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我們多一分理解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一:
周五下午家長陸續(xù)進來拿好小杯子接走了孩子,還剩下最后的睿睿和莉莉在對照著小青蛙畫報的折紙圖示各折了一只蜻蜓,然后拿在手里飛起來,一邊飛嘴巴里一邊念:“飛呀飛呀!我的蜻蜓比你的蜻蜓飛得高,”兩人在踮著腳尖比高,而后追逐打鬧起來。恰好兩位家長邊聊邊走進來,睿睿媽媽說:“我家睿睿一點都不聽話,你看又瘋起來了,每次讓他寫字他就坐不住,一會跑到房間來看電視,磨磨蹭蹭,這樣以后上小學真是個麻煩!崩蚶驄寢屢贿吅茸∨畠阂贿吔舆^話茬:“小孩子都一樣,我家這大孩子做事不專心,小孩子今年剛上小班老師也反映上課開小差,兩個孩子都這樣,我也頭痛。”聽到聲音,兩個孩子不約而同地飛奔到媽媽身邊。
案例分析:如果看表面現(xiàn)象,兩個孩子在教室追逐打鬧,看似頑皮行為,要是在平時的集體環(huán)境里,肯定是要不允許的,那么作為家長和老師怎樣看待這樣的頑皮行為?作為老師,雖然平時不允許孩子在教室里奔跑打鬧,可是現(xiàn)在是美妙的放學時光,兩個孩子在對自己的手工作品進行演練和表演,孩子本身是愉悅的,是單純的游戲行為,而家長卻認為是“瘋”然后要喝止,說明家長是焦慮的,和孩子處于不同的心境中,為什么會這樣?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更要去關注孩子活動的細節(jié)(情緒、環(huán)境、活動的起始原由等)和內心真實的想法?
觀察記錄二:
午餐時間,鐸鐸一反往日專心吃飯的常態(tài),身體歪扭著,懶洋洋地趴在桌子上,筷子在碗里擺弄著米飯。對此,我就輕輕地碰碰胳膊提醒了一下。沒想到鐸鐸置若罔聞,依舊那副模樣,我以為鐸鐸沒理解,就輕聲地提醒:“鐸鐸,好好吃飯!辫I鐸抬眼看了我一下,調整了坐姿,慢吞吞地往嘴巴里送了一口飯?墒遣粠酌氲墓Ψ颍峙吭谧雷由狭。我問是不是不舒服,鐸鐸直搖頭,為了不影響進餐氣氛,我忍耐著沒有再出聲,靜觀其變。到結束鐸鐸的碗還是滿滿的,我忍耐不住了:“鐸鐸,今天怎么回事?退步啦?這樣子吃飯怎么上小學?”鐸鐸沒有出聲,只是怔怔地看著我不高興的表情,純凈的眸子讓我軟下口氣:“鐸鐸,告訴老師,今天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告訴老師,老師給媽媽打電話。”看他欲言又止,知道他平日就膽小緊張,這會兒更緊張了,我就雙手圈住往懷里樓,溫柔地鼓勵。鐸鐸終于開口了:“老師,我牙齒在動,不敢吃飯,一吃就痛!闭f著張嘴給我看,我看到有顆牙開始松動了,原來是要換牙了,原本一件平常的事卻讓鐸鐸如此的緊張和害怕,心被狠狠地揪疼了。
案例分析:
粗略地看,鐸鐸的午餐狀況一反往常,這一定有個中緣由,可是沒有仔細去觀察和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直到孩子緊張地給了解釋,與其說是粗心,還不如說是帶著自己的主觀偏見在觀察孩子,這樣觀察出來的結果是有偏差的,是根本沒有了解孩子的實際狀況的。
反思:
許多時候,我們觀察孩子只是觀察粗略的整體印象,喜歡給孩子貼上“調皮搗蛋”或“破壞大王”之類的標簽,而忽略個中的細節(jié)乃至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要么就是對照著二期課改的本本精神去觀察孩子,總是喜歡將孩子們的行為套在某一理論的框架下,這時候難免會帶上自己的主觀意見,用理論的有色眼鏡在觀察孩子,而不是真正客觀地反映孩子的行為和心理。通過以上兩個鏡頭實錄,作為教育者和家長的我們,應該好好反思自己到底走進了孩子的心里有多少?在平時觀察孩子的時候,是不是該多一份細心和理解?和孩子之間架起切切實實地平等之橋。
【讓我們多一分理解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下一站smile的幼兒觀察記錄11-12
十五歲,我多了一分理解作文01-01
幼兒園特殊個案追蹤觀察記錄(通用14篇)07-13
讓我們“共享”作文07-15
理解09-09
讓我們數(shù)星星作文08-09
讓我們試著放手作文08-09
理解的作文08-07
多滋多味的假期作文12-15
讓我們彼此珍重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