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詞語解釋】
漢皇:指唐玄宗。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貌。
御宇:治理天下。
楊家有女:指楊玉環(huán),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幼時養(yǎng)在叔父家。
眸:眼珠。六宮:本專指皇后寢宮,泛指妃嬪居處。
粉黛:代指美女。華清池:華清宮溫泉,在今陜西臨潼。
凝脂:指白嫩光澤的肌膚。新承恩澤:初受寵愛。
云鬢:形容女子鬢發(fā)輕盈飄逸。金步搖:金制垂珠頭釵,行則搖動。
春宵:春夜?喽蹋喊凳練g愉無厭,故嫌夜短。
早朝:早晨上朝聽政。夜專夜:一夜連著一夜,整日整夜。
宮:后妃所居宮室。佳麗:美女。三千:極言其多。
一身:指楊貴妃一人。金屋:用漢武帝“金屋藏嬌”典,指楊貴妃所居之處。
醉和春:指酒與情同醉。可憐:可羨。驪宮:指驪山華清宮。
仙樂:形容樂聲美妙,非人間能聞。緩歌慢舞:輕歌曼舞。
凝絲竹:指歌舞緊扣樂聲。絲竹,弦樂和管樂的合稱。
看不見:看不厭。霓裳羽衣曲:舞曲名。
九重城闕:指京城長安。煙塵:烽煙塵土,指戰(zhàn)火。
翠華:皇帝儀仗用翠鳥羽毛為飾的旗幟。
六軍:此指皇帝的扈從部隊。宛轉:纏綿委屈貌。
蛾眉:這里指楊貴妃;ㄢ殻航鹩裰苹ㄐ问罪棥
委地:落地。翠翹:形似翠鳥尾的首飾。金雀:釵名。
玉搔頭:玉簪。君王:指唐玄宗。黃埃:黃色塵土。
云棧:高聳入云的棧道。縈紆:彎曲盤旋。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大、小劍山之間。
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縣南,此泛指蜀山。日色。喝展獍档。
圣主:指唐玄宗。行宮:皇帝出行時的住所。
天旋地轉:形容時局大變;佚堮S:指唐玄宗還京。
玉顏:美女,此指楊貴妃。沾衣:指落淚。都門:長安城門。
信馬:任馬奔走,不加約束。太液:池名。芙蓉:荷花。
未央:宮名,此泛指唐代宮苑。西宮:太極宮。
南內(nèi):興慶宮。唐玄宗返京后的兩處住所。
梨園弟子:由玄宗執(zhí)教的宮內(nèi)習藝者。
椒房阿監(jiān):后妃宮中的女官。青娥:青春美貌。螢:螢火蟲。
思悄然:情意蕭瑟寂寞。遲遲:緩慢悠長。耿耿:明亮貌。
河:指銀河。鴛鴦瓦:指嵌合成對的瓦片。霜華:霜花。
翡翠衾:指繡有成雙翡翠鳥的被子。致:招來。展轉:翻來覆去。
碧落:道家稱天界為碧落。漢家:即唐朝。攬衣:披衣。
覺:睡醒。袂:衣袖。寂寞:暗淡失神貌。闌干:縱橫流淌。
謝:告訴。人寰:人世間。一扇:一片。但教:只要讓。
殷勤:反覆多次。連理枝:不同根的樹木枝條連在一起。
絕期:中斷的時候。
【詩文賞析】
《長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佳作。當時詩人正在今天的陜西周至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游覽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
這是一首敘事詩,以“長恨”為中心,篇幅很長。抒情成份很濃,敘事、寫景、抒情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及它的悲劇結局。詩人從批判的角度寫出了造成悲劇的原因,但對悲劇中的主人公又寄予同情和惋惜。詩人將愛情故事寫得纏綿悱惻、婉轉動人,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全詩蕩氣回腸、情節(jié)曲折,散發(fā)著浪漫主義的光彩,不愧為千古絕唱。
(二)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陜西周至)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zhì)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yōu)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核麄兊膼矍楸蛔约横劤傻呐褋y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jù)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huán)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xiàn)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xiàn),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里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么,為什么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詩歌開卷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看來很尋常,好象故事原就應該從這里寫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tǒng)領著全詩。
緊接著,詩人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嬌媚,進宮后因有色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復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后在宮中如何縱欲,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nèi)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通過這一段宮中生活的寫實,不無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還形象地暗示我們,唐玄宗的迷色誤國,就是這一悲劇的根源。
下面,詩人具體的描述了安史之亂發(fā)生后,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毀滅。“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他們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傲姴话l(fā)”,要求處死楊貴妃,是憤于唐玄宗迷戀女色,禍國殃民。楊貴妃的死,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關鍵性的情節(jié),在這之后,他們的愛情才成為一場悲劇。
接著,從“黃埃散漫風蕭索”起至“魂魄不曾來入夢”,詩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惻動人的語調(diào),宛轉形容和描述了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后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回腸蕩氣。正由于詩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這樣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來,仙境的出現(xiàn),便給人一種真實感。
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詩的末尾,寫道士幫助唐玄宗尋找楊貴妃。詩人采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后來,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了楊貴妃,讓她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xiàn),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詩歌的末尾,用“開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lián)想、回味的余地。
《長恨歌》首先給我們藝術美的享受的是詩中那個宛轉動人的故事,是詩歌精巧獨特的藝術構思。全篇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叭崭咂稹、“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看來是樂到了極點,象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過去許多人說《長恨歌》有諷喻意味,這首詩的諷喻意味就在這里。那么,詩人又是如何表現(xiàn)“長恨”的呢?馬嵬坡楊貴妃之死一場,詩人刻畫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nèi)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由于這“血淚相和流”的死別,才會有那沒完沒了的恨。
隨后,詩人用許多筆墨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但詩歌的故事情節(jié)并沒有停止在一個感情點上,而是隨著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層層展示,感應他的景物的不斷變化,把時間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來開拓和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別之后,內(nèi)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jīng),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后,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難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至此,已經(jīng)把“長恨”之“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故事到此結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詩人筆鋒一折,別開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構思了一個嫵媚動人的仙境,把悲劇故事的情節(jié)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環(huán)曲折,有起伏,有波瀾。這一轉折,既出人意料,又盡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觀愿望和客觀現(xiàn)實不斷發(fā)生矛盾、碰撞,詩歌把人物千回百轉的心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故事也因此而顯得更為宛轉動人。
《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
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感情,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蘊蓄在內(nèi)心深處的難達之情。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nèi)心的痛苦。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層。
行宮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diào)上也表現(xiàn)出人物內(nèi)心的愁苦凄清,這又是一層。還都路上,“天旋地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
回長安后,“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白日里,由于環(huán)境和景物的觸發(fā),從景物聯(lián)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復雜微妙的內(nèi)心活動。“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xiàn)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jiān)青娥”都已白發(fā)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
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回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F(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環(huán),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達到了高潮。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huán)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長恨歌》在藝術上以什么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宛轉動人,纏綿悱惻,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來的讀者,使他們受感染、被誘惑的力量。
(三)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出生于新鄭(今屬河南)。少經(jīng)離亂。貞元進士,為秘書省校書郎。憲宗朝為翰林學士,授左拾遺。上疏求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定居香山寺,號香山居士。白居易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并將這一主張付諸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致力于諷諭詩。而其閑適抒情之作,卻博得當世與后人的喜愛與傳誦。白居易詩歌藝術總的特色是通俗曉暢,自然流麗。通俗而不淺薄,曉暢不失流麗。
[賞析]
白居易在自評其《長恨歌》時曾說:“一篇長恨有風情!憋L情,即男女私情。
《長恨歌》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悲歌!伴L恨”是詩歌的主題,恨在何處?一個皇帝竟無法保全心愛的女子,馬嵬兵變,生死離別,昔日共聚的時光是多么美妙,分離之后的寂寞悲傷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唐玄宗本人,既是悲劇的承受者,又是悲劇的制造者。
全詩通過精巧獨特的藝術構思,講述了一個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準確把握了人物個性,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塑造了唐玄宗、楊貴妃這兩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格調(diào)婉轉纏綿、凄艷動人。
全詩可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不重生男重生女。”開頭六句,敘寫楊玉環(huán)被選入宮。接下來,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既有“賜浴”、“侍宴”、“三千寵愛在一身”的人之常情,也有“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失度荒唐,還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藝術夸張。
第二部分寫安祿山起兵后玄宗君臣逃奔西蜀,楊貴妃被絞死的經(jīng)過。“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睂懰麄冊隈R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傲姴话l(fā)”,要求處死楊貴妃,是憤于唐玄宗迷戀女色,禍國殃民。楊貴妃的死,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關鍵的情節(jié),在這之后,他們的愛情才成為悲劇。
第三部分,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卑兹绽,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池的柳就想到楊貴妃的容顏,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潸然淚下。“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寫夜間唐玄宗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正由于詩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這樣的程度,后面仙境的出現(xiàn),便給人一種真實感。
第四部分寫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尋找楊貴妃。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上天入地尋找。終于在虛無縹緲的仙山找到了楊貴妃,讓她以“花冠不整下堂來”、“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
第五部分,寫楊貴妃的話,極言生離死別之恨難消!拔▽⑴f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楊貴妃托物寄詞,又重申前誓,照應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結尾“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把李楊愛情悲劇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人教版高二選修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0.長恨歌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