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祭十二郎文》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fā)布時間:2016-1-14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文言現(xiàn)象。

2、體會本文波浪式的抒情模式,掌握融情于事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重點:本課主要是以情動人,在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之后,讓學生找出敘述作者親情的語句,進而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抒情的目的。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動人的文字都是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淚,句句動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絕,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絕調(diào)”。宋代文豪蘇東坡在讀后不禁說:“讀《出師表》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薄豆盼挠^止》在評論《祭十二郎文》時也說:“情之至者,自然流為至文。讀此等文,須想其一面哭一面寫,字字是血,字字是淚。未嘗有意為文,而文無不公,祭文中千年絕唱。(清。吳楚才、吳調(diào)侯《古文觀止》卷八)。那么,《祭十二郎文》何以得此評價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文本,共同去體味這千年絕唱傳輸出的萬古悲痛。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1、韓愈簡介: 韓愈,字退之,常自謂“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因晚年曾為吏部侍郎,故也稱“韓吏部”,謚號“文”,故又稱“韓文公”。唐代著名文學家。尤以散文著名,其散文與柳宗元齊名,并稱“韓柳”,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他生活在中唐時期,在文學方面影響很大,他的主要貢獻是與柳宗元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恢復先秦、西漢的優(yōu)秀散文傳統(tǒng),摒棄南北朝以來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他主張文章要有充實內(nèi)容,學習古文應“順其意而不順其辭”,“惟陳言之務去”,力求“文從字順”,這些主張是進步的積極的,并對后世產(chǎn)生很大影響。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歐陽修、“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明清兩代歸有光、唐順之、方苞、姚鼎等許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繼承了韓柳的文學傳統(tǒng)或受其明顯的影響在各自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取得輝煌成就。 

2、寫作背景:十二郎是指韓愈的侄子韓老成,本為韓愈次兄韓介之子,后來過繼給長兄韓會為子。在族中同輩排行十二,故稱十二郎。 韓愈三歲喪父母,由兄嫂撫養(yǎng)成人,他和十二郎雖為叔侄,實際如同兄弟,從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感情特別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絕,也勾起他的辛酸回憶。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涼,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撫養(yǎng),從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種種情景都一齊涌上心頭;自己的衰病,子孫輩的幼小,這是眼前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所有這一切,匯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萬端,百思縈集,情不能已,因而寫成此文。在韓愈諸多優(yōu)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當推為其中的佼佼者,該文在我國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名篇,歷來被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diào)”。 

三、解題  

祭文:祭文通常是祭奠親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辭,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為祭文,因為其內(nèi)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祭文(悼詞)一般先簡介死者逝世情況(職務、時間、地點、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紹死者生平事跡,評價其功德貢獻;最后向死者親屬表示吊唁慰問,號召生者學習死者的品質(zhì)精神。所以為后人傳誦的不多。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時宣讀的,故其開頭、結(jié)尾都有一個表示祭享的格式。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但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卻不拘格式,寫得情真意切,生動感人,為后人傳誦。被后人認為是“千古絕調(diào)”,歐陽修的《祭尹師魯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韓愈的這篇《祭十二郎文》,不單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單行,在內(nèi)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蕩,通篇追敘他與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誼,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帶給他的莫大哀痛。這種對祭文體的創(chuàng)變,適應了作者情感表達的需要,進而也使該文形成了“以情勝”的鮮明藝術(shù)特色。

四、整體感知

1、齊讀全文,體會祭文情感,正音

這篇課文感情真摯,抒情語句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帶淚。其中有兩處最為突出。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連用三個“邪”字,三個“乎”字,三個“也”字,五個“矣”字,文辭抑揚頓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一段,好像與十二郎當面交談,自然親切,入情入理。誦讀時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變化,讀出應有的感情波瀾。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聞汝喪(sàng)之七日   及長(zhǎng)  不。▁ǐng)所怙(hù)  兄歿(mò)南方 

。▁ǐng)墳墓  歸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孰謂汝遽(jù)去吾  萬乘(shèng)之公相  殞(yǔn)其生   窆(biǎn)不臨其穴  尚饗(xiǎng)

2、理清思路,概括段意:全文按祭文體例由三部分構(gòu)成:引語--主體--結(jié)語。

明確:《祭十二郎文》共十二個自然段,全文開頭幾句是祭文來頭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2-3):寫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第二自然段訴說自己的家世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嘗一日相離”,情同手足  

第三自然段回憶與十二郎離別后的三次見面和三次見面未果的經(jīng)歷,痛惜成年后惡人離聚不定,竟成永訣。從此抱憾終生。  

第二部分(4-9):寫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哀嘆自己未老先衰本應該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強,不該早死而竟死,兩相對照極度悲哀。  

第五自然段傾訴自己遭受巨大打擊精神恍惚,對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慘烈心情。  

第六自然段表達自己希望“從汝而死”,死后與侄兒相見的愿望,傾訴視死為幸的至悲至痛。  

第七自然段聯(lián)想到自己的和侄兒的孩子,說他們難以健康成長,悲痛至極連忌諱和不吉利都不顧及了。  

第八自然段推斷侄兒猝然而死的病由,傾訴自己“未始以為憂”的痛悔之情。  

第九自然段推測侄兒的死期,傾訴自己不能確切知道只而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10-12):寫對十二郎及其遺孤的吊慰,交代遷葬及教養(yǎng)遺孤之事。  

第十自然段吊慰遺孤,為侄兒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兒在天之靈。  

第十一自然段為侄兒的死而歸罪自己,慟哭長號,告訴侄兒自己已是萬念俱灰,僅存替侄兒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十二自然段全文結(jié)束,“眼有窮而情不可終,為侄兒的死悲痛不已。”  

全文十二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悲痛之情為線索組織全文,體現(xiàn)思路的發(fā)展,先回憶叔侄相依為命,感情至深,這時前提;接著圍繞侄兒的死續(xù)寫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強烈的感情震蕩。為高潮奠定基礎(chǔ);最后訴說自己的心跡,在慟哭長號中傷痛之情達到高潮,全文寫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讀后令人潸然淚下。難怪東坡先生會有“讀《祭十二郎文》不輟淚者,其人必不友”的說法。 

五、文言知識整理 

(一)、 通假字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通“饈”,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無靠)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斂不憑其棺(通“殮”,給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詞多義 

誠:①乃能銜哀致誠(誠意,名詞)       ②誠知其如此(果真,如果,連詞) 

 ③所謂天者誠難測(實在,副詞) 

幸:①皆不幸早世(幸運,形容詞)       ②教吾子與汝子,幸早成(希望,動詞) 

以:①以為雖暫相別(認為,動詞)       ②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因為,介詞) 

。孩俨皇∷铮ㄖ溃瑒釉~)           ②汝來省吾(探望,動詞) 

孤:①吾少孤(幼而喪父,動詞)         ②零丁孤苦(孤單,形容詞) 

③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孩子,名詞) 

長:①吾少孤,及長(長大,動詞)       ②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年長,形容詞) 

③長吾女與汝女(養(yǎng)育,動詞) 

終:①言有窮而情不可終(盡,動詞)     ②終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終,副詞) 

致:①乃能銜哀致誠(表達,動詞)       ②將成家而致汝( 使……來,使動) 

就:①既又與汝就食江南(赴、到,動詞)  ②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就職,任職,動詞) 

知:①而壽者不可知矣(預知,動詞)     ②死而有知(靈魂,名詞) 

③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人以月日(知道,動詞) 

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詞)      ②誠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詞)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難道,副詞)④其信然邪?其夢邪?(是……還是……,動詞)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們,代詞)     ⑥其又何尤?(這,代詞) 

⑦吾其無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詞)     ⑧斂不憑其棺(你的,代詞) 

【補充】淺談《祭十二郎文》中“其”的意義和用法  

 一、代詞 1. 人稱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指代人、事或物,多用為領(lǐng)屬性定語,相當于“名詞﹢之”,可譯為“他(她)的”“他(們)的”。  

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 

--我當時雖然能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ㄆ,代嫂嫂)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同上) 

--你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其,代韓會)  

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 

--年輕力壯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yè)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夢邪?(同上) 

--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其,代死訊)  

(2) 有時活用第二人稱。譯為“你的”。  

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其孥。(同上) 

--你來看望我,住了一年,請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兒女。(其,代十二郎)  

2、 指示代詞。 

(1) 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譯為“那”。  

其后四年,而歸視汝。(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喪。(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  

二、副詞  1、 用于句首或謂語之前,表示語氣。  

(1)表示轉(zhuǎn)折、推測,可譯為“大概”。  

嗚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同上) 

--從今以后,我將沒有什么意趣生活在這世間了。  

(2)表示反詰,用法同“豈”,可譯為“難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同上) 

--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  

嗚呼,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同上) 

--唉,難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嗎?  

三、連詞  

1、表示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  

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同上) 

--如果沒有靈,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2、并列的問句,表示選擇,可譯為“是……還是……”“還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真邪?(同上)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詞類活用 

1、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名作狀,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動詞使動,使……夭折) 

3、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名作動,繼承……事業(yè)) 

4、而視茫茫(動作名,視力)   5、將成家而致汝(動詞使動,使……來) 

6、強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動) 

7、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使……喪亡,使動) 

(四)、古今異義的詞 

1、將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義:安家。②今義:男子結(jié)婚。) 

2、吾與汝俱少年(少年:①古義:青年男子。②今義: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 

3、志氣日益微(志氣:①古義:精神。②今義: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 

4、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幾何:①古義:多少。②今義:幾何學。) 

5、少而強者不可保(強者:①古義:強壯的人(生理上)。②今義:堅強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義:成長立業(yè)。②今義:創(chuàng)立,有根據(jù)。)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賓語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3、吾實為之,其又何尤?(賓語前置) 4、從兄嫂歸葬(于)河陽(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選擇,是……還是) 

6、未可以為信也(省略句!耙浴敝笫÷再e語“之”) 

7、吾念,汝從于東(省略句。即“汝從我于東”) 

(六)、難句翻譯 

1、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譯: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謀生。 

2、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

譯:你來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來。  譯: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結(jié)果你沒有來) 

4、誠知其如此,雖萬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譯:如果知道會這樣,即使是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全存乎 

譯: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保全活下來嗎? 

6、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 

譯: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7、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譯:裝殮不能親臨你的棺前,入葬不能親臨你的墓穴。 

8、言有窮而情不可終     譯: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

六、作業(yè)

1、識記文言基礎(chǔ)知識。2、找出感觸最深的語句并作出點評。

第二課時

一、檢查文言基礎(chǔ)知識。

二、探究文本,誦讀、賞析

(一)誦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二、三段),討論。 

1.祭文之初,作者為什么要詳敘幼時及成年后與十二郎聚散離合的往事? 

敘事是抒情的基礎(chǔ)。往事歷歷在目,憶之深乃因情之切,于敘事中,亦可見作者真情。 

2.在這兩段的敘述之中,你以為最動人的細節(jié)是何處? 

允許自由答問。如第二段“嫂嘗撫汝指吾再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一語,“撫汝指吾”的細小動作,體現(xiàn)出為母為嫂的深切關(guān)愛與顧惜;“韓氏兩世,惟此而已”僅寥寥八字,卻字字透出嫂嫂的焦慮、期待和悲傷。十二郎遽然辭世之時,韓愈又重提舊事,也流露出韓愈無盡的沉痛與凄涼。 

在敘事追憶中,作者常常跳出“過去”而回到“現(xiàn)在”,針對往事而作抒情、評說,這兩段何處為此類文字,抒寫了怎樣的情感? 

第三段自“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以下數(shù)行是獨立的抒情文字。文中體現(xiàn)作者的追悔痛惜之情,直捷而毫無矯飾,故能打動人心。 

(二)誦讀課文第二部分(第四至第九段),體會行文中的曲折變化。 

1.第二部分的核心內(nèi)容是寫十二郎之死。為什么文中還要回敘自己頭一年給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體衰病、子孫輩幼小等事? 

這些事都與文章主旨(吊十二郎之死)密切相關(guān),穿插其中,又形成行文的曲折。第4段寫自己的未老先衰之象,意在為下文蓄勢,也就是用自己之將死而竟不死,反襯出十二郎之不應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吧僬邭{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這不合情理,故更讓人難以接受。第6、7段又言己之衰、子孫之弱,不僅寫出十二郎辭世后家境的凄涼,也更突現(xiàn)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生的極度悲傷、痛不欲生之情。) 

2.十二郎之死,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還要反反復復的推究死因、推測死期(第8.9段),甚至對死訊本身,也疑其非真而夢?反復誦讀第5段,體會“邪”“乎”“也”“矣”等虛詞在傳情達意中的作用。 

推究死因、推測死期、疑死訊非真而夢,均反映對十二郎憶念之深。第5段中,寫自己驚聞噩耗后由信而疑,又由疑返信的恍惚心態(tài),突出了侄兒之死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五雷轟頂般的劇烈震蕩,以及確信死訊后五內(nèi)俱焚般的巨大悲慟。這一段中,先連用三個“邪”字,緊接著是三個“乎”字,三個“也”字和五個“矣”字,這樣連接不斷的使用語氣詞,恰如古人所評:“句句用助辭”而“反復出沒”,“如怒濤驚湍,變化不測”,既增強了節(jié)奏感,也使表達的感情更加強烈,更能打動人心。 

(三)誦讀課文第三部分的第十一自然段,分析這個段落的語言特色及所表達的情感。 

在這一段中,從開頭至“‘彼蒼者天’,‘曷其有極”’一句止,聲調(diào)急促,一氣貫注,一句緊接一句,一字緊接一字,中間無法斷開,簡直就是頓足捶胸,呼天搶地,悲痛之情發(fā)展到最高點。而后的“自今以往”至段末諸句,是一段雖然悲切但卻較為平靜的傾訴,這樣張弛交替、徐疾錯落的情感變化,是完全與生活真實吻合的。

附:《祭十二郎文》藝術(shù)特色 

1.敘事于瑣細中見沉痛。 

探究學習:本文作者在敘事時不是孤立地敘寫瑣事,而是善于把它們放在較寬闊的背景中來處理,以便于瑣細中見沉痛,于聯(lián)系中見深摯,比如十二郎英年早逝,這本身就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聯(lián)系到兩人從小孤苦相依,成年后別多聚少,再加上家世凄涼,作者“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現(xiàn)在孫輩中惟一的十二郎也和三兄一樣“不幸早世”,豈不是悲痛之情更加綿遠深重,催人淚下嗎? 

本文的特點是直抒胸臆,但抒情又與敘事緊密結(jié)合,正如上述一樣,在絮絮切切地訴說家常瑣事的同時,感情也表達得曲折入微。再如作者寫與十二郎幼年時孤苦相依的一段艱難生活,寫的特別細致動人;而關(guān)于生死離別的反復重疊,說而又說的抒情,更顯出哀痛的至深至切。所以,與其說是作者在寫祭文,不如說他是在訴衷情。 

2.運用多種手法抒發(fā)感情。 

探究學習:本文雖說是直抒胸臆,但是,從寫作的角度看,作者還是運用了多種手法來將自己的感情抒發(fā)得酣暢淋漓:一是從自身幼年講起而又處處緊密聯(lián)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誼長;二是以“韓氏兩世,惟此而已”強調(diào)十二郎之死的慘痛之情;第三,不厭其詳?shù)貙懯逯断鄷蛛x別的經(jīng)過,悔恨自己不該為求祿而使暫時相別竟成永別,以此加深抒發(fā)失侄之痛;第四,設(shè)想自己年老體弱本應早死,將會使十二郎憂傷萬分,反跌出今日自己對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發(fā)又加深一層;第五,因為悲痛之極而產(chǎn)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從死”,以此來擺脫痛苦,使感情的抒發(fā)到達頂峰;最后,作者以“嗚呼!汝病吾不知時”一段,將上述種種悲痛作一總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窮而情不可終”的哀痛之情。 

  3.借助文言虛詞表達思想感情。 

  探究學習:本文除了借助敘事來表達思想感情,還極其準確地借助虛詞來表達感情。以文章第5段為例:第5段一開始連用3個疑問句,引起下文層層抒發(fā)極度悲痛之情。句中3個“邪”表明作者難以接受十二郎之死的事實,反詰的語氣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震驚的程度。接下去幾句,“也”“乎”合用,寫出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相信但事實俱在的矛盾心情。是啊,“吾兄之盛德”怎么會絕后呢?“汝之純明”怎么不能承受父親的福澤呢?為什么年輕力壯者早死而年老力衰者反而存在呢?但是,“東野之書”“耿蘭之報”為什么又在我身邊呢?5個帶“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而信,不得不信,寫出了作者哀痛不已的心情。最后,作者無力擺脫悲哀,只好歸咎到天、神、理、壽,表示出對這噩耗的萬般無奈。 

  文中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樣連用連詞和語氣詞的做法作用很大。第一可以加重語氣,使表達的感情更強烈;第二可以押韻和增強文章的節(jié)奏,從而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張曉東

[《祭十二郎文》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guān)文章:

1.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2.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3.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shè)計

4.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5.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6.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7.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8.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9.人教版高二下冊《短文三篇》教案

10.人教版《觀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