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利用教材上的注釋和工具書解讀課文。
2、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解讀課外淺易文言文。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自學
教學難點:文言文的翻譯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言: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影響的除了儒家之外還有道家。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秋水》就選自于一部著名的道家著作《莊子》。
二、作者簡介:
1、由學生提供預習時查到的相關資料。
2、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強調。參考資料如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zhàn)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主張“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斗。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qū)別,極力否定現(xiàn)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稘h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
三、讀課文:
1、學生自由初讀課文。
2、指定學生讀課文。
3、學生齊讀課文。
四、疏通文句:
1、自己研讀。
2、指定學生翻譯全文。
3、教師指正補充。參考譯文如下:
秋天的雨水按季節(jié)來到了,許許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黃河。暢通無阻的流水是這樣大,兩岸和沙洲之間,都分不清是牛是馬了。這時候,河神樂滋滋地高興起來,覺得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這里。他順著河流往東走,到了北海,面朝東一看,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候,河神才轉過臉來,對著海神若迷茫地感嘆說:“俗語有一種說法:‘聽到的道理很多,就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f的就是我啊。我曾經聽說過,有小看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義的人,開始我還不相信;現(xiàn)在我親眼見到您的廣闊無邊,我要不是來到您的門前,就危險了。我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恥笑。”
五、研讀文意: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1、學生討論。
2、全班交流。
解讀參考: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六、研讀寫法:
1、學生討論。
2、全班交流。
解讀參考:通篇設喻,在寫河神認識的前后變化時,用了對比的手法。
七、遷移訓練:利用工具書閱讀下面文段,完成練習。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莊子 外物》)
方案一:
1、翻譯全文。
2、概括寓意。
方案二:
1、復述故事。
2、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①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②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
3、概括寓意。
參考譯文:
莊周家境貧寒,于是向監(jiān)河侯借糧。監(jiān)河侯說:“行,我即將收取封邑之地的稅金,打算借給你三百金,好嗎?”莊周聽了臉色驟變忿忿地說:“我昨天來的時候,有誰在半道上呼喚我。我回頭看看路上車輪輾過的小坑洼處,有條鯽魚在那里掙扎。我問它:‘鯽魚,你干什么呢?’鯽魚回答:‘我是東海水族中的一員。你也許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來吧!覍λf:‘行啊,我將到南方去游說吳王越王,引發(fā)西江之水來迎候你,可以嗎?’鯽魚變了臉色生氣地說:‘我失去我經常生活的環(huán)境,沒有安身之處。眼下我能得到斗升那樣多的水就活下來了,而你竟說出這樣的話,還不如早點到干魚店里找我!’”
寓意概括參考:
身處困境的人需要的是實際而及時的幫助,而不是飄渺的希望和空談。
八、作業(yè):課外閱讀莊子的其他寓言,在本周的隨筆中談談感想。
[秋水(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精選關于秋水教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