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動人的北平》1 課堂類型 新授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藝術特性;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篩選信息和語言運用的能力. 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北平動人之處,體會散文形神相依的規(guī)律。 體會作者優(yōu)雅情懷的內涵。
教學重點 通過整體感知,篩選信息,把握北平的動人之處。
教學難點 探究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教學方法 自讀品味法、討論交流法 學法設計 研究討論--分析歸納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那樣一個地方,夏天里胡同的槐花,秋天里胡同口烤白薯的香氣,還有初冬時懸掛在樹梢上仿佛咸鴨蛋黃似的紅紅的日頭。依稀聽見小販的叫賣聲,風車的嗡嗡聲,茶館的說書聲……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北京,過去的北平。
說起北平的往事啊,真是綿長而悠遠,那你知道“北平”這一稱呼的由來以及變遷么?
(引導學生說一說)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北平”往事。
(教師補充,激發(fā)興趣)
二、資料介紹 (幻燈片展示)
1、1369年6月,常遇春蕩平了元大都附近的殘余軍隊。戰(zhàn)報送達朝庭,朱元璋便以“薊北悉平”為名,將元大都改為“北平府”,這也就是北京也稱北平的來歷。
2、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發(fā)動“靖難之變”,歷經近三年的征戰(zhàn),攻占了南京,從其侄子手中搶得了皇帝的寶座。并在1403年(即永樂元年)將北平府改為了“北京”,后又遷都北京。北京這個稱謂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了。
3、1928年6月4日,張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陽,南京國民黨政府任命閻錫山為京津衛(wèi)戍總司令,6月20日宣布改直隸省為河北省,改北京為北平。
4、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領,日偽政府于1937年10月12日,將北平又改為北京。1945 年日寇投降后,又改為北平。
5、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9月21日,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9月27日,政協(xié)會議全體決議定都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為北京,并確定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雖然北平有過辛酸的往事,但是北平更代表著著輝煌,代表著大氣、代表著權勢,代表著古老的中華文明,象征著中華民族的性格,它像一個魁梧的老人,又像一株古木老樹,他是老舍魂牽夢繞的《想北平》他是郁達夫流連傷感的《故都的秋》,他是林語堂如數(shù)家珍的《動人的北平》,今天就讓們走進故都,走進北平。
三、朗讀課文,初步賞析。(教師引導點撥,學生合作探究)
1你認為北平的動人之處在哪里?請有感情地朗讀你選出的段落或語句,并說說你的感受(2個)。
2進一步賞析:請從內容或語言表達等方面簡要賞析你選出的段落或語句。
(1)從內容上請歸納北平的動人之處。
一是自然風光動人;
二是城市景象動人;(珠玉之城)
三是尋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風光動人;
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們的生活景象動人;
五是整個北平的文化氣息(包括新舊共融的文化氣息)動人。
(2)從語言上歸納特點:
1、北平好像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成的品格!痹嚳撮_篇一句:“北平好像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寫地方,以品格寫城市特點,是非常文學化的表述,充滿詩意。
2、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樹,根脈深入地中,藉之得暢茂。
形象性強,畫面感很強,語言節(jié)奏感也很強,如果分行排列就近似于詩了。
北平又像是
一株古木老樹,
根脈
深入地中,
藉之
得暢茂
四、課堂小結
形象化的語言,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詩意!吧⑽恼Z言中的詩意”:像詩語一樣的美,像詩語一樣的節(jié)奏感;像詩語一樣的富有抒情性。
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同學們課下認真閱讀,品味語言,劃出喜歡的句子。
分類作業(yè) A類: 閱讀課文,品味語言。
B類: 回憶《故都的秋》,試與本文比較。
預習布置 在文中畫出能體現(xiàn)本文語言特點的句子。
板書設計 魁梧老人
古木老樹
珠玉之城
國王夢境
清靜院落
舊與新的色彩
理想居住城市
選材 表現(xiàn)手法 表達方式
課后反思 是散文之部的第一篇文章,出自文學大家林語堂,在全文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這篇散文的精講,讓學生明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以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動人的北平(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動人的北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