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排行榜】
重點排行榜 ①反復誦讀是詩詞鑒賞的前提②意象和意境的概念③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④抓住詩眼妙詞以小見大和以景結(jié)情的手法
難點排行榜 ①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審美體驗,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再現(xiàn)作品的意象和畫面②虛實結(jié)合,大膽想象,體會意境③區(qū)別“借景抒情”“以景襯情”“以景結(jié)情”這三種手法
【仿真訓練】
基礎知識訓練:
1、為下列詩詞句中的加點字注音、釋義。
滟滟隨波千萬里( )月照花林皆似霰( )青楓浦上不勝愁( )搗衣砧上拂還來( )
巖扉松徑長寂寥( )夢游天姥吟留別( )腳著謝公屐( ) 熊咆龍吟殷巖泉( )
惟覺時之枕席( ) 吳楚東南坼( ) 憑軒涕泗流( ) 壚邊人似月( )
蒸藜炊黍餉東菑( )夜雪初霽( ) 戍角悲吟( )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
2、找出下列詩詞句中活用詞語,并指出其活用用法。
山寺鐘鳴晝已昏( )天姥連天向天橫 ( ) 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 )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3、指出下列各句關于詩人和詞人以及詩詞常識的判斷的正誤。
①《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雖然是唐代詩人,與賀知章、張旭等人被稱為“吳中四士”,但該詩卻是樂府詩,而非長律。( )
②孟詩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他雖然被后人和王維并稱,但其詩歌的境界遠不如王詩廣闊。( )
③《夢游天姥吟留別》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作為一首送別和記夢兼游仙的詩歌,變化惝恍莫測,藝術形象繽紛多采,表現(xiàn)手法新奇,但意境不夠雄偉。( )
④《登岳陽樓》作為杜甫律詩的代表,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講究起承轉(zhuǎn)合,堪為“盛唐五律第一”。( )
⑤《菩薩蠻》(其二)表面上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但實際上,詞作雖寫江南風景之佳麗,實有思歸之意。( )
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是《積雨輞川莊作》中最為形象的一聯(lián),它并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jīng)過詩人心靈的感應和過濾,染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體現(xiàn)了詩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個性。( )
⑦在《旅夜書懷》中,杜甫以高高的船為來比喻自己的孤獨,并以那星空、明月、和江流的寬廣及磅礴的氣勢來反襯人類之渺小,而那視野的遼闊卻抒發(fā)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嘆。( )
⑧韋莊、姜夔和納蘭容若都生活在一個王朝的中后期,感于國殤,他們的很多作品都把自己深深的傷感和濃墨重彩的才華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 )
⑨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均可供吟詠或入樂而歌唱。( )
4、把下列詩詞句按照其所主要使用的修辭方法歸類。
①月照花林皆似霰 ②天姥連天向天橫 ③一夜飛度鏡湖月 ④虎鼓瑟兮鸞回車
⑤乾坤日夜浮 ⑥皓腕凝霜雪 ⑦天地一沙鷗 ⑧東風知我欲山行
課內(nèi)文本練習
1、閱讀《春江花月夜》的部分詩句,回答問題。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①作者在這幾句詩中重點寫作的對象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怎樣來展現(xiàn)這一對象?
②這一部分詩句是原詩的結(jié)尾,能否理解作者在此運用了“以景結(jié)情”或“以哀景寫哀情”的手法?
2、有人認為《夢游天姥吟留別》末尾“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包含了消極的思想。你對此如何看待?
3、請從講究起承轉(zhuǎn)合的角度分析《登岳陽樓》一詩。
4、閱讀《揚州慢》的一部分回答問題。
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下片: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①請分別用簡潔的文字概括詞的小序和下片的內(nèi)容,并指出二者的聯(lián)系及小序的作用。
②試舉出兩三例說明在詞的下片中作者運用的兩種寫作手法。
課外拓展練習
1、閱讀《菩薩蠻》(韋莊)并概括上下片各自的內(nèi)容及全詞的寫作手法。(50字以內(nèi))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zhuǎn)迷。
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注釋:
①洛陽才子:西漢時洛陽人賈誼,年18能誦詩書,長于寫作,人稱陽洛才子。②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陽溢成一個池,成為洛陽的名勝。太宗貞觀中賜給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與洛水相隔,因稱魏王堤。
③凝恨:愁恨聚結(jié)在一起。
2、回顧杜甫的《登岳陽樓》,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并找出這兩首詩歌中與岳陽或洞庭湖有關的千古名句,并從詩歌的意境角度做比較鑒賞。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仿照示例選擇一句話,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將其改寫為文質(zhì)兼美的現(xiàn)代漢語句子。
〖示例〗就柳永的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然后進行擴展,要符合原詞的意境。
參考答案:秋日清晨的風有些涼意了,詩人不禁打了個寒顫。而岸邊的楊柳在黯淡的晨光中依稀可辨,抹著一層傷心碧色。抬頭望去,西天一彎冷月如鉤。
①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②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③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品味經(jīng)典】
唐詩如瓷,宋詞如紗
王婷婷(來源:www.duzhe.com)
唐詩宋詞,中國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雙子星座。
打開一本唐詩集,仿佛走進了一座瓷器館,高貴的瓷器穿越時空,靜靜展示它們的美。它們帶著歲月的味道,什么都不能掩飾它們的光輝。無論典雅,活潑,莊重,靈動,都動人心弦;無論長短,都精致細膩。只有那樣偉大的時代,能造就那樣偉大的美。
唐詩講究對仗,講究押運,講究形音意的統(tǒng)一;瓷器講究形態(tài),講究對稱,講究形態(tài)花紋色彩的和諧。
瓷器講究好料,上好的泥料是千百年地質(zhì)變遷土質(zhì)沉積的結(jié)果,有了好料,想做什么,信手拈來,再細細的塑形,上彩,描花,精打細磨,直至燒出成品。唐詩也是文化沉積的結(jié)果,是反復推敲凝練的文學結(jié)晶。
唐詩和瓷器都講究韻味,火侯不足,意猶未盡;火候太過,猶顯不及。只有煉成“雨過天晴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才是最佳狀態(tài)。
詩和瓷的靈感之作,是用料,手法,火候都恰到好處,仿佛無意之間,卻又渾然天成。
唐詩和瓷器,是中國人的哲學,無論長短大小,悲喜情仇,都不能失去分寸方圓。中國人講究心有城府,城府,無論里面多么五光十色,表面永遠整整齊齊;一首詩看來幾十個字平淡無奇,意味卻一延千里,像中國的象棋,尺寸之間的棋盤,承載著金戈鐵馬,平淡間,是殺氣騰騰,氣象萬千。
宋詞是裊裊輕煙,是細語碎花蔭,是一段閑愁,剪不斷,理還亂,直觸靈魂。無論遠看近看,都是藝術品;紅樓里面講紗窗的上品叫做軟煙羅,因為用它們“做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
軟煙羅有四個顏色:一樣雨過天晴,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又叫作“霞影紗”。美麗的名字,美麗的紗;宋詞深沉活潑,激昂傷感,大江東去曉風殘月,美麗的詞牌名,在縹緲流動間。
宋詞最初觸動我們的,正是以它的柔軟和傷感,它淡淡的情懷。宋詞似乎更容易上口,更隨意,雖然詞牌名規(guī)定了它的形式;它是中國的散文詩,是繁華之后的繁華,夢境之上的夢境!耙率匙愣Y節(jié),倉廩實而知榮辱”,只有宋朝這樣雍容華貴的朝代,才能產(chǎn)生這樣直逼心靈的作品。
很慶幸生在中國,繼承了這樣的文化。唐詩宋詞的美麗,足以讓我們駐足觀賞,至少值得每一個國人由衷的尊重。
練習:
1、給文中的加點字注音。
熠熠 心弦 細膩 對稱 裊裊 倉廩
2、作者認為“唐詩如瓷,宋詞如紗”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原因也可以和哪種鑒賞詩歌的手法關聯(lián)?試在文中找出相應句子分析說明。
3、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試至少從兩個方面舉例說明。
4、本文中作者所主要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試舉出兩三例說明。
【課外鏈接】
李白的“青天來月有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杰作,無不是從《春江花月夜》胎出。在中國詩史中,詩人所詠嘆的對象,以明月為最多,亦最佳,明月實際上已成了大自然,或人類所面對的整個宇宙的象征,“明月詩人”亦成了中國詩人所向往的最高桂冠。在歷史最終饋贈給人類的這三大“明月詩人”中,李白的明月最雄奇飄逸,蘇軾的明月最富于情思,而張若虛的明月則是懸的最高的。他不僅以自己的“孤篇”蓋全唐,他甚至已成了一種象征:一個詩人,與他的整個世界的全部努力,就是為了最終成就一首偉大的詩篇。
--《相像張若虛》(莊曉明)
禪宗美學與詩歌美學的交互交替,表現(xiàn)出這兩種藝術交融洽合的可能性及優(yōu)越性的,古今詩人中似乎無出乎王維、蘇軾之右者。王維、蘇軾是古代眾多的士大夫知識分子中素養(yǎng)最全面的兩位詩人,儒釋道諸學對他們的洗禮和侵潤,使他們執(zhí)著于用世而又從容于舍隱,表現(xiàn)出將生活與審美融合為一的生命方式。
--《縱橫論王維》(王志清)
我知曉無論在這世間的天涯海角處/你始終是那一絲溫暖充沛的陽光/折射出這密匝陰仄的冷暖塵世
時間在一場幻覺電影里層層剖開/刀刃下你冗長的詩卷斷裂成永恒的絕唱/愛也要愛得轟轟烈烈/恨也要恨得蕩氣回腸
--《致納蘭性德》。 薷薏/紅袖添香)
納蘭是被稱為清初第一詞家的相國公子,光是京城的“納蘭迷”就已達五六千人,更有人說,現(xiàn)在真正的小資是讀納蘭的《納蘭一派》們。對于他們來說,納蘭已經(jīng)不是詞論家眼中的“以自然之眼觀物”的滿族詞人,不是那個淄塵京國的貴公子,而是心底的一種理想,是他們對于生命最本真情懷的深切關懷。在納蘭詞中,真正體現(xiàn)的人類內(nèi)心中的真性情,感染著每一個人,對于我們每一個柔弱的心靈來說,親近納蘭,正是需要這種必要的精神吧。
--《迷上納蘭性德》(www.xici.net)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訓練部分:
1、
滟:yàn波光蕩漾 霰:xiàn雪珠 浦:pǔ 水邊 砧:zhēn搗衣時候墊在底下的木板或鐵板
寥:liáo空虛 姥:mǔ老婦人 屐:jī木頭鞋 殷yǐn 震響 覺:jiào睡覺
坼:chè 分裂,劃分 泗:sì鼻涕 壚:lú 酒店里安放酒甕的土臺子 餉:xiǎng 用食物款待別人
霽:jì停 戍:shù軍隊防守 聒:guō 聲音吵鬧
2、昏:名詞活用為動詞 到黃昏時分 橫: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橫向分布 驚:形容詞使動用法
雨:名詞活用為動詞 下雨 黃昏:名詞活用為動詞 到黃昏時分
3、①正確②正確③錯誤(題目雖作《別東魯諸公》,但卻不是送別詩,意境比較雄偉)④正確⑤正確
⑥錯誤(“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詩歌的特點,而非詩人的個性)⑦正確⑧錯誤(納蘭容若不是生活在王朝的中后期)⑨錯誤(詩?晒┮髟,但不被入樂歌唱;詞常被入樂歌唱 )
4、比喻:①⑥⑦ 擬人:④⑧ 夸張:②③⑤
課內(nèi)文本練習部分:
1、①最后八句重點寫游子,詩人用烘托的手法。
②“閑潭”“落花”“春半”“落月”“斜月”“海霧”均是哀景作者用這些意象來烘托思歸的哀情。所以,可以理解作者在此運用了“以景結(jié)情”或“以哀景寫哀情”的手法
2、聯(lián)系原的詩歌: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所以,“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跋麡O”一語未免言重。
3、頭聯(lián)起筆點題,虛實交錯,今昔對照,擴大了時、空領域,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lián)承接頭聯(lián)寫洞庭的浩瀚無邊;頸聯(lián)轉(zhuǎn)而寫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尾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涵蓋了詩人在長安求志獲騁的十多年時間,在空間上“關山北正可與“昔”拍合,”“憑軒”與“今上”首尾呼應。
4、①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作時間、地點及寫作背景;小序烘托出了寫“黍離之悲”的氣氛;下片在小序和上片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黍離之悲”的主題,傷今懷古,抒發(fā)感慨。
②引用:“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薄岸臉蛉栽冢ㄐ氖、冷月無聲!本亲髡呋枚拍恋脑娋鋪礓秩緭P州現(xiàn)在的清冷、空寂。
對比:作者將杜牧所欣賞的、詩歌中極力贊美的揚州與現(xiàn)在的揚州做對比,深化了“黍離之悲”的主題
課外拓展練習部分:
1、這首詞上片寫洛陽的春日美景,回憶起來,勾起令人迷惘的鄉(xiāng)思和無限傷感。下片寫江南春景,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慨。全詞寫景妍秀,抒情自然,二者巧妙地結(jié)合,寫景采用白描寫法,通過具體事物來展現(xiàn)感情。
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句式對仗工整,意境靈動飛揚,讀之使人倍感大氣磅礴,心胸激蕩。一個“蒸”字給人以云蒸霞蔚、龍騰虎躍、萬馬奔馳之勢;一個“撼”字,筆力千鈞,讀者仿佛看到巨瀾飛動,“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場景!皡浅䱷|南坼, 乾坤日夜浮”: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作者的視野在東南全域,上乾下坤。相比之下,杜甫的視野要比孟浩然開闊。況且,孟詩是干謁之作,這不禁讓人產(chǎn)生弦外之音:皇恩浩蕩,張丞相也善施恩澤;而杜詩是寫在作者生命的末期,一垂死之人尚且有如此氣魄,孟浩然自是無法相比。
3、①經(jīng)過寒冬的洗禮,伴隨著春天的腳步,冰雪逐漸消融,江面上潮水浩蕩,入?趨R集了四面八方的潮水,與大海連成一片,東方的海面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②江面模糊不清,地面黑黝黝,讓人感到十分遼闊,直到天邊與天相接,好象縮短了天與地之間的距離,那天幕上的星星熠熠閃耀,如同掛在空中一樣,隨時可以垂墮到地面,大江奔流滾涌似乎要接納空中的星星,月亮也不甘寂寞趕忙來赴這樣的盛會,她的身影在水中躍動,而只有在此時才能清楚見大江的雄偉。
③東風徐吹,晴云絲絲,初日洋洋。野外的桃花點頭含笑,竹籬稀疏矮矮,偎依在桃花旁邊;不遠處,沙溪清清柳條輕舞多情,輕輕地拂著小溪的面孔,煞是好看。
④我隨駕赴遼東巡視,跋山涉水,一路行來,兩肩霜花,伴駕而行的有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fā)。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
“品味經(jīng)典”部分:
1、熠熠(yì) 心弦(xían) 細膩(nì) 對稱(chèn) 裊裊(nǐao) 倉廩(lǐn)
2、主要和唐、宋兩個王朝所處的時代有關!爸苏撌馈钡姆椒ā!按蜷_一本唐詩集,仿佛走進了一座瓷器館,高貴的瓷器穿越時空,靜靜展示它們的美……只有那樣偉大的時代,能造就那樣偉大的美。”“宋詞最初觸動我們的,正是以它的柔軟和傷感,它淡淡的情懷……只有宋朝這樣雍容華貴的朝代,才能產(chǎn)生這樣直逼心靈的作品。”
3、①比喻:“唐詩如瓷,宋詞如紗”“唐詩宋詞,中國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雙子星座。”“宋詞是裊裊輕煙,是細語碎花蔭,是一段閑愁,剪不斷,理還亂,直觸靈魂”②引用:“只有煉成‘雨過天晴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才是最佳狀態(tài)。”“宋詞……是一段閑愁,剪不斷,理還亂,直觸靈魂”“衣食足而知禮節(jié),倉廩實而知榮辱”
4、類比。①“唐詩講究對仗,講究押運,講究形音意的統(tǒng)一;瓷器講究形態(tài),講究對稱,講究形態(tài)花紋色彩的和諧。”②“瓷器講究好料,上好的泥料是千百年地質(zhì)變遷土質(zhì)沉積的結(jié)果……唐詩也是文化沉積的結(jié)果,是反復推敲凝練的文學結(jié)晶。”③“軟煙羅有四個顏色……又叫作‘霞影紗’。美麗的名字,美麗的紗;宋詞深沉活潑,激昂傷感,大江東去曉風殘月,美麗的詞牌名,在縹緲流動間!
巨東濤
[《古代詩歌散文鑒賞》第二單元導讀(人教版高二選修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0.古代詩歌鑒賞的方法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