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學問說課稿
核心提示:
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娓娓到來。最后,“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蔚籍,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語文第六冊最后一課《剪枝的學問》。 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娓娓到來。最后,“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蔚籍,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二、設計理念和目標: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設計時我以情為基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語文的重要特點是“情”,注重情感體驗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本課教學從情入手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教師全情感染下,學生切己體察、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以讀為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本文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知道“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以悟為強音,加深學生認知的深度,F(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感悟能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課堂行為,并影響和改變學習的質(zhì)量。因此,教學中教師通過文字信息“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等讓學生從材料中去接收、挖掘、內(nèi)化,在感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出文字的含義,品味出字里行間的.意境。為此,我制定了如下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悟,基本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剪枝是為了來年能收獲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能組織語言,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三、設計特色: 本課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有自讀、精思、感悟、鑒賞、吸納,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四、教學過程設計以及意圖 文本是語言的載體,是孩子情感體驗的途徑,研讀文本是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任務。在朗讀、理解文質(zhì)兼美的文本的時候,才能體會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達的人文內(nèi)涵。根據(jù)這個理念,我對第二課時學文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ㄒ唬┳哌M文本,感受人文內(nèi)涵
1、復習導入,探究學文 課文中的“我”三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誰能告訴我小作者三次走進桃園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說后板書:冬剪枝春開花夏結桃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鞏固了課文內(nèi)容,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按照學生的意愿來學習課文,尊重學生的個性。 讓孩子們帶著“對這三次進桃園哪一次最感興趣,就去讀一讀,并想一想,為什么最感興趣?”這個問題去讀書,實實在在的給足時間,讓他們讀準、讀通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尋找答案。接著讓孩子挑自己喜歡的一次互相交流,多媒體展示了“紅云片片的桃園”,并且我要求學生用“我喜歡第———次去桃園,因為———”的句式來交流,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說完整通順的話。 教師的激趣方法越高超,教學效果就會越好,通過啟發(fā)引導學生既感到老師的問題簡單,又感到新鮮有趣,這一環(huán)節(jié)巧妙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的氛圍,這樣一方法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師生互動、為下一步的朗讀作好了鋪墊。
2、讀讀說說三進桃園,語言實踐 根據(jù)學生交流的內(nèi)容,我利用媒體依次出示三次去桃園看到的情景,讓孩子自讀,不僅再次清晰了文路,而且使文章前后呼應,依次展開,有機地拓寬知識面。通過學生練讀、指名讀,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點評。指導讀好“我”的話:“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為孩子搭建一個展示朗讀的舞臺,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發(fā)揮潛在智能的機會。
3、挖掘資源,豐富積累 在課文中有幾處知識點,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讀語言文字時,我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剪枝?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條?(讓學生明白簡單的科學道理),剪掉的是粗壯的而且不結果實的枝條。這些知識點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欲望。 “語文是讀出來的!边@里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同時讀、思、議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讀書中達到目標。 指導讀好王大伯的話,這里關注弱勢群體:我要找那個這堂課沒舉過手的學生回答。難道只要是粗壯的枝條就都要剪掉嗎?從王大伯的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生再讀課文全班交流。同學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小組討論: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呢?合作學習,生生、師生互動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新理念。本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合作體驗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既增強了合作意識又增進了情感溝通,同時使他們能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善于傾聽,共享成果。 我接著提問:聽了王大伯的話,我將信將疑,我相信什么?懷疑什么?他憑什么就相信呢?教師的追問使得學生再次聯(lián)系文本。 王大伯說的話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必須要驗證驗證就一起走進夏季桃園。自由讀課文思考:王大伯的桃園變成什么樣了?當小作者看到這一切是又驚又喜,他為什么會吃驚呢?
4、感情朗讀,整體回歸 在學生了解小作者三個季節(jié)都在關注著王大伯的桃園,從冬季的疑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驚又喜終于相信了王大伯的話以后,請學生把課文從頭到尾讀一讀,再次感受。 通讀了課文,聽了王大伯的話,你有什么感受?想說的,想做的都可以談。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升華情感,使學生內(nèi)心感悟得到深層次的內(nèi)化,真正做到“課已畢,趣猶存”。
5、總結升華 生活中有很多的學問,我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處處留心生活,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觀察,善于思考的頭腦去探索,你一定能成為生活中有學問的人。這一環(huán)節(jié)告訴學生從社會生活中學語文,樹立大語文觀,鼓勵學生從課本走向社會,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成為學習的主人。
。ǘ、拓展延伸,升華情感體驗
1、內(nèi)容延伸,探求知識 文本給我們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為語文課程的實踐者和操作者,我們不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讀完全文,我讓學生思考我從王大伯話里悟出了什么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后聯(lián)系自身實際說說“減少”是為了“增加”道理,這樣操作旨在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多”不一定比“少”好,是對他們課內(nèi)知識的延伸,也是為了滿足孩子無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發(fā)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
2、作業(yè)拓展,實踐體驗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yè),用多媒體出示作業(yè)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說說“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道理。 在開放的、自主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剪枝的學問說課稿】相關文章:
《剪枝的學問》的說課稿06-10
《剪枝的學問》說課稿03-26
剪枝的學問說課稿11-08
剪枝的學問說課稿02-21
《剪枝的學問》優(yōu)秀說課稿10-20
關于剪枝的學問說課稿06-19
剪枝的學問說課稿范文06-13
小學課文《剪枝的學問》的說課稿03-17
剪枝的學問小學說課稿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