》中的“將”指誰?“相”又指誰?“和”是什么意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課件:
。、讀準字音:
“和氏璧”、“推薦”、“澠池之會”、“膽怯”、“侮辱”、“擊缶”。
2、朗讀課文并分段,給每段加小標題。
。场⒅该首x課文。
三、熟讀課文 同桌互相講述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薄⒔Y合課后“思考練習”。
。、自學本文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生字詞
二、整體入手,直奔難點
。薄⒔裉,我們繼續(xù)學習《將相和》。
。、指出廉頗是怎么說的?并讀一讀這些句子。
。、藺相如是不是靠一張嘴爬到了廉頗的頭上。
三、讀議第一段
。、默讀一段理出故事的情節(jié)(起因、經過、結果)。
。、從這些句子看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
藺相如是怎樣完璧歸趙?
。、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ňS護趙國利益、是有功之臣。)
。、指出名復述這個故事。
四、讀議第二段
。、默讀第二段理出故事情節(jié)。
。病瞥貢锨赝踉趺次耆柃w王?藺相如怎么對付?用的是什么辦法?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藺相如為了趙國的利益連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請同學們齊讀。
4、澠池會上的斗爭趙國占了上風,功勞應屬于誰?為什么?
。ㄌ崾荆哼@份功勞也有廉頗的一份,不是他在邊境上做好準備,秦王也不會這樣輕易放回他。)
。、這個與第一個故事有什么聯系?
。、復述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知道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大功,趙王封他為上大夫;在澠池會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為上,職位比廉頗高。廉頗不服氣,說要給他個“下不了臺”,這就是將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讀第三段,思考問題
1、藺相如立了功,廉頗為什么要給他個下不了臺?廉頗說的對不對?
。、藺相如怎樣對待?
3、將相怎樣和好?說一說你對他們的認識。
三、總結全文
1、從這三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將”“相”經歷了由和到不和的過程,想想他們?yōu)槭裁床缓陀譃槭裁春秃茫?/p>
。、藺相如的勇敢機智、顧全大局表現在哪?廉頗的英勇善戰(zhàn),知錯就改表現哪?
。、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感受?
四、課堂練習
復述三個故事。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將相和》這篇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主線,通過三個相對獨立而又緊密聯系的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失和到和好的過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關系錯綜復雜。
學情分析:
《將相和》這篇課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因年代久遠,內在聯系復雜,教學前可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物的情況,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教學中抓住"撞"、"逼"、"避"三個字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性格,理解三個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
3、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4、復述三個故事中的一個,并自由組合進行排練,在班上演一演。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
3、學習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導語解題
2、板書課題:11 將相和
二、檢查預習
(一)交流本課的資料,并相機評價。
預設:
1.和氏璧的資料。引出無價之寶一詞。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資料,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
3.課文的出處。
4.藺相如的資料。提醒大家注意藺的寫法等。
(二)、文章主要講了那幾個小故事,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概括出來的。
三、學習完璧歸趙
1、指導璧的寫法
2、探究藺相如為什么能完璧歸趙
(1)自由讀文思考
(2)小組交流討論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自由發(fā)言
(5)學習重點句子"他理直氣壯的說……"
(6)指導朗讀
(7)總結人物個性
四、課時總結:
藺相如在趙王危難之時,群臣無策之際挺身而出,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懼色,由被動為主動與秦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從中我們體會到了他的機智勇敢的性格。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5
本課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經過,寫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為重也贊揚了廉頗的勇于改過的精神,贊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課文人文思想豐富,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學習寫法的好范例。
關于教學目標
本課篇幅較長,內容豐富。本著簡簡單單教學的原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于如下考慮:
1、理解詞語:理屈詞窮、絕口不提、理直氣壯、允諾、完璧歸趙、無價之寶的意思。在學習中積累詞語是語文學習的必須,為了有效地達成積累的目標,這節(jié)課選擇這些詞語來作為重點理解的對象是由于它們是常用詞,也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第一、二個故事。理解《完璧歸趙》《澠池會》的內容體會主人公機智勇敢和愛國思想。
3、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最有較手段和途徑。對于本文的人物表現,也只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真正體會其機智勇敢、愛國思想。
4、課文由三個故事組成,這樣課文就顯得長,要在一個課內完成對三個故事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也由于這三個故事中,前兩個是第三個故事的因,這兩個故事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所以這節(jié)課安排學習《完璧歸趙》《澠池會》。
5、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表現人物的方法。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中學習中學讀學寫。本文是寫人文章,展現人物的品質突出,是學生學習寫人的好例子,所以學習目標中設置了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表現人物的方法。以完成閱讀教學的使命。
關于教學重難點
1、重點:閱讀教學從讀入手,以讀解文,學習本文也不能例外。文中主人公的優(yōu)秀品質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有利內容,所以本課設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完璧歸趙》《澠池會》的內容,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思想為教學重點。
2、難點:秦王叫趙王鼓瑟并記錄下來,這是對趙王本人的也是對整個趙國的侮辱,關于這一點,表面看起來沒有什么,學生一下子可能不能明白。
關于教學策略
1、本課文長容量大,為避免繁瑣教學,面面具到,這節(jié)課圍繞主人公的活動為中心,通過對主人公的動作、語言的描寫內容進行讀、思,去理解內容,體會人物思想。
2、讀在語文教學中是目地,是手段,是途徑。本節(jié)課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體會。在這里有學生的默讀、個人朗讀、集體齊讀;有理解性的悟讀,有表達性的展讀。
3、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提問可以幫學生更好讀書,學會提問也是學習課文的方法之一。在這節(jié)課里,分別在兩個故事的學習中讓學生提問,再引導學生討論,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感受人物思想。
4、學習寫法。語文教學的最終目地是讓學生會讀會寫,從文中學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這節(jié)課的寫法學習是潛化在從動作、語言這兩方面體會人物思想的過程中的。
關于板書設計
1、為體現簡約,本課的板書設計以詞語面貌出現,內容包括課題、事件、人物、思想,文章的寫法及相關的符號。
2、板書的內容展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要領悟的人物思想,要學習的寫作方法,這些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3、板書中的符號提示了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直觀明了。
總之,板面設計簡潔、直觀、內容豐富。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6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⑴生字:
璧、允、廉、頗、侮辱、拒。
、菩略~:
理屈、示弱、抵御、推辭、侮辱、拒絕、無價之寶、絕口不提、完璧歸趙、同心協力、負荊請罪。
、侵攸c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
。、能力訓練點:
⑴給課文分段,并給每段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
、仆ㄟ^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窃诶斫庹n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系。
、葟褪觥柏撉G請罪”這個故事。
。场⒌掠凉B透點:
學習藺相如對敵不畏暴力、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高尚品質;學習廉頗知錯就改、勇于改過的精神;學習他們兩個的愛國精神。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本文的重點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過默讀分析、討論、交流解決。
。病⒈疚牡碾y點是弄清故事之間的聯系。主要是在反復朗讀課文、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礎上,分析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突破難點。
。、本文的疑點是將相之間是怎樣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決這個疑點的辦法是先解決本文的重、難點,再達到水到渠成解決疑點的目的。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根據課后思考題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分組討論、集中交流。
。病⒂懈星榈胤纸巧首x課文。
。、復述課文。
。、課堂口頭、筆頭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明確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加點詞語。
。、初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再讀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個故事。
〖整體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敘,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
〖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課前同學們齊唱《黃河頌》。聽到同學們雄壯有力、氣壯山河的歌聲,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歷史上無數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將相和》,就是一個流傳千百年的動人故事。板書課題。
二、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將相和”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當時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并存。秦國最強大,要統(tǒng)一中國,不斷向其它六國進攻。趙國緊鄰秦國,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常受到秦國的侵略。文中講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秦昭襄王和趙惠文王時期。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ǹ吹秸n題,我想知道“將”、“相”分別指誰?“將”、“相”之間是怎樣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三、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會組詞。出示幻燈,組詞:)
。病⒔庠~:
無價之寶:形容物品特別珍貴,用多少錢也買不到。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大局和大將軍廉頗顧全大局、知錯認錯等優(yōu)秀品質。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系 3.認讀“璧、藺”等生字,會寫“趙、拒”等生字。
學習重難點:
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 :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出示課題。理解:“和”,就是和好。
2.質疑激趣?吹秸n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將”是誰?“相”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yōu)槭裁春秃?
二、初讀感知 理清層次
1.簡介歷史背景。
2.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3.速讀課文,思考:
(1)本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找出每個故事的起止,并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容。
(2)討論交流:
本文講了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1—10)完璧歸趙。
第二個故事(11—15)澠池之會。
第三個故事(16-18)負荊請罪。
(3)明晰每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深入研讀
1.你覺得廉頗和藺相如由和轉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課文中的那句話告訴了我們答案。
“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同學們請想一想,藺相如從一介布衣升為上卿,可謂平步青云,廉頗對此很不服氣,那么,他是怎么說的?” 課件出示: “我廉頗功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來臺!”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從廉頗的話中能讀懂些什么?(廉頗內心的不滿和嫉妒……)
(2)男生讀,指名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質疑你是否也認為藺相如沒有什么能耐?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學生自主研讀課文
4.討論、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說說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3.讓我們跟隨藺相如一起來到秦國,親眼見證他的非凡才能吧
二、繼續(xù)研討
1.一起走進故事“完璧歸趙” 課件出示:
“藺相如看這種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大王,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f著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僮杂勺x這段話,從中你發(fā)現了藺相如有那些過人之處?從哪里看出來的?預設:“……我指給您看”難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嗎?藺相如為什么這么說?(這是有謀的表現)“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彼娴囊b撞嗎?(這是有勇的表現)
、隗w會藺相如在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藺相如說的話。
2.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現,趙王就封他為上卿?課件出示: “藺相如一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藺相如也叫人記下來,所在澠池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僮x讀這段話,想象當時的情境。
②從這里可以看出藺相如的什么特點?預設: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為趙王擊缶!暴ぉげ晃窓鄤
二、角色體驗
1.導入:有一天,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錯誤,于是有了動人的“負荊請罪”這一幕。
2.學生齊讀:“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崩蠋熛胱寖晌煌瑢W來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總結提升 廉頗負荊請罪一直被后人傳為美談,如果當時圍觀的百姓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他們會說些什么?這件事傳到趙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廉頗的屬下或藺相如的屬下看到大將軍廉頗負荊請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又想說什么?請你任意選擇一個角色說一說。自由準備──同桌互說──指名說。同學們,一位功勛卓著,叱咤風云的老將軍,他能夠脫下戰(zhàn)袍,露著脊背,赤著腳,背上荊條,跪在相府門前認錯,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氣魄啊!所以,有句俗語叫: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背上能插荊。 三、課后延伸
1.學完了課文,請你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閱讀有關的書籍,了解一下后來秦國滅了六國,趙國也包括在內。那么趙國后來怎么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呢?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8
課時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愛國思想。
2、運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有感情地朗讀人物語言描寫,通過朗讀感悟,初步體會和為貴的道理。
教學重點:重點感受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的性格特征;初步感受廉頗居功自傲、知錯就改的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整體感知
1、揭題:這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我們的歷史文化之旅,請大家齊讀課題。
2、交流: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老師想知道在這次歷史之旅中,你“遇”到過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對課文有了哪些簡單了解。(板書:藺相如 廉頗)
3、小結:課文圍繞“藺相如”、“廉頗”這兩個人物,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見”和“負荊請罪”這三個小故事,記敘了將相由“不和”到“和”的經歷。
二、切入,直擊沖突處
1、文中有個句子讓我們感覺到了將相的不和,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把這個句子找出來。
2、出示句子:“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3、自由讀句子,你讀出了什么?
4、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廉頗的氣量狹小、居功自傲、耿直爽快、英勇無敵的多維形象)
5、在老將廉頗看來,藺相如的官職做的比他大,就靠著一張嘴。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板書:嘴 ?)
6、我們就來看看藺相如的這張“嘴”, 看看這張“嘴”有何特別之處?
三、品讀,感受藺相如
。ㄒ唬┭凶x“完璧歸趙”,感受“無我”
1、默讀文章第一部分,畫出“完璧歸趙”中這張“嘴”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讀了之后想想你有了怎樣的感受。
2、交流,找出藺相如說的話。(其中有個轉述句,要學生試著改為藺相如直接說的話。)
3、比讀一、三句:
出示句子: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艑Ρ戎x一讀藺相如說的這兩句話,你發(fā)現它們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嗎?(藺相如先對趙王信誓旦旦地承諾“一定把璧送回來”,現在卻對秦王說“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這是怎么回事?)
、啤袄碇睔鈮选笔裁匆馑?他為什么敢“理直氣壯”地威脅秦王?(引導學生感知藺相如有敏銳的洞察力,他看出秦王沒有以城換璧的誠意和十分喜愛和氏璧,體會藺相如的機智,持璧在手,底氣充足。)他不理直氣壯行嗎?
⑶你覺得藺相如這個人怎么樣?
、戎笇Ю首x。你來“威脅”秦王試試看。
4、比讀二、四句:出示句子: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碧A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
、盼覀冊賮韺Ρ戎x一讀藺相如說的這兩句話,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平涣。(引導學生認識藺相如都是在騙秦王。)
⑶藺相如為什么要騙秦王呢?你讀出了什么?
⑷指導朗讀,F在,我就是秦王,和氏璧在我手中,誰能從我這騙去?
5、品讀第五句:
出示句子:
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⑴讀一讀,你又讀出了什么?
、啤按蟠蠓椒健痹鯓永斫?
、钱斕A相如“大大方方”地說完這番話,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什么?為什么?
、让鎸姶蠖恢v理的秦王,面對很可能到來的死亡,藺相如為什么能做到“大大方方”呢?(引導學生體會,已經完成了趙王交給的任務,不辱使命的藺相如此刻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蓙碓蹅円黄鸱怕曌x一讀,讀著讀著,立在你心中,站在你眼前的是怎樣的一個人?
6、討論:藺相如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他為的是什么?
7、小結:為了保住國家的利益,藺相如能夠忘卻個人的生死,讓我們記住,藺相如這個為了國家利益而“無我”的人(板書:無我)
。ǘ┭凶x“澠池會見”,感受“無畏”
1、接下來,我們品讀“澠池會見”中的那張“嘴”, 請大家自由讀文章第二部分,看看這時站在你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藺相如?
2、交流:這時站在我們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藺相如?你是從哪讀出來的?
3、出示句子: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4、你從哪里感受到藺相如的勇敢無畏?
5、指導朗讀。現在你就是機智勇敢的藺相如,你來逼逼不可一世的秦王。
6、思考:藺相如為什么再次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命去逼秦王擊缶?
7、師述: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藺相如能夠不顧個人的安危,讓我們記住,藺相如這個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而“無畏”的人(板書:無畏)
8、齊讀。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逼逼秦王。
。ㄈ┭凶x“負荊請罪”,感受“無私”
1、仔細讀讀“負荊請罪”中的這張“嘴”,從藺相如的話語中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2、出示句子: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3、“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把這個句子換個說法。
4、敢騙秦王、敢逼秦王的藺相如為什么要避著不如秦王厲害的廉頗呢?他到底怕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將相不和,趙國危矣”)
5、他時刻想到的是什么?
6、指導朗讀。
7、師述:為了保持國家的安定,藺相如時刻想到的是趙國、趙國,讓我們記住,藺相如這個為了保護國家的安定而“無私”的人吧。
8、我們再來看看廉頗的話,藺相如真的“就靠一張嘴”嗎?從這張嘴的背后你又讀出了什么?
9、師述:藺相如靠的那僅僅是一張嘴啊,他是以他的生命做代價去騙秦王,去逼秦王。盡管他沒有出入刀光劍影的戰(zhàn)場。但他用他的唇槍舌劍,他靠他的“無我”“無畏”“無私”為趙國保住了利益,維護了尊嚴,保持了安定!
四、回歸,感受廉頗
1、讀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你對廉頗有了新的認識嗎?(板書:知錯就改)
2、“負荊請罪”什么意思?這里有個細節(jié)“脫下戰(zhàn)袍”,“戰(zhàn)袍”對將軍意味著什么?廉頗為什么要脫下這身象征著榮譽、身份和地位的戰(zhàn)袍?
3、廉頗為什么“負荊請罪”?(引導學生感受廉頗的愛國)
五、總結,體會和為貴
1、因為愛國,戰(zhàn)功赫赫的廉頗將軍能負荊請罪,也因為愛國,勇敢機智的藺相如雖不怕秦王,卻處處避著廉將軍。因為他們知道,和則萬事興,和則國家強,和為貴。。ò鍟簮蹏
2、齊讀最后一句話。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wèi)趙國。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9
一、課文內容分析
本文是根據漢代司馬遷的《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
三個小故事按照時間發(fā)展順序敘寫,故事間既相對獨立,又有緊密聯系。前兩個故事中藺相如屢次立功,職位超過了老將廉頗,廉頗很不服氣,才有了第三個故事。
人物的性格在語言、動作描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本課主要學習“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以提高閱讀速度。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自學能力和快速閱讀力,通過初讀感知,能夠理解故事的意思,結合課后習題能夠理清課文的結構。通過文中的語言、動作等描寫能夠初步體會人物性格,但是要通過人物的言行深刻地、多維度理解人物的個性和品質尚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璧、臣”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強、劃、削”的讀音,會寫“召、臣”等12個生字,會寫“無價之寶、召集”等15個詞語。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三個故事。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連詞成句地快速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述三個故事。
2.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個性特點。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尘皩,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改編自西漢司馬遷的著作《史記》,通過人物傳記的形式刻畫了許許多多鮮活的人物。
2.齊讀課題!皩ⅰ敝傅氖钦l?(廉頗)“相”呢?(藺相如),一個是趙國的武將,一個是趙國的文將!昂汀笔鞘裁匆馑?(預設:和好、團結)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史記》的文學價值和寫作特點,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理解課題,為課文的學習做好準備。
。ǘ┛焖倌x,概況故事
1.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運用“不回讀”的方法來增加閱讀速度,通過閱讀“課前提示”,你是否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快速閱讀方法?(預設:連詞成句地讀)。沒錯,我們先來看看課后第二題,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內容?原來,“連詞成句地讀”就是一眼掃過去,要盡可能多地看到詞語或者句子,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2.快速閱讀,記錄時間。
3.交流閱讀方法。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通過交流閱讀本課過程中運用的方法以及閱讀效果、閱讀感受,體會閱讀方法的運用。
【設計意圖】結合課后題,先讓孩子熱身,體會如何擴大視域。在閱讀中運用方法,讀后分享方法和感受。
4.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和氏璧強逼允諾劃歸抵御
侮辱擅長上卿削弱戰(zhàn)袍
多音字“強、劃、削”組詞。
指導書寫“臣、獻、拒”。
。ㄈ┱w感知,概況故事內容
1.課文圍繞“將相和”講了幾個小故事?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每個故事的起止,并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容。(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
2.用簡潔的語言,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大意。在概括故事內容時,要注意不說人物對話的提示語、形容詞等,將對話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3.說一說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預設:前兩個故事中藺相如屢次立功,職位超過了老將廉頗,廉頗很不服氣,于是有了第三個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概括故事內容,理清故事發(fā)展的脈絡和故事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為體會人物形象做準備。
第二課時
。ㄒ唬┗仡櫿n文內容
在當時,秦國是最強大的國家,一心想要統(tǒng)一六國,所以不斷向其他國家進攻。本文故事發(fā)生在秦國全力進攻楚國之時,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對付趙國,主要是用威脅的手段來占趙國的便宜?墒窃凇巴觇禋w趙”“澠池會面”這兩個故事里,秦國占到便宜了嗎?(預設:沒有,在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內容,對“廉頗”、“藺相如”形成初步印象。
。ǘ┘氉x課文,體會人物形象——藺相如
1.默讀課文,劃出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從中體會人物形象。
2.交流討論人物形象——藺相如。
語言:“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無缺地送回來!薄钪\遠慮、機智過人。
語言:“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薄獧C智。
語言:“現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薄赂覠o畏。
語言:“您如果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有勇有謀,把選擇權留給秦王。
語言:“如果您不答應,我就跟您同歸于盡!薄獙⑸乐弥韧。
語言:“我之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顧全大局。
動作: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勇敢無畏。
【設計意圖】通過相互交流、補充,學生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3.除了語言和動作,文中還有很多表現人物說話語氣、態(tài)度的語句,從中體會人物形象。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充分思考、謹慎行事。
“他怒發(fā)沖冠”——態(tài)度堅決。
在與手下的對話中,稱“廉頗”為“廉將軍”——謙卑有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從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特點。
4.分角色扮演。同學一人扮演藺相如、一人扮演秦王,將“完璧歸趙”“澠池會面”中藺相如與秦王之間的對話、動作表演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演繹,深入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
。ㄈw會人物形象——廉頗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廉頗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境上,作好了抵御秦軍的準備!薄赂,保衛(wèi)國家
“秦王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作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只好讓趙王回去!薄寯橙瞬桓仪址。這一句話也呼應了下文的“秦王之所以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绷H是戰(zhàn)國時期四大名將之一,果然名不虛傳!”
“我廉頗立下了那么多戰(zhàn)功,他藺相如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要是我碰見他,一定要讓他下不了臺!薄环䴕狻_動。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廉頗,對連續(xù)越級升職的藺相如很不服氣。從說話的口氣“我廉頗”、“他藺相如”中看出廉頗的居功自傲,與藺相如口中的“廉將軍”形成鮮明對比。
“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綁著荊條,到藺相如請罪!薄掠诟倪^,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廉頗從不服氣到負荊請罪,做出巨大改變。
【設計意圖】通過言語細節(jié)、與藺相如的對比、前后行為的變化體會廉頗勇于改過、顧全大局的人物形象。
。ㄋ模┬〗Y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既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方法,也學會通過理解人物的言行,對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理解了人物特點,我們也就真正明白了為什么能將相和。
六、板書設計
將相和
藺相如廉頗
機智勇敢勇于改過
顧全大局顧全大局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權,機制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推讓的好品質,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從三個小故事中任選一個演一演。
教學重點: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歷史故事嗎?為什么喜歡?你知道的歷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歷史故事--板書:將相和
2.請同學們讀課題。看到課題時,你想到了哪些問題呢?
3.(檢查預習〕通過預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板書文中出現的三個小故事)還有什么問題沒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讀書。
1.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個故事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決了哪些問題?
2.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3.你喜歡誰?為什么?(學生板書自己喜歡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備的品質)
4.他們兩個人使我們喜歡的相同之處是什么呢?(愛國之心)
三、作業(yè)
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自由結合,練習表演故事。
第二課時
一、回憶
1.說自己弄明白的問題。
2.提出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這三個故事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繼續(xù)讀書,討論這些問題。繼續(xù)討論。
2.交流。
三、表演
小組表演自己喜歡的小故事。大家認真看,看后做評論: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為什么?
四、總結
1.通過學習,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收獲?獲得了什么啟發(fā)?
2.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還有哪些問題?我們課下討論,查找資料解決好嗎?
五、作業(yè)
小組合作,編寫課本劇。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顧全大局,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好品質,以及廉頗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3、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間的聯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揭課題,曉背景。
1、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聊聊一本書《史記》,把書翻到95頁的“資料袋”。史記是由西漢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歷史。其中戰(zhàn)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當時,比較強的國家有七個,即秦、楚、齊、趙、燕、魏、韓,稱為“戰(zhàn)國七雄”。七雄并峙,戰(zhàn)火頻繁。而秦國又數七雄之中最強悍,常常侵犯別的國家,被其他諸國稱為“虎狼之國”。我們來看看春秋戰(zhàn)國的形勢圖。大家可以看到,趙國的東面是富強的齊國,西面是強大的秦國,處于兩大強國之間。當時秦國全力進攻楚國,不能集中兵力對付趙國,主要用威脅的手段占趙國的便宜!秾⑾嗪汀愤@個故事就始于較強勢的秦國和較弱勢的趙國之間。(課件:戰(zhàn)國形勢圖)
2、出示課題:(課件:課題)將相和(板書),齊讀課題,解釋課題:“將”是誰?“相”是誰?“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
1、現在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
2、老師這有幾個詞語,在我初讀課文的時候也覺得有幾個字比較容易讀錯,你們能正確地讀出來嗎?(課件:生字新詞)允諾膽怯拒絕乘機鼓瑟擊缶上大夫上卿
3、詞語會讀了,課文你們讀懂了嗎?課文有幾個故事組成?找出每個小故事的起止,并用適當的小標題概括每個故事的內容。(指名說一說)
4、其實這篇課文有個特點,每個故事結束之后,都有個小結段,快速地瀏覽課文,這出這幾個小結段。(指名說,出示課件)
5、同學們把這幾個小結段齊讀一遍,邊讀邊思考:能不能從中找出關鍵詞以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這幾個故事嗎?(齊讀句子)好,誰能來說一說?(指名說)
(澠池之會:這是一次在澠池的會見,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進去再說一說嗎?)
6、板書小標題,強調“璧”的寫法。
7、我們再來看前兩個小結段,前一句話總結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話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們把這樣有承上啟下作用的段叫做——過渡段。對,過渡段能更便于我們了解課文內容。
8、再讀故事,明晰每個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精讀課文,深入體會人物形象。
1、弄清將相和的前因后果。通過課題我們就能知道藺相如和廉頗最后和好了,這也說明他們之前不和。不和的原因是由什么引起來的?和的原因又是什么?(也可以用小故事的標題來回答)
2、你覺得趙王應該升藺相如為上卿嗎?藺相如是靠什么升為上卿的?再讀三個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體會藺相如的過人之處。
A、抓住”騙”完成完璧歸趙。
討論完璧歸趙的起因是什么?結果怎樣?
秦國作為當時最強的國家,以城換璧是誠心誠意的嗎?你從哪看出來的?
藺相如識破了秦國的騙局,他是怎么做的?從中你體會到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進行討論,演一演。
總結:藺相如在趙王危難之時,群臣無策之際挺身而出,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懼色,由被動為主動與秦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從中體會到了他的機智勇敢。
B、抓住”逼”完成澠池之會。完璧歸趙后,秦國兩次打敗趙國,在這種情況下,秦王約趙王在澠池相會,澠池會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結果是什么?秦王是如何侮辱趙王的?藺相如何反應的?為什么逼?如何逼?結果怎樣?,(抓住藺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
C、抓住”避”完成負荊請罪。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對敵人寸步不讓,相反,對于居功自傲的廉頗老將軍的態(tài)度又怎樣?
(1)如何避開廉頗,不跟廉頗見面?
(2)手下如何看待?
(3)怎樣說明原因的?
你這一事件中,你又讀出了藺相如身上怎樣的品質?
總結:同樣是語言描寫,人物的個性不同,語言也不一樣,以后在描寫人物時,必須體會人物的個性。
三、總結
(一)、這三個小故事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二)理清文章條理:課文的結構特點,是由三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是怎樣的?它們與全文的關系是怎樣的?最后咱們想一想:藺相如為什么能機智勇敢,胸懷開闊?廉頗為什么勇于改過?因為愛國。
四、結尾。
最終,廉頗和藺相如和好了!將相和,國家則安;將相不和,國家則危。如此說來,趙國本應更加強大,可是最后還是秦國統(tǒng)一了六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記》中寫的清清楚楚,同學們可以詳細地讀一讀《龍門靈秀》中《廉頗》。而且《史記》中寫人的藝術課遠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課件)希望同學們能在歷史長河中盡情遨游,在《史記》中認識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
拓展:讀《硬脖子的洛陽令》,思考《硬脖子的洛陽令》:硬脖子指的是什么性格特點?本文是通過哪幾件事寫出了他的這個性格特征?這幾件事是什么關系?
教學反思
《將相和》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由名著選段組成。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的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
我前后用兩個課時進行了本篇課文的學習。第一課時重在閱讀,兼以掃除字詞障礙、介紹課文出處、作者生平、故事背景,梳理三個小故事,并了解三個小故事的因果關系,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學會讀、讀中學,我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用閱讀的力量為第二課時的人物分析,語言分析打下了基礎。第二課時對人物進行逐步分析,通過三個小故事,逐步豐滿人物形象。
第一課時時,在導入時,我選擇以名著為媒介,介紹《史記》。向學生交代《將相和》的時代背景:兩千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叫做戰(zhàn)國時期。當時,比較強大的國家有七個,分別是——秦、楚、齊、趙、燕、魏、韓,也稱戰(zhàn)國七雄。七個國家都想一統(tǒng)天下,因此戰(zhàn)火連年。然而當時最強大的國家是秦國,也稱虎狼之國,位于趙國的西面。而趙國的東面則是富強的齊國。趙國處于兩個大國之間,行事處處小心。更何況,當時的秦王是一個兇狠殘暴、陰險狡詐、不守信用又貪得無厭的人。趙王也就更加小心翼翼了。通過"戰(zhàn)國形勢圖",讓學生了解戰(zhàn)國時期各個國家的情況,激發(fā)學生對當時歷史的好奇,從而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因為學生年齡段,對于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成功地把他們帶進課堂,帶進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在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故事。
通過請同學讀課文,疏通生字詞;齊讀課文,說明"將"是誰?"相"是誰?通過自讀課文,學生給每個小故事加上標題,主要是訓練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并進行板書。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予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再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目的是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其后,我在學生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在多媒體PPT上進行呈現。最后,留下課后問題"你認為藺相如、廉頗是個怎樣的人?"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長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引發(fā)興趣。
(二)學生初讀課文之后,再給他們談論的時間,然后教師再給一些時間讓同學們讀一遍書,不認識的字標出來,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學。
1.指導讀準字音。
2.指導認清字形。
3.理解詞意。
(三)簡單介紹歷史背景。
(四)三讀課文,把“將”、“相”的名字用畫下來,同時想一想,這篇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
學生讀完之后,找人回答這幾個問題:“將”指的是廉頗!跋唷敝傅氖翘A相如。
(五)統(tǒng)觀全文,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抄寫字詞。
2.想一想每個小故事發(fā)生的原因和結果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找人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分別是什么故事?(教師借機板書)
2.再請同學說一說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三)學習課文第一大段。
1.齊讀第1自然段,同時要求學生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接著請同學們默讀第一大段。同時想一想:這個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的?經過怎樣?結果又如何呢?
通過默讀,學生知道:
起因:秦國自以為強大,想騙取趙國的寶物和氏璧,趙王很著急。
經過: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畏強暴的精神與秦王斗智斗勇。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3.再默讀這一大段。同時思考:
(1)秦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趙王為什么非常著急?
(2)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請同學們想一想:藺相如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這對表現人物品質有什么作用?
(3)面對這個難題,藺相如是怎么說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讀一讀藺相如說的話,體會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點?
(4)輕聲讀第8自然段,想一想,藺相如是如何與秦王展開斗爭做到完璧歸趙的?
①藺相如看到秦王無誠意拿城換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表現了他什么品質?
、谔A相如是真的要捧著寶玉撞柱子嗎?他要求舉行典禮的目的是什么?
、勖鎸μA相如,秦王為什么處處表現得很被動呢?
(5)這場斗爭的結果怎樣呢?
(6)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學習完了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我們是怎么學的呢?我們先讀課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然后通過讀、畫、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下面咱們仍舊按這種方法學習后面兩個故事。
(四)學習課文第二大段,默讀,思考。
1.這段主要講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誰?還提到誰?
2.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用自己的話簡單地概括出來。
3.細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1)秦王約趙王澠池會見,趙王為什么決定不下,藺相如對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現了他的什么品質?
(2)澠池會上,秦王逼趙王鼓瑟,趙王為什么不好推辭?“推辭”是什么意思?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說的?畫出重點詞句。從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質?
(3)澠池之會的結果怎樣?廉頗起了什么作用?
(4)給這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
(5)教師小結:過渡。
(五)自學第三大段。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讀課文。畫出有關的重點詞句,談出自己的體會,隨后教師檢查、指導。
2.檢查自學情況。
(1)這一大段主要寫了誰和誰?寫了他們的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怎樣?
(3)藺相如為什么要避讓廉頗?從這兒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質?
(4)“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廉頗為什么會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呢?從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質呢?
(5)哪一個詞最能概括將相和好?如何理解這個詞呢?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6)這個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標題?
(六)總結全文,揭示中心。
(七)了解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
(八)復述“負荊請罪”這個小故事。
(九)作業(yè)。
1.熟讀課文,學習人物的精神。
2.練習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課文講了幾個故事?每個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標題來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三)了解課文第1自然段與下面三個小故事的聯系。
(四)編排課本。
1.熟讀課文,注意人物的語言、語氣。
2.檢查朗讀情況,分好角色。
3.表演課文內容。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表演。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一批朗讀表演之后,大家評議,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如還有時間,可以再請一些同學朗讀表演。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將相和》這篇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主線,通過三個相對獨立而又緊密聯系的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失和到和好的過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關系錯綜復雜。
學情分析:
《將相和》這篇課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因年代久遠,內在聯系復雜,教學前可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物的情況,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教學中抓住“騙”、“逼”、“避”三個字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性格,理解三個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
3.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4.復述三個故事中的一個,并自由組合進行排練,在班上演一演。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
3.學習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審清題目。
1.板書課題:將相和
2.出示課題練習,讓學生板演:
(1)“將”的讀音有()()。這里應讀(),“將”指的是()。
。2)“相”的讀音有()()。這里應讀(),“相”指的是()。
(3)“和”的讀音有()()。這里應讀()。既然講“和”,說明他們原來()。
二、設疑激趣、理清文脈,初步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
由題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言歸于好的呢?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同桌討論完成填空:
將相不“和”的原因是(),后來“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三、抓住“騙”字教學“完璧歸趙”。
1.自由讀課文1——10自然段,討論完璧歸趙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換璧、秦國騙璧……)結果怎樣?(完璧歸趙)要求答案的內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引導教學。
★秦國作為當時最強的國家,以城換璧是誠心誠意的嗎?你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秦國騙璧”,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藺相如識破了秦國的騙局,他是怎么做的?從中你體會到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不畏強暴、機智勇敢、深謀遠慮……)對于這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上前一步、后退幾步,靠著柱子站定。),神態(tài)(理直氣壯、大大方方),語言進行充分的討論。并指導學生演一演。
四、課時總結。
藺相如在趙王危難之時,群臣無策之際挺身而出,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懼色,由被動為主動與秦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從中我們體會到了他的機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學習第二、第三個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教學步驟:
一、抓住“逼”字教學“澠池之會”。
1.“完璧歸趙”之后,秦國兩次打敗趙國,在這種情況之下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相會。澠池之會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么呢?
2.默讀課文,相互討論,答案用四個詞語概括。(侮辱趙王、沒占便宜……)
★秦王是如何侮辱趙王的?(逼趙王鼓瑟)對于秦王的侮辱,藺相如是如何反應的?(逼秦王擊)藺相如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藺相如說:“您跟我現在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指導朗讀。)逼的結果怎樣?
★從這個故事中你體會到藺相如又是一個怎樣的人?說說理由。(突出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對敵人寸步不讓。)
二、抓住“避”字教學“負荊請罪”。
1.過渡: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尊嚴,國家的利益,對敵人寸步不讓,相反,對于居功自傲的廉頗老將軍,他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個故事,找出關鍵詞“避”,圍繞下面三個問題并體會藺相如的為人。(為了國家的利益,對友寬容大度)和廉頗的性格特點。
。1)藺相如是如何設法避開廉頗,不跟廉頗見面的?
。2)藺相如的手下是怎樣看待他的避讓態(tài)度的?
。3)藺相如是怎樣向手下人說明避讓原因的
三、品讀賞析,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
這三個故事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進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業(yè)。
1.引導課外閱讀:既然將相和同心協力保趙國,最終趙國為什么還是被秦國滅亡了?
2.寫一件發(fā)生在同學、朋友之間的團結友愛的故事,要寫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較長篇幅的課文,然而,由于受教學時間的影響,我們需要長文短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課文《將相和》就是一篇長課文。教學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處理長文短教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截取的文字要短,發(fā)揮的效應要長。
將蘊涵事情意義的文字或人物關鍵細節(jié)要作為教學重點。
《將相和》是一篇敘事性課文,或記事(包括場面描寫),或寫人。抓住人物描寫的關鍵性細節(jié),就能感悟人物的品格特點。這篇課文的三個小故事中,表現藺相如性格特點的詞句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抓住這些詞句,就能讓學生體會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國事為重的品質,同時感性認識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二、教學時間教師的指導要短,學生的實踐要長。
1、教師的指導要短問題要集中。要切實做到長文短教,首先問題要集中。在教學時,我提出的問題是:藺相如和廉頗為什么不和?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層層展開學習。他們從故事的發(fā)展中知道這兩員大將之所以不和的最終原因是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那藺相如又是怎么“爬到”廉頗的頭上呢?學生通過閱讀很快會找到結果:是因為藺相如聰明機智,以國家利益為重,幫楚王解了圍。
2、學生的實踐要長:
。1)、初讀感知,讀書時間要長: 課文的初讀,留給5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把課文讀一遍。使學生能比較充分的感知課文。
。2)、點上深入,思考交流時間要長: 在尋找藺相如和廉頗為什么不和時,我騰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讀書、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才是班上的反饋、指導。教學效果還不錯。長文短教,是個老問題,又是個新問題。新課程語文,長課文多而課時總量少,長文短教顯得尤為迫切。
總之,長文短教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摸索實踐,最終用最短的時間上好較長的課文,既完成教學任務,又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
《將相和》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詞;
2.能抓住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聯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3.懂得遇事要從國家利益出發(fā),顧大局,識大體,講團結。
【教學重點】
準確概括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預習提示】
本文篇幅較長,但故事情節(jié)并不難懂,語句也不難讀,歷史故事也為學生喜聞樂見,預習時要能理解字詞,熟練地讀通課文,并考慮課后作業(yè)問題。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要重點用于概括人物特點和搞清聯系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在預習的基礎上,從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組織分段,仔細閱讀第一大段;開始接觸第二大段。
教學步驟:
一、啟發(fā)談話
1.題解。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提示學習課文的要求。(學習方法)
、賹懭宋锏奈恼,要抓住人物特點。
②課文是由三個獨立完整的故事結構而成,寫的是兩個人物間發(fā)生的事,學習時還應抓線索以理解三個故事是怎么聯系在一起的。
二、指導分段
1.通讀全文,考慮分段要求。
2.討論分段。重點研究二、三兩段間過渡段的歸屬,要從內容和邏輯關系上理解。
三、講讀第一大段
1.輕聲朗讀,讀后說出小標題,寫誰。
2.理出故事的情節(jié)(起因,經過、結果)。
3.討論:從三層內容的敘述看出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
4.形成的板書:
22.將相和
5.小結。
、龠@個故事為什么叫“完璧歸趙”?藺相如為什么能完璧歸趙?
、谕诰蛱A相如的思想品質。
③設疑。這個故事與下文有什么聯系,與全文有什么關系。(圍繞線索考慮)
、軞w納學法(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抓人物特點)。
四、用學習第一大段的方法學習第二大段,考慮怎樣理清情節(jié),抓人物特點
五、作業(yè)
繼續(xù)閱讀二、三兩段,并思考學習第一大段結束時的設疑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仔細閱讀第二、三兩大段;搞清三個故事間的聯系及三個故事與整篇的關系。
教學步驟:
一、復習檢查
1.學習本文的要求(學習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內容及藺相如的特點。
二、講讀第二大段
1.說出本段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是寫誰的。
2.默讀,并理清故事情節(jié),抓人物特點。
3.討論:澠池會上發(fā)生了什么事,藺相如是如何斗爭的?表現了藺相如什么品質?趙國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暫不作答。這個故事還是寫藺相如,與其他故事有什么聯系,與“將相和”有什么關系。
三、講讀第三大段,先小聲朗讀后討論
、龠@是一個什么故事。主要寫誰,故事的情節(jié)是怎樣的?
、趶奶A相如對廉頗的步步退讓中,進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點,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③廉頗為什么能負荊請罪,廉頗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芄适碌慕Y果怎樣。
四、討論(搞清聯系)
1.課文的結構特點,是由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組成,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是怎樣的,它們與全文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2.總結本課學習方法。
3.練習歸納中心思想。
4.形成板書:
22.將相和
一、完璧歸趙 抓人物特點
藺相如 勇敢機智 忠貞愛國 抓線索、聯系
二、澠池之會 ↓
藺相如 不顧個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負荊請罪 失和的原因
廉頗 知錯就改 言和的基礎
四、作業(yè)
1.熟讀全文,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人物特點。
2.復習生字,練習要求聽寫的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上兩節(jié)課內容,朗讀全文,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人物特點;鞏固字詞。
教學步驟:
一、復習各部分內容及小標題,進一步明確各部分間,各部分與整篇的關系
二、通讀全文,準確歸納中心思想及人物特點
1.中心思想:課文突出地表現了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品質,以及他們從國家利益出發(fā),加強團結的精神。
2.人物特點:
三、字詞練習
1.講講對“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兩個成語的理解,練習造句。
2.聽寫詞語。
將相和教學反思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jié)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fā)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對人物作出評價之后,我讓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于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在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目的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結合課后“思考·練習”,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很濃。對于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于那些跟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課外去研究。這樣真正達到了課堂效果。
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喜歡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質。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了學生。
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缺乏頻率,當時有些忽略;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師包辦代替的話語有些多,應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重難點指撥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
【《將相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將相和教學設計06-25
《將相和》教學設計07-23
將相和教學設計08-08
將相和教學設計08-16
《將相和》教學設計精選12-04
《將相和》教學設計精選10-10
將相和的教學設計11-04
《將相和》教學設計10-14
將相和精品教學設計07-04
將相和教學設計范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