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在這篇散文里,作者給我們描繪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麗景象。語言優(yōu)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新的中專語文教學大綱在閱讀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語文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shù)手法的表現(xiàn)力,具有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編者正是按大綱要求把散文的閱讀與欣賞安排在中專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本文是第一篇課文,屬于精讀文,但對于本課,教師不宜過多地繁瑣地分析,點到為止。重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品味,領(lǐng)悟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gòu)思,以及語言藝術(shù)的魅力。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lǐng)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本文構(gòu)思巧妙,寫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突出優(yōu)雅、朦朧、幽靜的意境之美。語言優(yōu)美,恰當?shù)剡\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2)能力目標:在教師恰當?shù)奶嵘龑拢囵B(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3)德育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本文寫于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讀課文理解作者內(nèi)心“頗不寧靜”的原因。)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淡淡喜悅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課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過品讀語言,尤其是精彩語段4—5段的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難點: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復雜的感情。
二、說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中專一年級學生,多數(shù)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lǐng)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yǎng)形成之中。鑒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說教學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fā)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gòu)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四、說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鑒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意境。
五、教學設計:擬定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想: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釋題,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重點賞析4-5段,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比喻、通感、疊字的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通過討論、質(zhì)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意境。
六、說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激趣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設計一個較好的教學環(huán)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初中時我們學習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白天的荷塘如此美不勝收,那么夜晚呢?讓我們跟隨朱自清的腳步去領(lǐng)略月下荷塘迷人的景色。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力求創(chuàng)新,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tǒng)的介紹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被毛澤東稱為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一故事介紹,激發(fā)學生興趣,凸顯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尤其是作者那不食嗟來之食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今天我們就帶著深深的敬意走進清華園的荷花池,去領(lǐng)會朱自清先生妙筆回春之神奇。(設計這一步驟是因為朱自清是一位現(xiàn)代著名作家,對他應作多了解。)
(二)感知
1、首先把握讀。
播放范讀錄音,示范中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chǔ)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diào),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后,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為后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chǔ)。
要求:
(1)標出自己讀得不準字音。如曲,讀第一聲;似,與似的在一起時讀卷舌音。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輕聲朗讀,配以輕音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nèi)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設計遵循漸進原理,由淺入深,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感受和認識,并用精練準確的語言加以概括。同時教師可提供以下問題供同學思考:
(A)文中所寫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內(nèi)容直接與題目相照應的段落有哪些?
(2)分組交流討論各自的認識及相關(guān)問題,教師巡回指導,參與交流討論。
(3)教師主導,師生互答。(視具體情況,就討論未決的問題在更大范圍之內(nèi)展開討論,仍以學生為主。)
主導問題:
(A)、文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感情基調(diào)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作者感情發(fā)展的脈絡是怎樣的?(明確這些問題后,從4-5段切入)
(三)品讀--賞析
賞析4—5段,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1、對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賞析式教學。
請喜歡第四自然段的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并談談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教師作必要的啟發(fā)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幾例:
(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么用裙來比喻葉子?(引導學生用比較法揣摩語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換成“曲折”好不好?(引導學生用替換法揣摩語言)
(3)這里寫的是月下的荷塘,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結(jié)合)
(4)作者對月光下的荷塘僅僅是做靜態(tài)的描繪么?(理解作者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
(5)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領(lǐng)會通感手法的運用)
(6)一個人在這月夜,能夠如此細致地欣賞這樣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
(以上所啟發(fā)引導的地方,在備課之時皆已儲存,到了課上就要隨機使用。這些問題的設置,主要引導學生從修辭、疊字疊句的運用,融情于景的手法這三方面賞析文章。)
2、荷塘月光的賞析。
在第四段分析基礎(chǔ)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經(jīng)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xiàn)于眼前。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希望語文教學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體會到這篇文章的佳處,而且掌握一些賞析散文的手法,學會自己賞析文章。)
小結(jié):總結(jié)本文語言的特點,體會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并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細,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
課堂練習: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jù)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于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
1.品味語言,學習賞析散文的藝術(shù)手法。
2.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鑒賞抒情散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方法:
通過聽錄音、默讀,讓學生讀文入境。
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品味作品語言。
通過提問思考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計劃采用六個步驟自讀感知,思考提問,查閱信息,討論交流,熟讀成誦,存疑留問,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存疑留問放在課外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讀感知,學生思考提問,學生查閱信息,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熟讀成誦。教師在這過程中主要起引導點撥的作用。
一、自讀感知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整篇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nèi)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結(jié)構(gòu)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詞典,弄清以下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彌望、裊娜、宛然、凝碧、斑駁、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詞典讀懂《采蓮賦》。
其次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明確:
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再次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復述下來,注意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
明確:因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著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卻很好,我可以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確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朧和諧,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靜,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最熱鬧,而我什么也沒有。忽然又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巳無福消受了。采蓮令我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問
首先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一鋪,其好處是什么?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xiàn)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lián)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上述問題,重新整合。
第一類問題是關(guān)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xiàn)了什么?
第二類問題是文章局部的細節(jié)問題。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羅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lián)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類是關(guān)于對本文的評價的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三、查閱信息
針對上述問題請學生上網(wǎng)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查閱資料。
四、討論交流
首先討論第一類問題,即關(guān)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為什么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lián)系作者自身來看。學生交流上網(wǎng)查閱的有關(guān)資料。明確: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串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yè)于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shù)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后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但是,1923年發(fā)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后,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鉆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xiàn)實產(chǎn)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nèi)心是抑郁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xiàn)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xiàn)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xiàn)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xiàn)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裝,反映了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tài)的反映。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tài)非常強烈。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游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tài),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郁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xiàn)。
其次討論局部細節(jié)問題。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寫了什么?又是怎么寫的?
明確: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tài)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tài)美;ㄑU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tài)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ㄏ阆襁h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激活了讀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層寫動態(tài)。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jié)合,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
之所以葉子寫得多,是當時當?shù)鼐拔锏膶嶋H情況。作者創(chuàng)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寫的特征,本文的特點是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yōu)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銀白色的,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點。寫荷花的香味,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處飄來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閱讀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明確:作者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xiàn)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文章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蕩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解答這個問題,不妨請學生把照和鋪字代人句中讀一遍,學生就知道了。
明確:瀉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來的,瀉字有向下傾的勢態(tài)。照和鋪字就沒有這個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明確: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層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層含義應該聯(lián)系作者的心態(tài)來看,他不希望過于激烈的行為,他喜歡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他做不到投筆從戎,他要尋找安寧平和的生活。對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態(tài)。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lián)想到名曲?
明確:這是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光與影是視覺形象,作者卻用聽覺形象來比喻,這就是通感的一種,其相似點就是和諧。第四段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這也是通感,把嗅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聽覺形象,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就是似有似無、時斷時續(xù)、捉摸不定。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tài)而不得,當然傷感。
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
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里的極不寧靜。心里的不寧靜,是社會現(xiàn)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tǒng)一:社會的動蕩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nèi)心的動蕩與內(nèi)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tǒng)一,文章開頭心里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于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xiàn)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zhuǎn)化。
再次討論本文的評價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處。
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這個問題不必回答。
五、熟讀成誦
要求學生背誦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師要求學生誦讀時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為主,內(nèi)在情感要豐富,表現(xiàn)出優(yōu)美的韻味,語速宜緩,節(jié)奏分明。
六、存疑留問
給學生一個探究的題目讓他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顯然有兩個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現(xiàn)實世界與自我心靈升華的超越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朱自清的一個夢。說說你對這個夢的理解。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
3、結(jié)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進而學習運用比喻、通感、。擬人和疊字表情達意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guān)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本節(jié)課主要完成課文4、5、6三段的閱讀鑒賞。通過揣摩“景語”,弄清文章的寫景特點。
一、導語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詩人、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初中時,學過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歲考入北大哲學系;
。2)27歲任清華大學教授;
。3)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主席高度贊揚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麗樸素。
二、初步感知課文
1、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來。
明確:1927年。
2、師生共同回顧歷史:1927年,發(fā)生過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3、提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朱自清先生這時的心境如何呢?讓我們從他的優(yōu)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尋找答案吧!
4、放錄音,配樂朗誦《荷塘月色》
要求學生聽清字音,進入情景,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5、提問: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于寫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明確:4、5、6三段。
三、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ㄒ唬┱b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边\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lián)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tài)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边\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tài)、羞澀神情的,現(xiàn)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zhì)。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象。
。ǖ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保ㄌ崾緦W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zhuǎn)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xù)、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zhuǎn)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扒逑恪迸c“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ǖ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边\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jié)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chuàng)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ǖ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弊髡甙阉娕c想象結(jié)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4、師生共同小結(jié)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lián)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ǘ┱b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jié)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tài)。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tài)。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jié):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ㄈ┱b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jié)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huán)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jié)。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韻律協(xié)調(diào),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熟讀,品味4~6段(組織學生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全文,進一步了解全文的結(jié)構(gòu)及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
2、背誦4~6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借助背景、關(guān)鍵語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一、檢查背誦(抽查1~2名同學)
二、檢查對課文結(jié)構(gòu)理解的情況
1、提問:試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具體描述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
明確:
全貌:路幽、樹多、月淡邊走邊想:想現(xiàn)實邊走邊看
葉
花
出門看月下荷塘香
荷塘濃
頗韻
家不光
寧塘上月色影
靜色
深夜回家去憶過去邊走邊憶江南采蓮看近樹遠山
《采蓮賦》四沒精打采的路燈
《西洲曲》周熱鬧的蟬聲蛙聲
2、提問:從課文結(jié)構(gòu)看,作者的一切活動都是由“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引起的,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關(guān)鍵,試聯(lián)系背景討論作者“這幾天心里”為什么“頗不寧靜”?(可以分成若干小組討論、回答)
明確:
。1)對現(xiàn)實不滿的憤激;
。2)對政局和個人前途的憂慮;
(3)表現(xiàn)了一種我行我素的閑適心情;
(4)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課文中的情與景
1、提問:平常我們見到的寫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濃艷明麗的,本文描寫的景色卻是素淡的,朦朧的。景語即情語,試結(jié)合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夜游荷塘是為了擺脫“心里頗不寧靜”,追求剎那間的安寧。作者筆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靜安寧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處”,不濃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樣的調(diào)和適中安逸。追求剎那間的安寧正是為了暫時忘卻,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對當時現(xiàn)實的不滿。荷塘景色越寧靜、安逸,越反襯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把這種情感很自然地融入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師生共同活動)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忽然想起來采蓮的事情來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3、提問: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但蟬聲和蛙聲又打破了他內(nèi)心的寧靜,作者的思緒由理想回到現(xiàn)實,似乎可以收尾,為什么還要寫一段描寫古人采蓮和記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試結(jié)合語境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誦讀,討論后回答)
明確:從全文看,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剛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蓮,這順理成章。游荷塘沒有使作者擺脫“不寧靜”,于是作者又回憶歷史,描繪出了一幅熱鬧歡快的景象,這不僅反襯出此時的靜,更表現(xiàn)了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歷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諧音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猶如兩幅畫圖,形成了“冷”與“熱”、“靜”與“動”的強烈對比,寫出了一個知識分子內(nèi)心的矛盾與沖突。“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既是因回憶而勾起了鄉(xiāng)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擺脫這種不寧靜而又擺脫不掉的萬分苦惱的心情。
四、放錄音,再品全文
1、體會一位知識分子當時的苦悶心情。
2、品味課文“景語”“情語”渾然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
3、感受作者樸素、準確的語言特點。
五、小結(jié)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藝術(shù)的筆法,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清新、美麗、寧靜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難所。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預習《金岳霖先生》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頌揚中國知識分子的美好情懷。
2、賞析精美語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鑒賞能力。
3、引導學生關(guān)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重難點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交織”的感情。
教學方法
話題探討法、鑒賞法
注意要點:
1.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2.引導學生品味表達作者感情基調(diào)與感情發(fā)展變化的關(guān)鍵語句。
3.引導學生體味本文描寫景物的特點,從中領(lǐng)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新課
(課件1)
同學們,請看畫面,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碧綠的荷塘。面對此等美景,楊萬里贊嘆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周敦頤卻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
描寫同一事物卻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證了王國維先生的那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
。ㄕn件2)寫景是為了抒情,客觀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觀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們就跟隨朱自清的腳步,看一看他給我們描寫了怎樣的荷塘美景,抒發(fā)了怎樣的獨特情懷!
。ㄕn件3)打出題目《荷塘月色》。
三、聽配樂朗誦,初步感知。
教師:優(yōu)美的誦讀讓人陶醉,下面,我們先來聽一聽本文的配樂朗誦,同學們小聲跟讀,隨文入境!
邊讀邊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給文章每個段落加上番號。
2、找出文中表現(xiàn)作者心情的語句。
課件放配樂誦讀。(課件4)
四、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出作者游蹤,探究作者情感路線。
相信優(yōu)美的誦讀已經(jīng)讓我們沉醉其中。現(xiàn)在大家來看看文章開頭。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夜深人靜之時本應好好休息了,但許多事情剪不斷,理還亂,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來排遣內(nèi)心的煩惱!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回蕩!
問題2:為排遣不寧靜,作者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齊答)
師生共同明確。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問題3:一夜暢游,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
學生齊答。(只讓學生回答“找到”還是“沒有找到”)到底找到?jīng)]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nèi)心獨白。我們先一起來朗讀這個自然段。
學生朗讀。
問題4: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學生明確:盡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種淡淡的喜悅之情!作者只有這幽僻的壞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拋開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梢娮髡邔ΜF(xiàn)實的不滿!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绷髀冻鲎髡邽槟軌驎簳r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悅!梢娮髡呋孟氤摤F(xiàn)實!
五、師生互動,賞析4、5、6自然段。
帶著滿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悅,朱自清來到了荷塘邊。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們來與他共同分享!
。ㄒ唬⑽覀兎殖蓛山M,第1組同學朗讀第4段,第2組同學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歡的句子,并思考為什么喜歡。(課件5)
1、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大力鼓勵多答,暫時不作評價)
2、同學們說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nèi)サ粑闹械哪承┚渥雍驮~語,表達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課件6展示改動后的文字)我們來讀一讀。
改動文字:荷塘上面,滿是葉子。葉子出水很高,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開著的,有打著朵兒的。微風過處,送來清香。這時候葉子和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課件6)
學生朗讀。問:感覺怎么樣啊?(學生:不好)
教師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疊詞,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長婀娜、靈動飄逸(課件7)
裊娜——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這寫出了荷花柔軟嫵媚飽滿的荷花柔美姿態(tài)(課件8)
羞澀——含苞欲放的嬌美情態(tài),有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钡纳倥膵尚。(課件9)
明珠——晶瑩剔透
星星——閃閃發(fā)光、忽明忽暗(課件10)
美人——用剛出浴的美人來形容露珠點點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而想到荷花的質(zhì)樸、清新、純潔、淡雅和高貴、冰清玉潔(課件11)
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若有若無、輕靈飄渺,用聽覺來寫嗅覺,想像奇妙
閃電——突出快速
脈脈——飽含深情,極富人性之美
一番賞析后,相信同學們對這一段已經(jīng)有了全新的感覺,下面讓我們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讀來詮釋本段。學生朗讀。(課件12)
教師小結(jié):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豐富啊,古人有讀《漢書》來下酒,今天我們是品“荷塘月色”來純凈我們的心靈!
2、兩組交換,賞析5、6段。(課件13、14)
參考:(以學生講為主,教師重點分析四處)
第5、6段:
重點1:“瀉”——一個“瀉”字,頓時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幽靜幽美,這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yōu)美。(“照”字直白,是如實地寫,不是描繪,淡而無味。另方面與“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諧感。)(課件15)
重點2:浮——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tài),突出了恬靜朦朧,一個水氣迷蒙、月色輕籠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給人騰空而上的感覺,不能妥帖地道出霧的.輕柔。)(課件16)
重點3:“畫”——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印”不能寫出美)(課件17)
重點4:“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薄@種朦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課件18)
教師小結(jié):朱自清就是就是這樣一位神奇的國畫大師,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語言之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雅、朦朧和諧之景,讓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心境與景物融為了一體,整個天地融為了一體!給我們以巨大的審美享受!寫景是為了抒情,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
。ù虺稣n件19)
畫面——美麗
氣氛——寧靜
格調(diào)——雅致
六、簡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情景交融。
問題5:荷塘月色如此迷人,但朱自清回到家中時,是不是完全擺脫了心靈的苦悶了呢?
學生回答:沒有。(如學生回答找到了,就引導對下面兩個句子的理解)
問題6:從后文的哪些抒情語句可以看出?
學生回答:
1、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2、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ù虺稣n件20)
家———小路—————荷塘————家
不寧靜—受用無邊月色—我什么沒有—無福消受
教師補充小結(jié):李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朧之景抒朦朧之情,不著痕跡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雖然他沒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們在荷塘月色中能夠深深感受到:人生憂傷雖輕猶重,孤獨苦悶似淡還濃!
七、知人論世,頌揚中國知識分子美好情懷。
教師:29歲的朱自清此時已是清華大學教授,前途無量,怎么會如此惆悵和苦悶?要了解這一點,就必須“知人論世”,了解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性格氣質(zhì)!我們來看一看本文的時代背景。
1、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蔣介石發(fā)動4.12反革命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
2、朱自清在同時期發(fā)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
教師小結(jié):很明顯,時代的風云變幻在朱自清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面對黑暗現(xiàn)實,作者看不到希望前途,因而迷茫惆悵!朱自清雖然選擇了暫時的逃避,但至少他是愛國的,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正直的!體現(xiàn)了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行!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20年后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塑成了萬人景仰的人格豐碑!
教師總結(jié)全文:同學們,“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接過中國知識分子這面愛國的大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新的樂章!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5
【教學目的】
1、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比喻和通感的表達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jié)構(gòu)。
3、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普遍意義。
4、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3、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普遍意義。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guān)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寫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寫景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寫荷塘上的月色,寫月光下的荷塘,相當成功。作者表現(xiàn)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悅。低調(diào)情緒籠罩著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寧靜,路是幽僻、幽靜的,云、月是淡淡的,樹色是陰陰的。蟬聲與蛙聲雖熱鬧,但與“我”無緣。不滿現(xiàn)實,但又不得不回到現(xiàn)實中來。至于喜悅,課文開頭忽然想到日日走過的荷塘,“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的,“今晚卻很好”,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暫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頓生。于是,由賞景想到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jié)”“風流的季節(jié)”,淡淡喜悅之情也是籠罩在全文的。我認為,本文的教學,應加強朗讀,通過朗讀體會文章的韻味,通過反復誦讀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初步感知課文;
2、品讀課文第二部分(集中寫“荷塘”寫“月色”的4、5、6段)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荷花深為中國人所喜愛,無數(shù)的騷人墨客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傳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可以說,荷花已成為中國文學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意蘊可謂深遠,其意境可謂獨特而優(yōu)美。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寫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書)
二、 聽課文錄音,初讀感知課文
在過程中要求(板書):
。1)在重要詞語(特別是生字新詞)下面做上標記(第二課時時檢查)。
。2)在作者集中寫“荷塘”與“月色”的段落邊做上標記。
三、 品讀課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問:聽過錄音,請大家說說,文章集中筆力寫荷塘月色的`是哪幾個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學生可能認為是4、5自然段)
。ㄒ唬┢纷x第4自然段
1、請一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2、讓學生為這一段文字取個小標題(學生可能會取“荷塘月色圖”、“荷塘圖”等等,結(jié)合文題歸納出最合適的——月下荷塘圖)
3、師:這段文字描繪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點?
景 特點 修辭 (板書)
荷葉——圓形舒展 ——比喻
荷花——晶瑩剔透、忽隱忽現(xiàn)、纖塵不染妍媚多姿 ——比喻、擬人
荷香——若有若無、輕淡飄渺 ——比喻、通感
荷波(荷葉)——凝碧 ——擬人、比喻
流水 脈脈(形容流水無聲而似有情意) ——擬人
引導明確:
細致描繪荷塘的容貌,順序?qū)懗龊扇~、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點引導學生明確比喻和擬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這里用了許多比喻有什么好處呢?例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舒展、動感的聯(lián)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圓形舒展的嬌美姿態(tài),洋溢著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運用擬人的句子;例析:“裊娜”,本指草木細長柔軟的樣子,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羞澀,意思是難為情,態(tài)度不自然,是專寫人的情態(tài)的詞。這兩個詞用來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導學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書。
4、賞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問: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蘊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我們把五官功能相互轉(zhuǎn)換彼此溝通的現(xiàn)象叫通感,又稱移覺)。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chǎn)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zhuǎn)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xù)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shù)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huán)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例:你的耳朵在偵察,
你的眼睛在傾聽,
你的指揮棒上
跳動著你的神經(jīng)。(艾青《小澤征爾》)
以耳當目,以目當耳,視覺、聽覺互換,正寫出指揮家高度專注如癡如醉的神態(tài),強化人的感受,巧妙地傳遞感情。
小結(jié):細致描繪荷塘的容貌,順序?qū)懗龊扇~、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層次井然,委婉精細,栩栩如生,柔美動人。整段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寫荷葉、寫荷花、寫荷香、寫荷波,都確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讀第5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
2、讓學生再給這段文字取個小標題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賞析:
師:在這一小節(jié)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等等。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點)體會句子中詞語使用的妙處
這一小節(jié)中不僅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俦嫖觯篈、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照)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霧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明確:A、“瀉”表現(xiàn)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動態(tài) “照”僅寫出光線的照射
B、“浮”表現(xiàn)出霧氣朦朧,“升”則失去朦朧之態(tài)
、谖觯骸皡s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畫”,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師:(總結(jié))可見,雖是一字之差,但表達效果卻明顯不同,意境也相去甚遠。我們要以嚴謹?shù)淖藨B(tài)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細推敲。
5、析句: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這一句轉(zhuǎn)折復句是前幾句描寫月色的總結(jié)。作者又一次運用“通感”或“移覺”的修辭說法,把上文描寫的月光、樹影揉合在一起,在讀者面前,既樹立視覺形象又樹立聽覺形象,給讀者以清新雅潔的藝術(shù)享受。
小結(jié):第五自然段,著力描寫月色,先是正面寫,后是反襯。多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工巧熨貼。有光有影,有明有暗,從月光的映照下又進一步寫出了荷塘勝景。
(三)品讀第6自然段
1、請全班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
2、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有人認為,這一自然段并沒有寫月光,請說說認為這一段沒有寫月光的理由;有人認為這一段其實寫了月色,請說說認為這一段寫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種觀點:這一自然段只是寫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楊柳、樹色、遠山、路燈光以及聲音,從文中看不到描寫月光的句子。
第二種觀點:雖然這一自然段寫了許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筆墨描寫樹,但如果沒有月色的襯托,景色就會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籠罩之下的,正是在這樣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獨特的感受。例:“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霧;但揚柳的風姿在煙霧里也分辨得出”這一句。設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線下看這些樹,肯定不會有一種朦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會產(chǎn)生“陰陰的”感覺,才會“像一團霧”。
3、小結(jié):這一節(jié)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nèi)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著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huán)境特點。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籠罩之下的,似乎無一處寫月,其實處處體現(xiàn)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筆鋒一轉(zhuǎn),流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空虛與哀愁。
[板書]:
樹:重重、陰陰(沉郁)
遠山:隱隱約約
四周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
。ㄗ赃h而近)蟬鳴、蛙叫
4、學生比較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處(稍點撥):淡淡的-喜悅-哀愁
結(jié)束語:“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毕s蛙如此“熱鬧”,“我什么也沒有”。如此美麗的月色,如此讓人陶醉的美景,卻也難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讓作者的心情如此復雜?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2、知識與能力目標:
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lǐng)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教師恰當?shù)奶嵘龑拢囵B(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教學重點】
。1)語言充滿詩情畫意,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
。2)通感的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
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
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注解詳細,學生可以據(jù)注釋自行解決。
【教學方法】
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鑒賞散文的相關(guān)知識。
2.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3、(美點尋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蹤。
4.引導學生體味第四段的語言美、畫面美。
【課文導入】
請看畫面,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碧綠的荷塘面對此等美景,楊萬里贊嘆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寫出了荷花的艷麗的色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楊萬里寫出了荷花的動態(tài)周敦頤卻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面對這樣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寫心中的情懷的呢?
【整體感知】
現(xiàn)在我們隨著動人的旋律再次走進朱自清先生心靈的荷塘,叩響心扉,解讀那淡雅朦朧的心語、心荷。
1、配樂動畫朗誦,初步感知、欣賞美景、體味感情同學們小聲跟讀,隨文入境!
2、、優(yōu)美的誦讀和美麗的畫面已經(jīng)讓我們沉醉不知歸路,我相信大家已經(jīng)體會到了美,現(xiàn)在可暢所欲言談談你談感受到的美美點尋蹤
。1)既寫荷塘又寫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將二者巧妙的結(jié)合起來了幽雅、朦朧幽靜的畫面美。
。2)用詞句美、語言美。
。3)情感很美。
總結(jié):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
3、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出作游蹤
問題(1):
①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回蕩!此句稱“文眼”
②:29歲的朱自清此時已是清華大學教授,前途無量,怎么會如此惆悵和苦悶?
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老蔣發(fā)動4.12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朱自清在同時期發(fā)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
、邸斑@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是社會現(xiàn)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瀾,放在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調(diào)
問題(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來排解不寧靜的?
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齊答)
師生共同明確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加強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這節(jié)節(jié)課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語文教學的多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關(guān)鍵的語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品味、鑒賞,感悟是靈動的,具個性色彩的;配樂朗誦,動畫欣賞隨文入境,營造美的氛圍研究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寫作意圖與價值取向,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與思想情操陶冶融為一爐,發(fā)揮了語文的實用功能、發(fā)展功能、審美功能,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多方面獲得培養(yǎng)但學生互動稍顯不足。
第二課時
1、播放古箏曲《春江花月夜》,生談感受。
2、出示寫月的詩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李白《月下獨酌》描寫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gòu)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現(xiàn)出詩人的獨斟獨酌,及舉目無知音的孤獨之情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明確月色是難寫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樣寫月色的。
3、美讀五六段配樂《月光》
4、課文第5小節(jié)寫了什么景色?
學生回答:寫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以流水作比,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
。2)通過霧寫月光:薄薄的青霧,霧的輕飄壯。
。3)通過荷花與荷葉寫月色的朦朧:像在牛乳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荷葉、荷花安謐、恬靜的情狀。
(4)以樹影寫月色:畫,濃淡適宜。
(5)通過光與影的和諧寫月色:和諧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歡的句子,并思考語言有什么特點。
語言:樸素、典雅、充滿詩意。
“朱先生的語言,歷來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chǔ)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話,毫無雕飾的文字,更有精心‘揀練’的遣詞用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浮’二字生動的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青紗的夢。
為什么說“瀉”“浮”二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呢?可否用“照”替代“瀉”,用“升”替代“浮”(替換法)。
由學生找,談談體會,教師點撥。
參考:(以學生講為主,教師重點分析四處)。
“瀉”——一個“瀉”字,月輝照耀一瀉無余之景,頓時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幽靜幽美,這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yōu)美(“照”字直白,是如實地寫,不是描繪,淡而無味另方面與“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諧感)。
浮——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tài),突出了恬靜朦朧,一個水氣迷蒙、月色輕籠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給人騰空而上的感覺,不能妥帖地道出霧的輕柔)。
(2)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的為何用畫不用?
“畫”——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印”不能寫出美)。
。3)“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這種朦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畫面美: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成的朦朧景色。
7、寫景技巧:虛實結(jié)合,虛中見實,貼切的表現(xiàn)了朦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態(tài),一種攝人心魄的意境。
討論第6節(jié)。
學生自己分析,教師作適當點撥:
這一節(jié)寫荷塘的四周在這里,作者以樹為著眼點,由遠及近,寫出了楊柳、遠山、燈光、蟬聲、蛙聲。
。1)四面的樹(照應第2節(jié))有遠有近:楊柳最多遠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近。
。2)寫樹不忘寫月色:陰陰的。
。3)路燈光把作者從幻想中召回,最后兩句雖似寫景,實則點明心境寫樹上的蟬聲與水里有蛙聲,由寂靜到熱鬧,充滿了生機,將荷塘和月色襯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悶還是籠罩在心頭關(guān)于動靜: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荷葉本來是靜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動的,是舞女的裙化靜為動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以動襯靜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葉、荷花、荷香(靜);荷波、荷韻(動)動靜結(jié)合。
。4)運用了繪畫技巧來寫荷塘的環(huán)境。
。5)作者筆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明暗結(jié)合,喧寂相間板書:景物的特點:淡雅、朦朧。
(6)襯托手法:單寫月光單調(diào),作者著力摹寫月的投影,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接在一起,構(gòu)成了美麗的圖畫。
。7)出示五六段知識結(jié)構(gòu)圖示。
。8)總結(jié)畫面美:月光如水、薄霧似紗、花葉如夢、黑影斑駁、楊柳如畫、光影似曲。
5、教師小結(jié):朱自清就是就是這樣一位神奇的國畫大師,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語言之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雅、朦朧和諧之景,讓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心境與景物融為了一體,整個天地融為了一體!給我們以巨大的審美享受!寫景是為了抒情,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難以言說的情!
6、總結(jié):
畫面——美麗氣氛——寧靜格調(diào)——雅致
7、技巧: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遠近相宜、巧用修辭、煉字、襯托、巧用疊詞效果;濃淡相宜。
8、一番賞析后,相信同學們對這一段已經(jīng)有了全新的感覺,下面讓我們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讀來詮釋。
4、5、6段教師小結(jié):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豐富啊,古人有讀《漢書》來下酒,今天我們是品“荷塘月色”來純凈我們的心靈!
9、作業(yè):
收集寫月的詩句,背誦4到6段。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7
教學重點: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寫。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朗讀課文2-6小節(jié)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寫。
1、 課文第2小節(jié)寫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樹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極言環(huán)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強了濃重的夜晚氣氛;“陰森森”虛寫,渲染恐怖的氛圍。這些景是憂悶郁結(jié)的作者眼中之景。寫月光雖然是“淡淡的”,但卻與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卻很好”,可見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課文第4小節(jié)寫了什么?作者怎樣寫的?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寫了月下荷塘
靜態(tài): 葉:田田、亭亭
花:零星點綴
微 開著的--裊娜(輕盈多姿)
風 打著朵的--羞澀(嬌怯不語) 形象
過 如明珠--潔白
處 如星星--綠葉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纖塵不染
動態(tài): 花:花香,如歌聲
葉:凝碧的波痕:整齊而有節(jié)奏的波動
3、課文第5小節(jié)寫了什么景色?
學生回答:寫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過霧:薄薄的青霧
(3)通過荷花與荷葉寫月色的朦朧:像在牛乳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
(4)以樹影寫月色:畫,濃淡適宜
(5)通過光與影的和諧寫月色:和諧的旋律
4、討論第6節(jié)
學生自己分析,教師作適當點撥:
這一節(jié)寫荷塘的四周。在這里,作者運用了繪畫技巧來寫荷塘的環(huán)境。作者筆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明暗結(jié)合,喧寂相間。
(1)四面的樹(照應第2 節(jié))
有遠有近:楊柳最多--遠
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近
(2)寫樹不忘寫月色:陰陰的
(3)路燈光把作者從幻想中召回,最后兩句雖似寫景,實則點明心境。寫樹上的蟬聲與水里有蛙聲,由寂靜到熱鬧,充滿了生機,將荷塘和月色襯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悶還是籠罩在心頭。
5、小結(jié)
無邊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獲得了喜悅,但處于喜悅之中卻時而受到憂愁的牽制,即使遙想“熱鬧”、“風流”的采蓮盛況,也只得片刻歡欣,最終擺脫不了那滿懷的愁緒。作者所寫的景物淡雅、朦朧,通過寫景所表達的感情也是如此。從文章風格看,委婉掩抑,沒有悲喜的大起大落;從作者的個性看,他自稱是個“中和主義者”,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所以無論喜悅與憂愁,都是淡淡的。在寫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與景的交融。
板書:
景物的特點:淡雅、朦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三、學生再讀課文2-6小節(jié)
四、品味文章的語言
由學生找,談談體會,教師點撥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充滿詩意。
1、 比喻和擬人(結(jié)合課后練習三)
例如:
⑴.第4小節(jié)寫靜態(tài)荷花的三個比喻
效果:這一比喻與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營造出一種純美的非現(xiàn)實的境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個“瀉”字寫出月輝照耀一瀉無余之景,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寫荷葉荷花“像籠著輕紗的夢”,表現(xiàn)了月下荷葉荷花輕飄柔美的姿容,通過寫葉和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效果:擬人的寫法賦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寫出荷花的神韻。
小結(jié):比喻句加強了描寫對象的'具體性、形象性,使我們在遐思中獲得了無盡的美感享受。
擬人句更添景物靈秀動人的氣質(zhì)。
2、 通感的運用(結(jié)合課后練習二)
教師向?qū)W生介紹通感修辭:
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xiàn)互相轉(zhuǎn)化、彼此溝通的現(xiàn)象叫“通感”,也叫“移覺”。
如:“愉快的笑聲……像平靜的海面上不斷從這兒那兒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濱仲夏夜》)
又如:“那笛聲里有故鄉(xiāng)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郭風《葉笛》)
這個句子笛聲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明亮的陽光,三種感覺相融會,那笛聲該多么撩人情思。
請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兩個通感句,體會其表達效果(見課后練習)
小結(jié):通感的運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無限韻致,迷離精妙,另人情動神搖。
3、動詞和疊詞的使用(結(jié)合課后練習四)
小結(jié):動詞使用精當生動,富于表現(xiàn)力
疊詞運用的效果:
(1)傳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態(tài)美,色彩美;
(2)增加了語言的音韻美:文氣舒展,音節(jié)和諧;
(3)深入細致地表現(xiàn)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業(yè) :
1.歸納字詞
2.背誦4-6小節(jié)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8
活動背景:
在夏天這個充滿浪漫的季節(jié)里,花無疑是最具代表的事物。夏天的荷花,婀娜多姿,冰清玉潔,別具特色。荷塘月色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意境。我想給孩子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充滿浪漫和美妙的境界,荷塘、月色。毛筆作畫對于小班孩子來說,難度較大,運筆、握筆都成難題。忽略這些,只是簡單地表現(xiàn)荷花、荷葉,讓畫面充實、優(yōu)美,領(lǐng)略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畫面結(jié)構(gòu)和色彩合成,體驗創(chuàng)作的愉悅。
活動目標:
1、大膽運用毛筆畫荷花、荷葉,表現(xiàn)自己的“荷塘月色”。
2、嘗試合作布局畫面,運用簡單的色彩表現(xiàn)豐富的畫面內(nèi)容。
活動準備:顏料、毛筆、畫好底色的鉛畫紙、荷花圖片(課件)及實物若干、作畫過程幻燈,抹布、背
景音樂《春江花月夜》,美工服、月亮教具、布置場地。
活動過程:
一、欣賞“荷塘”,引起興趣
1、進入活動室,欣賞場地上布置的荷花池,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2、“夏天到了,花兒都收縮了自己的花瓣,怕被太陽曬黑了。荷花池里卻綻放了無數(shù)艷麗的花朵。荷花不怕太陽,越開越大,粉粉的,映襯在碧綠的荷葉上更是美麗。瞧,攝影師把這些美景都拍下來了!保ㄐ蕾p荷花課件)。
二、操作演示
1、我們沒有照相機,可是我們有畫筆,你會用什么顏色把荷花畫出來呢?(幼兒講述)
2、看看我們今天作畫的工具吧:鉛畫紙、毛筆、顏料(展示工具)
3、要把美麗的荷花畫下來,小朋友可要看仔細了(教師示范)
重點:毛筆蘸粉色,平按,表現(xiàn)花瓣,一片片花瓣組合,畫出荷花。換細筆,蘸綠色畫莖;大毛筆蘸綠色畫荷葉,荷葉要畫大些。
三、引發(fā)幼兒操作
荷花池開了很多的荷花,小朋友來不及畫了,那么就要找好朋友一起,團結(jié)合作,一起完成。有的小朋友畫荷花、有的畫荷葉。完成圖畫后,可以請客人老師來欣賞一下作品,看看我們的“荷塘月色”還缺少些什么,再把它畫的更美些。
四、幼兒操作
1、分組,分工。合作進行。
2、注意畫面的布局,要充實些。
重點:荷花的下筆要明快,幾筆完成一朵荷花。
五、展示作品
1、邀請客人老師欣賞作品,并補充完善。
2、布置作品在背景簾上,播放背景音樂,互相欣賞!昂妹赖暮商粒B月亮也陶醉了”(出示月亮教具)
活動反思:“荷塘月色”一開始,我就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浪漫和美妙的真實境界:荷塘、月色。在布置的場地上有綠綠的.背景窗簾,鋪上大片大片的荷葉,襯托嬌嫩的荷花,一片荷花池儼然就在身邊,帶孩子進入的一剎那,傳來的就是一片驚嘆和欣喜。孩子深深陶醉了,她們親密的接觸著美麗的“荷塘”,依依不舍,對于的活動的開展更是津津樂道。孩子是在美好的境界中愉快地表達自己的荷塘月色之美。按筆、勾畫都是有神無形,但是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片荷花池的景色,合作、分享這美好的畫面,是最后的高潮。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nèi)容。
2、學習本文通過寫景、狀物委婉曲折表達情感的方式,進而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
3、學習《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通感的運用。
教學重點:
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形式的基礎(chǔ)上,品味語言,賞析手法。
教學設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寫了優(yōu)雅、朦朧、幽靜的荷塘月色之美,朦朧、幽靜的荷塘月色也傳透出了作者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學生賞景比較容易,但對語言和景物層次的精妙之處難以感悟,同時對情中蘊含的情感則更難以感悟。因此在教學時先詳細敘說文章寫作的時代形勢和作者的復雜心境,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產(chǎn)生歷史的想象,再緊扣作者情感的變化揣摩語言的運用和意境的美。
課時安排:
兩教時。第一教時重點在于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鑒賞美景和語言。第二教時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第一教時
一、導入。
請同學描繪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別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課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lǐng)略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月下荷塘,這個荷塘是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
二、范讀入境,自讀體味。
整體感知,把握感情基調(diào)。選擇:
A.熱情奔放 B.積極樂觀 C.含蓄深沉
三、學習課文的4-6節(jié)欣賞美景和語言及手法。
1、 請同學讀出其最喜愛的句子,并說清理由。
2、 教師引導整體鑒賞,并歸納總結(jié)。
導讀第4小節(jié)。
、賳枺鹤髡咭来螌懥四男┚拔?是按照什么順序和什么角度來寫的?寫出了這些景物哪些特點?用了哪些手法?
分析,明確:景物:葉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這是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同時注意了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jié)合,把荷塘寫“活”。 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tài)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tài)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tài)。又或者說,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xiàn),揚靜而情動。
運用了比喻和比擬的手法。寫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寫花,白色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寫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荷波凝碧,流動很快,像閃電般;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余地是極大的。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情景交融、通感、動詞、疊詞。
2、能力:理清結(jié)構(gòu)、感受語言美。
3、情感:感受意境美,體會作者全心自由的狀態(tài)和情感。
【說明:我們現(xiàn)在給考生的這份簡案是將詳案進行了縮減,保留了總體思路和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關(guān)鍵詞,但大家在寫簡案時的風格各不相同。只要保證能把大體授課思路寫得自己能清楚,并能在講臺上順暢演繹出來,就是好的簡案。在考場上寫簡案時,目標可以不寫,只用三兩個名詞把最重點要解決的知識點放在教案最前即可,如“情景交融、通感、動詞、疊詞”!
二、重難點
1、重:情景交融;
2、難:感情的變化。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篗V,解析課題“荷塘”“月色”,到底美在哪里。
。ǘ┏踝x(朗讀指導)
1、朗讀全文,想象畫面。
2、師范讀,讓學生畫出并評自己喜歡的語句。
。ㄈ┢纷x(語言美)
1、指名讀。品荷花美。
。1)比喻:舞女的裙,靜中帶動
。2)擬人:“裊娜”,姣美
。3)通感:渺茫的歌聲,荷香飄逸
。4)品動態(tài)美:一絲顫動——凝碧的波痕
2、指名讀,品月色美。
。1)比喻句:牛乳——月下荷花的清新、月色的朦朧
。2)黑影、倩影:借相關(guān)事物,形象化
3、品評動詞、疊詞。
。1)師引導關(guān)注小詞:“瀉”——月光酣暢淋漓,寫活了。
(2)學生按照方法,點評其他。
【說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中,尤其是不同層次的閱讀這個重點環(huán)節(jié),考生如若覺得一些過渡語和引導詞,或者特別新奇的想法,不寫詳細就不能順暢表達,那就在保持整體環(huán)節(jié)次序進行的過程中,在某一小步驟上,詳細標明此處老師該如何用話述,如“默讀,找思路”這個步驟,就可以在下一行稍詳細寫上給自己的`備注:“如果說論據(jù)是諸多散落的珍珠的話,還需要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才能做成項鏈,論據(jù)才能更好地來證明論點。請大家再次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來證明“敬業(yè)”這一論點的?”】
。ㄋ模庿Q(探究情感)
1、聽錄音,進意境。
2、介紹寫作背景,論點:此時的朱自清,心情如何?小組討論,出示其內(nèi)心獨白。
(五)拓展(改寫)
1、配樂朗誦,摘抄、背誦。
2、改寫:把散文改成詩歌,或給散文配上一副水墨畫;小組。
【說明:一些只用關(guān)鍵詞代替,就能在講臺上演繹說它背后內(nèi)涵的內(nèi)容,只在簡案上寫出代表性關(guān)鍵詞即可。如上邊的辯論,考生可不必寫這么長的兩段引語,只簡寫為“梁‘木匠—政治家=價值同’、拿破侖‘元帥—士兵’小組辯論”即可。我們建議大家多寫簡案,多去構(gòu)建自己的“代表性關(guān)鍵詞”系統(tǒng),這樣才能在考場上爭取更多時間!
【語文《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荷塘月色語文說課稿04-22
朱自清《荷塘月色》優(yōu)秀說課稿06-13
荷塘月色說課稿08-04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
《荷塘月色》說課稿通用03-20
荷塘月色說課稿13篇02-11
《荷塘月色》說課稿(14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