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短歌行》鑒賞及新解

時間:2024-09-15 04:47:23 短歌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短歌行》鑒賞及新解

  曹操《短歌行》中,運用《鹿鳴》詩句乃以周文王自喻,表達禮賢修德而欲孫、劉輸心來歸之意;“烏鵲”句亦是化用《詩經(jīng)》語意,乃以周武王自喻,暗示以力征實現(xiàn)統(tǒng)一;末以周公憂勤為比,昭示輔治天下的情懷。

  短歌行

  朝代:兩漢

  作者:曹操

  原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的寫作時期各說不一,歸之有兩種說法: 一是赤壁之戰(zhàn)之前!度龂萘x》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quán)決戰(zhàn)。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于船頭,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戰(zhàn)之后。第一種說法以章回小說為據(jù),不可靠。第二種說法也無史政。所以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尚無定論。

  《短歌行》鑒賞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F(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抖谈栊小愤@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F(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按照詩意分為四節(jié)來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diào)他非常發(fā)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來他是苦于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quán)重的人居然在那里為“求賢”而發(fā)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 “對酒當歌”八句,猛一看很像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diào)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yè)。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fā)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nèi)松拖瘛俺丁蹦菢右子谙,歲月流逝已經(jīng)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所以一經(jīng)分析便不難看出,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調(diào)子來發(fā)端,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說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diào)子更能打開處于下層、多歷艱難、又急于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俺睢边@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nèi)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應該得到恰當?shù)臍v史評價。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松鷰缀巍l(fā)端,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并建圣哲,以貽后嗣!边@可以說基本上懂得了曹操發(fā)愁的含意;不過所謂“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還未免說得迂遠。曹操當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jié)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全中國。與漢高祖唱《大風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扒嗲唷倍湓瓉硎恰对娊(jīng)·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xiàn)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jié)合。他這種深細婉轉(zhuǎn)的用心,在《求賢令》之類的文件中當然無法盡情表達;而《短歌行》作為一首詩,就能抒發(fā)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fā)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xiàn)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本來在《詩經(jīng)》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里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沈吟《子衿》一詩的思念對象。正因為這樣,此詩流傳開去,才會起到巨大的社會作用。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這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diào)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說是全詩中的兩個“主題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題旋律”的復現(xiàn)和變奏。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第一個八句;后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第二個八句。表面看來,意思上是與前十六句重復的,但實際上由于“主題旋律”的復現(xiàn)和變奏,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復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說“賢才”已經(jīng)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fā)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課本中“掇”的解釋為:拾取,采取。何時可掇: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說這種話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現(xiàn),因為曹操不斷在延攬人才,那么后來者會不會顧慮“人滿為患”呢?所以曹操在這里進一步表示,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yōu)待。關于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里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边@說明他看出了這四句是比喻,但光說“客子”未免空泛;實際上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他們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彷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在濃郁的詩意中透露著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這恰恰說明曹操很會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達理的姿態(tài)來吸引和爭取人才。而像這樣一種情味,也是充分發(fā)揮了詩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我,確切地點明了此詩的主題。“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韓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敝芄珵榱私哟煜轮,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shù)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夸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是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吧讲粎捀,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xiàn)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借用了《管子·形解》中陳沆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jié),何以來之?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亦見《詩比興箋》)這些話是很有助于說明此詩的背景、主題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總起來說,《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nèi)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jīng)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guī)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diào)“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xiàn),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短歌行》詩旨新解

  歷來對《短歌行》詩旨的探究,主要的也是最普遍的說法,是曹操在《短歌行》中表達了對賢才的渴盼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然而正如王夫之所說:“此篇之奇,代有才人強作鄭箋,個中格,在所難免!倍杂袝r“格”,“皆緣摘句索影,譜入孟德心跡”。只不過“知人論世”,又不得不“譜入孟德心跡”。通過對“鹿鳴”和“烏鵲”句的考釋,我們認為有必要對《短歌行》重新解讀。

  第一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曹操感嘆人生之短暫。人生就像“朝露”那樣易于消失,歲月流逝已經(jīng)很多。

  第二解,“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在第一解感嘆的基礎上心情不平靜起來,引發(fā)難以忘懷的“幽思”。末尾標點一般用句號,其實這里應當是問號。如用句號,則陳述語氣似乎坐實了前人認為此乃“及時行樂”的說法。曹操承認酒可解憂,但只有酒可以解憂嗎?反問的語氣,其實是對以酒解憂的否定,下面轉(zhuǎn)入抒發(fā)興建功業(yè)之志,意脈順暢。后六解即所謂“幽思”。

  第三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币话阋詾槭潜磉_對賢才的思念。清人于光華在《文選集評》中引述方伯海之說云:“篇中曰君,曰嘉賓,曰相存,曰舊恩,意中確有所指之人,其先主與孫權(quán)乎?”方氏的說法過于籠統(tǒng),今人周振甫與葉嘉瑩二位先生亦皆以“青青子衿”乃指孫權(quán)。按《短歌行》中“君”即“青青子衿”乃指漢獻帝。曹操要建功業(yè),要平天下,不只是面對孫權(quán)與劉備的問題,他還有更大的問題要處理,即他為了“令諸侯”而所挾之“天子”。漢獻帝九歲即皇帝位,為曹操所“挾”時十六歲,赤壁之戰(zhàn)時二十八歲,《短歌行》作于何時,學界未有定論。傳統(tǒng)一般以為作于赤壁之戰(zhàn)前,今人多以《短歌行》為求賢,與建安十五年的《求賢令》義近,故以為作于《求賢令》前后。陸侃如先生于《短歌行》未有系年,只在建安十三年說“后人有以《短歌行》為作于此時者,但無確據(jù)”。我們認為,《短歌行》不是“求賢”,故從蘇軾《前赤壁賦》之說,本詩乃赤壁之戰(zhàn)前夕所作。是當?shù)谩扒嗲嘧玉啤钡。而曹操以“青青子衿”指獻帝,也暗示其年輕勢弱,一則易“挾”,一則也與曹操自比周公以師傅自處的身份相符。獻帝是曹操的一塊雞肋,因此他一直面對對這個問題的處理,因此說“沉吟至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漢家的旗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曹操對獻帝說,他的心一直系于漢家,心心念念都是為了王室,沒有其他意思。因此第三解是表明他忠于漢室,沒有不臣之心,后面所言,皆是在此一前提之下。

  第四解,“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笨稍斍八坚,曹操說要像文王那樣禮賢。五、六兩解是在第四解基礎上生出來的。

  第五解,“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蔽耐醵Y賢修德,天下諸侯親服。曹操以文王自喻,然而北方雖平、荊州雖定,但孫吳和劉備還未歸附,且聯(lián)合起來與曹操拒戰(zhàn)。因此第五解曹操以拾掇明月為喻,說我雖有心禮待他們,但他們什么時候才能主動歸附呢?想到這點,我的憂慮之心長久不去。

  第六解,“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薄靶哪钆f恩”所指涉的對象,周振甫先生認為是孫權(quán),葉嘉瑩先生認為指劉備。二位先生對“舊恩”的考說都較詳細,是成立的,因此“舊恩”兼指“先主與孫權(quán)”二家。第六解是曹操說,我和孫劉兩方都有舊日恩義,希望你們主動來歸才好。

  第七解,“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但實際上赤壁決戰(zhàn)在即,文德未能服之,故第七解曹操就暗以武王自喻,欲以“革命”力征的方式來結(jié)束割據(jù)的局面,為君王一平天下。就化用《詩》義而言,不知王業(yè)何歸,曹操在決戰(zhàn)前是不是對戰(zhàn)事有不可預期的感覺呢?因此羅貫中“詩讖”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全以小說家之言目之。然而其以武王自喻,又充分顯示出對決戰(zhàn)的強烈自信心來。其于建安十二年丁酉令曰:

  吾起義兵誅動亂,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天下雖未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六月自為丞相,七月南征劉表,緊接著伐東吳,將與孫權(quán)、劉備決戰(zhàn)赤壁,正是對“與賢士大夫共定”天下的踐言。不過,武王“革命”誅暴紂,成有周之王業(yè);而曹操以武王自喻,只是取其力征定天下安漢室以成功業(yè)之意。

  第八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槃荻眨^輔佐獻帝平治天下。

  通過以上解讀,《短歌行》詩旨是這樣的: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前夕的宴會中,抒發(fā)了欲集文武周公三圣之業(yè)于一身的豪情壯志,是對人生短暫的悲嘆的極度反動,是酒宴之時的狂熱抒情。同《短歌行》(其一)一樣,在“邀譽、辟謠的現(xiàn)實政治意義外,也是他英雄懷抱的抒發(fā)”。不過本詩所抒發(fā)的英雄懷抱,豈止“豪邁縱橫,籠罩一世”(《詩藪外編》卷一)而已,其氣概足以籠罩萬世。概覽前人的解讀,陳祚明之說差堪近之。陳氏云:

  孟德言志之作。禪奪之意已萌,而沉吟未決,畏為人嫌。嗟歲月之如流,感憂思而不已,又恐進退失據(jù),末乃斷然自定所尚。理忌顯言,雜引《三百篇》,故謬其旨,比之《離騷》繁稱,令人不易測識耳。論者不揆作者之心,以“子衿”、“鹿鳴”諸篇為贅,豈不大謬。跌宕悠揚,極悲涼之致。(《采菽堂詩集》卷五)

  陳氏所責“大謬”者,乃為明謝臻所發(fā)!端匿樵娫挕肪硪辉疲骸啊端囄念惥邸匪d魏武帝《短歌行》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萜,無枝可依。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瘹W陽詢?nèi)テ浒耄葹楹啴,意貫而語足也!庇忠齽⒉鸥υ唬骸拔何洹抖谈栊小罚舛嗖回,當作七解可也!敝x氏等以為《短歌行》意脈不貫,其實是一種誤解!抖谈栊小肥级瘒@,繼而轉(zhuǎn)出,先以《子衿》明心跡,接以《鹿鳴》《正月》、周公言志,是意貫氣足的。然而陳氏必謂“禪奪之意已萌”而末乃“定所尚”,乃囿于后來曹魏禪奪之事!抖谈栊小冯s引三百篇,并非“故謬其旨”,正乃明其旨意;人“不易測識”,不在其“繁稱”,乃昧于《詩》典耳。

  詞句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對著。一說是應當?shù)囊馑肌?/p>

  幾何:指歲月有多少。

  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又已甚多,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啵。

  慨當以慷:猶言“當慨而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是“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青青”二句: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jīn),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里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

  “呦呦”四句: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呦(yōu)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鼓,彈。

  掇(duō):拾取,摘取。一說掇為通假字,通“輟(chuò)”,即停止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契闊:契是投合,闊是疏遠,這里是偏義復詞,偏用“契”的意義。(yàn):通“宴”或“讌”,宴飲。[4]

  三匝(z。喝。匝,周,圈。

  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周公”二句:引周公自比,說明求賢建業(yè)的心思。哺(bǔ),口中咀嚼的食物。《史記》載周公自謂:“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時居于岐山之下,被封為西伯,即西方諸侯的首領。

  “三分”二句:相傳當時天下分為九州,周文王統(tǒng)轄六州,所以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之說。曹操在此亦說“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說獻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劉漢統(tǒng)緒,是他在不遺余力而努力維護的結(jié)果。

  “修奉”二句:謂當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勢下,仍遵命唯謹,持守臣禮,毫無不臣行為,應給朝廷供給的所需物資,都能按時保質(zhì)保量奉獻。貢獻,謂進奉,進貢。《荀子·正論》謂“夫是之謂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遠近而等貢獻!背脊(jié),臣子的禮節(jié)、職分。隆,一作“墜”。

  “崇侯”二句:商紂王聽信崇侯虎讒言,把西伯姬昌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湯陰)。這兩句即指此事。但曹操在此并非一般性的用典,而是暗示他覺察出獻帝皇后伏氏及其父屯騎校尉伏完曾勾結(jié)董承計誅曹操事。

  見:被。赦原:赦免原諒其過。商紂王欲證姬昌是否有圣人之能,便殺質(zhì)于殷的姬昌長子伯邑考,并烹為羹以賜之。姬昌知紂王意,忍悲喜而食羹。紂王據(jù)此以為西伯并無圣能,便生赦意。又經(jīng)西伯之臣閎夭、散宜生等人營救,于是西伯被赦。

  “賜之”二句:西伯姬昌被釋放后,向紂王獻出洛西之地,以表示效忠,并請求廢除炮烙之刑。紂王以為姬昌誠信,許其所請,且賜弓、矢、斧、鉞,授專征之權(quán)!吨駮o年》帝辛三十三年:“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漢獻帝曾下詔“君(曹操)糾虔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干紀,莫不誅殛”。曹操在此舉文王故事,實為自贊獻帝詔己得專征伐甚宜。鉞(yuè),古代兵器,形狀像板斧而較大。征伐,一作“專征”,古代帝王授予諸侯,將帥掌握軍旅的特權(quán),不待天子之命,得自專征伐。

  為仲尼所稱:指孔子贊美周文王。仲尼,孔子字。

  達:顯貴。曹操舉文王例以證明他自己正在效法周文王,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能忠心事漢,喻自德足堪與周文王相伯仲。

  殷:朝代名,即商。商的第十代君王盤庚從奄(今山東曲阜)遷都于殷邑(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稱為殷。

  “齊桓”二句:齊桓公的功績,就在于創(chuàng)造了“為霸之道”。齊桓即齊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在位時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并以“尊王攘夷”相號召,幫助燕國打敗北戎,營救邢衛(wèi)兩國,制止了戎狄對中原的進攻,聯(lián)合中原諸侯進攻蔡楚,和楚國會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還安定東周王室的內(nèi)亂,多次大會諸侯,訂立盟約,成為春秋時的第一個霸主。稱贊齊桓公的“為霸之道”,就是看重“尊王攘夷”之道。可以說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計就是對齊桓公“尊王攘夷”謀略的發(fā)揮和發(fā)展。

  “九合”二句:春秋時齊桓公根據(jù)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取信諸侯”的宏觀圖霸方略,曾采取了八條措施。在此八項措施的基礎上圍繞解決團結(jié)中原諸侯,與楚爭斗,穩(wěn)定周室等大的國際政治軍事爭端。先后組織舉行了十五次會盟。其中意義重大的有九次,即“九合諸侯”。周襄王二年(前650),王子帶勾結(jié)戎狄攻入王城(今河南洛陽),焚東門。齊桓公使管仲會秦、晉伐戎之師并戍守周室。此即“一匡天下”。一說“一匡天下”指定周太子位事。

  不以兵車:指齊桓公稱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主要靠的完全落實了取信于諸侯和周室的如前所述的八條得力措施。

  “正而”二句:《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齊桓公之霸業(yè)》:“中原諸侯皆崇信齊桓公,懷德畏威!薄霸谥苁宜バ院,中原得免陷于崩潰者,實皆由于齊桓公創(chuàng)導霸業(yè)之力。”又“桓公為人,豁達有大度!惫苤僭u齊桓公:“無小智惕而有大慮!敝T論即是曹操所指的“正而不譎”意!皻w魯之侵地常潛。歸衛(wèi)之侵地吉臺,原始、柒里。歸燕之侵地柴夫,吠狗!贝私札R桓公“正而不譎”之重大史實。譎(jué),詭詐。

  “孔子”二句:夷吾,即管仲,春秋時期政治家。《論語·憲問》:“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庇种^:“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這是孔子在纂修春秋史時,唯獨推崇齊桓公與管仲之功的贊詞。

  廟胙(zuò):祭祀用的肉。胙,古代祭祀時供的肉!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疤蛹烙谇,歸胙于公!

  小白:齊桓公名。呂世安《中華全史演義》:“齊桓公會諸侯于葵丘,襄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掳莸鞘!贝思床懿偎傅凝R桓公雖有大功于周,卻不敢受周襄王所賜之大禮事。爾:這樣。

  天威在顏咫尺:寫自己對劉漢皇帝誠惶誠恐,遵命唯謹貌,表示雖有功而不失臣節(jié),表示要像齊桓公一樣維護周王的尊嚴。天威,天子的威嚴。《尚書·泰誓上》:“肅將天威。”引申指帝王的威嚴。在顏,即不違顏意,即特別親切地感受到了天子的威嚴。咫尺,指距離很近。《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

  “晉文”二句:晉文即晉文公,春秋時晉國國君,曾出奔在外十九年,六十二歲時由秦送回即位。即位后整頓內(nèi)政,增強軍隊,使國力強盛,又平定周的內(nèi)亂,迎接周襄王復位,以“尊王”相號召。城濮之戰(zhàn),大勝楚軍并在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大會諸侯,成為霸主。

  “受賜”二句:珪瓚(zàn),古代的一種玉制酒器。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彤弓,朱紅色的弓。古代諸侯有大功時,天子賞賜弓矢,使“專征伐”,彤弓就是其中之一。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四月六日至四月十日五天之內(nèi)以晉、秦、齊、宋多國部隊九萬人,一舉擊潰楚軍十一萬人,大獲全勝。周襄王為嘉獎其勞,于五月十六日在踐土王宮接受朝覲時,賜給晉文公如下獎品: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百,玄弓一,矢一千,秬鬯一卣,虎賁三百人。

  廬弓:形似戟的一種弓。矢千:一千支箭。矢,即箭。

  虎賁(bēn):勇士,武士。

  “威服”二句:晉文公在城濮之戰(zhàn)中大勝楚軍,于周襄王二十年(前632)五月十四日以戰(zhàn)楚得勝之師率晉、宋、齊、魯、鄭、陳、蔡、邾、莒等國在踐土會盟,并向周襄王獻上楚國的戰(zhàn)車和俘虜。周襄王命尹氏、王子虎、內(nèi)史叔興父,以策命晉侯為侯伯,即為諸侯之長。周襄王慰勞道:“自伯舅(齊桓公)即世,荊楚復強,憑陵中夏,得叔父仗儀翦伐以尊王室,自文武以下皆賴叔父之休,豈惟朕躬!庇治繃冢骸巴跽埵甯,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各國諸侯亦公認晉文公為霸主。

  “八方”二句:《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晉楚城濮之戰(zhàn)》:“晉文公一戰(zhàn)定霸,業(yè)績輝煌,蓋自齊桓公殂謝以來未有之盛也。”亞,次于。

  “河陽”二句:河陽,古縣名,春秋晉邑(今河南孟縣西)。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十月,因許國附楚,晉文公率晉、宋、齊、魯、鄭、陳、蔡、邾、莒、秦諸侯盟于溫(古國名,建都于溫)即河陽(今河南孟州西)。晉文公這次大會諸侯,并召請周王到河陽之舉,名為朝見周王,實際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是:一作“是以”。紛葩(pā):亦作“芬葩”。多貌,盛貌。葩,花。馬融《長笛賦》:“紛葩料漫,誠可喜也!贝颂幱谩凹娸狻币庠谛稳輹x文公河陽之會后,因諸侯召天子,譎而不正,致使輿論嘩然,沸沸揚揚,批評其導致的不良社會效應。

  白話譯文

  其一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zhuǎn)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那穿著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的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般禮賢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歸順我。

  其二

  姬昌受封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為三份,他有其中的兩份。

  整治貢品來進奉,不失臣子的職責。

  只因為崇侯進讒言,而蒙冤受拘禁。

  后因為送禮而赦免,受賜斧鉞征伐的權(quán)力。

  他被孔子所稱贊,品德高尚地位顯。

  始終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傳遍。

  齊桓公擁周建立功業(yè),存亡繼絕為霸首。

  聚合諸侯捍衛(wèi)中原,匡正天下功業(yè)千秋。

  號令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為磊落不欺詐,美德流傳于身后。

  孔子贊美齊桓公,也稱贊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賜肉與桓公,命其無拜來接受。

  桓公稱小白不敢,天子威嚴就在咫尺前。

  晉文公繼承來稱霸,親身尊奉周天王。

  周天子賞賜豐厚,儀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晉文公聲望鎮(zhèn)諸侯,從其風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傳遍,名聲僅次于齊桓公。

  佯稱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陽,因此大眾議論紛紛。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短歌行》鑒賞及新解】相關文章:

《短歌行》鑒賞03-25

《短歌行》鑒賞02-23

《短歌行》曹操鑒賞04-21

《短歌行》古詩鑒賞11-21

曹操的詩詞《短歌行》鑒賞04-14

李白《短歌行》全文及鑒賞07-16

《短歌行》古詩鑒賞4篇11-22

《短歌行》古詩鑒賞(4篇)11-22

《短歌行》古詩鑒賞精選4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