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寫范仲淹漁家傲的作文
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范仲淹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范仲淹漁家傲的作文,歡迎閱讀。
寫范仲淹漁家傲的作文1
秋日,傍晚,邊塞一味的荒涼,蕭瑟重重。
南歸的大雁,成群結(jié)隊地幔過天際,那樣的無情,似是厭煩了硝煙戰(zhàn)火。那悲壯的軍樂和雜亂的邊聲混合在一起,像是有意撩撥人的情懷。在落日余暉、煙霧繚繞的群山中,有一座被人遺忘的`孤城,只有在落日下,才能看見裊裊的長煙,有種存在的意外,粗劣的酒水永遠也抵不過綿長的相思。
是啊,永遠的戰(zhàn)場,永遠的兵戈,看不到盡頭的勝利,是歸鄉(xiāng)最后的絕望。絮棉不絕的羌管聲,在寒霜落地,笛聲哀怨的夜晚,又有幾人能抵抗無眠?帳中的將軍,青絲已轉(zhuǎn)成白發(fā),鐵血男兒的眼淚已失去最后的防線。
寫范仲淹漁家傲的作文2
“大漠狐煙直,長河落日圓”。先者也是在此,發(fā)出這千古感嘆。是啊,無際的荒漠,無盡的狼煙,和,那無休止的淚。
邊塞,埋下累累白骨,灑遍殷紅熱血。這曾經(jīng)令多少英雄馳騁不休,又令多少母親淚盡屋頭的地方。如今已是深秋,鳳怒號著,翻卷著戰(zhàn)旗,鼓動著散出微光的青紗薄帳,也卷殘了清寒月光下那呼黑的狼煙,也將士們唯一的睡意帶走了。伴隨著發(fā)號施令的擂鼓,戰(zhàn)士們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無邊際的黑夜。
東邊,曙光微妙。這是極為短暫的邊塞日出。頭上,除了黑煙,就是密不透光的烏云;腳下,除了什物,就是血染的胭脂般的泥土。將士的臉上,看不到任何喜意。因為這邊塞的意境,真的,真的太荒涼?墒窃谶@條血筑的長城之內(nèi),諸侯已在府里點上御賜的金燭。
勿而轉(zhuǎn)來陣陣鼓聲,將士們立刻登上城頂,抽出寶劍,如兵俑一般屹在那兒。望著批批遷徙的大雁,鐵鑄的臉上滿是淚痕。
城門早早地關(guān)了,好似一天得以安全平息的過?墒,角聲不斷,大雁不停,淚水不止。瀟瀟暮雨,打濕了黃土。豆大的淚珠順著臉頰流下,卷盡畢生的'滄桑,然后融入一杯濁酒之中,被戰(zhàn)士一飲而盡。轉(zhuǎn)首望去,家在千里之外的那個角落。在此不知度過了多少個春秋,從家?guī)淼暮诤釉缫逊喊。到底何時才可還鄉(xiāng),可是還沒登上燕然山記敘功績呀。
漫無邊際的黑夜里不知從何處轉(zhuǎn)來悠悠羌笛聲,伴隨著若隱若現(xiàn)的圓月,和這滿地白霜,顯得格外凄涼。飄然的青紗帳內(nèi),將士們難以入睡,滿頭蒼發(fā)的將軍撫著母親送來的信件安靜地淌淚。在他心中有說不完的話,說不完的滄桑,說不完的邊塞人生!
這一天,正是中秋。
寫范仲淹漁家傲的作文3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傳世詞作僅有5首,其中《漁家傲》寫得慷慨悲壯,最為膾炙人口。按照傳統(tǒng)的觀點來解讀這首詞,通常認為上闋描繪了荒涼的秋景,以顯示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態(tài)勢的嚴峻,下闋是作者自抒懷抱,慨嘆建功立業(yè)和思念家鄉(xiāng)的糾結(jié)心態(tài),真實感人。細讀此詞,《漁家傲》在描寫景色、反映軍情、表現(xiàn)渴望立功心情的同時,所飽含的思鄉(xiāng)情懷,值得我們用心品讀。
秋天是個思鄉(xiāng)的季節(jié),這幾乎是文人墨客的共識。為何?蓋因秋天的風聲蕭瑟不已,歐陽修的《秋聲賦》對此多有描寫?吹角锾斓闹参镩_始枯萎,景象蕭條,葉片凋零,自然產(chǎn)生“葉落歸根”的聯(lián)想,進而勾起思鄉(xiāng)情懷。況且還有那本該家人團聚的中秋佳節(jié),更有難以割舍的思鄉(xiāng)情愫。因此,此詞開頭的“塞下秋來風景異”,可謂是奠定了思鄉(xiāng)的基調(diào)。
“衡陽雁去無留意”的思鄉(xiāng)之情要比第一句明顯一些。古人有“鴻雁傳書”、“魚雁傳書”的說法,這“書”就是家信。離家在外的人,看到大雁就會想到家鄉(xiāng),想到家人。至于說“無留意”,試想一下,連大雁都毅然飛逝,沒有在這里停歇的意思,何況是戍邊的將士?
有人會說,“四面邊聲連角起”也許是不見思鄉(xiāng)情懷的一句,細究則不然。還記得“四面楚歌”的典故嗎?漢王劉邦出擊項羽,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并設下“四面楚歌”的計策,項羽誤以為漢軍已經(jīng)盡占楚地,無望的霸王只好邊飲酒邊悲歌,并最終自刎身亡。據(jù)說,楚歌的歌詞是:“九月秋涼兮,四野飛霜,日月征戰(zhàn)兮,終歸劉邦。白發(fā)老母兮,盼斷肝腸,妻子何堪兮,獨守空房。弟兄想見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淚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門看望,窗兄窗弟兮,問短問長。一旦交兵兮,槍尖而亡,骨肉為泥兮,同戰(zhàn)沙場。何不思故兮,各奔家鄉(xiāng),居家團圓兮,永得安康。”原來,楚霸王家鄉(xiāng)的楚歌,全部是思鄉(xiāng)念家的內(nèi)容,聲聲都是來自故土的呼喚。那《漁家傲》中的“四面邊聲”,會不會也讓將士們聯(lián)想起家鄉(xiāng)的'歌謠?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同樣流露著思鄉(xiāng)之情。試想一下,重巖疊嶂的山峰里,“一片孤城萬仞山”,這一座守城就顯得特別的孤單冷清,守城中的士兵也一定常常翹首遠望,因為遠方是他們的家鄉(xiāng),是他們的歸屬,那兒才是溫馨的港灣,那兒才不再孤單。而句中的“長煙落日”,則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給人一種形單只影、孤身一人的傷感。再者,夕陽也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鄉(xiāng)意象。日落時刻,思家時分!对姟吩啤叭罩σ,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下闋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坦露思鄉(xiāng)心跡。同賞一輪月,家在萬里遙,心中不免犯愁,于是借酒澆愁,誰知愁更愁。一杯濁酒哪能消得了濃重的愁緒?這酒,不僅缺少家鄉(xiāng)的味道,大概還因為淚水滑落,視線模糊,因而顯得更為渾濁了吧?何時才能返回家鄉(xiāng)?只有打了勝仗,西夏不再侵犯,邊境安寧了,才能回家鄉(xiāng)?涩F(xiàn)在,“燕然未勒”,尚未建功立業(yè),還鄉(xiāng)之日也便無從談起,只能是望家興嘆“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依然是寫人。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是“人不寐”的前奏,情感上是“歸無計”的哀傷,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且不談“霜滿地”已經(jīng)給人以凄清的感覺,單這悠悠的羌管就彌散著思鄉(xiāng)的旋律。羌笛是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的古羌族的傳統(tǒng)樂器,吹奏的曲調(diào)往往是哀怨的,尤以吹奏《折楊柳》曲而聞名于世。北朝樂府中《折楊柳》的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訴說的正是思鄉(xiāng)戀家之情。所以,王之渙的《涼州詞》中才有這樣的經(jīng)典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焙捅驹~中這一句的意境類似,都在傾吐著戍邊人兒的鄉(xiāng)關(guān)之思。
最后的“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訴說的不僅有“燕然未勒”的苦衷,還有“歸無計”的遺憾,最能引發(fā)讀者的同情和思考:將士們?yōu)楹屋氜D(zhuǎn)反側(cè),深夜不寐?將軍為何寢食不安,早生華發(fā)?征夫為何蜷縮不語,淚流滿面?原因都是一樣的。這里,愛國的情懷,思鄉(xiāng)的苦悶,構(gòu)成了戍邊將士的復雜心態(tài)。
縱觀全詞,雖不足百字,但字字含情,句句藏淚。壯志難酬,有家難歸,愛國思鄉(xiāng)的情感交替呈現(xiàn),雄渾有力,意蘊深沉,風格蒼涼悲壯。尤其是那思鄉(xiāng)的苦悶之情,更是浸透在字里行間,不斷鋪陳強化。就表現(xiàn)思鄉(xiāng)情懷這點而言,《漁家傲》絲毫也不比有著“秋思之祖”美譽的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遜色,不愧為范文正公的傳世名作。
【寫范仲淹漁家傲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范仲淹《漁家傲》09-15
漁家傲的范仲淹06-29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09-15
漁家傲范仲淹譯文10-26
范仲淹的漁家傲的翻譯05-25
范仲淹漁家傲的意境10-09
范仲淹《漁家傲》賞析11-14
漁家傲范仲淹詩詞09-17
范仲淹漁家傲詩意07-31
漁家傲范仲淹教學設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