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
【基本理念】
1.培養(yǎng)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教材分析】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因為趕路錯過了客店,李時珍與弟子龐憲住在破敗的古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收獲,并且親自冒險品嘗草藥,為了修訂好《本草》不顧勞累的事跡,表現(xiàn)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口標】
1、知識目標:對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品析賞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技能目標:讓學生學會運用一定的閱讀方法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采用自創(chuàng)的閱讀方法自學課文,對句子進行的品析賞讀。
難點: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法與學法】
《李時珍夜宿古寺》貫穿一個“苦”字,體現(xiàn)“不怕吃苦”四個字,我圍繞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開教學。我先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一找——找文中所有的苦。
二、畫一畫——畫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動作和神態(tài)。
四、讀一讀——讀你感徹肺腑的段落。
五、問一問——問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這樣五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半講半問,串講串問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和鼓勵學生去找、去畫、去演、去說、去讀、去提,實現(xiàn)一種新型的、自主的、開放的語文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過程看似“散”其實閱讀貫穿始終,整個過程都跳不出教師的這一系列設計中。
一、找一找——找出文中所有的苦。
《李時珍夜宿古寺》全文貫穿一個“苦”字,這個“苦”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本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較長,內容較分散的課文有了向心力,達到了長文短上的目的。
首先我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完成找一找的任務,學生開始認真讀課文,用紅筆記號找出文中的“苦”,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學生找到了這樣一些句子:l“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2“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過,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
3“龐憲從行囊里拿出筆墨硯臺,又搬來幾塊磚壘成桌子。”此后我相機緊問:你們如何來理解這些句子的?學生便說:“我們是通過找關鍵詞來學習的”。如灰塵、青苔、斷垣殘壁、蜘蛛網“斷垣殘壁”“啃”“壘”等詞,我讓學生用找到的這些詞再次來形容李時珍一行人食宿與工作環(huán)境惡劣,學生能用“破敗”一詞來形容古寺,進而描繪出住宿環(huán)境的簡陋,用“饑餐渴飲”“啃干糧”來描繪生活的困苦,用“曉行夜宿”來描繪路途的艱辛,用“壘桌子”來描繪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讓學生“自由找”,“自己讀”,“自覺讀”,在讀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讀中自我感悟和理解,將所想所悟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一定的共識。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形成閱讀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畫一畫—一畫出文不怕吃苦的句子。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乍一看是個苦字,深讀精讀字里行間跳躍出“不怕吃苦”四個字,但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四個字,還需從全文的內容入手,從關鍵句人手,從中心句入手,為此我讓學生以勾畫文不怕吃苦的句子開始,來理解文中蘊含的“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學生開展了四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畫出不怕吃苦的句子,完成兩個討論題:1李時珍給你留下的印象。2我想對李時珍說。為了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于形式,我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學習任務:有的負責整理每個小伙伴的發(fā)言,并準備在全班交流時能談出自己小組的見解;其余的當組員作勾畫員。在經過幾分鐘的討論后,我便請學生派小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在畫一畫的過程中學生畫到了這個句子:1“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是過夜,比往在家里苦多了!2“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各小組在與李時珍的對話中,理解了“長年累月”、“奔波”“萬民得!薄ⅰ盀槭裁闯钥嘁仓档谩,結合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感受到李時珍是個的以苦為樂,甘于付出的人,學生還對李時珍說了很多充滿敬佩的感人的話。最后,我出示了填空練習,讓學生將這句話補充完整,并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這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給予,在交流學習互相吸取。體現(xiàn)了教學過程即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動作和神態(tài)。
《李時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均編寫的十分巧妙,語言雖精練但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動作雖有序但能感覺人物的干練、神態(tài)里含蓄但觸摸到人物的內心。為此我專門設計了讓學生演一演的內容并相機出示一組填空題,要求學生參照課文內容進行填空,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再自創(chuàng)人物的對話。當學生經過演前準備后再站到臺前進行表演時,學生們互相欣賞、互相評價,情緒十分高昂,學生在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在感受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在模仿人物動作的基礎上,將“端詳”,“若有所悟”等描寫神態(tài)的詞盡情地表現(xiàn)出來,將自創(chuàng)的對話淋漓盡致地說出來、將文中人物的動作充分地演示出來。這一場面的創(chuàng)設,學生既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到了李時珍的敬業(yè)精神,從而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李時珍的高大形象,使指導學生下一階段有感情的朗讀便可水到渠成。
四、讀一讀——讀你感徹肺腑的段落。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故事內容樸素真實,故事情節(jié)無秩少宕,描寫方法清淡白描,但文中許多感人的話語,感人的`段落,讀后使人激動不已,讀后感覺意味深長、讀后耐人發(fā)人深省,讀后讓人感人心肺。這時我讓學生自主讀學生最感動的段落,并說出因為什么感動,如何表現(xiàn)你的感動?學生采用自讀,同桌讀,小組讀的形式,對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了朗讀。這一教學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充分地感情朗讀后,升華學生自己的情感,展現(xiàn)自己對李時珍的崇敬之情,學生能將心中的感受讀出來,將心中的敬愛說出來,將心中的崇敬喊出來,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和作者獲得和諧共振,激活學生的語感和情感思維。
五、問一問:——問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這個環(huán)節(jié)剛一展開,學生十分感興趣,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提出了許多問題來問教師,學生提出車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還問我金銀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藥性是什么?我在設計教法時原意是讓學生討論后進行回答,從沒想到這些問題學生會要求我來回答,我只好按照學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學生仍不滿意,不斷地按照課文中的敘述來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在“李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這個問題上,因我的回答不確定,學生可不滿意了,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李時珍是為萬民造福。有的認為不值得,因為生命是最重要的,沒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沒有了,李時珍這樣做不值得。針對學生的各種意見,我沒有給出評判,在這個問題上我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tǒng)一、標準的答案。學生還把課前收集的有關中草藥的藥性資料展現(xiàn)出來,滿課堂進行游說,推銷自己的中藥。課堂在學生自主自創(chuàng)、師生互動、開放多元的氣氛中接近尾聲。
課后反思:本堂課能按照教學設計的五個環(huán)節(jié)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了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新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但在教學中,過低的估計了學生的信息收集量,表現(xiàn)在當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時,教師不能運籌帷幄,從容解答,以至于讓學生對教師的解答得不到滿足。其實,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學生的信息收集量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要做到備教材必須先備學生。
總之,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昭示的那樣,以“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融字詞句訓練于其中,強調朗讀感悟以讀為本,更好地使用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但是由于本人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有限,在說課中許多地方還不盡如人意。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06-14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06-26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范文09-21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范文06-20
關于《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范文06-21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4篇12-17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01-13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04-20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