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何處教吹簫,二十四橋明月夜_全詩鑒賞
《寄揚州韓綽判官》是唐代詩人杜牧離開揚州以后懷念昔日同僚韓綽判官而作。此詩著意刻畫深秋的揚州依然綠水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仍然樂聲悠揚,調侃友人生活的閑逸,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揚州生活的深情懷念。全詩意境優(yōu)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
【原文】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鑒賞】
這是一首調笑詩。詩的首聯(lián)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lián)是借揚州 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在江北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頹廢喧嘩的地方更讓詩人懷念對面江南的`青山綠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節(jié)度使(使府在揚州)牛僧孺幕中作過推官和掌書記,和當時在幕任節(jié)度判官的韓綽相識。這首詩當是杜牧離揚州幕府后不久寄贈韓綽之作,具體寫作時間約在大和九年秋或開成元年秋。杜牧在韓死后作過《哭韓綽》詩,可見他與韓綽有深厚的交誼。
前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回憶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風光:青山一帶,隱現(xiàn)天際,綠水悠長,迢迢不斷。眼下雖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溫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滿生機吧。揚州地處長江北岸,但整個氣候風物,實與江南無異;不少詩人有“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說明揚州在當時人的心目中,簡直是花團錦簇,四季如春;而詩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區(qū)遙念揚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將揚州視為風光綺麗的“江南”了!安菸吹颉迸c“青山”、綠水組合在一起,正突現(xiàn)了江南之秋明麗高遠,生機勃勃的特征。詩人非常懷念繁華的舊游之地,在回憶想像中便賦予揚州以完美。這兩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綠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為下兩句想像中的生活圖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對,“隱隱”、“迢迢”迭用,次句“秋盡江南”與“草未凋”之間的轉折,更構成了一種抑揚頓挫,悠揚有致的格調,詩人翹首遙思、懷戀繁華舊游的感情也隱約表達出來了。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的三四兩句美景落到舊日同游好友韓綽身上,點醒寄贈之意,趁此表現(xiàn)出揚州特有的美景佳勝,和自己對它的懷念遙想,詩人將回憶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橋明月夜”,因為此景最能集中體現(xiàn)揚州風光繁華獨絕、浪漫美麗。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城內橋梁的總稱,所謂“二十四橋明月夜”將活動場所集中在小橋明月,實際上等于說揚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揚州的“江南”水鄉(xiāng)特點,杜牧在揚州作幕的兩年中,經(jīng)常于夜間到十里長街一帶征歌逐舞,過著詩酒流連風流放縱的生活。當時韓綽想必也常與詩人一起游賞。詩人設問:
此時此刻,你在二十四橋中的哪一橋上教歌女伎倡們吹簫作樂、流連忘返呢?“何處”應上“二十四橋”,表現(xiàn)了想像中地點不確定的特點,且以問語隱隱傳出悠然神往的意境。這幅用回憶想像織成的月明橋上教吹簫的生活圖景,不僅透露了詩人對揚州繁華景象,令風流才子們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懷戀,而且借此寄托了對往日舊游之地的思念,重溫了彼此同游的情誼;既含蓄地表現(xiàn)了對友人的善意調侃,又對友人現(xiàn)在的處境表示了無限欣慕。
【玉人何處教吹簫,二十四橋明月夜_全詩鑒賞】相關文章: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全詩鑒賞11-05
寒食全詩及鑒賞01-03
江漢全詩鑒賞01-17
無題的全詩鑒賞12-31
《小池》全詩鑒賞01-25
《閨怨》全詩鑒賞08-27
《鄉(xiāng)愁》全詩鑒賞09-25
月夜 杜甫全詩賞析11-28
《歸燕詩》全詩鑒賞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