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
現(xiàn)如今,許多人都需要跟練習(xí)題打交道,多做練習(xí)方可真正記牢知識點(diǎn),明確知識點(diǎn)則做練習(xí)效果事半功倍,必須雙管齊下。一份好的習(xí)題都具備什么特點(diǎn)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 篇1
一、注意帶點(diǎn)字的讀音,把( )里不正確的讀音劃去。
悶(mēnmèn)雷 漲(zhǎnɡzhànɡ)潮 飛奔(bēnbèn)而來
恢復(fù)(hùfù) 踮(diǎndiàn)著腳 風(fēng)號(háohào)浪吼
二、判斷正誤,對的在( )里打“√”,錯的打“X”。
1.“鼎”字第一個筆畫是“/’。(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鬧、雜亂”。( )
4.“鼎立”和“鼎力”讀音和意思相同。( )
三、在( )里填上合適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天( )地七( )八( )
若( )若( )風(fēng)( )浪( )東( )西( )
以上填的字構(gòu)成近義詞的有:。
四、讀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 )里打“√”。
1.從遠(yuǎn)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
2.浪潮的聲音如同山崩地裂。( )
3.浪潮的聲音很響,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
4.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5.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jìn),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
五、找出( )中與帶點(diǎn)詞語意思相近的詞,并畫上“”。
1.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觀潮日。
2.寬闊(寬敞寬廣遼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
3.江面上依舊(依然仍然果然)風(fēng)號浪吼。
4.那聲音如同(猶如相同宛如)山崩地裂。
5.頓時(一時霎時一剎那間)人聲鼎沸。
6.過了好久(許久很久不久),錢塘江才恢復(fù)了平靜。
六、在《觀潮》中,你最喜歡哪個壯觀的景象?寫出相關(guān)的句子,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你最喜歡的壯觀景象是:
你喜歡的原因是:
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復(fù)活節(jié)島面積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個島呈三角形,四周礁石密布。在一些巨石砌起來的石墻殘跡后面,矗立著幾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這些石像的臉大約有7米長,脖子2米長,身高約20米,最輕的大約有30噸,最重的估計(jì)有八九十噸,整齊地排列在千米多高的長方石座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一根根沖天而立的`石柱。這些石像都是用火山巖雕成的。它們有著長長的臉、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長長的耳朵和噘著的嘴。有的頭上還戴著一頂用紅色巖石做成的帽子,幾米高的園柱形石帽子,還可以脫卸下來。石像身上雕刻著許多人像、禽鳥的花紋。它們的臉對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長長的雙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遙望,好像在期待著什么。除了島的南端外,島上其他地方還有幾百尊這樣的石像,人們把這些石像叫做毛阿伊斯石像。令人驚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樣和巨大的身軀,更令人費(fèi)解的是它們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個寫錯的字,把正確的字寫在( )里。
、伲 )②( )③( )
2.讀了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請用《觀潮》文中一個詞語來說明。
這個詞語是( )。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適的詞。
例一(張)嘴
一( )帽子一( )石像一( )眼睛一( )海島
一( )花紋一( )礁石一( )石墻一( )火山
4.這篇短文主要介紹了石像這幾個方面的特點(diǎn)。
5.你認(rèn)為這些巨大的石像是怎么來的?說說你的看法,再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 篇2
一、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偻烫煳秩( ) ②如履平地( ) ③一舸無跡( )
④鯨波萬仞( ) ⑤珠翠羅綺( ) ⑥艨艟數(shù)百( )
二、解釋加粗的虛詞
、僬憬盻_______ ②方其遠(yuǎn)出海門________
③以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
三、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俾圆幌喽胈_______ ②弄旗、標(biāo)槍________
③吳兒善泅________ ④披發(fā)文身________
、菟萦蟔_______ ⑥鯨波萬仞________
、哔仲U看幕___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____
四、翻譯下面的句子
、儋繝桙S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跓熛o,則一舸無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蹱幭裙挠,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讀文答題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1.解釋下列詞語
①既望( ) ②際天( )
、奂榷( ) ④沃日( )
2.翻譯句子
、僬憬,天下之偉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谟癯茄⿴X,際天而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橫線上應(yīng)填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總寫大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寫潮的描寫順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略¢
二、①助詞,的②代海潮③介詞,憑④介詞,在
三、1、一點(diǎn)也不2、舉槍3、擅長游泳4、身上畫著文彩
5、逆流迎著潮水6、形容浪頭極高7、租用8、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
四、(見注解)
五、1.農(nóng)歷十六日2、連接著天3、不久4、沖蕩太陽
2.略
3.江橫玉系腰4.(第1句) 5.由遠(yuǎn)及近。 6.狀寫海潮氣勢。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 篇3
一、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xí)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1、選段從哪四個方面描寫浙江之潮?
2、這個段落的描寫突出了浙江之潮的什么特點(diǎn)?
3、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二、閱讀《觀潮》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1、第一段中描寫演習(xí)中陣勢變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點(diǎn)明這是在潮水暴漲時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中采用比喻進(jìn)行描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翻譯有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A、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譯文:然后漸漸臨近,潮水就像白玉砌的城墻、大雪覆蓋的山嶺一樣連接著天涌來,潮水奔騰的巨大聲音如雷霆一般,震撼大地,激起浪花,噴射水霧,仿佛要吞沒青天,沐浴白日,那氣勢極其雄壯豪邁。
B、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譯文: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乘馬、舞旗、舉槍、舞刀的人在水面上,像踩在平地上一樣。
C、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譯文:很快的黃煙四面升起,人和景物看不清楚,只聽得水爆轟然震響,聲音如同崩山一樣。
D、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
譯文:車馬堵塞了路途,飲食等各種食用之物都比平時價(jià)錢加倍的高,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會空下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相關(guān)文章: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同步練習(xí)題09-10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12-04
四年級上冊語文同步練習(xí)題觀潮12-05
《觀潮》同步練習(xí)題12-04
四年級上冊觀潮同步練習(xí)題12-05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練習(xí)題12-05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練習(xí)題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