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君從秦孝公手中接過來的是一個迅速崛起的秦國,同時也是一個已經(jīng)成為眾矢之的的秦國。此時天下形勢出現(xiàn)了戰(zhàn)國以來的一個重大變化:秦國一國獨大的局面已經(jīng)初步形成,六國之中任何一國都沒有能力再與秦國單獨抗衡。面對這種新的局面,六國只有采取能夠適應新形勢的生存策略才能繼續(xù)存在下去,秦國面對六國的生存策略也只有調(diào)整應對策略才能持續(xù)保持崛起的優(yōu)勢。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人的一生都與六國的生存策略、秦國的應對策略息息相關,正是這兩個人,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左右著當時的天下大局。那么,這兩個人是誰呢?
錐刺股蘇秦發(fā)憤 說六國合縱抗秦
這兩個人中,第一個叫蘇秦,東周洛陽人。
據(jù)《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曾經(jīng)外出游歷多年,卻一事無成,狼狽不堪的他回到家中時,家人都嘲笑他:人家都知道干活掙錢,你把掙錢的技藝全都拋棄了,到處游蕩,還學什么演講(事口舌),靠舌頭能掙錢嗎?落到今天這個下場,真是活該!蘇秦聽了之后,非常慚愧。他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拿出自己的藏書,自言自語地說:我讀了這么多年書,卻不能用所學謀取榮華富貴,讀了還有什么用?但他并未氣餒,挑選了一本名為《陰符》的書,認真研讀了一年。一年后,悟出了許多揣摩人心理的訣竅。他興奮地想,現(xiàn)在終于大功告成了,我可以用這一套去說服當今的那些國君了!
《戰(zhàn)國策秦策》的記載比《史記蘇秦列傳》的記載更具傳奇色彩:蘇秦當年游說秦惠文王失敗后,錢也花完了,人也憔悴了,"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此時的蘇秦回家,妻子不下織布機,嫂子不做飯,父母不搭理他,狼狽不堪。整個家庭成員對蘇秦的集體無語與一致的冷落和漠視,強烈地刺激了蘇秦。蘇秦決心發(fā)憤讀書,"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中國古代"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中"錐刺股"的典故就是從蘇秦這兒流傳下來的。
這段記載與《史記蘇秦列傳》的記載略有不同,描述也更生動形象,但兩種文獻都記載了蘇秦在不得志的時候,連至親都看不起他,這些磨難與刺激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促使他更加執(zhí)著地為仕途而奮斗。
《戰(zhàn)國策秦策》記載,蘇秦成功游說了燕王、趙王,帶著高車駟馬和眾多隨從前往楚國去的時候,途經(jīng)自己的家鄉(xiāng),父母聽說蘇秦回來了,馬上清理房子,打掃道路(清宮除道),而且出城三十里迎接(郊迎三十里)。蘇秦的妻子不敢正眼看今日成功的丈夫,認真傾聽,生怕漏掉一個字(側(cè)目而視,傾耳而聽)。當年不給他做飯的嫂子,匍匐在地,爬到蘇秦身邊,向他道歉(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蘇秦問:嫂子前后兩次待我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蘇秦曰:嫂何前踞而后卑也)?他的嫂子說:因為你現(xiàn)在地位尊貴,還那么有錢(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聽完之后,仰天長嘆:人窮了,父母都不認兒子;富貴了,家人都害怕自己。一個人活在世上,對權勢富貴怎么能不重視呢(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 乎哉)?
而據(jù)《史記》的記載,蘇秦學成之后,第一個求見的是周顯王,但是,周顯王身邊的人一向看不起蘇秦,周顯王也不信任他。蘇秦沒有辦法,只好西行奔赴秦國。
此時,秦孝公已經(jīng)去世,于是,蘇秦對秦惠文君說,秦國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四面環(huán)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國家。東面有華山、黃河,西邊有漢中,南面有巴蜀,北面是代地,這是一個純?nèi)坏奶旄畤G貒鴳{借眾多的士兵和百姓,憑借精銳的軍隊,完全可以稱帝而統(tǒng)治天下。秦惠文君因為剛剛車裂了商鞅,非常忌諱說客,他一看蘇秦又是一個說客,一來就勸他稱帝,便婉言謝絕了蘇秦(方誅商鞅,疾辯士,弗用)。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對蘇秦至少可以了解三點。一是讀書為君。蘇秦是一位說客,他讀書就是為了能為某一位君王服務。至于自己服務的對象是周天子還是秦惠文君,他才不在乎呢!二是蘇秦曾經(jīng)想為秦國服務,因為秦國當時強大,有實力,是理想的工作單位。三是蘇秦有著極強的功名利祿之心,其實這也是其根本目的,因為這個時候他的價值觀有了很大變化,原先君臣父子的那套價值體系,在功名富貴的沖擊下潰不成軍。所以說,蘇秦這種功名利祿之心有著深刻的背景:一是時代因素,二是個人因素。前者指當時天下的形勢造就了一批像蘇秦這樣的謀略家,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才華從而謀取富貴的巨大平臺;后者則是指蘇秦如果不能成功,在家中都毫無地位,更不用說在社會上立足。
在秦國沒被接納的蘇秦又來到趙國,趙國國君這時候正用他弟弟為相,這位趙相也不欣賞蘇秦的主張。就這樣,蘇秦只好離開趙國來到燕國,這是他尋找工作的第四站了。
見到燕國國君,蘇秦先夸燕國的富有,再夸燕國的軍隊:"帶甲數(shù)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shù)年。"結(jié)論是:"此所謂天府者也。"然后接著談到,燕國富庶是因為連年太平,燕國連年太平是因為趙國在燕國的南方,擋住了秦軍的進攻之路(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趙之為蔽其南也)。如果沒有趙國作為屏障,燕國早就深受秦國之害了。所以,對于燕國來說,和趙國處好關系遠比和秦國處好關系重要得多。如果趙國攻打燕國,發(fā)出號令不出十天,幾十萬大軍就會進駐東垣了,再不出四五天,大軍就能直抵燕國都城。秦國攻打趙國是在千里以外作戰(zhàn),趙國攻打燕國是在百里以內(nèi)作戰(zhàn),現(xiàn)在貴國不擔心百里以內(nèi)的禍患,而去關注千里之外的戰(zhàn)事,這是策略上的重大失誤啊,還有比這更嚴重的事情嗎(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于此者)?因此燕國必須和趙國聯(lián)合抗秦,燕國才能平安。蘇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燕國與趙國聯(lián)合,整個六國結(jié)為一個聯(lián)盟(愿大王與趙從親,天下為一,則燕國必無患矣)。
"天下為一",就是蘇秦針對當時天下唯一的超級大國秦國而提出來的六國的生存策略。這也是秦惠文君即位之后所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蘇秦提出來的這個方法,叫"合縱"。"合",就是聯(lián)合;"縱",指南北,當時六國從燕至楚,是從北至南。"合縱",就是六國南北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所以也叫"合眾弱以攻一強"。但說"攻一強"并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是"合眾弱以抗一強",是聯(lián)合六國應對強秦,而不是進攻秦國。
燕國國君對蘇秦的這個主張非常感興趣,但是,燕國國君非,F(xiàn)實。他指出,燕國是個小國弱國,西邊是強大的趙國,南面是強大的齊國。你說得很動聽,但是,燕國參加合縱,是為了保證燕國的安全(合縱以安燕),所以,必須讓趙、齊兩國不侵犯燕國。只要能保證這一條,我愿意舉國參加。于是,出重金資助蘇秦。這是蘇秦得到的第一筆創(chuàng)業(yè)基金。
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原來討厭蘇秦的趙相已經(jīng)死了,于是,蘇秦對趙國國君說:當國君的最大任務是"安民無事",而要"安民",最重要的是"擇交",就是要選準自己的朋友。如果朋友選不準,百姓就不安寧。對趙國來說,西邊是強秦,東邊是強齊。如果趙國把齊、秦都當作敵人,民不能安。而不論是依靠齊國攻秦,還是依靠秦國攻齊,民也都不能安。
秦國在六國中最擔心的是趙國,但是,秦國卻不敢集中軍力攻打趙國,因為秦國擔心出戰(zhàn)后韓國、魏國切斷它的后路,所以,韓國、魏國是趙國南部的屏障。韓國、魏國和秦國接壤,又沒有天然的山河作屏障,一旦受到秦國的蠶食,很容易讓秦國打到國都。所以,韓、魏如果不能對抗秦國,一定會成為秦國的附庸(韓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國要是不受韓國、魏國的牽制,一定會將趙國定為頭號敵人。
蘇秦又說:看看天下的地圖,六國的土地是秦國的五倍,六國的兵力是秦國的十倍(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于秦),如果六國結(jié)合成一個整體(六國為一),全力以赴對抗秦國,一定可以打敗秦國。而現(xiàn)在卻相反,主張和秦國友好的人,都勸說六國國君向秦國進貢,事奉秦國(今西面而事之)。我的主張是:讓六國結(jié)為盟友,一致對抗秦國(一韓魏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讓六國的將相白馬盟誓:秦國若進攻六國中任何一國,其他五國都要派出精銳之師聯(lián)合作戰(zhàn);諸侯中如果有人不遵守盟約,其他五國有權聯(lián)合討伐它(諸侯有不如約者,以五國之兵共伐之)。
趙王聽了蘇秦這一番頗為新穎的意見之后,立即表示同意,而且也給了蘇秦一筆重金。蘇秦得到了第二筆創(chuàng)業(yè)基金。
蘇秦對趙國國君所說的,正是當時六國對付強秦合縱之術的完整表述。
燕國是一個弱小之國,趙國是當時的強國之一,所以,趙國投的這一贊成票對蘇秦完成合縱非常重要。
蘇秦的下一站是韓國。
蘇秦對韓國國君講了兩個問題。
一是講利害。韓國若向秦國讓步,秦國一定會索要韓國的戰(zhàn)略要地宜陽、成皋,韓國如果把這兩個軍事重鎮(zhèn)給了秦國,明年秦國又會來要求割地。如果你繼續(xù)割地,你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無地可割;如果你不給秦國,秦國一定很惱火,那等于是"棄前功而受后禍",前功盡棄啊。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秦國的欲望是沒有窮盡的;以你有限的土地,去填補秦國無休無止的欲壑,結(jié)果必然是"不戰(zhàn)而地已削矣"。
二是講榮辱。以韓國的強大,卻"西面事秦",讓國家蒙受恥辱,沒有比這更讓天下人恥笑的了(為天下笑莫大于此)。而且,我蘇秦聽過一個諺語:"寧為雞尸,無為牛后。"寧做雞中之王,也不跟在大牛后邊作小牛犢。你現(xiàn)在如此低三下四地事奉秦國,和尾隨在大牛后邊的小牛犢又有什么區(qū)別?我都為你感到羞恥!
蘇秦這番話把韓國國君羞得滿臉通紅,他挽起袖子,仰天長嘆:我就是再沒有才能,也不能再事奉秦國了(寡人雖不肖,必不能事秦)。
經(jīng)過逐一的不懈游說,蘇秦終于組成了六國的反秦聯(lián)盟。蘇秦一人佩帶六國相印,成為六國合縱的領袖。
蘇秦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各國自身利益的需求。蘇秦生活的時代,秦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余六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唯有六國聯(lián)手,才能有效地抵抗秦國的東擴。這種自身利益的訴求,是蘇秦合縱成功的客觀基礎。
其次,是蘇秦等縱橫家的個人努力。蘇秦順應了六國聯(lián)合抗秦的現(xiàn)實訴求,通過個人的不懈努力,促使六國結(jié)成了反秦抗秦的聯(lián)盟。蘇秦個人的努力絕不可低估。作為一位縱橫家,必須熟悉天下大勢,必須有極好的口才,必須懂得各國國君的心理,必須明曉各國的強弱,必須了解各國的軟肋。這些條件蘇秦都完全具備,因此,他的游說獲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
據(jù)《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完成六國合縱之后,回到趙國,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蘇秦把六國合縱的協(xié)約送到秦國,秦國在十五年內(nèi)沒有敢出兵函谷關(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于秦,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六國合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遭羞辱張儀負氣 西入秦連橫破縱
蘇秦游說六國,促使六國合縱抗秦,這是蘇秦的成功,也是六國的成功,然而卻是秦國的失敗。因為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抗秦,這也就意味著秦國崛起的道路被封堵了,秦國當然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所以秦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應對策略才行。而提出這個應對策略的人,恰恰就是蘇秦的老同學張儀,而張儀的飛黃騰達又是蘇秦一手造就的。那么,張儀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為什么會跑到秦國去,提出對付六國合縱抗秦的應對策略呢?
張儀是蘇秦的同學,他們師出同門,都是著名學者鬼谷子的學生,而且,張儀學得比蘇秦還好。張儀學成之后,也像蘇秦一樣在諸侯中游說?墒,很不幸,他成功得比蘇秦晚(有的學者認為蘇秦在張儀之后)。
張儀未發(fā)達時,曾經(jīng)和楚相吃過一次飯,飯吃完了,楚相的一塊玉璧莫名其妙地找不到了。丟了這么貴重的東西,自然要查找。楚相手下的人一口咬定是張儀偷了,理由是"儀貧無行",因為張儀貧窮,所以肯定沒有道德底線。結(jié)果,他們一哄而上,不問青紅皂白,抓住張儀暴打一頓。張儀不服氣,因為他確實沒有偷楚相的玉璧。那些人也沒有證據(jù),最后把白白挨打的張儀給放了。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張儀回到家中,遭到妻子的嘲諷:你要不讀書,不去結(jié)交權貴,你能挨打嗎?張儀聽了妻子的嘲笑,不卑不亢地問:你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著說:在。張儀回答:這就足夠了(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對于蘇秦、張儀這類縱橫家來說,只要舌頭在,能說會道,一切就夠了。因為,他們靠的就是這三寸不爛之舌。
蘇秦在已得到趙國國君全力支持的時候,張儀還沒有成功。蘇秦擔心秦國攻打諸侯而破壞他的合縱之謀,于是他想找一個人到秦國去,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他的老同學張儀。
于是,他派人暗示張儀:你和蘇秦是老同學,如今蘇秦已經(jīng)發(fā)達了,你為什么不去找你的老同學呢?張儀一聽,有道理啊,于是,張儀就來趙國求見 蘇秦。
蘇秦事先安排他的手下,張儀來了之后,不要替他通報。這樣,張儀來到蘇秦的官邸,一連幾天見不到蘇秦,而且還拖著他走不了。等他好不容易見到蘇秦,蘇秦高高在上,擺出一副傲慢的姿態(tài),給張儀吃的是仆人、侍女吃的那種飯。而且,蘇秦還數(shù)落、挖苦張儀:你就那么點本事,才成為今天這副樣子,我不是不能讓你富貴,可是你根本不值得我收留,回去吧,回去吧(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
一聽這話,張儀氣得差一點背過氣去。
他這次來,滿心以為老同學一定會念及舊情,幫自己一把,萬萬沒想到不但沒得到幫助,還受了一肚子氣,他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思來想去,諸侯中沒幾個能成氣候的國君,只有秦國可以收拾趙國。于是,他決定到秦國去。
蘇秦和張儀是老同學,又深知這位老同學是個賢士,各方面比自己都強。蘇秦為什么要引誘他來趙國?為什么張儀來到趙國又要羞辱他呢?
原來,這是蘇秦的一計。
張儀一走,蘇秦立刻跟自己的門客說:張儀是天下的賢士,我都比不過他,我只不過是幸運地先取得成功。將來能夠掌握秦朝朝政的,只有張儀(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獨張儀可耳)。但是,他比較窮,我怕他貪小利而忘大業(yè),所以,召他來,激怒他,讓他奮發(fā)有為。
蘇秦馬上向趙王匯報,讓趙王立項、批錢,準備了車馬,讓一位門客暗中跟隨張儀,做張儀的貼身管家。這位門客先和張儀住進同一家賓館的客房,似乎是偶然相識。然后,再逐步接近他,把趙王特批的這筆錢給張儀用,一路上他這個貼身管家當?shù)帽M職盡責。張儀有了這筆巨款的資助,一路全住高級賓館,舒舒服服地到達秦國,面見秦惠文王。一席話后,秦惠文王立即任命張儀做客卿,和他商量對付六國的謀略(張儀遂得以見秦惠王,惠王以為客卿,與謀伐諸侯)。
張儀一在秦國當了高官,蘇秦派的這位門客就前來告辭。張儀非常驚訝:靠你的資助,我才有了今天,正想報答你,你為什么走呢?這位門客說:我并不了解你,真正了解你的是蘇秦(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秦擔心秦國攻打趙國,毀了合縱,認為天下英才中只有你才能得到秦國國君的信任。所以,他才有意激怒你,并讓我擔任你的貼身管家,一路上照顧你。所有這一切,都是蘇秦的安排。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得到秦王的重用了,我的任務完成了,所以,該回去交差了。
張儀一聽,大為感慨:我處在蘇秦的計謀之中我都不知道,我實在比不上蘇秦(此吾在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秦明矣)。何況我剛受到信用,怎么可能去算計趙國呢?你替我好好謝謝蘇秦。有蘇秦在,我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但是,飛黃騰達的蘇秦做出的是一個錯誤的決策,他這一手并不高明,他把比自己還有才華的張儀送到了秦國。張儀到秦國后,他的才華有了施展的舞臺,提出了一個幫助秦國破壞六國合縱的應對策略,這個策略和蘇秦的合縱抗秦策略,正好針鋒相對。張儀到了秦國,雖然因感謝蘇秦,短時間內(nèi)不會攻打趙國,但是,張儀畢竟是一位天下奇才,而且備受秦惠文王的重用。一旦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平臺,張儀的能量之大遠遠超出蘇秦的估計。況且,張儀即使要報蘇秦之恩,也只是短期的;因為他一旦成為秦惠文王的重臣,必然要將秦國利益置于第一位。秦國當時最現(xiàn)實的需要就是打破蘇秦的合縱,張儀怎么能夠不在這一關鍵問題上施展才華呢?張儀的努力最終會使蘇秦所有的心血化為泡影,而蘇秦恰恰又是送張儀登上這一歷史平臺的人。張儀的連橫是蘇秦合縱的掘墓者,蘇秦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那么,張儀怎么攻破六國的合縱呢?
張儀的策略是在六國合縱的鏈條上先找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從中截斷,使整個鏈條斷裂。
他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魏國。他對魏國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一是明任魏相,暗中為秦服務。他選中的是和秦國接壤的魏國這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張儀是秦國重臣,他來魏國任職,魏王當然不敢怠慢,馬上任命他為魏相。但是,張儀出任魏相卻是要為秦國謀取利益。他的目的就是讓魏國率先背叛合縱,尊奉秦國,再讓其他國家仿效魏國(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墒牵瑥垉x在魏國期間,頗費唇舌,也未說動魏襄王背叛合縱。
二是軍事高壓和政治利誘兩手并用。一計不成,張儀改變策略,先對魏國施加巨大的軍事壓力。"陰令秦伐魏,魏與秦戰(zhàn)敗","明年,齊又來敗魏于觀津,秦復欲攻魏,先敗韓申差軍,斬首八萬"。魏國與他國作戰(zhàn),先敗于秦,再敗于齊,而此時秦國斬首八萬韓國士兵,使得天下"諸侯震恐",也讓魏王驚恐不已。在連續(xù)受到軍事重創(chuàng)之后,魏王"于是乃倍從約",通過張儀與秦結(jié)盟。
魏王的屈服是不得已的,所以,張儀回到秦國再次擔任秦相之后,魏國又恢復合縱;秦國因魏國合縱而再次出兵攻魏,并占領了魏國的重鎮(zhèn)曲沃,魏國只好再次屈服(魏復事秦)。
魏國尊秦之后,張儀的下一個目標是哪一國呢?
第二個目標是楚國。繼魏國之后,張儀又引誘楚國背叛盟約。頗有意思的是,張儀飛黃騰達以后,仍對當年楚相誣陷他偷玉璧一事耿耿于懷,曾寫書信給楚相說:當初我和你一起喝酒,沒有盜你的玉璧,你卻打我。現(xiàn)在我告訴你,你要好好守衛(wèi)你的國家,因為我這次回去,不是要偷你的玉璧,而是要盜取你的城池(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不過,楚國最終并沒有背叛盟約。
蘇秦等縱橫家經(jīng)過艱苦努力獲得的合縱,最終因為齊、魏兩國的負約而崩潰(其后秦使犀首欺齊魏,與共伐趙,欲敗從約。齊魏伐趙,趙王讓蘇秦,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
六國不同心 秦國破合縱
合縱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這之中有內(nèi)外兩個方面的因素。
從六國聯(lián)盟的內(nèi)部來看,首先,六國自身難以長期保持一致。一方面是因為六國關系復雜。既然六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六國就應該堅持合縱,聯(lián)合抗秦;但是,六國是六個政治、經(jīng)濟集團,集團內(nèi)部諸國之間聯(lián)盟的基礎是目標一致、利益一致。阻止秦國東擴是六國聯(lián)合的目標,六國聯(lián)合抵制被秦國吞并是六國聯(lián)合的利益所在。另一方面,六國之間既有利益一致之處,也有利益不相合之處。因為,六國除了需要集體對抗秦國之外,各國之間還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這些利益不一致的地方正是六國的軟肋。其中,只要有一至兩國違犯縱約,其他國家就會立即停止履約,導致合縱全面瓦解。
其次是六國利害不一。在六國之中,韓、趙、魏三國,與秦接壤,是秦國東擴的首要打擊對象。燕、齊、楚三國,離秦國遙遠,受到秦國的直接威脅較小,這種地緣政治決定了六國對合縱的態(tài)度有很大差異。燕、齊、楚三國在韓、趙、魏三國沒有滅亡之前,較少受到秦國的直接威脅,因此,對合縱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常常會受秦國的威脅、利誘而坐山觀虎斗。韓、趙、魏三國的地緣決定了它們是秦國首要的打擊對象,秦國動輒興兵討伐。在強秦的高壓之下,韓、趙、魏三國也極容易在合縱與連橫之間搖擺不定。
最后是六國強弱不同。六國之中,齊、楚兩國地廣國強,因此,齊、楚兩國是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主要對手;秦國對齊、楚兩國的聯(lián)盟最擔心,也最下工夫去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
從聯(lián)盟的外部因素來看,秦國不遺余力地瓦解合縱與有效的應對策略是合縱失敗的外因。
六國合縱抗秦使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步伐放緩了,但是,當時天下唯一的超級大國秦國當然不愿意就此停止統(tǒng)一的步伐,它必然要想方設法破壞六國的合縱。連橫就是秦國化解六國合縱的一劑良方。連橫的代表人物是張儀。張儀破解合縱的方法是逐國游說,只要攻破一國即可攻破另一國。張儀就是用與蘇秦一樣逐國游說、各個擊破的辦法瓦解了六國的合縱。
秦惠文君即位之時,六國興起了一股稱王之風。原來,在周代"王"是最高的稱號,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但是,到了此時,周天子勢力早已經(jīng)敗落,所以,大家紛紛稱王,秦惠文君也改稱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主要精力用于打破六國的合縱,同時,他派司馬錯伐蜀,得到了蜀地這個天府之國。一個關中之地,一個蜀地,成為支撐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兩個根據(jù)地。秦惠文王在位的二十多年,秦國在崛起的征途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步伐明顯提速。所以,秦惠文王是秦國崛起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么,秦惠文王之后繼承王位的國君又是誰?他還能使秦國在這條崛起之路上走得更遠嗎?
[蘇秦合縱,張儀連橫(王立群談史記)]相關文章:
4.史記談文言文翻譯
6.張良故事史記
7.
9.《史記》禮書全文
10.《史記·樂書》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