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詩文“意奇語奇”的特點。
2.把握岑參詩的藝術風格。
3.感受詩人所塑造的戰(zhàn)士形象及精神。
教學重點:1.理解詩文“意奇語奇”的特點。2.感受詩人所塑造的戰(zhàn)士形象及精神。
教學難點:把握岑參詩的藝術風格。
教學設想:1.抓住細節(jié)描寫體會意境和形象。
2.扣住“風”這一主體景物來賞析邊塞風光及戰(zhàn)士精神。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1.作者: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郡望南陽。曾祖父文本、伯祖長倩、伯父羲皆以文辭致位宰相。參少孤,從兄讀書,能自砥礪。天寶三載進士及第,因曾做過嘉州刺史,所以世稱“岑嘉州”,嚴羽說:“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激!保ā稖胬嗽娫挕罚
2.背景:這首詩是岑參任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時寫的。這期間,封常清曾幾次出兵作戰(zhàn)。岑參對當時征戰(zhàn)的艱苦、勝利的歡樂,都有比較深的體會,曾經(jīng)寫了不少詩歌來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曾參寫了這首詩為他送行。
二.賞析詩文:
出征的自然環(huán)境
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1.前3句寫景其實暗寫了哪種邊塞的代表事物?
“茫茫”暗寫狂風卷著飛沙的迷蒙景象;“黃入天”寫大漠風沙的顏色,寫風沙真入天際的情景。這是白天的風。
2.請抓住“吼”“亂”兩個關鍵詞,揣摩風的特點及描寫的作用。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睂︼L由暗寫轉入明寫,行軍由白日而入黑夜,風“色”是看不見了,便轉到寫風聲?耧L象發(fā)瘋的野獸,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顯示了風猛風大。接著又通過寫石頭來寫風。斗大的石頭,居然被風吹得滿地滾動,再著一“亂”字,就更表現(xiàn)出風的狂暴!捌缴趁А本鋵懱,“石亂走”句寫地,三言兩語就把環(huán)境的險惡生動地勾勒出來了。
出征的原因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1.此次出征的原因與高適《燕歌行》中出征的原因有何不同?
敵人利有草黃馬肥的時機發(fā)動進攻。“漢家大將”出師西征,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反抗侵略,是正義的。
出征行軍的情況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1.詩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環(huán)境和細節(jié)來描寫唐軍將士勇武無敵的颯爽英姿。請結合此部分詩文加以分析。
環(huán)境是夜間,“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將軍重任在肩,以身作則。“半夜軍行戈相撥”寫半夜行軍,從“戈相撥”的細節(jié)可以想見夜晚一片漆黑,和大軍銜枚疾走、軍容整肅嚴明的情景。寫邊地的嚴寒,不寫千丈之堅冰,而是通過幾個細節(jié)來描寫來表現(xiàn)的!帮L頭如刀面如割”,呼應前面風的描寫;同時也是大漠行軍最真切的感受。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睉(zhàn)馬在寒風中奔馳,那蒸騰的汗水,立刻在馬毛上凝結成冰。詩人抓住了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進行細致的刻劃,以少勝多,充分渲染了天氣的嚴寒,環(huán)境的艱苦和臨戰(zhàn)的緊張氣氛。寫馬的斗風傲雪是為了襯托戰(zhàn)士的意氣風華,斗志昂揚!澳恢胁菹幩保娔恢衅鸩菹臅r,發(fā)現(xiàn)連硯水也凍結了。詩人巧妙地抓住了這個細節(jié),筆墨酣暢地表現(xiàn)出將士們斗風傲雪的戰(zhàn)斗豪情。
2.這部分細節(jié)描寫使用了什么手法?對于塑造唐軍將士的形象有何作用?
這樣的軍隊有誰能敵呢?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樣自然。
預祝出征告捷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闡述詩人預祝勝利的理由。
唐軍將士戰(zhàn)勝嚴寒、斗志昂揚的戰(zhàn)斗精神是勝利的原因。
三.藝術特色
1.藝術技巧:夸張、反襯和細節(jié)描寫,以環(huán)境的艱苦反襯戰(zhàn)士的斗志。
2.課后練習2:岑參詩的特點是意奇語奇,尤其是他的邊塞詩,這一特色非常突出。誦讀《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找出其中的“奇語”,并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3. 杜甫在《溪陂行》中寫道:“岑參兄弟皆好奇!边@種好奇的詩心使岑參發(fā)現(xiàn)了邊塞軍旅生活的美學意義,而且使他選擇了“三句連韻”這種非常適宜軍事題材的獨特的詩歌樣式。這樣,詩句的內(nèi)韻猶如音樂中的“三連音”,愈見急促和奇峭,使得作品通體散發(fā)出激越、酣暢的行軍氣勢和戰(zhàn)斗精神!
4.風格:雄渾豪壯。
四、教學反思:
譯文:看那荒涼無邊的走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黃沙茫茫無際,直貫云天。剛到九月,輪臺的狂風日夜怒吼不已,狀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風吹得滿地亂滾。這正是匈奴牧場草黃馬兒正肥的時候。匈奴縱馬犯邊,只見金山西面煙騰塵飛。朝廷大將揮師西下,征戰(zhàn)中將軍鎧甲日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矛相碰。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字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馬身被汗氣蒸化,轉瞬間馬毛上又凝結成冰。軍帳中起草檄文的硯墨也已凍凝,敵人的騎兵聽到大軍出征的消息一定心驚膽顫,料想他們不敢和你這樣的威武之師短兵相接,我會佇立在車師城西門等待你報捷的消息。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賞析
這首詩也是岑參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時所作的。
為了安定西部邊疆,封常清曾幾次率兵出征。天寶十三年(754)冬,封常清又出兵西征播仙(走馬川離播仙城五百里),岑參為這次出征的將士寫了這首頌歌。詩中主要表現(xiàn)了軍隊在莽莽沙海、風吼冰凍的夜晚進軍情景。環(huán)境雖然惡劣,但將士們卻充滿著高昂的戰(zhàn)斗氣志。
全詩可分四部分。
前五句是第一部分,寫西域風沙的險惡,表現(xiàn)行軍的艱苦。開始兩句先點明行軍的路線:走馬川、雪海邊,向前眺望是風沙迷漫的大沙漠。“莽莽”二字寫出了沙漠無邊無際的昏暗景象,“黃入天”則寫出風卷沙土彌漫天空的顏色。句中無一“風”字,卻處處見風之猛烈。這是白天的景象。
后三句寫風在夜晚的景象,“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個“吼”字道出風聲之大,又是在夜間,就更能渲染出可怕的氣氛!按笕缍贰,形容碎石之大!笆瘉y走”中的“亂”字生動形象地寫出風力之猛,連那些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滿地滾動。幾句詩雖短,卻把環(huán)境的險惡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盡致,足見行軍的艱苦。
六、七、八三句是第二部分,寫敵人侵犯,封常清出征。敵人養(yǎng)兵蓄銳,利用草黃馬肥的時機向唐邊境發(fā)動了進攻。為了保衛(wèi)邊疆,抗擊侵略,“漢家大將”出師西征。“煙塵飛”三字表現(xiàn)敵人已經(jīng)逼近,一路上屯軍的炊煙同兵騎奔跑揚起的塵土彌漫天空,足見敵人的來勢洶洶,因此大將要出師西征。
九至十四句是第三部分,描繪封常清冒雪出征,一路不畏苦寒的情景。“將軍金甲夜不脫”是寫將軍常備不懈,帶領士兵日夜挺進的精神狀況;“半夜軍行戈相撥”是刻劃士兵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摸黑前進的群像;“ 風頭如刀面如割”是表現(xiàn)全軍上下冒凜冽寒風而斗志不減的威武陣容。至于后三句的“汗氣蒸”、“旋作冰”、“硯水凝”就更具體形象地寫出了行軍的急速,天氣的寒冷。先說天氣,看來是太寒冷了,滴水成冰!靶薄澳倍终乔∏行蜗蟮乇憩F(xiàn)出這種奇寒,“旋”是“即刻”的意思,馬身上蒸騰著的汗氣融化了毛上的雪,雪水一下子就結成了冰。“凝”
字也是凍結,這個凍結不是在野外,而是在軍幕中,就更有說服力。至于“汗氣蒸”“幕中草檄”則又表現(xiàn)戰(zhàn)馬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中卻跑得一身汗氣,軍隊一邊行進一邊起草戰(zhàn)書,正是表現(xiàn)了出戰(zhàn)即速,行軍緊急。這些情節(jié)的描寫,充分地表現(xiàn)出唐軍將士的斗志昂揚、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
最后三句是第四部分,表現(xiàn)對封常清出師必勝的信心。通過以上對唐朝軍威的描寫,已可看出這支軍隊是不可戰(zhàn)勝的!疤旘T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既是詩人對戰(zhàn)情有事實根據(jù)的推斷,也是詩人蔑視敵人,頌揚唐軍的愛國熱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最后一句“車師西門佇獻捷”實為發(fā)自詩人肺腑的熱烈祝愿。
詩成功地運用了襯托手法,通過渲染飛沙走石,厲風寒雪的惡劣環(huán)境,反襯出將士們堅強豪邁的戰(zhàn)斗精神。詩中雖然沒有具體的戰(zhàn)斗場面描寫,卻從出師軍容的豪邁中烘托出戰(zhàn)斗必勝的氣氛。另外,詩中“如斗”大的碎石被狂風吹得滿地亂滾,蒸騰的馬汗伴著雪水旋即成冰等細節(jié)的描寫,都是把大膽的夸張與貼切的比喻結合在一起的,使得形象更加傳神、生動。
這首詩除首二句外,其他都是三句一韻,而且三句中又是句句押韻,這就與通常的雙句換韻和隔句押韻大不相同。它的節(jié)奏急促,變化靈活,讀起來也很順口,給人以慷慨激昂的感覺。
賞析2:
岑參詩的特點是意奇語奇,尤其是邊塞之作,奇氣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奇而婉,側重在表現(xiàn)邊塞綺麗瑰異的風光,給人以清新俊逸之感;這首詩則是奇而壯,風沙的猛烈、人物的豪邁,都給人以雄渾壯美之感。詩人在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時,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寫了這首詩為封送行。
為了表現(xiàn)邊防將士高昂的愛國精神,詩人用了反襯手法,極力渲染、夸張環(huán)境的惡劣,來突出人物不畏艱險的精神。
首先圍繞“風”字落筆,描寫出征的自然環(huán)境。這次出征將經(jīng)過走馬川、雪海邊,穿進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黃入天”,這是典型的絕域風沙景色,狂風怒卷,黃沙飛揚,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開頭三句無一“風”字,但捕捉住了風“色”,把風的猛烈寫得歷歷在目。這是白天的景象。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對風由暗寫轉入明寫,行軍由白日而入黑夜,風“色”是看不見了,便轉到寫風聲?耧L象發(fā)瘋的野獸,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顯示了風猛風大。接著又通過寫石頭來寫風。斗大的石頭,居然被風吹得滿地滾動,再著一“亂”字,就更表現(xiàn)出風的狂暴!捌缴趁А本鋵懱,“石亂走”句寫地,三言兩語就把環(huán)境的險惡生動地勾勒出來了。
下面寫匈奴利用草黃馬肥的時機發(fā)動了進攻,“金山西見煙塵飛”,“煙塵飛”三字,形容報警的烽煙同匈奴鐵騎卷起的塵土一起飛揚,既表現(xiàn)了匈奴軍旅的氣勢,也說明了唐軍早有戒備。下面,詩由造境轉而寫人,詩歌的主人公──頂風冒寒前進著的唐軍將士出現(xiàn)了。詩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環(huán)境和細節(jié)來描寫唐軍將士勇武無敵的颯爽英姿。如環(huán)境是夜間,“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將軍重任在肩,以身作則!鞍胍管娦懈晗鄵堋睂懓胍剐熊,從“戈相撥”的細節(jié)可以想見夜晚一片漆黑,和大軍銜枚疾走、軍容整肅嚴明的情景。寫邊地的嚴寒,不寫千丈之堅冰,而是通過幾個細節(jié)來描寫來表現(xiàn)的!帮L頭如刀面如割”,呼應前面風的描寫;同時也是大漠行軍最真切的感受。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睉(zhàn)馬在寒風中奔馳,那蒸騰的汗水,立刻在馬毛上凝結成冰。詩人抓住了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進行細致的刻劃,以少勝多,充分渲染了天氣的嚴寒,環(huán)境的艱苦和臨戰(zhàn)的緊張氣氛。“幕中草檄硯水凝”,軍幕中起草檄文時,發(fā)現(xiàn)連硯水也凍結了。詩人巧妙地抓住了這個細節(jié),筆墨酣暢地表現(xiàn)出將士們斗風傲雪的戰(zhàn)斗豪情。這樣的軍隊有誰能敵呢?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樣自然。
全篇奇句豪氣,風發(fā)泉涌,由于詩人有邊疆生活的親身體驗,因而此詩能“奇而入理”,“奇而實確”,真實動人。
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韻位密集,換韻頻數(shù),節(jié)奏急促有力,情韻靈活流宕,聲調(diào)激越豪壯,有如音樂中的進行曲。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古代漢語出師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