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教案匯總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這種變化叫熱做熱脹冷縮。
2、許多液體受熱后體積會變大,受冷后體積會縮小。
過程與方法:
1、改進實驗以達到更好的的實驗效果
2、制造一個簡易的觀察水體積變化的裝置。
3、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比如瓶裝水為什么不裝滿)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學習科學知識,要運用到日常的生產(chǎn)生活中。
二.教學重點:
探究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三.教學難點:
能設計改進實驗裝置,使之能提供明顯可見的實驗現(xiàn)象。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四.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熱水、課件
為全班準備:多種瓶裝和盒裝的液體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骋, 引導學生猜測
1、出示一瓶水、飲料。
上課前老師和大家說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你們想聽嗎?老師去買飲料,但我卻發(fā)現(xiàn)所賣的瓶裝飲料沒有裝得滿滿的(課件),這是為什么呢?大家想知道是為什么嗎?
2.學生猜測。
。ǘ┣宄挠^察水受熱或遇冷后體積的變化
冷熱會對液體有影響嗎?要想知道這個答案,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找出答案。
師出示同樣的兩套裝置,把它們放進溫度不同的兩杯熱水中應該可以看到什么現(xiàn)象?
1.師:通過氣球皮鼓起來的程度,我們無法判斷著兩杯水的冷熱了,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以下材料燒杯、燒瓶、玻璃細管、膠塞。
請同學們小組內(nèi)研究討論一下,怎樣把這些實驗材料組裝成實驗裝置?
學生小組研究討論后并試驗組裝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3.師問:細玻璃管起到作用 ?紅墨水能發(fā)揮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用?小組討論。
4.交流討論結(jié)果。
5.提出實驗要求:(1)小組內(nèi)要有分工合作(2)仔細觀察水柱是怎么變化的(3)作好記錄(4)注意安全小心熱水
6.教師巡視指導
7.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問:液面是怎樣變化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
細玻璃管里液先慢慢上升,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然后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 ,怎么解釋這種現(xiàn)象?
通過實驗我們大家知道了什么?
8.那么水受冷后又會怎樣呢?你們想怎樣做?實驗時我們觀察什么?
9.組織學生匯報
10.小結(jié):我們把水受熱體積膨脹遇冷體積收縮的這種性質(zhì)叫水的熱脹冷縮。(板書:熱脹冷縮)
。ㄈ┯^察其他液體的熱脹冷縮
1.師:除了水你還知道那些液體?你們自己帶來了什么液體。
用同樣的方法,看看你們自己帶來的液體是不是和水有一樣的性質(zhì)。
2.小組匯報實驗情況:是用什么液體?實驗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了這種液體有什么性質(zhì)?
3.歸納總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液體受熱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質(zhì)?
4.小結(jié):像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飲料等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板書:液體的熱脹冷縮)
。ㄋ模┛偨Y(jié)
1.現(xiàn)在誰來和大家說說瓶裝的液體為什么都沒有裝滿呢?
2.請大家看看這瓶紅茶和水,為什么紅茶比水留空的空間更多呢?
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細細想來,還真的有怎么多科學道理。生活中的科學真是隨處可見呀。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這樣的問題,也能想今天一樣認真思考,積極動手,你將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科學奧秘。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初步了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ppt《圖形找朋友》、正方體、長方體、九宮格操作板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由形到體的變化過程。
正方形和它的朋友們被大風吹散了,需要它們團結(jié)起來。請你幫助圖形朋友,讓它們手拉手,肩并肩,緊緊靠在一起,試試會變成什么?
小結(jié):6個正方形可以變成一個正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探索,得出正方體6個面一樣大的特征。
提問:你覺得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嗎?你是怎么比較的?
小結(jié):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長方體的組成
(1)正方體的朋友,需要找到6個密碼才能出現(xiàn)。請你記住九宮格里閃動的圖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碼。
(2)提問:密碼是什么?一共有幾個圖形?幾個長方形?幾個正方形?請你們拼出新朋友。
(3)認識新朋友---長方體。
提問:長方體的身體里藏著哪些圖形?
小結(jié):有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的形體是長方體。
(4)認識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
有一個朋友也要和大家見面。你們認識它嗎?它的身體里藏著什么圖形?也請它們排排隊。數(shù)數(shù)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
小結(jié):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形體也是長方體。
4.游戲《送朋友回家》,鞏固認識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
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請按照地圖上的位置幫它們找到家。(教師用語言引導幼兒將各種形、體擺放在幼兒操作板上)
5.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正方體和長方體,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qū)θ说囊簧鷦澐譃閹讉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jù)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
2、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
3、能夠探究嬰幼兒和老年人的生活,寫出調(diào)查報告。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時期;2、知道怎樣劃分人的一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2、意識到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獅身人面像圖片;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有提示語的記錄單。
學生準備:課前問一問自己爸爸媽媽的身高;收集嬰幼兒和老年人生活的資料。
教 學 預 設教學生成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能說說蠶寶寶的一生是怎樣的嗎?前兩節(jié)課我們一起從出生看到了將要經(jīng)歷的青春期,這節(jié)課我們再看遠一點,看看人的一生又是怎樣的。(板書:人生之旅)
2.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斯芬克斯是常見于埃及和希臘的藝術(shù)作品和神話的獅身人面怪物,據(jù)說,它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難人,誰猜不中就要被吃掉!澳囊环N動物開始用四條腿走路,后來用兩條腿走路,最后用三條腿走路?”奧狄浦斯終于猜中這個謎語,這是人,因為人在嬰兒時期匍匐爬行,長大時兩腳步行,年邁時拄杖行走。
(二)學習新課
1.劃分人的一生
導入:同學們,這里老師帶來了一個人不同時期的照片,我們來欣賞一下,請看大屏幕,認識這些照片中的人嗎?
提問:(1)看看這幾張照片,誰給它們排個順序?
。2)這些照片組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你能給這些照片取個名字嗎?人的每個階段又有哪些特點呢?(觀看相關的錄像同時教師板書)
嬰兒:爬行、說話不清楚、很需要大人照顧……
幼兒:需要大人照顧、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少年:需要大人照顧、有一定的自覺性、能照顧自己……
青年:能做自己的事、獨立自主……
中年:獨立自主、不需要大人照顧……
老年:行動不便、蒼老、需要人照顧……)
(3)小結(jié):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成六個階段: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的。
2.預測未來的身高
導入:大部分學生都是13歲,想知道未來你能長多高嗎?
。1)講解每種算法的要點:明確預測方法,查表方法;進行預測活動,任選一種進行預測;預測并非絕對,身高受到后天生活的影響,如:環(huán)境、鍛煉、營養(yǎng)等,鼓勵預測不理想的孩子不氣餒。先天不足,后天彌補。
(2)統(tǒng)計班級最矮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來,以及最高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來身高。
3、周圍的嬰兒和老人
導入:同學們,你們的周圍有嬰兒嗎?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他們的?
你周圍有老年人嗎?在你眼里,他們是什么樣的?我們要注意尊老愛幼,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
(三)拓展
導入:同學們,下面請你們拿出你們從出生到現(xiàn)在的照片,還有你們家人的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1.來隨意談談你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你們的。你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你的爺爺、奶奶的。
2.請你們想象一下,60年后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
3.同學們,我們的家人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該如何來報答他們呢?
4.每一年同一時期和父母合個影,留給未來一份美好的回憶。
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學會正確對待身邊的老年。
(四)小結(jié)
結(jié)束語:同學們,通過今天這一課,談談你的收獲與感想吧。最后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關愛他人,就是關愛你自己。
教學評價及反思
執(zhí)筆教師授課教師總課時數(shù)1
備課時間2.17授課時間2.28本課時數(shù)1
教學內(nèi)容1-4踏上健康之路年級六學科科學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統(tǒng)計全班同學的身高;
●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圖對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作出解釋;
●能夠?qū)ψ约旱纳L發(fā)育做出評價。
知識與技能
●知道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知道可以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狀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健康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各種影響健康生活的資料,統(tǒng)計好全班同學的身高。
教 學 預 設教學生成
一、研究數(shù)據(jù),制作身高統(tǒng)計圖
(一)研究身高規(guī)律
1.出示教材第11頁上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講述:上面這一張是一組12歲兒童的身高統(tǒng)計表,下面是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所做的統(tǒng)計圖。
2.談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這些數(shù)據(jù)和相關的統(tǒng)計圖,看看大家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4.匯報:誰愿意把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訴大家?
5.小結(jié):是呀,在同一年齡組中,中等身高占多數(shù),矮個和高個差不多一樣多,相對較少,分布在兩頭。
(二)制作班級身高統(tǒng)計圖表
1.提問: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是怎樣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制作這樣一張統(tǒng)計圖?
(1)課前,老師已經(jīng)讓大家統(tǒng)計了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把統(tǒng)計表拿出來,誰來匯報一下統(tǒng)計結(jié)果?
。2)學生匯報統(tǒng)計結(jié)果。
2.(教師出示一張空白統(tǒng)計圖)談話:下面就請大家根據(jù)課前統(tǒng)計的結(jié)果,在這張空白統(tǒng)計圖上分別制作我們班的男、女生身高統(tǒng)計圖。
3.學生制作統(tǒng)計圖,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級身高統(tǒng)計圖。
4.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張統(tǒng)計圖,看自己處于哪個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了解等級價表,進行自我評價
1.談話: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在班級中的狀況了,下面,我們再來根據(jù)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身高等級評價表,來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fā)育。
2.教師指導學生看表。
3.學生活動: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級表中所處的位置,同時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4.學生匯報、評價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在班級中的狀況。
5.教師小結(ji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突出表現(xiàn)為生長幅度猛增,促進青春期發(fā)育和性發(fā)育年齡不斷提前。
三、討論、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1.談話:那么,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都應該怎樣做?
2.學生交流討論。
3.匯報討論結(jié)果。
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還有哪些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
5.小結(jié):我們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著極大的作用。
【說明】雖然教材從個人衛(wèi)生、營養(yǎng)及膳食衛(wèi)生、學習衛(wèi)生、體育鍛煉、睡眠情況、電腦使用和科學用腦幾方面介紹了“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的正確做法,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活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應用拓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你能根據(jù)今天學到的知識,為自己制作一張健康作息表嗎?
3.布置作業(yè):課后繼續(xù)收集有關影響身體生長發(fā)育的其他資料,與同學交流。
科學教案 篇4
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折疊小人”活動中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2.能夠從琴納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知道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求問題解答的過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科學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對科學課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教學準備:
插圖、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學生接觸科學的第一課,對“科學”這一概念不能夠深刻理解,只能獲得表面意義上的理解,所以本課一開始用“當你聽到‘科學’這個詞時,你想到了什么”這個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去思考。憑已有經(jīng)驗,學生會把科學和科學家聯(lián)系起來,和自己無關。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你是否有這樣的經(jīng)歷?”來談談自己親身的體驗,學生很容易說出:由于好奇才做出這些事,這恰恰和科學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課后應布置學生搜集更多科學家的研究故事,讓學生從這些科學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本課談科學是什么,應從外延上談,而不是從內(nèi)涵上去灌輸,教學中不可要求學生談什么是科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科學”。
2、提問:你知道科學是什么嗎? (板書課題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學是什么。
。1)、討論“什么是科學?”
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引導學生看課本第2頁插圖,開闊一下視野。
。3)、提問:圖上的人在做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插圖的內(nèi)容,教師適當?shù)丶右匝a充說明。
。4)、談話:只有科學家那里才有科學嗎?你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書中圖片)想一想,你為什么想做這些事情? (學生交流)
。5)、師生小結(jié):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2、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錄音故事、老師講故事、學生自己閱讀等不同方法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問: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琴納是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醫(yī)生。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他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
。3)、正因為有了這個新發(fā)現(xiàn),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問題?此后,他又分別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提出問題——尋找可能的.原因——做試驗證明——試驗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復述一遍琴納的故事嗎?學生復述故事。
(6)、搜集資料,找出其他科學家在研究活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學是什么。
。1)、教師講解并演示活動方法,學生嘗試操作。
(2)、要求學生邊做邊觀察,然后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
。4)、提問:有誰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學生回答,若沒有學生能說出來,教師作簡單介紹)
三、全課總結(jié):
1、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告訴我們科學究竟是什么嗎?
2、學生分組交流,并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的想法。
3、總結(jié):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認 識 大 小
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小蘋果各一個、大小雪花片若干
大小蘿卜若干、大小積木
小兔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兔媽媽:“孩子們,媽媽帶你們?nèi)ス珗@玩吧,兔媽媽手里有2個蘋果,咱們給它拍張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一個大一個小)
兔媽媽:“看這里有很多的蘿卜!有大的有小的,請兔寶寶們把大的蘿卜放在大的筐里,小的蘿卜放在小的筐里。
二、分雪花片和積木
把若干大小雪花片放在桌子上,老師先做示范,把大小雪花片分開,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然后讓小朋友來做這個游戲。最后發(fā)給每個小朋友若干個大小雪花片自己動手分類。用同樣的方法把若干大小的積木用同樣的方法分開。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區(qū)分形狀的大小、衣服的大小進行類似的比賽。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
2.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4.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
(2)凸透鏡的焦點、焦距。
(3)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實驗法、討論、交流法、閱讀法。
教具準備
老花鏡、近視眼鏡、凸透鏡、凹透鏡、刻度尺、白紙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用過或見過哪些鏡子?
生甲:穿衣鏡、汽車后視鏡、交通鏡、哈哈鏡。
生乙:老花眼鏡、近視眼鏡、平光鏡、放大鏡、三棱鏡、太陽鏡。
師:請同學們對你們見過的這些鏡子進行分類,并指出分類的根據(jù)。
生甲:根據(jù)鏡面的形狀來分,鏡面是平的有:穿衣鏡、三棱鏡、近視眼鏡,平光鏡;鏡面是彎曲的有:哈哈鏡、老花眼鏡、近視眼鏡、放大鏡、交通鏡、汽車后視鏡。
生乙:根據(jù)能反射光和能透光來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鏡、凸面鏡、凹面鏡,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鏡、近視眼睛、平光鏡、三棱鏡、放大鏡。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生活中能讓光透過的這一類鏡即透鏡。
板書:第五節(jié)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
(透鏡)
二、新課內(nèi)容
1.提出問題。
師:對于生活中的透鏡,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甲:透鏡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嗎?
生乙:透鏡有多少種?
生丙:近視眼鏡度數(shù)與什么有關?
生。豪匣ㄑ坨R與近視眼鏡有什么區(qū)別?
生戊:老花眼鏡和近視眼鏡怎么對遠視眼睛和近視眼睛進行矯正的?
生己:《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中的旅行家們?yōu)槭裁茨苡帽哥R取火?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我們將在今后的學習中陸續(xù)探究,由于時間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探究其中的兩個問題:透鏡有多少種?老花眼鏡與近視眼鏡有什么區(qū)別。下面請問學們閱讀課本P63—64三段內(nèi)容以及課本P66信息窗內(nèi)容,并完成投影幕上的問題:
(1)生活中常見的透鏡有和。
(2)中間厚、邊沿薄的透鏡叫,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光學器件。
(3)中間薄、邊沿厚的透鏡叫,例如。
(4)一束平行光通過透鏡后將會聚于一點,所以透鏡又叫會聚透鏡。
(5)右圖中的F點叫透鏡的,F(xiàn)點與O點的距離叫透鏡的。
師:請同學們鑒別桌面上的凸透鏡和凹透鏡。
生:用手摸鏡片,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凹透鏡。
師:請同學們鑒別桌面上的老花眼鏡與近視眼鏡。
生:用手摸鏡片是凸透鏡的就是老花眼鏡,鏡片是凹透鏡的就是近視眼鏡。
師:冰透鏡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種透鏡?
2.作出假設或猜想。
生:應該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3.設計實驗。
師:下面我們就來用實驗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哪些儀器?
生甲:需要透鏡——凸透鏡和凹透鏡、光(太陽光或手電簡發(fā)出的光)
生乙:還需要紙板、筆、尺子。
師:怎樣進行實驗?
生: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再把紙板放在它的另一側(cè),來回移動,直到紙板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這個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用
尺子測出這個點到光心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然后將凹透鏡也正對太陽光,紙板放在它的另一側(cè),來回移動,看看在紙板上是否能觀察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4.進行實驗。
師:請同學們帶齊儀器(凸透鏡、凹透鏡、老花鏡、紙板、筆、尺子)到室外有陽光的地方完成實驗,并測出凸透鏡和老花鏡的光斑到透鏡的距離。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啟發(fā)、指導。
5.分析論證。
師生回到教室。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得出實驗結(jié)論。
生: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師:請你們將所觀察到的“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的現(xiàn)象用簡潔的圖形表示出來,畫在紙上,再與課P64圖4—41Lk較。同樣廁出“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再與課本P66圖4—46進行對比。
師:什么叫凸透鏡的焦點、焦距?
生: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板書、作圖
師:什么叫凹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生:平行光經(jīng)凹透鏡發(fā)射后,其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凹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凹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板書、作圖
6.實驗評估。
師:剛才的實驗結(jié)論可信嗎?是否還有什么因素沒有考慮?
生:剛才我們用的透鏡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的,材料不同,會影響結(jié)論嗎?
師:請同學們用桌上的燈泡和水來探究水透鏡對光的作用。
生:將水倒入廢燈泡中,拿到太陽光下一試,它仍然能將太陽光會聚。
師:冰透鏡對光的作用,同學們可以回家去做。目前我們能想到的可能影響實驗結(jié)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考慮,實驗結(jié)果是可靠、可信的。
7.交流與合作。
師:請同學們自由組合,交流所測的凸透鏡的焦距是否一樣?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凸透鏡的焦距?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凸透鏡表面越凸,焦距越小。
師:在實驗探究過程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生甲:知道了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生乙:我最感興趣的是探究水透鏡對光線作用。
生丙:我最感興趣的是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做實驗,感覺很輕松、愉快。
三、歸納及學習過程評估
師:通過本節(jié)課探究、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我們知道了透鏡有凸透鏡、凹透鏡兩種。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我們還學會了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
師:請每位同學對自己在這節(jié)課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估,下課后交給組長,并進行登記。
四、課后練習
1.課本P67作業(yè)l、2。
2.選用課時作業(yè)沒汁。
五、板書設計
第五節(jié)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一課時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
(透鏡)
1、透鏡2、焦點F,焦距f,主光軸、光心O。
六、課后反思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知道科學探究要允許別人的質(zhì)疑科學結(jié)論需要證據(jù)。
能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知識:
理解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含義。
知道生物是不斷進化的。
知道生物的形態(tài)是其適應所處生活環(huán)境的結(jié)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尊重證據(jù)。
意識到人類活動會對生物產(chǎn)生影響,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并用它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事實。同時,讓學生知道,這一理論正受到新證據(jù)的挑戰(zhàn),意識到科學探索是沒有止境的。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證據(jù)、認識證據(jù)、利用證據(jù)的能力。
教學準備:
達爾文進化論資料、圖片,尺蠖蛾、極地狐貍、沙漠狐貍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多媒體。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效果分析
一、導入:
1 .出示達爾文照片。
提問:同學們認識這是誰嗎?
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達爾文。你知道他嗎?
2 .請學生講述達爾文的故事,同時準備一些關于他的資料,展示給學生看。
3 .交流:聽了科學家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
4 .小結(jié):達爾文是英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他用進化論學說對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哪兒起源,人類是怎樣誕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釋。科學家們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為人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二、理解什么是人工選擇、什么是自然選擇。
1 .舉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綿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賣,你會怎么做?這樣做的結(jié)果如何?
2 .學生交流。
3 .引導學生思考:牧民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讓學生意識到:正是人的行為影響了羊群的生存和發(fā)展。
4 .假設: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們唯一的天敵是狼。狼在夜間捕食,經(jīng)常捕捉到那些顯眼的綿羊,很快森林中的綿羊就是什么顏色的了?
5 .學生討論、交流。
6 .比較兩種羊群的變化,找出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理解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
三、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發(fā)生的反復變化。
1 .出示尺蠖蛾的圖片(兩種翅色)
2 .請學生介紹尺蠖蛾翅色變化的故事。
3 .舉例:蝗蟲體色的變化、青蛙膚色的不同。
4 .小結(jié):自然選擇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活動會對生物產(chǎn)生影響。
四、認識生物形態(tài)與環(huán)境的關系。
1 .出示兩種狐貍的圖片。
2 .讓學生來認一認。
3 .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4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耳朵的區(qū)別,結(jié)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環(huán)境作出合理的解釋。
五、拓展、延伸:
1 .談話:近 100 多年來,更多的科學家仍然在對生物現(xiàn)象進行研究,隨著新證據(jù)不斷發(fā)現(xiàn),達爾文的經(jīng)典進化論也不斷面臨挑戰(zhàn)。你們了解這些新發(fā)現(xiàn)嗎?
2 .如果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如果不知道則由老師介紹。(出示相關資料)
3 .知道新發(fā)現(xiàn)對達爾文理論的挑戰(zhàn),感受還有許多科學奧秘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科學研究是永無止境的。
板書設計:
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
人工選擇 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尺蠖蛾、蝗蟲、青蛙 ---
生物形態(tài)與環(huán)境的關系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用手觸摸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屬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觸摸覺。
3.學習運用觸摸覺和正確的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如:冷(涼)、熱(溫)、軟、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冷水和熱水每小組各一瓶;海綿球和玻璃球,砂紙和卡紙貼起來的感知卡片等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孩子復習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安定幼兒的情緒。
2.教師出示兩個形狀、顏色、大小相同的兩個瓶,里面都裝滿了水。
教師:這里有兩瓶水,你們看看,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么不同?
幼兒動手探索,自由看、摸、聞、發(fā)現(xiàn)。
“不一樣。一個冷,一個熱!
教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師: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熱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請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籃子里的海綿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兒:玻璃球捏不動,海綿球能捏得動。
教師:捏得動的,是軟的,捏不動的,是硬的。誰來告訴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玻璃球的硬的,海綿球是軟的。
4.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只手拿著玻璃球,一只手拿著海綿球,然后告訴我,你們覺得哪個球是重的,哪個球是輕的?
幼兒:玻璃球是重的,海綿球是輕的。
5.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籃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藍色泡綿紙的那一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再摸一摸紅色卡紙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藍色的那一面摸起來粗粗的,紅色的那一面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藍色的是泡綿紙,泡綿紙就是粗糙的。紅色的是卡紙,卡紙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幼兒:泡綿紙是粗糙的,卡紙是光滑的。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6.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軟的,熱的,滑滑的……教師:再摸一摸你們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衣服薄薄的、軟軟的,紐扣是硬的……
7.教師:現(xiàn)在我們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東西,(墻壁、欄桿、運動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8.幼兒分散開,自由的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要求孩子們用學到的形容詞形容出來。
9.自由下課。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過程:
1、幼兒嘗試匹配瓶蓋。
。1)引導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好)師:今天瓶寶寶來和我們做游戲了,咦,瓶寶寶的帽子到哪兒去了?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找到以后給它戴上去。
。2)幼兒嘗試蓋瓶蓋,教師巡回觀察指導(你這個帽子合適嗎?你覺得怎樣?再換一個試試)請兩位幼兒上來。
師:他們倆的瓶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啊?(大小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大瓶寶寶應該戴什么帽子?(大帽子)小瓶寶寶應該戴什么帽子?(小帽子)師:瓶寶寶都找到帽子了,瓶寶寶說謝謝你們,讓我們來抱抱瓶寶寶,親親它,讓它們躺在你的腿上睡會兒覺。
2、裝物品,搖一搖,感知聲音。
。1)師:聽,我的瓶寶寶開始唱歌了,你們的會唱嗎?(教師搖裝有豆子的瓶子)我的瓶寶寶為什么會唱歌呢?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擰擰,擰開來。
師:哦,你們看,是什么呀?(豆子)原來瓶寶寶吃了豆子呀。
教師喂豆子:“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請你們也來喂瓶寶寶吃豆子,讓瓶寶寶唱歌吧。
師:讓我們一邊喂一邊說:“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師:你們的瓶寶寶吃飽了嗎?讓我們把帽子戴上,擰擰,擰擰緊。
3、教師唱《大雨小雨》,引導幼兒感知聲音的大小。
。1)師:我的瓶寶寶吃飽了,它要唱歌了,大聲地唱;瓶寶寶累了,它要小聲地唱。(再反復一次)請幼兒一起搖。
。2)教師唱《大雨小雨》
師:瓶寶寶還會聽著音樂唱呢。教師邊唱邊搖:下大雨啦,下大雨啦,嘩啦嘩啦;下小雨啦,下小雨啦,淅瀝淅瀝。
師: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讓瓶寶寶們跟著音樂唱歌,教師唱大雨時(幼兒用力搖);教師唱小雨時(幼兒輕輕搖)。
小結(jié):瓶寶寶謝謝你們,讓它們唱出了好聽的歌,F(xiàn)在我們都知道了用力地搖,瓶寶寶唱出來的聲音就大;輕輕地搖唱出來的聲音就小。
師:請把瓶寶寶送回家,讓它休息休息。
4、引導幼兒感知放不同的材料發(fā)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師:有許多瓶寶寶聽到我們這里很開心,它們也趕來了,它們肚子也餓了,我們?nèi)ノ顾鼈兂詵|西吧!
教師指導幼兒先幫瓶寶寶找到帽子,然后嘗試放不一樣的物品(豆子、塑料小魚、木珠、硬幣),搖搖聽聽。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與個別幼兒交談。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放不同的東西在瓶子里,聲音一樣嗎?(不一樣)5、結(jié)束活動。
師:貝貝班小朋友今天真棒,讓我們帶著瓶寶寶去告訴寶寶班的小朋友,讓他們也聽一聽,好嗎?教師提醒幼兒和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反思:
1、這個活動的內(nèi)容非常生活化、游戲化,很容易調(diào)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在活動中,能針對托班幼兒喜歡動手摸索的學習特點,考慮到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fā)展的關鍵,在活動中融合了按大小匹配、動手擰瓶蓋、對聲音的一個積累,涉及的方面較廣,幼兒不僅動腦、動手、聽覺上還得到了刺激,收益很多。
2、這次的托班的觀摩活動,讓我看到:托班游戲化活動組織給孩子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希望這樣的活動經(jīng)常開展,孩子受益、教師更加受益。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zhì)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有關。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2.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3.浸泡好的廢報紙、筷子、棉布
老師:古代造紙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小游戲:各取所需
具體規(guī)則:教師出示木頭、紙、鐵、塑料,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材料,并簡單說明理由。具體情境設置舉例:做一個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導語:剛才同學們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我們認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誰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誰更容易吸水,為什么這樣想?把猜測結(jié)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2.怎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出示稀釋的紅墨水、滴管,我們請這兩位朋友來幫忙,你們打算怎么做?(學生小組設計實驗,只要求簡單設想)
3、教師補充觀察、實驗要點:
、伲畬嶒灥墓叫裕翰牧系拇笮『癖 ⑺蔚拇笮∥恢玫纫M量保持相同。
、冢畯膫(cè)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
③.注意記錄,可以用圖畫和語言相結(jié)合,來描述觀察到的觀察。
、埽鶕(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快的小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關?
4.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
可預期的發(fā)現(xiàn):
①.紙的吸水能力最強、木頭次之、塑料和鐵最弱。
、冢埡湍绢^都能把水吸到內(nèi)部,它們的表面比較粗糙,可能中間有空隙。
三、紙的觀察
1.提供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導語:紙的吸水性最強,有些同學猜想紙的中間可能有空隙,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更仔細地來觀察兩種紙吧。
2、我們可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呢?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鏡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順序。
3、小組觀察后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說出許多紙的特點,均應給予肯定,要注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紙的纖維和結(jié)構(gòu)上去。
4、我們在鉛畫紙和餐巾紙里都發(fā)現(xiàn)了纖維,紙的纖維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把紙放入水中,輕輕攪拌一下,進行觀察。(學生觀察懸浮在水中的紙纖維)
四、介紹造紙術(shù)
導語: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紙是由許多纖維組成的。但不知道同學們了解過沒有,世界上第一張紙正是由我們中國人造出來的呢!造紙術(shù)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們來看一看古人是怎樣造紙的,想想跟我們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關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紙的錄像。
說說古人造紙與我們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纖維)
五、我們來造一張紙
1.有沒有興趣用短纖維來造一張紙呢?出示造紙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廢報紙。學生動手造一張紙.
3.觀察:我們造的紙是怎么樣的?與我們使用的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都由纖維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紙纖維疊加的方式等。
4、我們能造一張厚薄均勻一些的紙嗎?紙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們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課堂小結(jié):
1、通過對紙的研究,我們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與什么有關了嗎?
2、用過的紙還能再利用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用過的紙?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范文04-06
科學教案《賽車》04-07
有關科學教案06-12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