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從體裁看這是一首七絕詩,從內(nèi)容看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中前兩句由 折戟 引出“認前朝”--“三國赤壁”,為后兩句作鋪墊。 ②后兩句議論感慨,一反傳統(tǒng)看法,認為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勝者可能就是曹操,表達了作者認為不以成敗論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的政治見解和獨到的史識。
2、 詩中的“周郎”是指《三國演義》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周瑜 。詩人杜牧和 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3、作者杜牧,唐朝詩人,與詩人李商隱并稱小李杜,著有《樊川詩集》,在這首詩中,赤壁之戰(zhàn)已經(jīng)不是本詩的重點,歷史興亡之感才是本詩表達的情感,本詩為懷古詠史之作,名為詠史,實為詠懷。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議論感慨。.
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中“東風”指什么?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東風”既指自然界的東風,也指使人成功的機遇,文中指 火燒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 。
5、詩歌開頭為什么從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寫起?
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小中見大。(折戟--。怀啾谥畱(zhàn)--大;國家的命運--大)
6、前兩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
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寫興感之由。
7、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曲折地反映出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的抑郁不平之氣,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8、“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千古傳頌的名句,請賞析。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這兩句詩以兩位美女的命運反映赤壁之戰(zhàn)對東吳的政治軍事的重大影響,二喬的命運在這里形象代表著東吳的命運,以小見大,深刻警策;蛘咴姼杳钤诓恢苯訑懻诬娛虑閯莸淖冞w,而間接地通過寫東吳兩個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吳魏形勢的變化。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以小見大,給詩歌增添了無限的情致,別出心裁。對周瑜的豐功偉績予以懷疑,主意新奇,寄寓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慨嘆,這正是本詩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9、試體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議論的妙處。
詩人并未從正面去評論戰(zhàn)勝的原因,而是提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不刮東風,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戰(zhàn)敗。對于這個結局詩人沒有直說,而是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命運,別出心裁!岸䥺獭辈⒎瞧胀ㄅ,而是東吳國家命運的象征。
10、試說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深刻含義。
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慨嘆,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或"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懷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11、在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幾十首古詩詞,有的詠史,有的寫景,有的敘事……請問杜牧的《赤壁》屬于哪一種寫法?本詩在運用這種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詠史詩。特點:借史實抒情。
12、本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本詩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達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13、杜牧作這首詩是為曹操叫屈嗎?為什么?
不是,作者其實是借赤壁表達了這樣的感慨:歷史上英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
14、若將“銅雀春深鎖二喬”換成“國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以二喬的命運形象地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xiàn)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
15、閱讀杜牧《赤壁》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shù)囊豁棧ǎ拢?/p>
A、作者并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zhàn)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說其事,并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
B“折戟沉沙鐵未銷”,是說折斷的兵器埋沒在沙土中還沒有銹蝕。因為該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時間不長。
C、“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用假設的口氣說的。假如當時的天氣、風向不給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戰(zhàn)就有可能被曹操取勝,那么“二喬”就可能被關在銅雀臺了。
D、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但詩人所詠之赤壁并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所以說杜牧此詩雖為詠史詩,其實也是借題發(fā)揮。
尚萍
[《赤壁》賞析杜牧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