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學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完形心理學作為現(xiàn)代心理學的一支,不僅在心理學史上留有不可磨滅的痕跡,而且在特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理論。本文以一節(jié)高三作文指導課為例,分析“心物場”“格式塔”“相似律”等相關概念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運用,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成果,從觀念、目標、過程等方面,探討完形心理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實施策略。
完形心理,又稱格式塔心理或心理的“完形趨向”,指人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一種獨特的組織功能,即“只要已具備了主 要的條件,心理的組織作用總是力趨完善!蓖晷涡睦韺W(Gestalt Psychology)作為現(xiàn)代心理學的一支,于1912年誕生于德國,它不僅在心理學史上留有不可磨滅的痕跡,而且在特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理論。將完形心理學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可以帶來認識與實踐上的一系列改善:將學生視作一個已經(jīng)具備一定條件但尚不完善的,可以能動地調(diào)整、漸進式地改變的“完形”,即韋特海默所說的“Gestalt”,更能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接受學生的現(xiàn)狀和問題,根據(jù)學生特點,引導學生能動的、漸進式地趨于完善。將課堂視為逐步實現(xiàn)“完形”的陣地,教師充分調(diào)動可用資源,靈活采取方式方法,建構最佳“心物場”,激發(fā)學生的完形沖動,建立良性的“同構”關系,促成學生能動、漸進式地調(diào)整與提高,在多元互動中落實教育教學目標,F(xiàn)以筆者承擔的一節(jié)高三作文教學公開課為例,探討完形心理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心物場 教學設計,從觀念的轉變開始
完形心理學家考夫卡將知覺現(xiàn)實的觀念稱作心理場,被知覺的現(xiàn)實稱作物理場。二者并不一一對應,而人類的心理活動則是兩者結合而成的心物場,并且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要受以自我為核心的心理場的制約。那么,就教學實踐而言,其成效也必然要受教師與學生共同形成的雙向互動的心物場的影響,因而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往往要從教師課堂教學觀念的改善開始,從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物場著手。
尊重學生學習現(xiàn)狀及特點,將其視為可以能動地改善、漸進地提升的獨特個體;而不僅僅是需要受教育、被改進的對象。將教學視為充分調(diào)動可用資源,靈活采取方式方法,實現(xiàn)師生雙向的提升與完善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單向輸送。這樣往往能更自然地從學情出發(fā),充分考慮其認知心理,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等平臺,以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活動等方式,著力構建良性“心物場”,設計“生本、生成、生態(tài)”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
筆者執(zhí)教的這一節(jié)教學視導課是在高三文科班上的作文指導課,主要是針對班級學生進入高三后掌握新型材料作文的寫作規(guī)范后,卻在語言表達上缺乏文采和感染力的問題,考慮到文科生有將文章寫得“文質(zhì)彬彬”的潛力,把“高考作文發(fā)展等級分”中的“有文采”一項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因文科班女生較多,就把課的題目定為《淡妝濃抹總相宜》。
為更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性心物場,利用網(wǎng)絡素材,準備了兩組對比鮮明素顏照片和妝后照片,以“妝成每被秋娘妒”和“煙熏/素顏hold不住”為題,放在“課堂導入”和“課堂探究”這兩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先后呈現(xiàn),分別突出“有文采”( “淡妝濃抹”)的重要性和“修飾有度”(“總相宜”)的必要性,從課堂反應來看,這兩組圖片以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在課堂的不同時間節(jié)點,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強化了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知與理解。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當處于一種理性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心物場將導出一個良性的“格式塔”,帶動我們享受過程,收獲結果。
二、格式塔 教學過程,經(jīng)“完形”的`調(diào)整落實
韋特海默采用德語“Gestalt”一詞作為完形心理學最基本的概念,意思是“能動的整體”,漢語譯為“格式塔”或“完形”。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我們不妨將師生雙方都視為一個“格式塔”,即已經(jīng)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考、認知和行為的方式,對于已經(jīng)具備一定條件的尚不完整的事物或未完成的行為,將會激起使之完整的“心理場”。
具體到語文課堂,可得出兩點認識:1.多年的生活、學習已經(jīng)造成學生之間學習基礎的差異和認知模式的不同,因而目標必然要分層;2.教學過程中逐步提供達成目標的特定條件,才能激發(fā)完形沖動,漸進式地導向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尤其對于高三的寫作教學而言,對于學生作文現(xiàn)狀與教師期待之間的差距、對于學生個體寫作能力的差異,必須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提升。
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教學設計而言,筆者在強化“文采”意識的基礎上,試圖落實三個不同層次的方法——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靈活使用不同句式及巧妙使用論證技巧和表現(xiàn)手法——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確實有所收獲;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方法的突破的都注重“文段賞析——仿寫填空——片斷練習”的過程,最后再綜合運用。
具休設計中,即使是一個仿寫填空,也盡量注重由易而難,逐步提供“條件”,漸進式地激發(fā)學生的完形沖動,以期水到渠成地達到目標。以“句式酷變”環(huán)節(jié)中的“打造整句”為例:
一旦我們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親密共存,就能朝賞晨鳥啼柳,夕覽 ;晴看天高日麗, ;春賞雛燕桃紅,夏賞荷風蓮舟, , ……
教學過程中,決不能致力于拆除學生已有的“格式塔”,一廂情愿地重建學習習慣或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時必須分解出漸進式的、具體的目標或方法,讓學生在心理上認為已經(jīng)具備了實現(xiàn)目標的主要條件,在內(nèi)心有清晰的愿景和明確的措施,激發(fā)“完形沖動”,在“格式塔”漸進式的調(diào)整中,實現(xiàn)教學、育人雙重目標。
三、相似律 學習目標,由同伴的互促實現(xiàn)
格式塔一旦形成,自然會排斥“異質(zhì)”,但相似的部分更容易組成整體。這就是完形心理學組織原則之一——“相似律”。這一學派的奠基人考夫卡也曾說:“自我和環(huán)境之間的動力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自我本身性質(zhì)。”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更深刻地體認“從學生中發(fā)現(xiàn),在學生中探究,由學生來達成”的重要性。
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教學設計中,作為示范的“文質(zhì)彬彬”的文段固然是原生態(tài)或老師僅稍加潤色的學生作品,引以為戒的“言之無文”或“華而不實”的文段也都來自于學生習作。正是因為使用的素材貼合學生實際,因而更能激活其完形趨向和參與熱情;探究研討的過程中,始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其分組討論、相互點評,共同研究、歸納,而教師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聽眾,適時點撥、引領;即使在方法的總結上,盡管教師用心準備了一個口訣備用,最終還是以學生共同歸納的方法作結(示例如下),以利于其識記和運用。引述如下:
教師備用版:反設喻引排擬人,感嘆整散長短群;對比類比具象化,切入闡釋點題頻;合題旨,巧呼應;淡妝濃抹文采生。
學生歸納版:反問設問比喻句,引用擬人加排比;感嘆句、整散句,長短對比加類比;會呼應,要點題,緊扣中心不離題。
1924年,韋特海默——完形心理學的另一位奠基人——就曾寫道,人類是一個整體,其行為并非由作為個體的人所決定的,而是取決于這個整體的內(nèi)在特征。身邊的榜樣及所處團隊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正因為如此,“相似律”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還可以作更多的探究,包括互改互評、團隊協(xié)作、分組競賽等方式,踏踏實實地踐行,而不是僅僅當成活躍課堂的手段甚至噱頭,對于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而言,我認為確實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完形心理學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無論對于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是對于學生終身發(fā)展的促進,都有深遠的影響和價值,然而怎樣才能進一步將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乃至推廣應用,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借助相關課題的進一步開展,深入地思考,不斷地探索……
【完形心理學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團隊心理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7-05
心理誘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2-26
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6-22
范例教學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7-04
例談嘗試教學理論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6-20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全息理論的運用論文06-23
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6-27
初中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6-28
教育心理學在法語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論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