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區(qū)
敚斠弧嵇康崇尚自然人生觀形成的原因
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頗具特色的一個時代,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言:“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蔽簳x時代造就了一批與眾不同的文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竹林七賢”,他們倘徉在山水之間,用手中的筆,手中的琴,表達了自己向往自然的心志。七賢之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嵇康,他崇尚自然,具有清高脫俗、慷慨任氣的人格美,因而成為“竹林七賢”領袖之一。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晉時期最富代表性的口號,所謂“任自然”就是讓人的本性得到自由伸展,而將倫理綱常放在一個從屬的位置上。
嵇康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精通。他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稱“嵇中散”。司馬昭曾想拉攏嵇康,但嵇康在當時的政治斗爭中傾向皇室一邊,對于司馬氏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因此頗招忌恨。司馬昭的心腹鐘會想結交嵇康,受到冷遇,從此結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呂安被其兄誣以不孝,嵇康出面為呂安辯護,鐘會即勸司馬昭乘機除掉呂、嵇!稌x書》記載“康將刑于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為師,弗許?殿櫼暼沼埃髑購椫,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
史稱“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年輕時代的嵇康,十分注意學識與品德的修養(yǎng),與之交往的,也大都是志氣相投的所謂“名士”。《世說新語》描述嵇康說:“蕭蕭肅肅,爽朗清舉!保盎蛟疲骸懊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焦唬骸帮逡怪疄槿艘玻瑤r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用松樹獨立來形容嵇康的為人,用玉山將崩來形容嵇康之醉,真是別出心裁。由此處可見嵇康其人長相高大俊美、飄逸脫俗,是一個美男子。魏晉時代,外表美的描寫往往是為了表現(xiàn)內在的卓越才能,看來,《世說新語》的作者對嵇康實在是非常仰慕!皶x人的美”是自然美與人格美交相輝映的美,“美在神韻”。當代學者錢南秀、張永昊、裴彥貴、熊國華、程章燦、董晉騫等在“人格化的自然美”與“自然化的人格美”這種晉人特殊的審美觀上達成了共識。除了長相英俊外,嵇康還蔑視權貴,不論是他挽袖打鐵,還是義正辭嚴地與好友山濤絕交,抑或是他臨刑前慷慨一曲《廣陵散》……這一切都造就了一個崇尚自然、栩栩如生、卓卓然的具有高尚人格的清雅君子。
嵇康喜好山水,隱居山林,他的一生和大自然結下了不解之緣。嵇康不但是文學家,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音樂家。作為文學家,他用激越的文章、優(yōu)美的詩歌來表現(xiàn)自己的人生觀;作為音樂家,他善彈琴理弦,用清越的琴聲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性格,不僅通過古琴音樂酣暢抒發(fā),同時也體現(xiàn)在其文學作品中,古琴和文學相輔相成,共同成為了嵇康抒發(fā)心志、歌頌自然的良弓利器。
在“道法自然”的哲學啟迪下,嵇康將“比、興”手法的自然美升華到“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審美追求,這種審美是在返回大自然的表象中,追求一種神往的自然美,它和“比、興”手法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崇尚自然的人生觀。崇尚自然,向往自由生活,是嵇康受老莊思想影響下形成的人生哲學,文學作品中的自然美、古琴音樂中的自然美,均為嵇康人生哲學在文學領域和音樂領域中的反映。
二、文章“師心遣論”,盡顯率真性情
文學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是作家頭腦的產物,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作家個性的影響。嵇康的文章,獨具特色,在字里行間盡顯率真的性情。前人說“叔夜衷懷既然,文筆亦爾,逕遂直陳,有言必盡,無復含吐之致,故知詩誠關性情,婞直之人,心不能為婉轉之調審矣”,但更重要的是“嵇康人品胸次高,自然流出”。胸次高,就是能以高瞻遠矚的眼光俯視現(xiàn)實。他反對虛偽的儒家禮教,公然聲稱:“以明堂為丙舍,以諷誦為鬼語,以六經為蕪穢,以仁義為臭腐……”他要揭穿司馬氏以“孝”治天下之名,行陰謀篡權之實、玩弄權術的把戲,就公開打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大旗。魯迅先生曾評論說:“嵇康的論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贝_實是很有道理的。
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篇真正體現(xiàn)文人獨立性格的諷喻佳作,嵇康“師心以遣論”,敢于提出問題,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文風犀利。在一千八百多字的篇幅中,與其說嵇康在羞辱山濤,不如說是在羞辱司馬氏集團殘暴虛偽的統(tǒng)治。最能代表他個性的是信中提出的“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氨夭豢罢咂摺笔钦f做了官會令自己有“七個不能忍受”,簡潔地說,他自身的“七個不能忍受”為:一是睡慣了懶覺,忍不得別人叫其早起;二是習慣了獨自彈琴垂釣,忍不得身邊站個士兵來侍侯;三是習慣了破衣滿身虱,忍不得官服的冠冕堂皇;四是不喜書信寫字,忍不得為官后的文書信件往來;五是單人獨處慣了,忍不得進入官場后婚喪嫁娶事的折騰;六是生性不愿交往,忍不得為官后的種種交際和應酬;七是清凈慣了,忍不得官場上的雜亂事務!吧醪豢烧叨笔钦f任官后他會使別人有“兩個不能忍受”,分別為:一是他輕視周禮、蔑視儒學,會令官場不能忍受;二是他心性耿直、遇事則發(fā),會令周圍人不能忍受!捌卟豢啊敝撘约啊胺菧、武而薄周、孔”的赤裸裸的反禮教言論簡直就是直插司馬氏心窩的利劍。正如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中所說:“非薄湯武周孔,在現(xiàn)時代是不要緊的,但在當時卻關系非小。湯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輔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堯舜,而堯舜是禪讓天下的。嵇康都說不好,那么,教司馬懿篡位的時候,怎么辦才是好呢?沒有辦法。在這一點上,嵇康于司馬氏的辦事上有了直接的影響,因此就非死不可了……這和曹操殺孔融是一樣的。”與此來看,在這封旁征博引,言詞犀利的信面前,生氣的不是山濤,而是拉攏不成反遭辱的司馬昭了。
嵇康的“師心遣論”,不單單表現(xiàn)在《與山巨源絕交書》這篇天下奇文中,同時也表現(xiàn)在《管蔡論》、《與呂長悌絕交書》、《琴賦》、《聲無哀樂論》等文章中。讀嵇康的文章,于字里行間,能看到一個率真自然、大膽直言、不畏強權的高雅士人。
三、詩歌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簡約
嵇康的詩今存五十余首,以四言體為多,占一半以上,代表作有《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以及《幽憤詩》。嵇康的詩歌有一種自然簡約的意境美,直抒胸臆,自成機杼,追求天人合一,具有鮮明的特色。詩人用他“清遠”的詩筆,或歌頌高山流水般高尚的友誼,或描寫目送歸鴻的優(yōu)雅場景,或夢寐朝游高原、夕宿蘭渚的生活。綜觀魏晉文壇,自曹操以后,能繼承《詩經》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詩人首推嵇康。鐘嶸在《詩品序》中指出,嵇康等的四言詩特點是“文約意廣”。
大自然生機勃勃,山川河野之間蘊藏著真意。大自然中的山水是客觀的,但在中國人眼里,山水又非純天然,中國古代的山水文化,包含極多的人文內涵。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雅士都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成了他們表現(xiàn)自己人生觀的形式。在嵇康的眼里,詩歌、琴弦都是可以用來表現(xiàn)客觀生活的,都是表現(xiàn)自然的形式。
由于不滿時政,文人們避隱山林,對自然美的鑒賞力得到提高,于是尋奇攬勝成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覺追求。山水對人的美感作用,不僅具有一般的情性修養(yǎng)意義,而且在禮法專制社會中,還具有反抗世俗,堅持獨立人格的意義。嵇康等文人從傳統(tǒng)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道路中獲得了獨立,追求更為自由的生活方式,這便是在飲酒、服食、養(yǎng)生與詩歌、山水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由此可見,嵇康對山水的理解與領悟已經超越了一般的陶冶情性價值觀,而與更深遠的審美人生意義相聯(lián)系,以自然來抗拒世俗。
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是其代表之作,從表現(xiàn)手法到語言運用都受《詩經》“風”、“雅”的影響,而又融入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洋溢著自然純樸的審美情趣。寫景狀物,往往通過真實、客觀的描寫,反映出情、景、事、理的本來面目,而無靡麗雕琢之痕。如《贈兄秀才入軍詩》之一:“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游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俛仰慷慨,優(yōu)游容與!痹娙擞米匀粯銓嵉恼Z言描述與兄長陶醉于山水之間的自在與快樂:那長滿蘭草的小洲,一汪清澈的湖水,聲聲相和的水鳥……顯然,這里別有一番美景。而這些充滿生機的自然景物無不襯托出詩中人遠離塵世喧囂的舒暢歡愉之情。“俛”、“仰”看似極平常的動作,但就在這不經意的俯仰之間,表現(xiàn)出詩人由衷向往的精神境界:自由地、悠閑地馳騁于天地之間。這里無任何藻飾與造作,宛如淡雅的水墨畫。藝術領域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自然美,主張“天然去雕飾”,嵇康的詩歌中做到了。
縱觀嵇康的詩歌,飛鳥、游魚、樹木、微風都是優(yōu)游自在的,都能讓詩人感覺到美。例如《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之十》中就有“仰落驚鴻。俯引淵魚。盤于游田,其樂只且。”《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之十一》中有“仰訊高云,俯托輕波。乘流遠遁,抱恨山阿!倍端难再浶中悴湃胲娫娛耸字肪秃孟袷且环阂鈭D,作者描寫了自己“輕車迅邁,息彼長林。春木載榮,布葉垂陰。習習谷風,吹我素琴。交交黃鳥,顧儔弄音。”的情景,有輕車,有長林,有茂盛的春木,有垂陰的綠葉,有習習的谷風,真是一幅愜意的春日出游圖!而《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之十三》中的“浩浩洪流,帶我邦畿。萋萋綠林,奮榮揚暉。魚龍瀺灂,山鳥群飛。駕言出游,日夕忘歸!币彩峭ㄟ^描寫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構成了具有深遠內涵的詩歌意境。從詩歌的意境來說,嵇康的詩歌既得屈原之纏綿悱惻,又有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超曠空靈,才能無跡可尋;無跡可尋,便是自然簡約、天人合一。
四、琴樂寧靜致遠,深得平和之妙
數(shù)千年來琴與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嵇康、白居易、蘇軾等都以彈琴吟詩著稱。古琴音樂神圣高雅,坦蕩飄逸,古人用它來抒發(fā)情感,寄托理想,琴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琴,道法自然,重弦外之音,講求中正平和、寧靜致遠、天人合一,“以己之心會物之神,以達于天地之道”。古琴的琴體各部位象征著天、地、氣、八風、五行、四氣等,體現(xiàn)著自然美。
嵇康改變了一直以來傳承的儒家古琴作用觀,讓古琴成為了體驗個性情感的良弓利器。道家對古琴美學思想影響深遠!独献印烦缟凶匀粸槊溃懦馊藶橹畼、有聲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xiàn)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老、莊對自然之美的推崇為嵇康、陶淵明、李贄等多人繼承,使古琴美學思想重視人和自然的聯(lián)系,追求人和自然的統(tǒng)一;莊子以自由為美、音樂可自由表達感情的思想又被嵇康、李贄等人發(fā)展,提倡音樂要成為人們抒發(fā)心聲的藝術,而不是封建統(tǒng)治的工具。
古琴至魏晉南北朝則融入了道家思想的影響,開展出古琴的藝術風格與美感境界。十嵇康的古琴音樂在其人生觀的影響下,主要表現(xiàn)為:主張外得“自然之和”的平和之聲,內存“憂喜不留于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的平和之心,從而達到平和之美的審美境界。嵇康理想與實踐中的音樂美,概括起來說就是一種具平和之美的音樂。嵇康音樂美學思想,代表了魏晉時期音樂藝術上由傳統(tǒng)儒家功利實用審美態(tài)度轉向崇尚自然,注重個人內心情感體驗以及尊重藝術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
古琴音樂既重意境,又以幽靜深遠者為高,其表達手法則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為主。琴曲不重直接的擬聲而重“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的借景抒情。情景相融才能虛實如一,才能借有限之物質表達空靈和幽遠之致,聽之使人悠然意遠。琴樂所反映的多為模擬天籟之生機不息和變化,如:“流水”、“平沙落雁”、“唉乃”,或抒情之作如“陽關三疊”、“憶故人”等,多景中含情或情中寓景,使人的精神有所寄和有所游,意有所會,別有意境,顯現(xiàn)出獨特的神韻美。
嵇康身處戰(zhàn)亂之時,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xiàn),只得退而隱居,與眾多詩友相伴游于山水林泉之間。他最擅長的就是撫琴。以樂言志,以樂抒懷,在音樂中使自己的精神和身體都得到高度的休息。古琴音色優(yōu)美,韻致幽遠而活潑,富于輾轉變化之妙。在風景幽雅的竹林下,遠離世俗的喧囂,撫一曲《高山流水》。與潺潺溪澗相和,不僅陶冶了性情,而且又排除了一切煩惱。呼吸著清新空氣,沉醉于音韻之中的撫琴者,可以進入一種“寧靜致遠、天人合一”的境界。
嵇康的古琴音樂受儒、道二家思想的影響,無論古琴的曲目、音色、音樂結構、彈奏姿勢等均反映出一種清和淡雅、溫柔敦厚、偏向優(yōu)雅恬靜的風格。“和雅”和“清淡”可說是他的古琴音樂一直以來所標榜的審美情趣和理想風格。這種風格所追求的意境自然是一種恬逸、閑適、虛靜、深靜和幽遠的境界。琴樂意境所強調的是一種無限和深微的境界。這種境界的至極之處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正所謂“弦外之音”、“韻外之致”、“味外之旨”。
嵇康《四言詩十一首之三》中寫道:“惠音遺響。鐘期不存,我志誰賞!薄段逖栽娙字弧分袑懙溃骸扮娮幼R伯牙。真人不屢存,高唱誰當和!辩娮悠诤陀岵赖牡涔食鲎浴秴问洗呵铮疚镀,曰:“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憋低ㄟ^這些古琴典故的運用,在詩歌中明顯地表現(xiàn)了自己性好靈岳,愛好古琴音樂,追求自然美,希望在山水之間尋覓一個知音,高山流水共賞析,優(yōu)游自在地生活的愿望。
嵇康音樂上的造詣是登峰造極的。他創(chuàng)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chuàng)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前兩首的內容是借描繪雪的潔白無塵,以歌頌他所向往的清風高節(jié)。后來有皇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足見其影響之大、成就之高。
嵇康有著豐富的音樂實踐,對傳統(tǒng)及當代的琴曲非常熟悉,可見他經常演奏這些琴曲。他的《琴賦》中提到許多琴曲作品,包括傳說中師曠演奏的《白雪》、《清角》,以及古代的《淥水》、《清征》、《堯暢》、《微子》等曲目。他還根據(jù)自己的見解,把當時流行的作品分為兩類。一類是陽春白雪的優(yōu)秀琴曲,如:《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鹍雞》、《游弦》、《流楚窈窕》;一類是下里巴人的通俗琴曲,如:《蔡氏五弄》、《王昭(君)》、《楚妃(嘆)》、《別鶴(操)》。其實,在琴曲《高山》、《流水》、《石上流泉》、《瀟湘水云》等以山水為審美對象的樂曲中,嵇康一方面寄情于山水,使之陶冶性情,感受到身心舒暢;另一方面更認為山可使草木生長、鳥獸繁衍,水能滋潤萬物,它們無私無求地給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而舒緩湍急地流淌、奔騰澎湃地沖過山壑和深淺不可測的自然屬性,卻是“仁、義、智”的美好像征。在《幽蘭》、《梅花三弄》、《秋鴻》、《平沙落雁》等琴曲的演奏中,蘭的秀質清芬,梅的冰肌玉骨,雁的鵬程遠志,都反映了嵇康追求冰清玉潔,超然脫俗、胸懷大志的人格品質。嵇康演奏的琴曲題材大多采自大自然的景物,在揮手弄琴弦的過程中,鮮明地呈現(xiàn)出嵇康自然平和的人生觀。
五、嵇康的自然人生觀對后世的影響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觀,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的行為,對同時代及后世許多文人影響深廣。與嵇康同時代的顧愷之就受到了他的影響,《世說新語巧藝》第二一中就記載:“顧長康道:‘畫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連顧愷之這樣的大畫家也感覺難以用畫筆描繪出嵇康詩歌中構造的情景,字里行間深深透露出對此種意境的心向往之。陶淵明作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彈奏無弦之琴的舉動,也是非!霸矫潭匀弧钡。白居易的《對琴酒》中寫道:“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應康與籍,及我三心知!鼻倬浦械恼嬉,只有嵇康與阮籍以及詩人三人知道,看來白居易是將嵇康、阮籍作為自己的知己了。唐朝詩人皮日休在《奉和添酒中六詠.酒杯》中寫道:“昔有嵇氏子,龍章而鳳姿。手揮五弦罷,聊復一樽持。但取性淡泊,不知味醇醨。茲器不復見,家家唯玉卮!痹娙藢︼到艹龅牟湃A,淡泊的性情,充滿溢美之辭。唐朝的王昌齡在《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中寫道:“仙人騎白鹿,發(fā)短耳何長。時余采菖蒲,忽見嵩之陽;浊蟮そ,乃出懷中方。披讀了不悟,歸來問嵇康。嗟余無道骨,發(fā)我入太行!笨梢娡醪g入山求仙人得了丹經,讀了不悟,立刻想到了悠游山水,對道頗有研究的嵇康。賀鑄的《六州歌頭》也較明顯地受到了嵇康的影響:“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擊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詩言志,歌詠言。嵇康在動亂之秋,尋求心理上的平衡,在老莊哲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然、質樸、曠達、鯁直、清高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在他的文章、詩歌和古琴音樂中都有非常明顯的表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說,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觀,崇尚自然的人生追求,寄情山水的行為,清新自然的藝術創(chuàng)作,對魏晉描寫山水詩歌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為謝靈運開創(chuàng)山水詩題材奠定了基礎。
[論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觀]相關文章:
1.
2.人生觀的語錄
3.有關寫人生觀語錄
4.人生觀價值觀語錄
6.
9.任賢文言文翻譯
10.任歲月變遷,我心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