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美 人
李 煜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特點及所處地位。
《虞美人》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中的第4篇課文《詞七首》的第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詞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絕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詞在藝術結構和語言方面的成就影響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蘇軾、李清照等在內的許多宋代詞人,放在本課首位,既承上一課的唐詩,又引出以后的詞人,實屬必然。本單元是詩詞單元,總的教學目的是了解詞的流派及其特點,在反復誦讀中,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探究詩詞的意境。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詞感情濃厚,纏綿緋惻,讀起來音韻鏗鏘,節(jié)奏感強,境界艷麗有脂粉氣,而《虞美人》是其詞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象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2、教學目的。
①、知識目標:
A、體悟詞的意境和情感。
B、領會作者創(chuàng)建意境,抒發(fā)感情的獨特風格。
②、能力目標:
A、提交學生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B、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分析、綜合的能力。
③、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珍惜時光,珍惜擁有,培養(yǎng)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悟詞的意境和情感,領會作者創(chuàng)建意境,抒發(fā)感情的獨特風格;教學難點是培養(yǎng)鑒賞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
1、根據(jù)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fā)興趣法,問題導引法,討論分析法進行教學。
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反復吟哦誦讀,在讀的過程中質疑、思考、品析、鑒賞;最后在教師適當?shù)狞c撥下,在集體的熱烈討論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認識。
(解說: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議,激發(fā)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
2、采用電教平臺,幻燈片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實際教學中,采用電教平臺,幻燈片等電教手段既豐富了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又吸引了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熱情,同時通過直接感知,促進了學生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三、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jù)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完成課后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能力。
四、教學設想。
《詞七首》均為精選詞人及其代表作,通過其學習,能夠很好的掌握詞的文體知識及兩大流派的特點,根據(jù)期編排特點。我擬用4個課時完成全課的講授,而《虞美人》擬用一課時講授。主要是由于李煜之詞的不同于別及李煜作為詞學一流大家,可謂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專作一課時學習,起總領全文的作用。
五、教學程序。
1、引入新課。
①、抽查前一課的背誦。
②、引入新課:先以簡短的導語帶出,然后放課件。
(解說:課件是以鄧麗君演唱的《虞美人》開始的。用歌導入新課,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符合了詞“合樂而歌”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到詞的音韻美,又通過幽怨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初步領悟到本詞的感情基調,為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2、講授新課。
①、講解詞的知識。包括詞的簡介(定義、特點、分類),詞的發(fā)展,詞的流派和詩詞的欣賞藝術(知人論世法,由表及里法、含英咀華法,擇善而取法,朗誦吟哦法)。
(解說:讓學生對詞有個總體上的把握,并對后面的學習有一個指導的作用。)
②、介紹作者與作品。
(解說:是為知人論世,對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作為對詩詞理解的基礎。)
③、詩詞誦讀。學生先聽讀該詞,然后自己吟哦、品讀該詞,圍繞幾個問題進行討論,分析,進而解決問題。
(解說:在輕柔的《春江花月夜》的伴奏下,讓學生閉目傾聽課文的誦讀,進行想象,想象場景,想象意境,想象詞人的心情;進而吟哦、品讀該詞,在讀的過程中深入作者心靈,引起情感共共鳴,為賞析、挖掘詞的深層涵義打下情感基礎。)
④、分析作品。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發(fā)表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問題用幻燈機放映如下:
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
→開文自問,寫的是眼前景物!按夯ㄇ镌隆北臼敲篮檬挛,但因作者降宋后,過著囚犯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然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覺厭煩,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出奇,卻在情理之中。
“春花秋月”是永恒不變的事物,不會休,不會了,而人的生活,命運卻時時在改變。時光流逝,往事隨風,自然之永恒與人生之無常的對比下,生發(fā)的是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哀嘆。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B、“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字慨嘆的是什么情緒?
→作者登樓遙望,由眼前之景,而懷想遠方的故國,怎奈卻叫人“不堪回首”。
“又”字寫出時光在不斷流逝,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C、“只是朱顏改”中“只是”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改”的只是“朱顏”嗎?
→這是作者想象中“故國”的圖景,是虛寫。
“雕欄玉砌”是客觀存在的事物,不會改變,而一個“只是”寫出了無奈惆悵的心情。因為事實上,改變了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感受等。變與不變之間,發(fā)的是物是人非之慨。
(解說:“B,C兩問引導學生理解虛詞的表達作用,通過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
D、品味最后一句的感情色彩和表現(xiàn)手法。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充滿怨恨、激楚的感情色彩,顯示出作者愁思之深厚強烈,如春水汪洋恣意,一瀉千里,又如春水之不分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種寫法,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并賦予無形的愁以質感和具象,讓人確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3、課外延伸。
以小組為單位,積極討論,回答下面問題,看哪個小組說得對,說得多,說得快。問題用課件顯示如下:
①、本詞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想想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月亮”具有什么特殊的涵義?聯(lián)系我們學過的詩詞,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②、本詞的結句以水喻愁,形象生動,你還可以找出相似的詩句嗎?
③、不同的作家寫“愁”各有不同,你知道的有哪些?試舉例。
(解說:答案見課件。設計這部分,是引導學生始于課堂,走向課外,聯(lián)系以前學過和自己曾看過、讀過的詩詞句,理解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征,擴展思維和眼界,舉一反三,豐富學生的記憶庫收藏。采用小組比賽法,激起學生好勝心,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好的加深學生的記憶)
4、課堂練習。
設計兩道選擇題,是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語言運用等方面的分析,旨在進一步鞏固這節(jié)課所學內容,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模仿高考題型命題,旨在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 (題目見課件)
5、小結。
李煜后期的詞發(fā)自內心,寫的是從未有人寫過的作為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詞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嘆命運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情緒,因此藝術感染力大大加強,更由于他采用了唐王代詞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寫情,因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使他成為我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
重放Flash《虞美人》,在歌聲中進一步體味這首詞的意境。結合板書,背誦這首詞。
(解說:進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詞的成就,這是對作者的又一次總體把握,并讓學生在歌聲和誦讀中接受美的陶冶。)
六、布置作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1、根據(jù)課后練習四,以《雨霖鈴》和《念奴嬌赤壁懷左》為例,試從題材、語言、意境、表達手法等方面,比較一下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不同之處。
(解說:這道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綜合的能力,并在比較中認識到詞的兩大流派的不同,更好的掌握這方面的知識。)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從課本涉及的詞人中任選一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渠道,進一步了解一下你所選詞人的生平、詞學成就等,寫一篇小論文。
(解說:《高中語文教學建議》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生方式,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痹O計這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在獨立自主的實踐活動中,在互助互利的合作中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訓練學生的整理、綜合能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提高其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七、板書設計。
虞 美 人
李 煜
春花秋月 ---- 往 事
永恒 小樓東風 ---- 故 國 短暫
雕欄玉砌 ---- 朱 顏
對 比
愁:一江春水向東流(比喻、夸張)
[虞美人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虞美人》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