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通用18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也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教材插圖根據課文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小蝌蚪的變化過程。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袋”等14個生字,會寫“兩、就”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3、做到不懂就問,增強愛動物、愛科學的意識。
4、使學生從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三、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的現象。
四、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創(chuàng)建了“多向互動、合作探究”的主體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學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學習,朗讀感悟,個性展示的方法。讓學生借助色彩鮮明的畫面和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讀訓練中培養(yǎng)語感,展示個性,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時,我用謎語引出蝌蚪,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并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踝x全文,感知內容 整體感知是學好課文內容的重要前提。我讓學生看課件聽范讀課文,學生通過色彩鮮明的畫面和優(yōu)美動聽的范讀,身臨其境后,就能輕而易舉地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
。ㄈ┳R字教學。
我采用兒童的語言,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注重培養(yǎng)識字興趣和培養(yǎng)好的識字習慣,循循漸進,教會學生學習多種識字方法,掌握規(guī)律,主動識字。
(四)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因為本文是一篇看圖學文,所以在學這段課文前,我用課件出示第一幅圖,先讓孩子們觀察圖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再結合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描寫小蝌蚪樣子的詞(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在孩子們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孩子們把這段課文讀好,讀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圖,先觀察圖上畫了什么?再找出相應的段落自由讀,邊讀邊畫出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說的話。
。2)這幅圖上的小蝌蚪和前幅圖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課件出示對比圖)
(3)思考:小蝌蚪怎么想起要找媽媽?
(4)分角色表演“迎上去”,通過親身演繹,使得孩子們在情境中親身去感受,就很容易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這比蒼白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5)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蝌蚪和鯉魚媽媽的對話,(鯉魚媽媽要讀出親切的語氣)多種形式讀(分角色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小蝌蚪聽了鯉魚阿姨的話,有沒有找到媽媽呢?
。1)出示圖,先觀察圖,小蝌蚪遇到了誰?再找到相應的段落自由讀,畫出小蝌蚪和烏龜說的話。
。2)觀察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課件出示對比圖)
。3)表演“追上去”。
(4)指導朗讀好本段,(重點讀好對話)
(5)分角色朗讀
4、學習后面幾段
(1)出示課件(總結前兩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出示自學提示:觀察圖,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小蝌蚪又看到了誰?用筆畫出描寫青蛙樣子的句子讀一讀。畫出青蛙媽媽對小蝌蚪說的話,有感情地讀一讀。小蝌蚪變成青蛙后,跟著媽媽去干什么了?
5、總結全文 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長過程。讓這個知識點再一次強化。
6、實踐拓展 你還知道關于青蛙的哪些知識,交流。
7、課件出示課堂作業(yè)(填空)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能夠幫助孩子記憶。
(五)、板書設計 針對低年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我的板書設計采用圖片的形式,再現小蝌蚪成長為青蛙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起到了以圖引趣、以趣學文的作用。
六、總結
大千世界,無所不有。大自然無窮的奧秘等待著孩子們去探索,去發(fā)現!缎◎蝌秸覌寢尅芬徽n語句淺顯易懂,趣味性強。我運用了相應的電教媒體化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引導學生在朗讀感悟的同時,實現知識與能力、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巧妙融合,達到寓德育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2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二冊第三十四課《小蝌蚪找媽媽》。
一、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語言活潑、生動有趣的看圖學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作者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種寫法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學生樂學,興趣濃厚。
結合本課的特點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及文中重點詞句;理清課文條理;弄清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看懂圖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2)抓住“找”字,引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3)采用不同形式的自讀、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悟情。
情感目標:利用課文內容、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喜愛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并接受禮貌教育。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
二、學情分析及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書本、掛圖等有限形式,經過教師的講解對學生傳遞信息、教授知識。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后,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的授課方式,使教師、學生和教材在地位上都發(fā)生了變化,越來越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喜歡小動物,思維活躍,處于感性認識階段,注意力容易分散。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最直觀、最生動、最深刻的印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求知欲,培養(yǎng)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學習。在教學中我主要選用情境法、講授法、觀察探究、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怎樣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呢?我做了如下設計:
三、教學程序
1、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一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對一些形象直觀的物體感興趣,因此,上課開始,我播放小蝌蚪在池塘里有來游去的畫面和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我設下懸念:“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它長得什么樣?讓他們隨著輕松愉快的音樂帶著滿腔的激情和好奇進入本課的學習。
通過這種方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又能使學生在優(yōu)化的課堂環(huán)境中主動參與學習。
2、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小蝌蚪找媽媽及生長變化的動畫課件,學生通過觀看課件不僅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知道了它的媽媽是誰,又對“迎、追、游”三個動詞有了更形象、更直觀的理解,了解了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學生通讀全文,知道小蝌蚪遇到了誰,最后找到媽媽沒有。
這一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內容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小蝌蚪為什么跟青蛙媽媽的樣子不一樣?小蝌蚪為什么要去找媽媽?它們是怎樣找媽媽的?”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究的興趣。在課件的幫助下,學習的輕松、有趣,通過看、想、說等方式對學習資源進行了分析,培養(yǎng)了學生在快速觀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3、圖文結合,研讀品味
本文內容淺顯,語言簡潔明了,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敘述方法基本相同,教學時,我采用“扶”、“放”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重點指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在讀中自探自悟,合作學習,理解內容,品析詞句,總結學習方法,指導學生自學后面兩段。
。1) 教師引導,讀中悟情
教學時,用教師引導,讀中悟情,圖文結合,逐句學習的方式完成,著重學習小蝌蚪與鯉魚阿姨的對話。(幻燈片和鯉魚對話 “喂,你看到我們的媽媽在那里了嗎?”!磅庺~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這里,用多媒體出示兩種不同的預期的對話,讓學生分角色反復朗讀,在朗讀中受到文明禮貌教育!靶◎蝌秸覌寢尩倪^程中自己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這正是本課的難點。教學時,用圖畫配文字說明來突破難點。
(2) 自探自悟,合作學習
指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
1、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么變化?
2、它們見到誰,問了什么話?
3、得到了什么樣的回答?
然后自學第三、四段。再用提問、討論的方式檢查自學情況。在學小蝌蚪與烏龜的對話時,讓學生合作討論:“小蝌蚪為什么錯把烏龜當媽媽?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還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當小蝌蚪找到媽媽時,轉換角色讓學生做小蝌蚪,老師做青蛙媽媽,讓小蝌蚪對媽媽說找到媽媽后的心里話,讓書本知識得到升華。在感悟課文用詞形象準確的教學過程中我播放“迎上去、追上去和游過去”的動畫課件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利用課件的直觀效果,在突破重難點方面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歌曲欣賞,再現故事:低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活躍,枯燥單一的語言文字很難吸引孩子們長時間的注意力,因此課文學完,我用三幅圖片,以討論法為主來領悟小蝌蚪再找媽媽的過程中三個動詞“迎、追、游”隨后,播放歌曲《小青蛙》讓學生同小蝌蚪一起享受找到媽媽后成功的喜悅,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從而形成意念,轉化為內在。
在學科的教學實踐中,教育的信息化開闊了我們這些年輕教師的視野,我們漸漸具備了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教育理念,具有了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的教學服務意識,從而也就具備了敏銳的搜集信息的能力。于是,我們成為了學生學習情境的設計者,更成為了學生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指導者、幫助者,成為了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信息化教育為我、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與展示的平臺,我們便在這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上,感受著信息技術在教育變革中的推動作用,感受著它帶給學科課堂教學的巨大變化。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本課有六幅圖,與六段話中相對應:第一幅圖畫的是沒有長腿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第二幅畫的是長出兩條后腿的小蝌蚪,在詢問鯉魚阿姨。第三幅圖畫的是長出兩條前腿的小蝌蚪,錯將烏龜認做媽媽。第四幅圖畫的是小蝌蚪尾巴變短了,找到了青蛙媽媽。后兩幅講小蝌蚪已經長成青蛙,跳上荷葉,并和媽媽一起捉害蟲。課文對每幅圖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課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生長的特點,懂得要保護青蛙和小蝌蚪。
本課的教學要求是: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認真觀察圖畫,并通過朗讀了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說學生
學生對這課的內容是十分感興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長過程的`學生不多,因此,在學中設計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充分感知課文,利用課件吸引學生。同時,本課篇幅較長,需要指導學生的朗讀,特別是讓后進生朗讀好課文,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三、說設計
。ㄒ唬┲i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用一則謎底是青蛙的謎語導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頭飾,讓生形象感知兩者的差異;然后請生提問,看看有什么問題要問它們。這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ǘ├首x看圖,整體感知。
1.讓學生準備讀文:先說說遇到不會認的字怎么辦,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這樣可以避免生因畏難而不讀。
2.范讀課文(可由師范讀,也可由在自由讀中表現得很好的孩子來范讀。)
3.學生再讀,標出自然段和生字。
4.同桌互讀,正音。
5.指名接讀課文,注意翹舌音和后鼻音的正音。教讀長句。
。ㄈ┳灾髯R字。
1.小組內自主識字,比方法,比識字量。
2.檢查自學。注意鞏固翹舌音和后鼻音,交流好的方法,多表揚愛動腦筋的同學。
3.用生字說詞。
。ㄋ模┛磮D說話,精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抓小蝌蚪的樣子和“快活”理解。結合圖片和自編動作來感受體會,讀好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的快活心情。
2.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在仔細看圖后抓住小蝌蚪的變化和相近的句式,從扶到放讓學生學著自學。在朗讀練習中用自讀、對讀、輪流讀和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重點體會并讀好以下幾個地方:對鯉魚媽媽有禮貌的問話;叫媽媽時高興激動的心情;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說話時慈愛的語氣。在表演中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3.第六自然段的學習中選擇了青蛙捕捉害蟲的科普錄像,播放,使學生通過真切可感的情境,了解青蛙捕捉害蟲的本領和可怕的害蟲形態(tài)以及少先隊員打著紅旗保護青蛙的活動,從而把保護青蛙這一認識水平深化為高尚的道德品質。
4.讓生利用課件和板畫小結青蛙的生長過程。全文分角色朗讀和表演,升華感情。
。ㄎ澹┲笇懽。
“變”字注意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兩點的方向!白儭l”兩字都要注意上下兩部分大小比例恰當。其余四字交給學生自學。最后比賽。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這篇童話故事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配有圖文形式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以及最后變成青蛙的有趣過程。從教材編排看,童話中動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幼兒進行表演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童話中對話較多、重復式結構較多,幼兒很感興趣,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最佳范例,同時活動目標也明確指出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畫面內容,并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
二、說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2、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3、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畫面內容,并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三、說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畫面內容,并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顒与y點: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四、幼兒現狀分析
大班幼兒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活動時,幼兒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次活動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次活動的有利因素。
五、說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教學,以幼兒指導綱要為指導,根據故事內容的特點,創(chuàng)建了"多向互動、合作探究"的主體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游戲表演法、視聽結合法和分段觀察的三種教學方法。
六、學法指導
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guī)則。第二方面的學法指導是在啟發(fā)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行分角色表演。
七、說活動過程
1、猜謎激趣,導入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顒娱_始時,我用謎語引出蝌蚪,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并通過提問:"小蝌蚪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提問: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媽媽長得不一樣?幼兒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懸念,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另外還給幼兒提供了一次自由表達的機會。整整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2、完整欣賞故事,幼兒感知故事內容
整體感知是掌握故事內容的重要前提。我讓幼兒看課件欣賞故事,幼兒通過色彩鮮明的畫面和優(yōu)美動聽的故事,身臨其境后,就能輕而易舉地初步感知了故事的整體內容。教師通過
提問:
1)蝌蚪的媽媽長得是什么樣的?
2)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3)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們碰到了誰?互相說了什么?
4)它們把誰當成了媽媽?通過一系列的啟發(fā)性提問讓幼兒深入了解故事中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重復式結構的語句特點,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3、看圖片讓幼兒講述故事。
。1)、小蝌蚪為什么去找媽媽?
。2)、看課件第二段。遇到魚媽媽時,他們說了些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放映相應的幻燈圖片)小蝌蚪遇到龜媽媽時又會說些什么?一起來說一說。分段欣賞法更有助于加深幼兒對故事的記憶能力,使幼兒頭腦中更為清晰,為下面的角色表演奠定基礎。
4、在對幼兒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還有對幼兒進行思維訓練;顒又校彝ㄟ^質疑:小蝌蚪和青蛙媽媽長得像嗎?對其進行思維訓練。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回顧故事,自己來解決問題,變幼兒被動求知為主動求知,培養(yǎng)了幼兒的綜合判斷能力。在次看課件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并讓幼兒通過肢體來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長過程。本節(jié)課的難點就輕易解決了。
5、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表現出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活潑可愛的樣子;對鯉魚媽媽有禮貌的問話;叫媽媽時高興激動的心情;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說話時慈愛的語氣。這樣,充分體現個性化表演,讓有兒童在表演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6、小結:教育幼兒要保護小青蛙。
活動結束注重對幼兒的情感教育,教育幼兒要愛護小青蛙,知道保護小青蛙的措施。也達到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情感目標。
八、活動延伸,拓展創(chuàng)新
課堂是有限的,課外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課堂延伸到無限的課外去,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聯(lián)系,加強語言教學與其它領域的整合。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制作連環(huán)畫來表現故事的內容。
九、活動反思:
由于課件出現的問題導致課堂出現了停歇,整節(jié)課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最后也沒有總結。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5
【說教材分析】
活動一:語言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個流傳已久的經典故事。其生動、有趣的內容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故事中小蝌蚪找媽媽的急切心情及動物媽媽們給予小蝌蚪的幫助和安慰,幼兒并沒有深切的感受和體驗。中班幼兒能基本完整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教師可根據幼兒已有經驗,幫助幼兒挖掘故事背后深層的教育價值,激發(fā)幼兒在講述模仿小蝌蚪在一次次的尋找媽媽過程中,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基礎,進入表演情境,真切地感受和體驗故事中的關愛之情。
【說活動目標】
1、理解小蝌蚪與金魚、白鵝、烏龜間發(fā)生的故事內容,大膽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學習觀察畫面內容,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小蝌蚪尋找媽媽時的急切心情。
3、喜歡閱讀活動,體驗動物媽媽們幫助小蝌蚪的關愛之情。
【說活動準備】
課件、小蝌蚪、小青蛙圖片、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說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大大的腦袋,黑黝黝,細細的尾巴水中游?
小蝌蚪從沒有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兩者的不同。
2、欣賞故事,理解小蝌蚪與金魚、白鵝、烏龜間發(fā)生的故事內容,大膽模仿故事對話。
。1)播放課件,理解小蝌蚪與動物媽媽們之間的角色對話。
提問:小蝌蚪都遇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小蝌蚪是怎樣問鴨媽媽的?用了哪幾個好聽的詞?
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對小蝌蚪又說了什么話呢?
。2)總結提升:小青蛙的特征、動物媽媽們的出場順序。
3、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情、聲音大膽模仿小蝌蚪遇到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時的對話,感受找到媽媽后的愉悅之情。
。1)師幼互動講述,理解、熟悉小蝌蚪遇到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時的角色對話。
。2)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聲音表現與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對話的情節(jié),感受找不到媽媽時的急切,以及找到媽媽后的喜悅之情。
提問:小蝌蚪找不到媽媽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說話的語氣應該怎樣?動物媽媽們看到小蝌蚪找不到媽媽,又會用怎樣的語氣和小蝌蚪講話?它們找到最后媽媽了嗎?心情是怎樣的?
。3)小結:因為小蝌蚪尊敬動物媽媽、講話有禮貌,所以最后開心的找到了青蛙媽媽。
4、鼓勵幼兒嘗試選擇角色進行對話、交流,體驗小蝌蚪找到媽媽時的快樂。
提問:小蝌蚪長成小青蛙后,每天做什么?
如果你是小蝌蚪,還會和小伙伴一起做什么呢?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6
說活動目標:
1、體驗游戲的歡樂及表演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
說活動準備:
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說重難點:
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難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蝌蚪游的動作,學說各主角的話。
說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學蝌蚪游。
1、師:小朋友,教師帶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彈奏唱)
2、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貌?小蝌蚪在水里怎樣游?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
3、教師示范游。師: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樂伴奏下學蝌蚪游,吃食。
。1)[1~8]小節(jié):在音樂伴奏下重復三遍。師:蝌蚪姐姐請蝌蚪弟弟妹妹一塊兒來水里游。
。2)[9~12]小節(jié):教師帶領在xxx處咂嘴表示吃東西。師: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餓了,我們來吃點東西吧。
。3)重復[1~8]小節(jié)兩遍:師:吃飽了,小蝌蚪一齊游來游去做游戲吧。
。4)[9~12]小節(jié):師:吃飽了,姐姐帶你們去找媽媽吧。(音樂[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帶小蝌蚪找媽媽。
。1)音樂[13~16]結束,鴨媽媽出現,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教師扮}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樂再起,蝌蚪繼續(xù)游,到最終一句媽媽,媽媽在哪里時鯉魚出現,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烏龜出現,蝌蚪上前問,烏龜回答,同上。
。4)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青蛙媽媽出現,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快速游到媽媽身邊,一齊拍手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四、學說主角的話。
1、學說蝌蚪的話及其他主角的話。提問:剛才去找媽媽時第一個遇到誰?小蝌蚪是怎樣問的?(學說小蝌蚪的話)它是怎樣回答的?(學說鴨媽媽的話)
2、學說鯉魚、烏龜的話同上。
五、游戲重新開始。
請四位幼兒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教師在一旁幫忙)其他幼兒做小蝌蚪,教師做蝌蚪姐姐。
六、結束。
師:小蝌蚪們,我們在小河里歡樂地游泳、找東西吃、做游戲,還找到了媽媽,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下次再來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7
說教學目標:
1.會認“塘”“腦”“袋”“灰”“捕”等13個生字,會寫“兩”“就”“哪”“寬”“頂”“肚”“皮”“孩”“跳”等9個字,會用“已經”練習說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懂得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說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體型變化。
說教學難點:
1.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體型變化。
2.會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說課前準備:
生字卡,多媒體課件,
說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一個愉快的暑假,同學們一定認識了許多動物朋友,比如水里游的小魚小蝦,田里飛的蝴蝶蜜蜂,它們都和大家一樣自由自在的玩耍。那么,大家認識這些小動物嗎?(出示蝌蚪圖片)大家一定認識它們,它們過得可不開心了,因為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初讀課文
1、結合圖片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圖)說說小蝌蚪的樣子。(學生試說: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著長尾巴。)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鯉魚烏龜)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文中的生字生詞。
3.小組交流學習字詞。
4.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引導學生從字音字形字義上識字。
。2)教師重點指導:
【多媒體出示生字】檢察自學情況,教師邊檢查邊對個別字做強調。
然后以多種方式認識我會認的13個生字。
。3)學習會寫的9個生字
教師在田字格里做示范,學生描紅仿寫。
三、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你們掌握的可真不錯,那同學們齊聲朗讀我們的課文,看看這篇課文寫了幾個自然段,標出這些自然段。并思考問題: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而它自己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媽媽?他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3.你們課文讀完了,你們找出答案了嗎?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生:6個)
4.那看看大屏幕,老師剛剛提出的問題你們解決了嗎,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呀?(生:鯉魚媽媽、烏龜)
5.那它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ㄉ核仁情L出了兩條后腿,再長出了兩條前腿,然后尾巴變短了,最后變成了一只青蛙)
四、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的真不錯,課后繼續(xù)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說說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二、導學課文
1.導讀.第1自然段
。1)課文里是怎么描寫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
。2)小蝌蚪現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來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也來快活地讀讀書,請齊讀第一段。誰會用“快活”說話?(鼓勵暢所欲言)。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 導讀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怎么了?(長出了兩條后腿。)
(3)這時,他們看見了什么?(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了,于是鯉魚媽媽決定幫助它們找媽媽,它是怎樣回答的呢?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我們就是這群小蝌蚪,再來讀讀他們的話。(生讀蝌蚪的話)
。5)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蝌蚪媽媽的特點是什么?(四條腿,寬嘴巴。)
3.導讀第3自然段
。1)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繼續(xù)游啊游,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又長出了兩條前腿。)
。2)它們又看見了什么?(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
。3)因為小蝌蚪看見烏龜的四條腿又錯把烏龜當媽媽。(烏龜同青蛙一樣是四條腿,寬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從背后趕上去打招呼)表演動作。
4.導讀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
(2)青蛙媽媽什么樣?找出描寫大青蛙的句子。
板書:四條腿(蹲)寬嘴巴大眼睛(鼓)綠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過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媽媽,心里很高興、很踏實)表演動作。
5.齊讀第5---6自然段。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昵?(小蝌蚪尾巴變短了)
。2)小青蛙以后跟著媽媽做什么?(捉害蟲)
6.小結:學了課文,你們喜歡青蛙嗎?為什么?(因為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專門吃害蟲。青蛙善于捕捉害蟲,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蟲40~50只,多的達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蟲。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
三、課堂練習
1、讀寫生字新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課后作業(yè)
完成課后讀一讀記一記
五、板書: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后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 ↓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8
一、說教材簡析。
《小蝌蚪找媽媽》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二、說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如下教學目標: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讀物中的圖畫和音像材料閱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借助插圖、音像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從而感知青蛙的變化過程。在教學時,教師應少講、精講,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獨立思考的時間。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轮i語,激情導。
1、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猜個謎語,謎面是: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纯葱◎蝌秸业降膵寢屖鞘裁礃幼幽?
。ǘ┏踝x課文 整體感知。
1、放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3、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位聽,比一比誰讀的好?
。ㄈ﹫D文結合,講讀課文。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思考:小蝌蚪什么樣子?
。2)“快活地游來游去”是什么樣子呢?請你想像一下,做這個動作。
。3)展示相應的去畫課件。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讀這一自然段,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了什么?
。2)分組進行討論。
這自然段有3句話,先寫了小蝌蚪的變化;然后寫他遇到了誰,并向他打聽自己的媽媽在哪里;最后寫出媽媽的特點。
。3)出小蝌蚪和鯉魚的對話,想像他們談話時的語氣,試著讀一讀。(同時播放相應的課件)
小蝌蚪有禮貌、詢問的語氣;鯉魚阿姨和藹、沉著、有把握的語氣。
(4)生練讀,分角色表演。
3、依照以上的學習方法,分組合作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又向誰請教呢?
。2)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
4、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1)小蝌蚪找到烏龜,烏龜告訴它,它的媽媽頭頂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2)小蝌蚪看見大青蛙,找到了媽媽。
。3)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4)按下面的練習,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 ),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 ),沒過多久,( )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
5、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青蛙的變化過程。
。ㄋ模└星槔首x,加深理解。
1、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阿姨、烏龜和青蛙媽媽的對話。(青蛙媽媽的語氣是親切、慈愛的)
2、隨多媒體課件朗讀。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課堂小結。
小蝌蚪為了尋找媽媽,不斷地探索,靠著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去發(fā)現,不斷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贾米鳂I(yè)。
1、背誦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9
說設計意圖
“引導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數學的重要和趣味性”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中班下學期,孩子已形成了初步數概念,但很多孩子還不能正確判斷大小、排列方式等不同,但數量相同的各種物體的數量,面對孩子當前的狀況,結合幼兒認知特點及發(fā)展需要,我設計本次活動,教學活動目的.就是利用游戲化手段,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操作、探索中,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物品的數量,發(fā)展觀察及點數能力,體驗數數帶來的快樂。
說活動目標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發(fā)展觀察及點數能力,體驗數數的快樂,并能說出幾種動物的特征。
說活動準備
課件、鴨子、烏龜、螃蟹、魚、蝸牛、青蛙等大小圖片若干、音樂、背景圖。
說活動過程
一、數一數,引導幼兒準確點數10以內物體的數量
1、出示課件,用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準確觀察點數10以內物品的數量。
(1)出示7條魚,引導幼兒正確點數。
“小蝌蚪遇到了誰?數數有多少?”
(2)出示9只烏龜,引導幼兒正確點數。
(3)出示10只鴨子,引導幼兒進行封閉式點數。
2、利用小蝌蚪經過4次隊形變化但數量不變的情景,引導幼兒初步理解量的守恒。
“想一想,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變了幾次隊形?”
“小蝌蚪的數量有變化嗎?”
教師小結:盡管小蝌蚪變了4次隊形,但蝌蚪的數量沒有變,都是6只。
二、猜一猜,說一說,進一步加深對動物特征的認識。
1、利用課件,通過局部猜鴨子、烏龜、螃蟹等幾種動物特征。
2、拓展思維:除了剛才說的動物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并說出其特征?
三、做一做,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物品的數量
1、介紹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幼共同驗證,引導幼兒發(fā)現“秘密”。
說活動延伸:
和孩子一起隨音樂跳舞!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0
說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2、知道青蛙吃害蟲,要保護青蛙。
3、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說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視頻、魔術圖片、小卡片、小蝌蚪頭飾、《小蝌蚪找媽媽》歌曲。
說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黑腦袋圓溜溜,一條尾巴拖后頭。東游游來西游游,好像許多黑豆豆。"知道荷葉的用處很大,引導幼兒根據小動物的需要,想象荷葉有什么用。小朋友,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對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別看我長得挺可愛,其實我是個很可憐的孩子,媽媽一生下我就去了別的地方,我都長出小尾巴了還沒見過我的媽媽。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媽媽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視頻,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1、觀看視頻,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身體變化。
2、出示魔術圖片,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
三、發(fā)放卡片,幼兒動手操作。
1、幼兒按照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排序。
2、幼兒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圍成一圈跟在老師后面,根據歌詞自編動作。
五、小結:
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后,經常幫農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蟲,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哦。
說活動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轉暖,幼兒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河邊觀察小蝌蚪。
2、幼兒自己在家養(yǎng)一些小蝌蚪,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
說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并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fā)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guī)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于:從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范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 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2、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3、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畫面內容,并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二、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錄音故事、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課題。
"大大的腦袋,黑黝黝,細細的尾巴水中游!"
提問:"小蝌蚪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嗎?"
提問: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媽媽長得不一樣?
幼兒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看圖片,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1、小蝌蚪的媽媽長得是什么樣的.?
2、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3、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們碰到了誰?互相說了什么?
4、它們把誰當成了媽媽?
3、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1)、小蝌蚪為什么去找媽媽?
。2)、看圖片第二段。遇到魚媽媽時,他們說了些什么?小蝌蚪遇到媽媽時說了些什么?
4、小蝌蚪和青蛙媽媽長得像嗎?
再次完整看圖片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5、讓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6、活動延伸:引到孩子們把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用繪畫的形式做環(huán)畫冊,供幼兒相互交流、欣賞。
四、活動反思:
由于課件出現的問題導致課堂出現了停歇,整節(jié)課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最后也沒有總結。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2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2、知道青蛙吃害蟲,要保護青蛙。
3、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視頻、魔術圖片、小卡片、小蝌蚪頭飾、《小蝌蚪找媽媽》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黑腦袋圓溜溜,一條尾巴拖后頭。東游游來西游游,好像許多黑豆豆。"小朋友,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對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別看我長得挺可愛,其實我是個很可憐的孩子,媽媽一生下我就去了別的地方,我都長出小尾巴了還沒見過我的媽媽。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媽媽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視頻,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1、觀看視頻,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身體變化。
2、出示魔術圖片,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
三、發(fā)放卡片,幼兒動手操作。
1、幼兒按照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排序。
2、幼兒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圍成一圈跟在老師后面,根據歌詞自編動作。
五、小結:
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后,經常幫農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蟲,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哦。
活動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轉暖,幼兒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河邊觀察小蝌蚪。
2、幼兒自己在家養(yǎng)一些小蝌蚪,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點及青蛙的成長過程。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匯報
1.我會認:認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
。ㄏ仍谛〗M內匯報,然后指名匯報。)
2.我會讀: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讀課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點。
小組學習活動:
。1)將描寫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點的詞句混在一起,請學生認讀。
。2)觀察并發(fā)現這些詞句與什么有關,接著按照一定的順序重新整理、排列這些句子。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點的.句子。
2.看動畫,給動畫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樣找媽媽。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交流(先小組內交流,再指名交流。)
。3)匯報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小組學習活動我會擺。
讓學生將3張小圖按照青蛙的成長過程重新排列,然后說一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5.談一談:你喜歡小蝌蚪和它的媽媽嗎?為什么?
6.朗讀全文。
三、拓展
學生將課前搜集的有關青蛙的資料進行交流。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4
活動目標:
1、了解水墨畫的工具,學習使用毛筆畫水墨畫。
2、嘗試用大小毛筆,使用濃、淡墨表現蝌蚪和荷葉。
3、體驗畫水墨畫帶來的不同感受。
活動準備:
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欣賞ppt,水墨畫所需工具,范畫
活動過程:
1、遷移幼兒經驗,導入活動,播放ppt圖片。
教師:還記得故事《小蝌蚪找媽媽》里的小蝌蚪嗎?它們的是什么樣子的?池塘里還有什么?(荷葉和荷花)
2、出示范畫,引導幼兒探索水墨畫的畫法。
(1)欣賞觀察水墨畫,了解水墨畫的特征。
教師:荷葉、荷花和蝌蚪是什么樣的'?哪里用濃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淡彩?
。汉扇~的中心有一個小圈,旁邊還有細細的葉脈;荷花的花瓣是尖尖的;蝌蚪是圓圓的腦袋后面拖著細細的尾巴。
。2)認識了解工具:粗細不同的筆、濃墨、淡墨和淡彩。
。3)探索畫蝌蚪荷葉的方法。
教師:我們可以怎樣畫呢?大筆畫什么?小筆畫什么?用什么方法畫?
教師引導幼兒大筆淡墨畫荷葉和莖;小筆淡彩用按的方法畫荷花;小筆濃墨畫葉脈、莖上的刺和蝌蚪。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提出要求。
教師:先畫荷葉,再畫荷花,最后畫蝌蚪。注意濃墨淡墨的區(qū)別,保持畫面的干凈整潔。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畫成6幅連環(huán)畫,表現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節(jié)。
2、引導幼兒用與物體相應的顏色作畫。
3、培養(yǎng)幼兒注意遠近、大小關系,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重點: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畫成6幅連環(huán)畫。
難點:注意遠近、大小關系,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鴨子、魚、烏龜、鵝、青蛙圖片,圖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我們已經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今天我們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內容畫出來,每一段故事畫一張畫,連起來就叫連環(huán)畫,讓別人把幾張畫連起來看就知道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兒討論,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觀察。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我們把故事分成6幅圖,在畫的右下角標上數字。
畫之前,請幼兒先想好如何構圖。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將主要角色畫在紙的`中間,注意添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物形象和設計畫面。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并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并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6
活動目標:
1、在有困難時能進行語言求助。
2、激發(f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胸飾魔法場景,配班教師扮演魔法師
活動重點:
學說“請你我。”能力弱的幼兒學說“我!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小蝌蚪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媽媽、媽媽在哪里,寶寶找你不停留。”(念兒歌進場)
“咦?媽媽是誰呀?我們去找找吧!”
二、過程
1、教授咒語“請你我!”,并講解游戲規(guī)則。
“找媽媽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門,要從門里的魔法師手上拿到媽媽的畫像,可是想通過魔法門要先學會一句咒語‘請你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通過三道魔法門拿到三張圖畫拼在一起就能看見媽媽啦!準備好了嗎?出發(fā)”
2、教師引導幼兒游戲
第一道門:請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出想什么忙。
第二道門:請部分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謝謝。
第三道門:請個別幼兒說,并繼續(xù)引導幼兒說謝謝。
3、拼圖
“三張圖片都拿到了,我們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現在把圖片拼起來看看我們的媽媽是誰”“看!她是誰?”(幼兒回答)
“對,原來我們的.媽媽就是能干的小青蛙!
三、結束
“我們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難的時候請人忙,F在我們一起去媽媽那里吧!”(念兒歌出場)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7
活動課題:
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節(jié)。
2、能用簡筆畫表現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嘗試將其做成連環(huán)畫。
活動準備
1、教師將故事主要角色的繁華粘貼在活動室中。
2、彩筆、油畫棒、紙
3、小蝌蚪找媽媽的課件。
4、實物小蝌蚪
活動過程
1、出示蝌蚪,引導幼兒觀察,引起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誰知道它的名字?你在哪里見過它?
2、結合課件,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引導兒欣賞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是春天呢?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遇到了誰?小蝌蚪為什么總是認錯媽媽呢?
3、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看動畫欣賞故事,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并提問:青蛙媽媽的卵都變成了什么?小蝌蚪看到了誰就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時先遇到了誰?又遇到了誰?它們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小蝌蚪和媽媽長的不一樣呢?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4、請幼兒了解連環(huán)畫的`制作方法。請幼兒借助已有的經驗說說:看過哪些連環(huán)畫?是怎樣畫的?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什么是連環(huán)畫?有什么特點?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畫連環(huán)畫?
5、播放故事磁帶引導幼兒畫連環(huán)畫?
6、請幼兒互換連環(huán)畫,欣賞并相互交流,比一比:誰畫的好?為什么?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8
活動目標:
1、 在有困難時能進行語言求助。
2、 激發(f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胸飾魔法場景,配班教師扮演魔法師
活動重點:
學說“請你幫幫我!蹦芰θ醯挠變簩W說“幫幫我!
活動過程:
一、 引題
“小小蝌蚪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媽媽、媽媽在哪里,寶寶找你不停留!保顑焊柽M場)
“咦?媽媽是誰呀?我們去找找吧!”
二、 過程
1、 教授咒語“請你幫幫我!”,并講解游戲規(guī)則。
“找媽媽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門,要從門里的`魔法師手上拿到媽媽的畫像,可是想通過魔法門要先學會一句咒語‘請你幫幫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通過三道魔法門拿到三張圖畫拼在一起就能看見媽媽啦!準備好了嗎?出發(fā)!
2、 教師引導幼兒游戲
第一道門:請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出想幫什么忙。
第二道門:請部分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謝謝。
第三道門:請個別幼兒說,并繼續(xù)引導幼兒說謝謝。
3、 拼圖
“三張圖片都拿到了,我們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現在把圖片拼起來看看我們的媽媽是誰!薄翱矗∷钦l?”(幼兒回答)
“對,原來我們的媽媽就是能干的小蛙!
三、 結束
“我們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難的時候請人幫忙,F在我們一起去媽媽那里吧!”(念兒歌出場)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05-16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優(yōu)秀05-31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精選10篇)11-02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5篇)03-24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精選12篇)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5篇01-04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5篇02-20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5篇12-16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 (15篇)01-13
大班語言領域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