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之狐乃一只狐
湖南 曾慶培
不可否認, 佚之狐是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是他發(fā)現(xiàn)并舉薦了燭之武這匹千里馬給鄭伯,從而挽救了鄭國覆亡的命運.
不可否認, 佚之狐是一個胸藏韜略,臨危不懼,遇事冷靜,能謀善斷,高瞻遠矚的杰出之士;他對天下形勢洞若觀火.“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寥寥數(shù)語,足見其不同凡響.
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對此人產(chǎn)生懷疑.
秦晉大軍壓境,烏云籠罩著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販夫走卒,倡優(yōu)乞丐,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國民心頭,肯定猶如壓上了一塊巨石,恨不能馬上飛往前線.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國紓難,理所當然.毋庸置疑,身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應該是苦苦地思謀過退敵之策,否則,不會有“師必退”的論斷.戰(zhàn)爭的風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而消弭于無形,干戈化為玉帛, 燭之武是毫無疑義的功臣.然而, 佚之狐呢?他,儼然一個超人,這場波詭云譎的戰(zhàn)事,仿佛一場戲,而佚之狐就是導演,雖然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但事態(tài)的發(fā)展和結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誰都明白,一開始, 燭之武是不愿上陣的,這一點也應該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為此事就已經(jīng)推托過,在次之前,大臣叔蹇正是推薦佚之狐給鄭伯),還有誰比他更了解燭之武呢?倘若燭之武始終不愿上陣,確也無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嘆,我們便會覺得以“位卑未敢忘憂國”之類的道理來要求他甚至譴責他,都是十分可笑的,關鍵時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最讓人不解的莫過于佚之狐,他的能力應該不在燭之武之下(這從叔蹇一開始就力薦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都可以看出),幾十年來, 燭之武一直擔任著鄭國的圉馬(相當于弼馬溫)這樣一個卑賤到極點的職務, 燭之武能辦到的佚之狐豈會辦不到?可是他為什么要力薦燭之武而不自告奮勇去見秦君?仔細想來,原因無怪乎三條:一是擔心自己一走,國君身邊再無能人輔佐;二是擔心此去枉費心機無功而返貽笑天下;三是擔心此去吉兇難料難保不會出現(xiàn)閃失而走上不歸之路.
如果是后面兩條,那就意味著此人存在著嚴重的人格缺失,因此,我寧愿相信是第一條.可是, 鄭伯似乎不是一個“親小人,遠賢臣”的昏聵之君,從他同燭之武的談話中不難看出他那種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禮賢下士,誠懇待人.以這樣一位賢明的國君為中心的偌大朝廷上不可能只有佚之狐一個能人吧?倘若鄭伯的周圍真的只有佚之狐一個能人再無別的可用之材,那么問題一定出在佚之狐輩身上:他們盡到了舉賢薦能的職責嗎?顯然沒有.那么他們是不是因為疾賢妒能一直在壓制人才?從文中不難看出佚之狐就是鄭伯最信任的人之一!
燭之武是不是一個人才?他的那番牢騷包含了多少辛酸啊!“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是的,風華正茂,渴望一展才華建功立業(yè)的時候,沒有人想到他,就在秦晉大軍壓境之前,還有最后機會可以享受生活的時候,又何嘗有人想到過他!而當鄭國黑云壓城將要天塌地陷的時候,有人想到了他, 想到了他的人是了解他猶如了解自己的佚之狐, 想到他是因為需要他深入虎穴以使自己能夠脫身!作為一國之君的鄭伯,確實也該檢討自己的遺賢野外,我們應該譴責他過于信任身邊的大臣,以致耳塞目盲;但,對他,我們也無法再苛求:他怎能沖出老謀深算圓滑世故如佚之狐輩的封鎖?
這不能不讓我想起大型搞笑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劇中的昏君乾隆,一有棘手之事,和坤(shēn無法造,對不起)便連忙舉薦自己的對頭紀曉嵐,然后還要得意地沖紀曉嵐幸災樂禍的一笑,分明是在說:怎么樣,這回死定了吧?弄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聰明絕頂?shù)募o曉嵐是“進亦憂,退亦憂”.這一招俗稱為踢皮球,說重一點叫借刀殺人.
由此看來, 佚之狐堪稱一位踢皮球大師了,說他是一只老狐貍想來也不過分吧.
(作者地址:湖南沅陵一中 郵編:419600 電話:4234628)
作者郵箱: zengqingpei@ylyz.hn.cn
[高一語文研究性閱讀一例--讀《燭之武退秦師有感》及人教社《教師教學用書》有感(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9.教師閱讀教學教案
10.讀做卓越的教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