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暮江吟》教學設計1
一、導入激趣。
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的詩,采用“古詩接龍”的方法進行。
二、師配樂朗誦《暮江吟》。
生觀看圖畫。
三、初讀課文。
師:這首古詩意境很美,同學們,你們覺得美在哪兒呢?試著讀一讀。
1.學生練讀,讀通。
2.指名讀,集體訂正。
3.討論,你覺得這首詩美在哪兒?
四、看圖,播放音樂《古事曲》,邊聽邊看邊讀邊理解。
1.出示圖,說一說,畫了些什么景物?這些景物怎么樣?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同桌練說)
2.出示前兩句。
、僖筮吢犚魳愤吙磮D畫邊輕聲讀這兩句,仔細體會。
②結(jié)合圖,指名說一說這兩句的意思。
③評一評。
、茉僮屑氉x一讀,你不理解哪個詞或你認為哪個字、詞用得好,為什么?(“鋪”與“射”“照”相比較)
⑤這么美的詩句,如果我們用文章寫下來,給它定一個什么題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蘩斫狻澳航鳌薄
3.學習三、四句。
①讀后兩句,說一說不理好的詞語,師相機指導理解“可憐”。
、谶@兩句是什么意思?討論設疑:
A.像珍珠一樣(晶瑩、發(fā)亮),夜晚天黑怎么發(fā)亮?
B.許多人都喜歡寫“月亮像個大圓盤”。如果白居易寫“露似珍珠月似盤”你覺得怎樣?為什么?
③歸納總結(jié);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連用兩個比喻,貼切地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傍晚(),夜晚(),天上(),地上()。
、苡貌噬P畫一畫這美麗的月夜。
五、再讀古詩,加深理解。
1.你們說這首詩美嗎?該怎么讀呢?
2.配樂朗誦《暮江吟》。
3.指名朗誦。
六、練筆。
1.導入:這美麗的景色,大家想不想親自欣賞一番?
2.出示提示語:
、侔恚L漸停,我漫步江邊()。
、诿匀说木吧盐椅×耍ǎ。
③。。ǎ。
3.練寫。
4.指名讀一讀,評一評。
七、總結(jié)。
《暮江吟》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2、能力目標: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通過小練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3、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詩
師:古典詩歌中寫景的讀句很多,大家能背幾首嗎?
生背《望天門山》背《山行》背《絕句》……
師:同學們每背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叫《暮江吟》
(師板書,一邊音樂《春江花月夜》起)
師強調(diào)“吟”的讀音。
師:同學們來看看這個“暮”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面是個日,你能看出什么來嗎?
生:有太陽落山的意思。
師:從詩題中看出了時間,還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邊。
師:傍晚在江邊吟詩,這是誰呀?(白居易)
師:誰來介紹介紹。(生介紹)
二、知詩人,初賞詩
師:老師這里也有關于白居易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ǔ鍪咀髡吆喗,學生指名讀)
師:要了解這首詩,還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邊紅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詩一首,就是這《暮江吟》(課件出示圖片,并范讀)
師:聽了這首詩,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陽的余輝照耀著,一半綠,一半紅。
師:你怎么那么會表達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陽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紅,一半綠。
……學生自由說感受。
三、初讀古詩,知大概
師:多美!接下來,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來讀詩,可以坐著讀,可以站著讀,可以離開座位讀。
。ㄍ瑢W們紛紛找伙伴讀)
師:誰來讀?
。ㄖ该x詩)(齊讀)
思考:這是一首什么詩?寫什么時候的景?在詩中畫出表時間的詞語,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四、再讀古詩,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你讀懂了哪里?你哪個地方?jīng)]讀懂?誰來幫幫他?
五、學習前兩句詩
1、出示投影片(夕陽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導看圖。齊聲朗讀前兩句詩。
2、重點理解詞語。
“殘陽”是什么意思?
“鋪”是什么意思?這個“鋪”字你體會到了什么?把“鋪”換成“照”、“射”可不可以?
。ㄔ娙嗣鑼懥税淼臍堦柡徒,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3、出示燈片
提問: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jīng)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4、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5、小結(jié):通過學習前兩句詩,我們知道了前兩句詩主要寫傍晚時分,夕陽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樣的景色,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欣賞和想象當時那美麗的意境。
師述:夕陽漸漸地落下去,晚霞映紅了天空,夕陽的余輝灑在了寬闊的江面上,忽然間,江水似乎分成兩半,這一半是碧綠碧綠的,那一半是鮮紅鮮紅的,微風輕輕地拂過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紋,像一顆顆閃光的寶石,又像空中閃爍的繁星。!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景色美不美?這樣的景色會讓詩人怎樣?用一個詞語形容:“陶醉,戀戀不舍,流連忘返”。那就戀戀不舍地讀讀吧。
六、學習后兩句詩。
1、(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邊景色)指名朗讀后兩句詩。
思考:作者描寫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寫的?
2、“可憐”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農(nóng)歷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這句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jié)是深秋。
3、詩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深秋的夜景?為什么這樣打比方?
珍珠晶瑩閃亮,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用珍珠來比喻露珠就照應了“可憐”,詩人寫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彎弓。
4、指名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5、閉上眼睛欣賞體會后兩句詩的美麗意境
師述: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白居易還立在江邊久久不愿離去,秋風拂面,他感到特別地涼爽和舒服,一會兒看看草地,一會兒望望天空,啊,那美麗的小草上掛滿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彎新月就像一張精致的弓,他不禁脫口贊嘆道:“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愛。 蓖瑢W們,你們感受到了嗎?
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能根據(jù)這首詩把屏幕括號里的內(nèi)容說完整嗎?誰來連貫的把整首詩的意思說完整?(出示,學生先說,最后指名讀。)
七、指導朗讀,領悟感情。
1、師: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jù)畫好的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ㄉ泄(jié)奏地朗讀古詩)一道殘陽鋪水中”,要求學生讀得平緩、輕柔;“半江瑟瑟半江紅”,要讀出驚嘆的感情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則要讀出贊美的情感。
(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梢圆捎枚喾N讀法:如男女對比接讀。)
師:我建議馬上舉辦一個詩歌朗誦會,請在座的各位詩歌愛好者參加,來一個詩歌朗誦能力大比拼,好嗎?(好)學生先練讀,再賽讀
2、指導配樂朗讀。
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
(生配樂朗讀)
3、談感受。
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略到這安靜的、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ㄖ该f感受)(帶著這些感受再齊讀一遍。)
4、詩人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那么詩人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讀出來了嗎?
。ū磉_了作者熱愛自然美景,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對暮江美景的喜愛之情)
八、練習(同學們可以任意選擇一項做。)
。ǎ保┳鳟
景色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詩人用他的妙筆給我們描繪了幾個畫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詩意,把詩人筆下的美景畫出來。
。ǎ玻⿲懺
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人筆下的美景。寫成一篇寫景的小短文。瞧,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提示語呢!
九、總結(jié):
這首詩向我們勾畫了夕陽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時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邊迷人的景色,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美好迷人的景色,讓我們再一次閉上眼睛回味詩中美麗的意境。(聽配樂朗誦)
《暮江吟》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理解古詩優(yōu)美的語言,了解唐詩是我國文學的瑰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理解“鋪、瑟瑟、可憐、似”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正確回答課后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情感、意境、潛詞造句的體驗,有感情的背誦古詩,默寫《暮江吟》。
引導學生由書本走向生活,通過廣闊的生活空間、網(wǎng)絡空間去獲取資料。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的理解詩詞。
學習重點:
學習古詩體會詩中的名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詩句概括的景物,體會其中的詩味。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正確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展開合理想象,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轉(zhuǎn)化成畫面,讀中感悟,體會作者看到奇麗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
描寫夕陽的一些詩詞、文;
欣賞的《暮江吟》教學課件;
自譜的樂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談話入課
1、今天來給同學們上課,心理上免有點惶恐。不知道同學與一個陌生的老師第一次上課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激動?忐忑?還是像老師一樣的惶恐?能不能給佘老師一點信心和鼓勵呢?
2、哪同學跟老師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聲的對自己說:“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學倆倆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對對方說:“你能行!你最好!”
。3)閉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語氣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樣?這會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們來做個詩詞接龍的游戲,就是老師說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詩。
。1)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看來老師是難不倒你們了,哪位同學來出出題呢?
5、“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薄顿x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6、對!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他的一生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詩。他的詩內(nèi)容充實,語言通俗,大多反映現(xiàn)實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們常常說“如詩如畫”,一首詩就是一幅畫。今天我們要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風景詩———《暮江吟》(板書)
二、聽詩。想象畫面,初步感受詩詞
1、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有心去欣賞這首詩。你會看到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2、再來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誰能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三、讀詩。初讀課文,從語言文字中去感受畫面
1、自由讀詩。注意用筆圈畫出描寫景物的詞,進一步的感受畫面。
2、誰來讀讀這首詩?
3、俗話說:“好詩好景好地方”,誰能告訴我這首詩寫得是什么地方的風景?你從詩中什么地方知道的?(暮江吟——江;半江瑟瑟半江紅——半江)
4、這首詩寫得是什么時候的風景呢?(九月初三夜——農(nóng)歷九月初三,今天是農(nóng)歷九月十二,今天的九月初三是十月十六,星期六)
5、九月初三傍晚和夜晚時間的江邊景色。詩中哪個詞看出是傍晚?哪個詞體現(xiàn)的是夜晚?(暮、夜)
四、賞詩?凑n件,聽朗誦,欣賞詩詞
1、公元1083年,距離我們現(xiàn)在有一千九百多年,詩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邊的日落,不禁陶醉其中,吟下了這首詩。然我們看看畫面,去親身領略當時詩人所看到的美景。(播放課件錄音)
2、詩分兩個時間段,那么我們也按兩個時間段來學習品味這首詩。
五、品詩。體會詩人情感、意境、潛詞造句的體驗
1、傍晚夕照,是怎樣的景象呢?出示詩句,學生自學,用自己的話說說你讀到的景象。
。1)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2)你覺得這兩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或者你還有什么疑惑的問題?
鋪:——體現(xiàn)了光的柔和、斜身的方位、還有面積廣大而均勻
——比較:照、蓋、灑、射,鋪更形象、生動。
瑟瑟:——碧綠的顏色
——江水中怎樣的綠呢?(像綠寶石、像無暇的翡翠、像碧玉鋪成的)
紅:——江水是怎樣的紅呢?(像小孩子的臉、像紅瑪瑙、像火)
——白居易有一首詩《憶江南》,詩中有一句:“日出江花紅似火”雖說是江邊的燦爛紅花,但朝霞映紅江面,也如火一樣的艷艷。在這兒,夕陽下的江水,不也是“日落江花紅似火嗎”
一道:——為什么用“一道”,對于夕陽,我們多半怎樣的給它組詞?
——一輪夕陽,半輪夕陽
——“一道”我們一般怎樣組詞?
——一道墻、一道傷口、一道光(
——對,是一道光,夕陽西下,是光斜射到江面上,本詩的句子應該是“一道殘陽光鋪水中”只是古詩的絕句有嚴格的字數(shù)要求,所以省寫了“光”,這在古詩中經(jīng)常見到。如“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睂Τ疃叩膽撌侨,全詩應該是“江楓漁火對愁眠人”同樣是因為字數(shù)的原因,省去了。(利用簡筆畫去幫助學生體驗詩句所描寫的情景)
。3)詩人的遣詞練句非常精彩,給我們描繪了這樣的美景,以至歷經(jīng)一千九百多年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4)“夕陽無限好”古詩中有很多吟夕陽的詩。誰查了相關的資料?
李商隱:《登樂游園》“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王之煥《登鸛鶴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無曲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歌曲《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5)看到這樣的情景,詩人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感受?那么,帶著這樣的愉快心情,我們來讀讀這兩句。
2、夜晚的景色
。1)漫步江邊,面對著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詩人留連忘返。不知不覺天暗下了,夕陽也帶著它的美麗隱去。這時新月當空,詩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2)讀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感受。
。3)夜晚的景物有哪些?
新月:如弓——古詩中常有這樣的描寫,“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是新月如鉤。
露珠:珍珠(晶瑩、透明)——新月的映照
。4)如果說傍晚江邊夕陽如火,那么夜晚江邊新月當空,一片銀白。這靜謐的夜景令作者作美麗的遐思。
3、將全詩朗誦一遍。
六、再次品味、賞析詩詞
詩人的心情很是愉快,即使是今天,我們讀到這首詩,內(nèi)心也充滿著跟詩人同樣的情感。詩人觸景生情,吟詠此詩。我們又怎樣來表達我們的讀詩心情呢?
出示作業(yè):唱唱、畫畫
詩如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動筆畫畫(展示網(wǎng)上學生的畫)
詩如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唱唱(出示錄音歌譜)
詩為心聲——朗誦好的同學可以有感情或者表演地朗誦
賀詩——大家可以賀一首詩,把自己心目中的夕陽用詩的形式表達出來
。ㄈ纾合﹃栁飨录t如磚,可愛石榴云里鉆,深藍天空點約霞,夕陽美景似奇觀。)
【白居易《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3篇)】相關文章:
白居易暮江吟的教學設計08-04
白居易《暮江吟》教學設計3篇05-18
白居易的古詩暮江吟11-20
《暮江吟》白居易古詩鑒賞06-06
白居易《暮江吟》古詩賞析05-10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注釋、賞析10-19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及賞析09-09
白居易《暮江吟》注釋及譯文09-28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