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紅河哈尼梯田優(yōu)美散文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說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知道怎么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近紅河哈尼梯田優(yōu)美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云南的梯田出奇的多,到了紅河州元陽縣,才知道家鄉(xiāng)的梯田算不了什么。筆者從各類媒體上了解到神奇美麗的哈尼梯田,感嘆哈尼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本領(lǐng),欽佩哈尼人巧奪天工之余,最近有幸到元陽的朋友家親身感受了哈尼人的梯田文化:
險峻的盤山路
清晨從元陽新縣城南沙出發(fā),汽車經(jīng)過1個多小時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行駛20多公里從山腳爬到了老縣城新街鎮(zhèn)。從新街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過40多公里綿延的公路,那些各具形態(tài)、你擁抱我,我依偎你的幾萬畝梯田緩緩地丟在了公路下邊,靜靜地躺在那兒,任由主人耕種勞作、裝扮打點,恭候天南海北的人觀賞。前面的山路小車去不了,朋友的侄子早早把農(nóng)用車開來等候我們,農(nóng)用車在凸凹不平的毛路上顛簸了30多分鐘,行駛約8公里,終于到牛角寨鄉(xiāng)阿努上寨朋友的家了。手捧一杯熱茶,放眼望去,山巒疊障,峰高坡陡,呈M形展開。朋友告訴我,我們剛從對面的山腰過來,直線距離約兩公里多,看似近在咫尺,卻足足繞了3個多小時。我仿佛明白了那種“堅毅剛強、不屈不撓,精誠團結(jié)、奮發(fā)向上”的大山精神是怎么造就的了。
神圣的水源林
這里的村寨都坐落在半山腰,紅墻白瓦鑲嵌在蔥綠的樹林中,從山腳層層壘起的梯田像人的肋骨堅實地支撐著心臟一樣的村寨,村寨托著的山峰便是人的大腦一樣的水源林。水源林是神圣的,世世代代的哈尼人靠它生產(chǎn)生活。
這里沒有水庫,沒有溝渠,也沒有山體滑坡,這里的人們飲用的是甘甜的山泉,上萬畝的梯田成了保水田。水源林涵養(yǎng)水源、防風(fēng)固土,蓄積大量的雨水,供生活在陡峭山坡上的哈尼人生息、繁衍。幾百年來哈尼人的祖先供俸水源林,水源林像神一樣庇佑著居住在這里的世世代代。
純樸的哈尼人
天剛蒙蒙亮,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喚醒了寧靜的村莊。走出房間,迎面撲來的是清新的空氣,20米之外籠罩著迷霧,霧水輕輕地拍打著臉龐,置身于這天然的氧吧,感覺全身做了一次活泉補水護理,涼涼的,特別特別的潤。當(dāng)我們正在享受大自然的賜予時,廣播里響起了優(yōu)美的旋律,不一會兒,嘰哩呱啦地似乎在通知什么,播音幾分鐘后朋友告訴我們,這是寨子里有一戶人家讓幫忙修房屋、倒平頂?shù)娜巳コ栽顼。包產(chǎn)到戶30年了,生產(chǎn)隊長廣播通知村寨事務(wù)早已被遺忘,可是這兒還保留著。
不一會兒,有幾個身著哈尼族服飾的村民背著背筐,來到堆放著石子、砂土、水泥的公路邊,把建筑材料裝進背筐,順著石梯往下走,修房的人家離堆放材料的地方大約150多米,我仔細觀察一個身強體壯的男村民,他扛著一袋水泥,往返一趟要半個鐘頭。而婦女們背石子往返就要40多分鐘。到8點多的時候陸陸續(xù)續(xù)有20多位村民加入了修房隊伍。這兒的村寨都坐落在公路下邊,山高坡陡,建筑材料一般只能堆放在公路邊,而村民的房屋一般是不允許建在公路上邊的,因為公路上邊是神圣的水源林。修建房屋的.成本就比其他地方多很多,一幢120多平方米的二層磚混結(jié)構(gòu)房,材料費、運費就要10多萬元,修建費不在其中,因為修建房屋是村民互幫互助,修房時就主家管三餐就行,勞力差點的,材料費就得準備10多年,盡管如此,寨子里家家都是磚混的平頂房呢。梯田都在村寨以下,種田時來回要兩個多小時,農(nóng)忙時節(jié)大家商量著耕種,從不計較得失。寨子里誰家有了紅白事也是廣播通知,人們會盡量地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由于平地稀缺,上邊的房屋似乎是從下面一家的二樓上建起來的,一家緊挨著一家,中間只有10多厘米的距離。家家沒有院墻,可偷盜事件極少,這也得益于懲罰相當(dāng)嚴重。誰偷了別家一只雞、抓了一條魚,一旦查出來,村民們可以把小偷家的一頭大肥豬給殺了,全村男女老少享用一頓。水源林里的樹木也是不允許砍的,有人砍了也會受到如此“待遇”。
當(dāng)把那些神奇的、千姿百態(tài)、如詩如畫的梯田拋在身后,我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時代,這種堅韌的毅力,奮發(fā)的精神,尊重自然、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土地資源,寧靜和諧、互幫互助,不計得失,懲罰嚴明的村規(guī)民約也許就是梯田文化的精髓吧。
【走近紅河哈尼梯田優(yōu)美散文】相關(guān)文章:
1.走近魯迅散文
2.走近汪曾祺散文
8.走近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