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做什么事情,先學(xué)會做人!《論語》中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xué)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真實教誨,以禮待人才能以理服人!“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隨著社會交往的日益擴大,真誠、文明、富有魅力的交往禮儀已成為擴大交流、增進友誼、加強合作、促進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我們學(xué)生應(yīng)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jié)、友誼更深厚。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于未來,無負于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讓我們一起記住“不學(xué)禮,無以立”。
“不學(xué)禮,無以立”只有簡單的六個字,卻含義深刻?鬃诱f:“做人要有禮,沒有禮,怎么來做人!”夫子的確是夫子,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師就是這樣教書育人,很是敬佩不已。禮是作為一個健全人所必須的素質(zhì),一個人如果連這一點也不能做好,盡管道貌岸然,也只是個有缺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