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教學中文言翻譯主要是要求學生直譯.但在實際翻譯當中,由于種種原因很難準確地翻譯出原文意思,下面談談主要病因,以治文言翻譯常見的譯病。
一、 古漢語文字知識欠缺致誤。
(1)在文言文今譯中,如果不明古義,容易憑字面含義來硬套在古文上。這就容易出現(xiàn)以今律古的毛病。
例(1)追張儀不及。(《史記屈原列傳》)
[譯文]追趕張儀,來不及了。
例(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韓愈《師說》)
[譯文]巫師、醫(yī)生、樂師、各種工匠,君子對他們不屑一提。
例(3)博雞者,袁人,素無賴,不事產(chǎn)業(yè)。(高啟〈〈書博雞者事〉〉)
[譯文]斗雞的那個人是袁州人,一向無賴不講理,不從事正常職業(yè)。
例(1)未譯出“及”的古義,即“趕到”“趕上”的意思。所以把“追趕張儀,追趕不上”譯成“來不及”追趕,意思就不同了。
例(2)誤將“不齒”理解為今義“不屑一提”。其實古義這里是“不能并列”的意思!稘h書陳勝項籍傳》:陳涉之位,不齒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亷煿抛ⅲ骸褒X,謂齊列如齒!
例(3)“無賴”的古義是:無以為生,無所依靠。原文是表揚博雞者,如果譯為“無賴不講理”的今義,便成了貶義,與原文基調相反,顯然是不合理的。
(2)囿于常義。
詞常常是多義的,古文有多個義項解釋。有些義項,古為常義,今則變成僻義,甚至消失了。所以在古文今譯中,在首先考慮常義不能講通時,就要考慮其它義項了。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王安石《傷仲永》)
[譯文]同邑的人認為他奇特出眾,稍稍把他父親當做賓客接待,有人還用錢幣求他。
例(2)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龔自珍《病梅館記》)
[譯文]梅樹的偏斜、稀疏、彎曲,又不是那些愚蠢的只求賺錢的人,能夠憑他們的智力做得到的。
例(1)“乞”字,古有兩義,一是乞求,一是給予。《廣雅》:“乞,與也!薄稘h書朱買臣傳》:“妻自經(jīng)死,買臣乞其夫錢,合葬!崩畎住渡倌晷小罚骸昂冒昂民R乞與人!倍际恰敖o予”的意思。我國南方方言口語也仍保留“乞”的這種義項。此處也是給予義,而非請求義。正確的譯法是:有人用錢接濟他。此外,“稍稍”古義是“漸漸”不宜與今天的“稍稍”混為一談。例(2)“蠢”字,今日常用義為愚蠢,古代常用義為蠢動。《說文》:“蠢,蟲動也!币隇殂@營奔走的樣子。所以這句的正確譯法是:那些到處奔走只求賺錢的人。
二、不知古文通假現(xiàn)象造成誤譯。
古書通假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有些時候,簡直成為一種時髦。當我們用本字解釋不通,就要考慮是否通假否則便會難以翻譯。
例(1)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賈誼《論積貯疏》)
[譯文]遠方有能力,有疑心的人,就會同時行動爭著起事了。
例(2)故有舍本而問未者耶?(《戰(zhàn)國策齊策四》)
[譯文]因此有所詢問難道不先問根本反而問枝節(jié)嗎?
例(1)的“疑”實際上是通假字,它通“擬”。“能疑者”是指能力與朝廷相當?shù)闹T侯,他們對漢王朝構成威脅。
例(2)的“故”通“胡”,全句應譯為“為什么棄根本而問枝葉呢?”《呂氏春秋淫辭》:“罪不善,善者故為畏?”(懲罰不好的人,好人為什么害怕呢?)
例(3)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仆百許人,欲要篡以歸。(高啟《書博雞者事》)
[譯文]豪民的兒子聽說出事了,就集合本族的奴仆一百多人,想要攔路把他的老子搶回去。
這一句通假現(xiàn)象較多。“鳩”通“勼”作“糾集”講!墩f文》:“鳩,斂聚也!倍斡癫米ⅲ骸敖(jīng)傳多假鳩為逑,為勼。”“要”通“邀”,“中途攔截”的意思。
三、 不通文言語法致誤。
在文言文中某些詞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作為另一類詞使用,我們叫它詞類活用。
(1)死譯“活用詞”
例(1)人皆得以隸使之。(張溥《五人墓碑記》)
[譯文]人家都能夠把奴隸差使他。
例(1)的譯者不懂得名詞直接充當狀語的意義和譯法,譯文完全不通順,使人無法理解。全句應譯為:人們都能夠像對待奴隸一樣來使喚他們。“之”指代五人,是復數(shù),譯為單數(shù)“他”也不對。
例(2)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譯文]其中一只狗,坐在面前。
例(2)的“犬 ”也是名詞直接做“坐”的狀語!白笔恰跋窆纺菢佣鬃钡囊馑迹鸦钣迷~譯死了,狼就變成了狗,正確的譯文應當是:其中一只(狼)像狗那樣蹲坐在(屠夫)面前。
文言文的詞類活用一般都有一定條件,可以借助這些條件加以判斷。詞類活用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動化,即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等活用為動詞;一是名物化,即動詞、形容詞等活用為名詞。如“舍相如廣成傳舍”(《史記廉藺列傳》)前一個“舍”活用為“住舍”!敖駤嬜痖L安君之位”(《戰(zhàn)國策齊策四》)是這里“尊”活用為動詞“尊顯”“抬高”?勺g為:現(xiàn)在,老太太您使長安君的地位尊顯(提高)。名物化如“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保n愈《師說》)這句中“小”和“大”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可譯為: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丟棄了,我看不出他高明的地方.
例(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賈誼《過秦論》)
[譯文]燒毀了百家的言論,想愚笨天下的百姓。
例(1)的譯文顯得生硬,詞語配搭不當造成語意不清,有語病!盁龤А难哉摗眲淤e配搭不當;“愚笨……的百姓”則是將形容詞誤作動詞不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這是由于譯者不懂得古漢語使動用法,對“言”的含義也理解太狹隘。全句應譯為:“燒毀諸子百家的著作,想使天下的老百姓愚笨!
例(4)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連,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zhàn)》)
四.忽略古文特殊句式。
古文有一些特殊的句式結構,如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等。如果不了解,譯文就常常與原意不符,出現(xiàn)差錯。
例(1)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史記屈原列傳》)
[譯文]他們把忠當作不忠,把賢能當作不賢。
例(1)的譯文句式譯錯。“所……者”是文言文常見的一種結構。應譯為“……的(人、事、物)”!爸^”是認為之意。全句應譯為:他們認為忠誠的人并不忠誠,他們認為賢能的人并不賢能。
例(2)孰是吾君也,而可無死乎?(《國語越語上》)
[譯文]誰像我們這樣的國君,我們可以不為他死戰(zhàn)嗎?
例(2)句中有兩處特殊動賓關系,“死(之)”是為動用法,“是吾君”是意動用法。譯文沒有理解“是吾君”的語法特點。《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主爵都尉汲是魏其;內史鄭當時是魏其,后不敢堅對。余皆莫敢對!逼渲械摹笆恰币哺纠粯樱稳菰~充當意動用法。本句的正確澤法是:誰認為我們的國君很好,卻可以不為他死戰(zhàn)?
例(3)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荊軻刺秦王》)
[譯文]如果這樣,那么將軍的仇報了,燕國在見陵所受的恥辱也去掉了。將軍您是否有(這個)意思呢?
這個句子中包含著一個被動短語“見陵”!耙娏辍北硎尽氨黄畚辍钡囊馑。原譯忽略了這個特殊句式造成誤譯。在古文中。這句的正確譯法為:如果這樣,那么將軍的仇報了,而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去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意思呢?在古文中表被動的詞很少用“被”。常用的有“為……所”“見”“于”“為”等,如:“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吾屬今為之虜矣”等。因此在平時就要多注意這些現(xiàn)象,同時也可以通過多誦讀的方法增強自己的語言感知力。
文言翻譯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工作,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多了解古漢語知識和多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外,教師也要做適當?shù)姆g規(guī)律分析,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文言翻譯病因很多,在此無法一一贅言。
林紅
[文言文翻譯常見病因例說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0.高中文言文翻譯常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