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麥 習題
觀刈麥是詩人白居易寫的,全詩表現(xiàn)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萬,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作者是唐代的 ,字樂天,號 。(1分)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艐D姑荷簞食( ) ⑵聽其相顧言( )
3.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2分)
A.這是一首詩寫作者觀看農(nóng)民收割麥子時的所見,因此作為觀刈麥。
B.這首詩敘寫了一家農(nóng)戶收麥忙和一貧婦人拾麥兩件事,實際上是當時社會中農(nóng)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C.這是一首諷喻詩,表現(xiàn)了民間疾苦,抨擊官吏的罪惡,直接為民鼓與呼。
D.這首詩最后兩句,直抒胸臆,寫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詩圍繞主題也采用了對比手法。
參考答案:[來源》》》書摘閱讀答案網(wǎng)]
1.D 2.D 3.(略)
6.“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2分)
7.根據(jù)詩題,全詩的重點應在描繪丁壯“刈麥”的場面,詩歌卻又著力刻畫了一個拾穗的貧婦的形象,詩人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說說你的理解。(3分)
8.除了“悲”,詩中還有哪個字最能概括詩人“觀刈麥”后的心情?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產(chǎn)生這種心理的原因。(3分)
譯文
農(nóng)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fā)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里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饑腸,F(xiàn)在我有什么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nóng)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nèi)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相關閱讀練習
(1)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區(qū)收割小麥的季節(jié),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白居易在《觀刈麥》中描寫割麥者辛苦勞作的詩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2)白居易的《觀刈麥》中表現(xiàn)作者對農(nóng)家的同情和關心、同時也表達作者深深自責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從側面表現(xiàn)農(nóng)民勞動繁忙的句子: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3)白居易的《賣炭翁》中有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表現(xiàn)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觀刈麥》中也反映這一心理的一句是: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4)柳宗元《捕蛇者說》中的“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和白居易《觀刈麥》中的“家田輸稅盡”揭示農(nóng)民賦稅的繁重。
閱讀練習二:
1.(2009·河南)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賣炭翁》一詩中描繪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而在他的《觀刈麥》一詩中也有表現(xiàn)農(nóng)民筋疲力盡仍爭分奪秒收割莊稼的句子"【 】,【 】"這一"冷"一"熱",異曲同工,傳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2012·湖南邵陽)比較《捕蛇者說》與《觀刈麥》在寫作手法或內(nèi)容上的相同之處。
答案: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2.都運用了對比手法!恫渡哒哒f》把"賦斂之毒"和"蛇之毒"、鄉(xiāng)鄰的生活和蔣氏的生活進行對比,突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表現(xiàn)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队^刈麥》把"貧婦人"的悲慘生活和"我""曾不事農(nóng)桑""歲晏有余糧"進行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思想內(nèi)容上的相同之處是: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nóng)忙季節(jié)。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里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后就描寫青壯年農(nóng)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nóng)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jīng)有力地展現(xiàn)出來。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里抱著孩子,手里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她要來拾麥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經(jīng)“輸稅盡”──為繳納官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饑。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lián):前者揭示了農(nóng)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jīng)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nóng)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nóng)民生活的痛苦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nèi)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chǎn)物,表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nóng)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tài),把其中所敘的事件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而且,他的敘事詩里總是有著心靈的揭示,因而總是蘊含著感情的。在《觀刈麥》里,他雖然著墨不多,但是卻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歷歷如畫。不僅寫了事,而且寫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勞動人民的心。詩人的心弦顯然是被耳聞目睹的悲慘景象振動了,顫栗了,所以才提起筆來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間都充滿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憐憫。像“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這樣的詩句,里面包含著作者無限的同情之感與憐憫之意。因而這首《觀刈麥》在敘事當中是有著作者情的滲透、心的跳動的,作者的心同他所敘的事是融為一體的。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真實地寫勞動人民之事的同時,還能夠真實地寫出勞動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畫出勞動人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變態(tài)心理,深刻地揭示詩的主題!顿u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寫的是賣炭老人為衣食所迫而產(chǎn)生的變態(tài)心理!队^刈麥》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同樣也是一種變態(tài)心理。這類描寫把勞動人民之心刻畫入微,深入底蘊。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tǒng)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統(tǒng)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這首詩在寫了農(nóng)民在酷熱的夏天的勞碌與痛苦之后,詩人同樣也聯(lián)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沒有“功德”,又“不事農(nóng)桑”,可是卻拿“三百石”俸祿,到年終還“有余糧”,因而“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在那個時代能夠主動去和農(nóng)民對比,十分難得。這樣一種對比,真是新穎精警,難能可貴,發(fā)人深省,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
【觀刈麥 習題】相關文章:
白居易《觀刈麥》賞析12-06
白居易觀刈麥答案11-19
白居易觀刈麥教案模板12-09
白居易觀刈麥的賞析12-06
白居易的觀刈麥說課稿12-05
白居易《觀刈麥》優(yōu)質教學設計12-16
《觀刈麥》白居易唐詩鑒賞范文10-31
白居易《觀刈麥》的翻譯賞析09-30
白居易觀刈麥教學設計范文12-09
白居易《觀刈麥》原文及翻譯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