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關漢卿及元雜劇的特點 2、把握故事情節(jié),感知竇娥悲劇的一生
【學習重點】
1、重點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 2、認識竇娥形象的悲劇性 3、背誦【滾繡球】
【學習難點】
體味本色語言的特色風格。
【使用方法與學法指導】
誦讀;討論、展示、探究;點撥
【課時預設】 3課時
【導學過程】
導入1: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戲也有戲眼。“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眼是--綠 ;“紅杏枝頭春意鬧”呢?--鬧;“云破月來花弄影”--弄;《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那么今天將要學習的戲曲《竇娥冤》的戲眼是--冤。
竇娥有什么“冤”?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竇娥冤》……
導入2:
我們的許多偶像明星們,在向中國古代戲曲吸取營養(yǎng)。比如王力宏《蓋世英雄》、周杰倫《霍元甲》以及陶喆《 Susan 說》等。他們只是從中國傳統戲曲的長河中舀出了一勺,就足以使歌迷心醉神馳,這說明中國傳統戲曲在張揚著時尚與個性的今天,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無窮魅力。因而提高我們的戲曲欣賞水平,無疑也會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yǎng)。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古代戲曲。
學習古代戲曲,我們不能繞過關漢卿,而學習關漢卿,必然提及《竇娥冤》。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位戲曲大師的代表作品《竇娥冤》。
在進入文本探究之前,我們先一起檢測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搶答形式,給學習小組計分。)
一、自主學習
1.本色派元雜劇作家關漢卿:
關漢卿,號已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在北京市)人,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一同被稱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關漢卿的作品主要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其中《竇娥冤》被稱為世界十大悲劇之一。關漢卿一生創(chuàng)作的雜劇有六十多種,他是我國戲劇的創(chuàng)始人,數量超過了英國的戲劇家“戲劇之父”莎士比亞,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關漢卿與達芬奇等同列為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的戲劇語言,被稱為本色派之首。
所謂本色派:指關漢卿不以仕途功名為念,保持生活與性格的真實,作品與生活性格的一致。
關漢卿說:“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的一粒銅豌豆,……”這正是關漢卿性格的真實寫照。他多才多藝,而不以仕途功名為念,為人豁達開朗,風流倜儻,滑稽多智,熱情洋溢而不拘禮法。
2、搜集資料,從結構、角色、劇本三個角度簡單整理元雜劇的知識。
(1)結構:四折一楔子。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凈、丑等。
(3)劇本的構成:劇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構成。
3、熟讀全文后,填空。
第三折可以分為赴法場、見蔡婆、在刑場三個場景。其中竇娥在臨刑前發(fā)下了三樁誓愿,這三樁誓愿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其中運用的四個典故分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以上均限四字語回答。)這四個典故所涉及的四個人物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折中劇情走向高潮,竇娥的形象在劇烈的戲劇沖突中被塑造的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4、完成資料第5頁1-10題
二、合作探究
1、熟讀課文,為竇娥制作一張簡要的年譜。
年齡 主要事件和生活狀況(不幸遭遇)
3歲 喪母
7歲 父女分離
17歲 與夫成親
約18歲 喪夫打擊
20歲 流氓欺壓,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決。
小結:由此可見,竇娥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
2、用類似對聯形式概括各折故事情節(jié)(或復述故事情節(jié))。
⑴、二人亮相,悲劇開始;竇父趕考,留下孤女。
⑵、婆婆索債,險些喪命;竇娥爭理,張生歹念。
⑶、驢兒下藥,誤殺己父;竇娥蒙冤,被判斬刑。
⑷、竇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例如:楔子部分--赴科考欲奔前程,別父親做人童媳。
此部分情節(jié):書生竇天章因連本帶利欠蔡婆四十兩銀子被迫把七歲的女兒抵給她做童養(yǎng)媳,然后進京趕考去了。(序幕)
第一折的情節(jié):庸醫(yī)賽盧醫(yī)欠蔡婆十兩銀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卻被張驢兒父子倆撞破,張驢兒乘機逼蔡婆婆媳倆分別嫁給他們父子倆,蔡婆無奈之下答應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剛烈的竇娥的責罵與反對,只好先讓張驢兒父子在家中住下。(開端)
討債被騙險喪命,引狼入室種禍根。
第二折的情節(jié):張驢兒為達目的心生惡意,找賽盧醫(yī)討了毒藥欲毒死蔡婆,陰差陽錯被他父親喝了,張驢兒順勢栽贓竇娥,逼她私了,嫁與自己為妻,被剛烈的竇娥斷然拒絕,于是,兩人對簿公堂,卻不料碰上桃杌這個昏官,偏聽張驢兒一面之詞,竇娥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發(fā)展)
毒死親父嫁禍于人,屈打成招被判死罪。
第三折的情節(jié):在被押往法場的路上,竇娥激憤之下指天罵地,并在行刑前許下三樁誓愿--血飛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竇娥死后誓愿一一應驗。(高潮)
指天罵地義憤填膺,三樁誓愿申訴冤屈。
第四折的情節(jié)是:三年后,竇天章官拜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來到楚州地面。竇娥冤鬼魂托夢給父親,訴說冤情。竇天章重新審理此案,殺了張驢兒,竇娥冤情得以申雪。
竇娥冤魂訴衷情,千古奇冤得申雪。
3、魯迅說:“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那么,竇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東西呢?
竇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順,有主見,剛強,有反抗精神。
要言之有據。(善良孝順的女子……她很堅貞剛烈……具有很強的反抗性……)
深層啟發(fā)提問:封建社會孝順媳婦很多,竇娥行為的動人之處是什么?
蔡婆的糊涂是導致竇娥陷于悲劇的一個因素,因此,不得不說竇娥的慘劇蔡婆有責任。竇娥孝順的特殊性,在于她非但不埋怨,不記恨,生命行將結束時,想的最多的卻還是婆婆。直到第四折,化作鬼魂的竇娥還央求父親收留無依無靠的蔡婆,這種以德抱怨的孝順凸顯了竇娥的善良無辜。
總之,竇娥是個善良、孝順、堅強的女性形象,但這么美好的人卻最終落了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這是誰的過錯呢?
4、竇娥毀滅在誰的手里?
無賴張驢兒……昏官桃杌……要不是他昏庸無能,草菅人命,竇娥也不會落得屈打成招,身首兩處的下場……蔡婆也有很大的責任,正是她的軟弱不貞、引狼入室埋下了禍根……竇娥的父親也該算上一個,他為了自己的前程,撇下年幼的女兒,……
看來是“人人有責”了。既然人人有責,這人人不就構成了一個社會嘛!正是他們形成了一個合力--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一步步把善良的竇娥逼入死地。
再想想看,竇娥所處的社會是什么樣的狀況?
①放高利貸的現象。 ②流氓惡霸的橫行。
③官吏的貪贓枉法。 ④下層知識分子的窮困潦倒。
⑤被壓迫的婦女們得不到生命安全、財產保障。
⑥人民的憤怒和怨恨成為時代的情緒。
首先,竇天章是一介書生,卻落魄到賣女還債的地步;其次,一個“死的醫(yī)不活,活的醫(yī)死了”的江湖庸醫(yī)卻成了“人道我一手好醫(yī),都叫做賽盧醫(yī)”,欠人家10兩銀子就想著勒死債主;再者,張驢兒湊巧救了蔡婆,就仗著有恩于人耍賴,涎皮賴臉的硬逼著要雙雙入贅;更荒唐的是,“明鏡高懸”的衙門里坐的竟是一個大貪官--“我做官人勝別人,告狀來的要金銀。若是上司當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門”“你不知道,但來告狀的,就是我衣食父母”?傊,竇娥很不幸地生活在一個暗無天日、是非顛倒的社會。
正是無賴張驢兒和昏官桃杌所代表的黑暗社會勢力無情地毀滅了一位具有美好靈魂的女子。
5、鑒賞【滾繡球】
討論:竇娥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竇娥訴說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動地驚天”。又因為竇娥的沖突對象隱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對象。由于內心的悲憤難以控制,便構成了對天地的怨恨與控訴。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識里,是被看作能夠主宰世間萬物包括人的命運的最神圣的東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竇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對人間的邪惡殘暴竟無動于衷,所以竇娥唱出:“……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钡某~時,便自然得到了人們的共鳴。
作為封建社會中的一普通女子,竇娥對神明的天地本應深信不移,可是殘酷的社會現實使她對天地鬼神由信賴而懷疑,由懷疑又轉為憤怒的控訴:“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尸這樣,竇娥通過自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含冤難辯的悲慘經歷,認識到了善良的人的貧窮命短,罪惡的人富貴延壽的社會現實,表現了她的覺醒意識和強烈的反抗精神。
作為封建社會一個弱女子的竇娥,認識了封建社會的罪惡又能怎么樣?她除了對天地日月鬼神進行憤怒的控訴以外,只能是“落得兩淚漣漣”。
6、分別說明刑場上竇娥三樁誓愿的目的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第一個誓愿是血濺白練:她希望刑場上的人們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個誓愿是六月飛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會在上天得到反應;第三個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僅希望個人的冤屈得到申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邪惡。設計了三樁誓愿顯靈的超現實情節(jié),表明竇娥的冤屈的深重、反抗的強烈,顯示正義抗爭的強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愿望。這是本折也是全劇刻畫主人公形象最著力的一筆,是作品藝術性的集中體現,使悲劇氣氛更濃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節(jié)更生動,主題思想更深刻,既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充滿奇異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7、竇娥的三樁誓愿明明是幻想,卻偏偏寫成現實,這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寫成合理的,這說明了什么?
浪漫主義手法。這說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訴冤屈以外,沒有別的辦法,作者采用這種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一是表明社會的腐敗黑暗,二是刻畫竇娥強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達人民要懲治邪惡的愿望。
8、根據所掌握的竇娥的性格特點,為竇娥寫一幅挽聯:
上聯:貞潔敬孝,哀怨感天雪飛六月;
下聯: , 。
(剛烈爭抗,悲憤動地亢旱三年)
9、試著把杜牧的《清明》改寫成戲劇。要求不增減一字,但可改換標點符號。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三、隨堂訓練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
A.嗟(jiē)怨 罪愆(yún) 銜(xián)冤
B.亢(kàng)旱 劊(guì)子手 提(dī)防
C.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yàn)旗
D.鼓三通(tōng) 萇(cháng)弘 盜跖(zhí )
簡析:B(A項“愆”應讀“qiān”;C項“偃”應讀“yǎn”;D項“通”應讀“tòng”。)
2.對加粗詞語解釋全對的一組是 ( )
①怎不將天地也生(產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憲(刑法,刑律) ③錯勘(分辨、判斷)賢愚枉(徒然)作天 ④待我囑咐他幾句話咱(自己) ⑤我竇娥向哥哥行(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燒)些紙錢 ⑦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推薦)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無心正法 ⑨斷送(喪失、毀滅)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這,與“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婦兒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簡析:C(①中的“生”意為“甚、深”;④中的“咱”相當于“吧”;⑦中的“薦”意為“祭,超度亡靈”;⑧中的“每”同“們”;⑨中的“斷送”意為“發(fā)送,指殯葬”;⑩“兀那”是“那”的意思。)
3.選出不是兩個錯字的一項 ( )
A.有日月朝暮旋,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辯,可怎生胡突了盜跖、顏源?
B.天地也,作得個怕硬欺軟,確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C.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謂地!
D.天也,你錯看賢愚枉作天!
簡析:A(A項中錯別字有四:“旋”應為“懸”,“辯”應為“辨”,“胡”應為“糊”,“源”應為“淵”;B項中有二:“作”應為“做”,“確”應為“卻”;C項中有二:“夕”應為“歹”,“謂”應為“為”;D項中有二:“看”應為“勘”,“作”應為“做”。)
4、最能體現課文主題思想的一句唱詞是( 。
A.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B.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C.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D.這都是我做竇娥的沒時運,不明不暗負屈含冤。
A(點撥:這句話揭示了封建官吏壓迫人民,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黑暗本質。)
5、《竇娥冤》中有的詞語其字形與現代漢語一樣,但意義則不同。請思辨各組中的加粗詞,選出與現代漢語意義全不相同的一組
A.鼓三通,鑼三下,行動些,行動些;不提防遭刑憲
B.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C.我竇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辭路遠;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囑咐他幾句話咱;你還有甚的說話;斷送出古陌荒阡
精析 本題考查思辨古今同形異義詞的能力,同時,考查對詞類活用的思辨能力。A項中,鼓,名詞活用為動詞,擊鼓;鑼,名詞活用為動詞,敲鑼;行動,快走;不提防,不料想;B項中,生,深深的;埋怨,同于現代;合,該;糊突,混淆;C項中,行(háng),這邊,那邊;推辭,同于現代;主意,意思,想法;D項中,咱,吧;說話,話可說;陌、阡,與現代同。 答案 A
四、拓展遷移
1、在中國古代的一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結尾采用浪漫主義的藝術表現手法,用想象、夸張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愿望,如《孔雀東南飛》《梁祝》《西游記》等,它們有什么共通之處?
課文寫竇娥臨刑發(fā)出三樁誓愿,她的冤屈和抗爭感天動地。不僅表明竇娥的冤屈深重、反抗的強烈,而且顯示她的憤怒抗爭的強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當時人民的反抗情緒和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理想。
《孔雀東南飛》寫劉蘭芝和焦仲卿殉情和合葬,墓上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他們的精魂化為鴛鴦,生時離散,死后團聚,朝夕相伴,情意纏綿。這里所顯現的情形和所蘊涵的感情很美,委婉地表達了對二人忠貞愛情的贊頌和對他們被迫害而死的無限同情,反映了人們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愛情幸福的美好愿望。
兩篇作品都運用了大膽的想象。這種想象可以使悲劇氣氛更濃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節(jié)更生動,主題更深刻,既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充滿奇異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兩篇作品的內容都是植根于現實生活的,但其中理想化的情節(jié)在現實生活中則是不可能出現的。作品通過想象、夸張,以超現實的情節(jié),讓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實現,以寄寓作者的愛憎,反映人民的情緒和理想。結合作品內容來看,這種寫法表現了作品揭露社會矛盾的深刻性和解決社會矛盾的理想化。同時,這也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愛大團圓的結局的文化心理和審美習慣,以及傳統的文學作品揚善懲惡的教化功能。
2、有人認為竇娥是善良的野蠻人,她的誓愿--“六月飛雪,楚州亢旱”是一種復仇,一種盲目的野蠻的報復,將一己私仇擴大至整個楚州之人,你如何認識這種看法呢?
經討論學生歸納。
明確:如果不這樣處理,寄希望于天地鬼神懲治貪官,恐怕會陷入常規(guī)的因果報應的結局,就不會讓讀者體會竇娥驚天地、泣鬼神的冤仇。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創(chuàng)造了濃郁的悲劇氣氛,深化了主題,構成全劇的高潮,充滿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七百年來此劇家喻戶曉的原因。
師補充:文學欣賞是以情感人,當觀眾沉浸在戲劇的氛圍中,完全忘記了其他利害關系,為她而悲,為她而恨,已達到文學作品的教育目的。如果欣賞文學時用純現實的觀點來賞析,那么文學作品便沒有它獨特的價值了。實質上這涉及美學問題,即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實用價值是理性,主要講道德的善惡,而審美價值,則是以情感為核心的。竇娥的誓愿從實用角度來說,的確不應當,因為它可能導致眾多的人遭受災難。但從審美的角度說,它是美的,從情感上深深打動了讀者。
3、同學們還能想到哪些作品也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呢?
明確:
(1)《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借用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引出石頭的來源,為寶黛的悲劇愛情蒙上奇異的色彩。又如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借夢境點明小說的總綱和故事的結局。這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2)《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也是用浪漫主義為這些英雄人物蒙上神秘色彩,深化了人物形象。
(3)《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聰明絕頂,近乎仙,但并不影響人民群眾對他的喜愛。
(4)還有《西游記》《聊齋志異》《封神榜》《四大愛情故事》等,浪漫主義的手法都增添了作品的無窮魅力。
(解說:以上三個問題是圍繞戲劇的創(chuàng)作手法討論、分析的,深化了學生的認識,形成專題,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4、明傳奇《金鎖記》由《竇娥冤》改編而成,對原劇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都做了一些改動,原劇中竇娥的丈夫蔡昌宗在《金鎖記》中并沒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趕考的途中,在渡過黃河的時候不幸落水,被龍王招為駙馬。三年后又入京參加科舉考試,并一舉狀元及第。而竇娥也在行刑時,因天降大雪,提刑官驚駭,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竇天章平反冤獄,竇娥得以昭雪獲釋,與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歡慶團圓。正是“翁做高官婿狀元,夫妻母子重相會”。
提問:你喜歡明傳奇《金鎖記》的改動嗎?
(喜歡,這個團圓的結局符合了中國讀者的期待心理。因為生活的美滿是每個人的向往與追求。)
(如此一改,雖然符合了人們的愿望,卻削弱了原劇的戰(zhàn)斗性,流于一般的戲曲大團圓結局的俗套。這樣改,說明葉老先生并沒有讀懂原劇的意思,或者是想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統治者的馬屁,把一出控訴封建統治者迫害無辜百姓的悲劇,蛻變成一出歌頌神明、歌頌清官的庸俗喜劇。)
【小作文訓練】
在文學世界里,我們閱讀一個人物應該深入他的內心,用自己的心去觸摸他的心,然后,我們就能成就一顆善良的心靈,請請大家認真揣摩竇娥這個人物,以“竇娥,我對你說”為題寫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相關積累】
1、元雜劇四大悲。
《竇娥冤》--關漢卿 《漢宮秋》--馬致遠
《梧桐雨》--白樸 《趙氏孤兒》--紀君祥
《漢宮秋》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是馬致遠的代表作。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劇本不是取材于正史,而是在《王昭君變文》的基礎上,汲取歷代筆記小說、文人詩篇和民間講唱文學的成就,然后確定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構思劇本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劇本別出心裁地把漢元帝作為全劇的主人公,并把發(fā)生這場愛情悲劇的根源,也歸結到他的身上來。這樣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啟發(fā)了人們深入思考金元之際國內民族斗爭的歷史性變化。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名作。是一部宮廷愛情悲劇,全劇共四折一楔子,描寫安史之亂前后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悲歡離合的故事。全劇以濃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詩味和文辭的華美著稱。劇本取材于唐代陳鴻的傳奇小說《長恨歌傳》和白居易的詩歌《長恨歌》,標目取自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句。《梧桐雨》為末本戲,正末為李隆基。此劇對清人洪升的傳奇戲曲《長生殿》影響很大。
《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或《趙氏孤兒大報仇》,元代雜劇家紀君祥的代表作。寫趙氏孤兒由程嬰等人救護,長大后殺屠岸賈報仇的故事。全劇五折一楔子!囤w氏孤兒》是一部杰出的悲劇。著名法國文豪伏爾泰于1753~1755年對《趙氏孤兒》進行改編成為新劇本,名為《中國孤兒》,1755年8月20日開始在巴黎各家劇院上演,盛況空前。隨后,英國諧劇作家默非又重新改編了《中國孤兒》,在倫敦演出,引起極大的震動。
2、元雜劇四大愛情劇:
《拜月亭》--關漢卿 《西廂記》--王實甫
《墻頭馬上》--白樸 《倩女離魂》--鄭光祖
3、中國古典十大悲劇
《竇娥冤》--(元)關漢卿 《趙氏孤兒》--(元)紀君祥
《精忠旗》--(明)馮夢龍 《清忠譜》--(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漢宮秋》--(元)馬致遠
《琵琶記》--(明)高則誠 《嬌紅記》--(明)孟稱舜
《長生殿》--(清)洪升 《雷鋒塔》--(清)芳成培
4、中國古典十大喜劇
《救風塵》--(元)關漢卿 《西廂記》--(元)王實甫
《看錢奴》--(元)鄭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墻頭馬上》--(元)白樸 《李逵負荊》--(元)康進之
《幽閨記》--(元)施君美 《綠牡丹》--(明)吳炳
《玉簪記》--(明)高濂 《風箏誤》--(清)李漁
竇娥與哈姆雷特
關漢卿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家之一,是中國戲曲的奠基人,在世界文學史中被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因此關、莎二人的戲劇作品常被用于比較研究。竇娥與哈姆雷特,這兩個著名的悲劇形象分別誕生于13世紀的中國和17世紀初的歐洲,在反封建的斗爭精神方面存在著一些共性,但二者又有很大不同。
竇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在【滾繡球】一曲中指責天地鬼神,發(fā)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動地來顯示冤情。竇娥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上是對封建統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巖漿迸射如山洪決堤般的憤激之詞,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當時廣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子。他的叔父克勞迪斯毒死了他的父親,篡奪了王位。老國王的鬼魂顯現,把自己被害的經過,告訴兒子哈姆雷特,要他報仇。他弄清真相后,決心殺死奸王,但又顧慮重重。就在下決心動手時,不幸錯殺了戀人的父親。奸王把他送往英國,在去英國途中他逃回丹麥,在一場由克勞迪斯安排的比劍中死去。他在臨死前總算刺死了克勞迪斯,但他改變現實的重大理想并未實現。
哈姆雷特的主要對手是克勞迪斯,克勞迪斯身上集中了封建、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惡德。從這一點看,竇娥與哈姆雷特悲劇的根源都在社會。
但竇娥的命運從一開始就不能選擇,哈姆雷特則不同。他是個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義者,因苦苦思考“生存還是毀滅”這個問題而遲遲不能采取積極行動,最后只能憑一時沖動,抱著宿命論觀點行動起來,以至于最終和所愛的、所恨的人同歸于盡。他的悲劇不僅僅在社會,還在人性本身。
鄭方
[《竇娥冤》 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相關文章:
5.《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