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維納斯》微型教案
貴州平壩縣第一中學 王佳佑
【定位】從欣賞雕像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探討斷臂的維納斯的殘缺美,學習“虛實相生”的鑒賞手法。
【切入】中國古代的楊玉環(huán)、西施、王昭君、貂嬋肢體完整,稱為中國四大美人,古希臘肢體不全的維納斯為何也稱之為美人?(展示維納斯雕像或維納斯雕像圖片)
指導:維納斯,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收藏于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相傳是古希臘亞歷山德羅斯公元前150年到50年雕刻的。在希臘和羅馬神話中是愛與美的女神,掌管人類愛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動植物的生長繁殖。生于海中,以美麗著稱。其雕像于1820年發(fā)現于希臘米洛斯島,為半祼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勻稱,衣衫滑至髖部,雙臂殘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線美,顯得端莊而嫵媚。
【探究】
設疑1.為什么作者說“她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
指導:雕像本身是無生命的,無意識的,失去胳膊只能是外力的作用,而不可能出于它自身的意愿,作者這樣講收到了醒人耳目的效果,而表達的意思無非是:失去胳膊的維納斯雕像要比完整無缺的維納斯雕像更富有魅力。維納斯失去雙臂,這樣在外型上的不完整、不確定,能夠引起人們多種多樣的想像,殘缺的維納斯雕像從而具有了某種“神秘”氣氛,并在藝術價值與藝術魅力上有了質的飛躍。這便是“殘缺美”。
設疑2.是不是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時都必須追求“殘缺美”?
指導:“殘缺美”只能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種類型,并不是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時所必須的,比如繪畫名作《蒙娜麗莎》,它的畫面基本沒有什么毀損,但同樣向欣賞者暗示了豐富的內容,在美術史上,它的影響絲毫不亞于斷臂的維納斯。(投影《蒙娜麗莎》)
設疑3. 如何理解“而背負著美術作品命運的米洛斯的維納斯那失去了的雙臂,對這些比喻、贊頌來說,卻是一種令人難以相信的譏諷”這句話的含義?
指導:失去雙臂,成了“殘疾”,形體不再完美,本不應該如此贊美。但這幅作品卻因殘缺產生無比神妙的整體美而倍受人們贊嘆,實際是一種令人難以相信的“譏諷”。
設疑4.為什么作者認為復原維納斯雙臂的方案全是些奇談怪論?
指導:因為形形色色的復原方案或者真正原形的發(fā)現,都“根本不能產生超越‘喪失’的美感”,“人們對喪失了的東西已有過一次發(fā)自內心的感受之后,恐怕再也不會被以前的、尚未喪失的往昔所打動!彼裕瑥驮恰暗谷宋缚凇钡,復原只會帶來“對欣賞品的愛的感動”的無所適從。
設疑5.為什么作者認為維納斯只能斷臂,而不是身體的任何其他部位,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
指導:作者認為,維納斯雕像只能失去兩條胳臂,而不是身體的任何其他部位,因為手是使人和外物發(fā)生關系的重要媒介物,借助手,人才能同世界同他人同自己進行千變萬化的交涉,人和外物多姿多彩的關系才得以實現。失去了手,人和外物具體的關系就沒法體現出來,這正是人們對斷臂維納斯會產生無窮的想像的由來。所以作者認為,只有失去的是雙手,才能喚起鑒賞者的想像,雕像從而也就獲得了無窮的生命,失去其他任何部位,都不可能獲得這樣的藝術效果。(失去的必須是雙臂。手是最富于靈動性的人體構件,因而它的“失去”才會包孕著不盡的夢幻,產生“漂向更遠更遠的國度”,“超越超越更久更久的時代”這種穿透時空的恒久魅力。)
但是,作者的話失之武斷,比如,收藏在羅浮宮的勝利女神像,頭顱部分失去了,卻和維納斯雕像及《蒙娜麗莎》并稱羅浮宮的“鎮(zhèn)宮三寶”。
設疑6.課文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指導:本文的基本觀點是,維納斯雙臂殘缺,反倒給人們廣闊的想像空間,人們在想像中體會無窮無盡的美感。
【拓展】
設疑: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看看它們與斷臂的維納斯有沒有相通之處。(投影下列兩首詩歌)
尋隱者不遇 閨 怨
松下問童子 閨中少婦不識愁
言師采藥去 春日凝妝上翠樓
只在此山中 忽見陌頭楊柳色
云深不知處 悔教夫婿覓封侯
指導:實際上,斷臂的維納斯給我們豐富的想象空間,這兩首詩歌同樣如此,《尋隱者不遇》中的“師”的形象就值得我們回味無窮,他是皓首長髯還是正當壯年?是在懸崖上背簍采藥呢還是在古松下小憩……;《閨怨》中的“夫婿”亦如此,是金榜題名呢還是名落孫山?是深受糟糠之妻呢還是另結新歡……這都給我們廣闊的想像空間,這就是我們在藝術鑒賞中所說的虛實相生,而斷臂的維納斯正是如此才獲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實踐要點】
欣賞維納斯雕像
展示維納斯雕像
欣賞一:高潔的精神美
“維納斯”是古代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美神,也是愛神,主管愛情、婚姻和保護家庭。她天生麗質,心地善良,熱情助人。但自身卻很不幸,沒有幸福的愛情和家庭。人們出于同情、感激和美好的愿望,崇拜她,把她視為“美好、善良、正義”的象征。雕像半裸的身軀,肌體圓潤、豐滿、優(yōu)雅、健康、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雕像的頭部微微昂起,眼睛凝視前方,專注沉靜,面部流露出智慧、矜持的表情,給人以坦蕩無邪、自尊而又自信。無故意挑逗獻媚、矯揉造作之感,也毫無裝腔作勢盛氣凌人之態(tài)。溫煦親切的美,純正而耐看,使內在美與外在美達到了完整的統(tǒng)一。在它面前,人們感到的是親切、喜悅及對于完美的人和生命自由的向往。
欣賞二:理想的造型美
雕像在體積變化上形成四個面的轉換,重心在一腳,另一只腳是“稍息”狀態(tài);兩個膝蓋一前一后,組成一個面;骨盆轉向相反方向,又是一個面;頭側向另一方,是第四個面。動作的轉折很小,很微妙,很協(xié)調,表現了女性靜穆的美麗,含蓄地透露出溫柔曲雅的氣質。
英國美學家夏夫茲博里認為:凡是美的都是和諧的,比例合度的。雕像以完全立體的造型(圓雕),細膩潔白的質地(大理石),與真人類似的高度,給人以真實的生命感;她體型修長健美,勻稱和諧,符合形體美的尺度“黃金分割律”,上身與下身之比為1:1.618;豐滿的胸部,婀娜的腰身,潤腴的臀部,構成標準的三圍,體現出女性體型鮮明的曲線美,曲立凝視,全身呈S形,從各個角度看,姿態(tài)生動,富于變化,靜中顯動;衣紋柔和飄動,疏密有致,顯示出體形線條的優(yōu)美,與裸露光潔的身軀形成鮮明的對照,富有韻律和節(jié)奏感,體現著青春和旺盛的生命力;發(fā)型柔美,面龐娟秀,可新又可愛。整個雕像簡潔優(yōu)美,生動自然,形體語言豐富多彩,既不借亂,又不生硬。
[《米洛斯的維納斯》微型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