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詩詞鑒賞

時間:2024-07-06 17:46:26 古詩 我要投稿

詩詞鑒賞

詩詞鑒賞1

  原文

詩詞鑒賞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注釋

  1、昆侖:昆侖,即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或玉山。地理觀念上的昆侖山,指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nèi),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古代神話的西方昆侖,是漢以前地理上的昆侖一名與傳說中昆侖的結(jié)合。作者自注:“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別的解釋不合實際!

  2、橫空出世:橫空,橫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險峻。

  3、莽:莽莽,狀高大!缎栄拧罚好В笠。后世引申有魯莽、莽撞、猛健諸義。

  4、閱盡人間春色:閱盡,看足、看盡、看遍。人間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5、飛起玉龍三百萬:玉龍,白色的龍;三百萬是形容其多。這里是說終年積雪的昆侖山脈蜿蜒不絕,好像無數(shù)的白龍正在空中飛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張元。張元句,始見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一,原作“戰(zhàn)死玉龍三十萬,敗鱗風卷滿天飛”。以后有關(guān)記載漸有出入。南宋魏慶之輯《詩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條作“戰(zhàn)退《舊時通行本作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似為作者原注所據(jù)。“當年孫行者過此”,是當?shù)鼐用駛髡f《西游記》里的故事。)作者自注:“宋人詠雪詩云:“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崩龈髅}之雪,積世不滅,登高遠望,白龍萬千,縱橫飛舞,并非敗鱗殘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國,好看不好吃,試為評之。”

  6、攪得:鬧得、搞得。今語的“搞”,早期白話作品中都作“攪”。

  7、周天寒徹:滿天冷透。

  8、消熔:積雪消融、融化。

  9、江河橫溢:長江黃河都發(fā)源于昆侖山脈,所以昆侖山積雪消融,江河水量大增,都會泛濫起來。

  10、橫溢:就是橫流,即泛濫。

  11、人或為魚鱉:江河橫濫,洪水成災(zāi),人也許為魚鱉所食!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拔(沒有)禹,吾其魚乎!”

  12、千秋:千年。

  13、功罪:幾千年來昆侖山給長江黃河輸送的水源給人民帶來了許多好處,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這是功;造成洪水泛濫,因而給人民帶來災(zāi)禍,這是罪。在這里,罪是實寫,功是虛寫。

  14、誰人:何人。

  15、曾與:曾給、曾為!对娫~曲語詞匯釋》:“與,為也,給也!薄

  16、評說:評論、評議。

  17、安得:怎得、哪得。

  18、倚天抽寶劍:傳楚宋玉作《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币刑,形容寶劍極長和帶劍的人極高大。

  19、遺(wèi):贈與。

  20、還東國:首次發(fā)表時原作“留中國”,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還東國”。

  21、環(huán)球:一作寰球,整個地球。

  譯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云。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于魚腹。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雪花。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里,整個地球?qū)⑾襁@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念奴嬌·昆侖》毛澤東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這首詩毛澤東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到達延安之后,毛澤東詩性大發(fā),一口氣寫了好幾首詩。《念奴嬌·昆侖》作于1935年的10月,跟《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幾乎同一時間。根據(jù)毛澤東1958年的注,可以看出這首詞的主題是反對帝國主義。

  上闋都是“橫空出世”的大膽想象!皺M空出世,莽昆侖”,說的是岷山,昆侖山的中支,如毛澤東原注中說“夏日登岷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夏日登山,能夠看到山峰上的雪本來就是讓人激動的一件事情。這個“昆侖”在詩詞里代表什么意象呢?有人說是壓迫中國的帝國主義,我想毛澤東在寫作上闋的時候是沒有這個動機的。當時,一個沒有見過雪山的詩人毛澤東看到這莽莽昆侖,皚皚白雪,怎么能不激起無窮的想象?站在高峰,把周圍雪線上的山峰想象成條條飛舞的巨龍是典型的毛澤東式的大膽而又新奇的想象。然后,毛澤東繼續(xù)想象了下去。到了夏天,積雪消融后就會變成滾滾洪流沖下山來,但決不至于到“人或為魚鱉”的程度。紅軍長征翻越雪山的時候,正是盛夏,積雪融化大概并沒有造成水災(zāi)。而毛澤東說“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這就很奇怪了,即使“玉龍”變成了危害人民的洪水,也只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并不是人力使然,何來的“功罪”呢?有一種解釋是昆侖山有功罪,讓人評說。巍峨屹立的山脈有什么主觀的動機呢?似乎不通。我想,是毛澤東自己已經(jīng)把主觀意志不自覺地滲透到了這種想象當中去,那么他自己就成為了這莽莽天地中的一分子,覺得自己能夠像“橫空出世”的昆侖群山一樣強大,甚至和它們有了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人的力量可以使“周天寒徹”,也可以使“江河橫溢”,這樣才能說是有功或者是有罪。

  下闋是更加新奇有趣的設(shè)想和議論!拔摇奔热豢梢赃@么強大了,自然可以跟昆侖對話:你不須要這么高,也沒必要積這么多雪。何時可得倚天寶劍,將昆侖山平均切成三段,分給歐洲、美國和日本。這樣的話,全球都太平了。這段想象很能代表毛澤東的后期思想,就是全世界人民的解放和團結(jié)。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毛澤東渴望擁有對整個世界的發(fā)言權(quán),身在陜北一隅卻有著對“全人類的使命感”,并且有著改造世界的理想和抱負。這種想法放在新中國建立的十年以后,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一度比較強大,還能夠解釋得通。但是,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紅軍兩萬多人疲憊不堪地到達陜北,西北有馬步芳的騎兵,北面有西北軍,東面有張學(xué)良的東北軍,革命的形勢可以說是危如累卵,不說掌握中國的命運,連能否自保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他居然能夠有“環(huán)球同此涼熱”的雄心壯志,可見當時的毛澤東已經(jīng)預(yù)見到了日后的勝利,而他腦海中經(jīng)常閃現(xiàn)出的“不合時宜”的想法,正好說明了他精神的強大。

  誠然,毛澤東豪邁的胸襟和奇崛的想象都是出色的。但是豪邁的英雄主義氣質(zhì)并不代表能夠把詞寫好。在這首詞的上半闋里,“橫空出世”的“玉龍”具有巨大的神話色彩和悲愴感,讓人感到堅韌不拔的生命力的巨大震撼。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高度融合的光輝詩篇。本詩藝術(shù)特點,主要是對昆侖擬人化,用豪放的語言,豐富的想象來描繪其景象,并借以抒發(fā)詩人的理想。

  詞的上闋就把昆侖擬人化并加以描繪,且評價它對人民的功罪。開頭三句:“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寫昆侖橫亙在天地之間,形勢之大,海拔之高,以及閱歷之深。它莽莽蒼蒼,高聳人云,就像巨人那樣,雄踞一方,昂首天外,俯瞰世界,在幾十萬年里,閱盡人間春色,歷盡人間滄桑。大筆一揮,寥寥數(shù)語,就從空間、時間兩方面使我們?nèi)暲鲋《肴玻梢娮髡呦鹿P如有神!帮w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著力寫昆侖之寒。詩人在這里活用典故,用來形容群山飛舞,一片潔白的景象。其中蘊含著昆侖本是火焰山,當年孫悟空過此,借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滅了火,所以變成銀色世界的神話故事。這故事包含著改造自然和世界的遠大理想,顯示出中國人民是有志氣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具體形象地描繪了昆侖之雪溶化后,洪水泛濫,無數(shù)勞動人民因此家破人亡,葬身魚腹的景象!扒锕ψ,誰人曾與評說?”從古至今,有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對昆侖的功罪,給予過評價呢?有誰曾想到要改造它呢?詩人這一發(fā)問,力拔千鈞,是對整個舊時代的判決,同時宣告這樣偉大的歷史使命已經(jīng)落在了無產(chǎn)階級的肩上。

  下闋中,詩人以高大的.形象、豁達的胸懷回答上闋結(jié)尾提出的問題:“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笔惆l(fā)了詩人毛澤東作為一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支援世界民族主義革命的偉大理想!疤绞澜纾h(huán)球同此涼熱”形象地表達了國際主義的精神、共產(chǎn)主義的精神。設(shè)想大膽新奇,生動逼真。

  另外,這首詞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寫的是昆侖的功罪,而對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還要把它“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使得“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這一議論,讀者會悟出詩人自注的“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的深刻含義。讀詩,要結(jié)合當時歷史條件思考聯(lián)想才能理解、掌握其中的真諦。 《念奴嬌昆侖》的主題是什么?它的豐富性可能會使細心的讀者應(yīng)接不暇,而又撲朔迷離。嚴格地說這是一首十分復(fù)雜的詩,詩人的胸懷在這首詩中不僅僅是容納了祖國河山,而且容納了整個人類世界,即氣魄之大僅祖國山川已不能容納,它必向外奔溢,窮盡八荒,涵蓋環(huán)宇。那么我們在此再追問一句,它的主題到底是什么?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為這首詩的批注中向我們揭開了謎底:“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苯又髡呃^續(xù)批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民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

  我想讀者在讀到“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時,一定要問毛主席為什么要把昆侖一分為三贈予英、美、日呢?根據(jù)作者的解釋是反對帝國主義,我們循著這一思路向前,就會豁然開朗了。

  縱觀毛主席的一生從來都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輸?shù)闷鹨糙A得起。他胸懷世界的抱負是從青年時代就開始的,他讀過世界上眾多英雄的傳記并以此激勵自己的壯志。他在長沙還是一英俊書生時就指點祖國江山,創(chuàng)辦新民學(xué)會及稍后的《湘江評論》。青春時的抱負隨著歲月的流逝沒有絲毫減退,反而越來越高漲,一浪高過一浪,終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侖山為著眼點或壯志之出發(fā)點,一舉表達了他對于全世界的義務(wù)、責任及抱負,這一切都是很具體的,說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圍內(nèi)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進行到底,而且要鋪開到世界的每個一角落,形成燎原之勢,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毛主席對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體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從這一天開始,直到后來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學(xué)說,在最大范圍內(nèi)團結(jié)了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對帝國主義。為此,“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即是把中國革命的經(jīng)驗以及毛澤東思想傳送給他們,而不是真的把昆侖砍成三段送給他們。

  前面談了此詩的思想境界之美,這里轉(zhuǎn)談一下此詩的藝術(shù)之美。

  因為我們知道如此復(fù)雜的主題本身要表達清楚已不容易,而且要同藝術(shù)相結(jié)合就更非易事了,但天公(即昆侖)出來幫忙了,詩人“橫空出世”般的勝任了。

  詩之上半闋寫昆侖山之壯麗從冬天一直寫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禍,功過是非,誰曾評說。詩人在此以昆侖象征祖國,并站在一個高度評說祖國幾千年歷史的功過是非。氣勢流暢,有一泄千里之感,從大象入物,又有細節(jié)描繪,“飛起玉龍三百萬”化用前人“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二句,正如作者所說借此一句來形容雪山。此句用得靈妙自然、恰切精當。再有“人或為魚鱉”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現(xiàn)實主義詩歌中的奇異比喻,指夏日從此昆侖橫流下來的江河湖水已泛濫成災(zāi),加害于人,同時又暗指中國舊社會的黑暗之云。然后破空斗膽一句提問:“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下半闋,詩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侖道,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你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斑@高”、“這多雪”中的“這”字用得簡省好看,顯得詩人內(nèi)心篤定大氣,僅兩個“不要”就解決了。接著是“安得倚天抽寶劍”一句,令人聯(lián)想到稼軒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二句“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以及李白《臨江王節(jié)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甚至還令筆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俠小說的名字《倚天屠龍記》。而詩人毛澤東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劍斬玉龍嗎?

  最后二行帶有預(yù)言性質(zhì),在未來的和平世界里,全人類將共享一個冷暖適應(yīng)的氣候,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潛在之意是詩人堅信他所捍衛(wèi)及奉行的理想屬大道中正,必將普行于全人類。這理想是世界革命進行到最后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

  最后一行的“涼熱”二字極富詩意,前者清涼后者熱烈,放在一塊加以辯證綜合就調(diào)出一個恰切的溫度,另外,這二字的象征意義也極為精蘊,含而不露,輾轉(zhuǎn)達意,卻又一語中的,最后應(yīng)了作者自己所層層推出的主題:反對帝國主義而不是別的。

  這首詞里,毛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侖裁為三截后,“一截遺歐,一截贈美”,好使“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讀者立即知道這是“大同”理想;聯(lián)系到他的事業(yè),這大同理想還不是《禮記》里幻想的那種,而是馬克思設(shè)計的那種。當然,馬克思得以在中國傳播、托根,很可能與《禮記》那個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靈有關(guān),康有為曾依傍那個理想,直到近來講“小康”,名字還從《禮記》那段里摘出來的。叫人驚異這個以流變不居著名的世界上,會有那樣頑固的繼承性;我也隱隱由此想到,一個學(xué)說在民眾間的傳播,往往不在于它論證得使人信服,而別有更深微幽隱的因素,任何時代,群眾都沒有從學(xué)理上了解過自己所信奉的理論。當然,詞不是政治學(xué)說的論文,它也不可能向我們介紹大同理想的細節(jié),所以,通過昆侖這個意象傳達的大同理想,其實還是個兩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適合《禮記》那個本土的型號,也適合馬克思那個舶來的型號。我們得參照作者的平生、思想,才能給這個理想貼上特別的標簽——這是文藝寫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網(wǎng)恢恢的一個例子,同時也是讀者具有理解主動性的一個例子。

詩詞鑒賞2

  原文

  六月天兵征腐惡,

  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

  贛水那邊紅一角,

  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nóng)齊踴躍,

  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

  國際悲歌歌一曲,

  狂飆為我從天落。

  注釋

 、诺麘倩ǎ涸~牌名,出自唐教坊曲,雙調(diào),分上下兩闋,上下片同調(diào),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仆≈荩汗艜r州名,州治在今閩西長汀縣。

 、翘毂褐讣t軍。

 、钦鞲瘣海褐刚饔懜鄡磹旱膰顸h軍閥。

 、乳L纓:長繩索。漢武帝時終軍出使南越(古國名,今廣東、廣西一帶),請授長纓,說要把那里的國王縛住帶回來(見《漢書·終軍傳》)。

  ⑸鯤鵬:《莊子·逍遙游》中所說的一種極大的魚和由它變成的極大的鳥,所以既可分指兩物(通常“鯤”不單用),也可合指一物。通常是褒義詞,這里作貶義用,等于說巨大的惡魔。

 、授M水那邊紅一角:指贛西南的贛江流域黃公略率領(lǐng)的紅六軍(1930年7月改稱紅三軍)所建立的根據(jù)地。

 、似珟煟号浜现髁ψ鲬(zhàn)的部隊。

 、厅S公略:(1898——1931)湖南湘鄉(xiāng)人。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30年,任紅三軍軍長。1931年9月,在江西省吉安的東固地區(qū)行軍中遭敵機掃射犧牲。當時他留守閩西根據(jù)地。

 、哇x躍:奮起刺擊。漢代劉熙《釋名》卷四《釋言語》:“勇,踴也,遇敵踴躍,欲擊之也!

 、蜗婧投酰合嬷负,鄂指湖北。

  ⑾國際悲歌:指國際歌。

 、锌耧j(biāo):疾風。這里形容正在興起的革命風暴。

  譯文

  六月時候,紅軍征伐腐敗的惡勢力,人民要用長長的紅纓把鯤鵬捆縛。贛水那邊根據(jù)地紅旗高展,這都是依靠黃公略的努力。

  所有的工農(nóng)們要踴躍與敵人爭斗,讓革命席卷江西,搗破敵人占領(lǐng)的湖南湖北。一曲悲傷的國際歌,好比是正在進行的革命風暴一般。

  賞析【一】

  詞的上闋以虛實相生、正反對比等藝術(shù)手法著重敘事而又滲透著熱烈而深沉的情感活動!傲绿毂鞲瘣骸,起句突兀而來,首先推出“天兵”與“腐惡”兩個對立的意象,并以“征”字相關(guān)聯(lián),直有一股令人振奮的摧枯拉朽的磅礴氣勢,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效果。以“天兵”指作者所率的工農(nóng)紅軍,既顯其神威,又張其正義。以“腐惡”指敵人,是形容詞名物化的用法,既暴露了敵人腐朽丑惡的本質(zhì),又反襯了“天兵”的正義和不可抗拒。中間著一“征”字,可謂興師有名,仁義自見。這一句從時令“六月”落墨,看似尋常,其實多有包孕。

  詞的上闋一、二句與三、四句構(gòu)成了層次分明而又相互聯(lián)系、相映成趣的藝術(shù)思維空間,筆調(diào)也前后相承而又顯出變化。如果說一、二句是作者立足于現(xiàn)實而在幻化的意象空間進行形象思維,豪情浩氣之中隱然生出一縷深沉的憂思,筆調(diào)雄渾而凝重;那么,三、四句則是從虛境回復(fù)現(xiàn)實,于深情眷顧中流露出對正確的戰(zhàn)略道路及其成功實績的熱情贊美,筆調(diào)也顯得活脫輕靈。

  詞的.下闋,作者揮灑酣暢的筆墨,緊扣意脈進一步狀寫革命氣勢,抒發(fā)強烈而深沉的情懷。“百萬工農(nóng)齊踴躍”,是上闋“天兵”、“萬丈長纓”等虛擬意象的現(xiàn)實具體化,是對如火如荼的工農(nóng)武裝斗爭形勢的真實描寫與概括。“齊踴躍”三字,極富動感,極有力量,既謳歌了廣大工農(nóng)群眾革命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又為下句意象空間的開拓引弓蓄勢。

  賞析【二】

  這首詞熱情歌頌了人民革命戰(zhàn)爭,高度贊揚紅軍和工農(nóng)群眾敢于斗爭和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激勵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堅持革命路線,迎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大風暴。汀州是福建管轄的一個舊府治,清代的汀州府包括福建西部的長汀、上杭等八縣,本詞所說的汀州是指汀江上游的長汀縣一帶地方。

  【六月天兵征腐惡】六月,是指紅一軍團由閩入贛的出發(fā)時間,一九三O年六月初,毛主席率領(lǐng)的紅一軍團主力在閩西長汀一帶活動。天兵,天神的兵,這里贊稱英勇善戰(zhàn)、所向無敵的人民革命武裝紅軍。征,遠行征戰(zhàn)討伐。腐惡,腐朽邪惡,這里指腐朽透頂、罪惡多端的國民黨反動派。本句意為:六月的時候,英勇善戰(zhàn)的紅軍如同神兵天降,去攻打討伐腐朽透頂?shù)膰顸h反動派。

  【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萬丈,形容很長。長纓,系頸的長繩。據(jù)《漢書·終軍傳》記載,西漢時,終軍奉命出使南越,臨行時向漢武帝要一條長繩子,說一定可以把南越王縛住帶回來。這里長纓是借指人民革命武裝力量。鯤鵬,古代神話中最大的魚和鳥,這里借指貌似強大的國民黨反動派?`,束縛、捆綁。全句意為:人民革命武裝的偉大力量,就象是萬丈的長繩,要把那龐然如大魚大鳥的敵人捆綁回來。

  【贛水那邊紅一角】贛水,即贛江,本句是指贛江西面湘贛接壤處的革命根據(jù)地。因為毛主席所率領(lǐng)的工農(nóng)紅軍是在贛江東面進軍,所以稱贛江西面為那邊,紅色象征革命,形容革命斗爭如火如荼。

  【偏師借重黃公略】偏師,指擔任側(cè)翼的一部分軍隊,以別于主力軍而言。借重,即借助,請別人出力的一種敬辭,倚重的意思。黃公略(1900—1931),湖南湘鄉(xiāng)人,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7月參加、組織平江起義,后歷任紅五軍副軍長、紅三軍軍長等職。黃公略在毛主席領(lǐng)導(dǎo)下屢立戰(zhàn)功,深受毛主席器重。1931年10月,紅三軍參加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第三次圍剿時,遇敵機襲擊,不幸中彈負傷,不久光榮犧牲。當時黃公略所率領(lǐng)的紅三軍已編屬紅一軍團直接指揮,作為紅一軍團主力紅軍的右路軍進攻南昌,所以說是“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nóng)齊踴躍】本句是描寫紅軍在大進軍中,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線放手發(fā)動工農(nóng)群眾,掀起了空前的革命熱潮。踴躍,熱烈積極,爭先恐后的樣子。

  【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席卷,象草席一樣卷起來,收拾無余。直搗長驅(qū)直入,攻擊要害。湘和鄂,湖南和湖北的別稱。本句是形容紅軍迅速進軍,橫掃江西,直攻湖南和將要進軍湖北的磅礴氣勢。

  【國際悲歌歌一曲】國際悲歌,指國際歌,悲,是悲壯的意思,形容歌曲的雄偉莊嚴,深切動人。

  【狂飆為我從天落】狂飆,急驟猛烈的暴風。上句和本句連起來的意思是說:放聲高唱一曲雄偉悲壯的國際歌吧,猛烈的革命大風暴已經(jīng)為我們從天上漫卷而來了。這個結(jié)尾,含有激勵革命黨人堅持馬列主義革命路線,伸開雙手去迎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大風暴的象征意義。

詩詞鑒賞3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边@是詩人在瓜洲遙望家鄉(xiāng)時所見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過幾重山就是鐘山。而鐘山,就是詩人的家鄉(xiāng)。一道長江水,數(shù)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謂是山高水長,路途遙遠。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實際距離和心理距離產(chǎn)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說明了詩人人在途中,卻心系家鄉(xiāng)。戀鄉(xiāng)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痹娋潼c明了詩人離鄉(xiāng)的時間,正是草長鶯飛的春天?吹酱禾鞚M目的新綠,想到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自己離開了家鄉(xiāng),什么時候能再回來呢?這一思鄉(xiāng)的愁緒像春天的'草一樣,很快地滋生、蔓延起來,當春風吹綠江南岸的時候,詩人的心里也充滿了鄉(xiāng)愁。詩人的思鄉(xiāng)情從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候就開始了,剛剛離開,就已經(jīng)想著回來,更見其情之濃烈。詩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為詩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蘊涵著團圓之意。

詩詞鑒賞4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晏殊《清平樂》

  琴詩酒伴皆拋我,雪月花時最憶君。

  ——白居易《寄殷協(xié)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朝《涼州詞二首·其一》

  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趙令畤《蝶戀花》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朱敦儒《鷓鴣天》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馮延巳《長命女》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遣》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蘇軾《前赤壁賦》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渭城曲》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曹操《短歌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李清照《聲聲慢》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問月》

  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蘇軾《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杜甫《杭州春望》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張可久《人月圓》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李清照《如夢令》

  舉杯遙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柳永《蝶戀花》

  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李清照《蝶戀花》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蘇軾《定風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唐寅《桃花庵歌》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馮延巳《鵲踏枝》

詩詞鑒賞5

  詩詞鑒賞:詩詞中的八種人生苦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會回憶過去?曾經(jīng)所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曾經(jīng)所經(jīng)歷的種種,都成了生命中或深或淺或甜或苦的回憶,如同夢幻空花,但始終無法忘懷。

  詩詞中的八種人生苦境,一種境界一句詩,句句刻骨銘心!

  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對生命頑強的歌頌;“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不過是過客匆匆,“一生復(fù)能幾?倏如流電驚”。

  生命不可浪費,需要珍惜: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縷衣》

  老: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等到年老才嘆息;歲月無情,“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當你老了,頭發(fā)白了,唯有“不管相思人老盡,朝朝容易下西墻”,心心念叨的人和事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

  看一看自己,能否有這樣的'暮年豪情?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龜雖壽》

  。阂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縱使病魔纏身,也要堅強,即使“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也能夠有此胸懷:“大凡物老須生病,人老何由不病乎?”有病不可怕,就怕人心已病。雖有疾病纏身憂,凌云壯志不可忘: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陸游《病起書懷》

  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面對不知何時會來的“死亡”,記。骸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奔词顾廊,也要有價值;需要吶喊:“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人終有一死,為何不珍惜當下?因為死是一件極其孤獨的事情:“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面對愛人的離去,是否也會這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愛別離: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離家之時,可記得“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身在他鄉(xiāng),是否也要問一句:“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回去的是家鄉(xiāng),回不去的是故鄉(xiāng)?粗讶说碾x去,說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莫要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思念著心上之人,可知曉:“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

  相見時難,離別更難嗎?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令》

詩詞鑒賞6

  本期解讀的是綠窗紅袖(一株斷草)女士的詞《臨江仙落葉吟》一文。

  附作品原文:

  雨細枝長黃葉短,秋風攪得均勻。搖搖惴惴落紛紛。徘徊難逝水,窈窕憑樓門。

  輾轉(zhuǎn)纏綿燈影處,訴說緣聚緣分。人情莫嘆我無根,好風邀月舉,送我別紅塵。

  其實本人在此一向喜歡綠窗紅袖(一株斷草)女士的詞和峽谷深秋(王博)先生的詩。王博先生的詩有一種蒼勁雄厚、渾然天成的效果;而斷草女士的詞讀來則是一種清秀婉麗、行云流水般的快感。

  賞析:

  “雨細枝長黃葉短,秋風攪得均勻。搖搖惴惴落紛紛!

  起首作者通過“細、長、短”等形容詞和后面的“攪、落”倆動詞為我們很形象地勾畫了一幅很生動的秋雨落葉圖。雨因綿綿如絲而言細,枝因蕭條而顯長,葉因離枝而見短。這些都是要有一定的觀察閱歷才能寫來的。而這“秋風攪得均勻”可以想想這風吹過樹枝,吹落樹葉的情景自然是公平對待,枝枝如此,所以是感情“均勻”的寫照也較形象化。當然這了所指的風當屬微微清風,而非狂風肆虐的景象。這也符合深秋的場景。作者在此一個“攪”字用得較靈動,有一些戲耍、調(diào)皮的.情趣在里面。再則,這樹葉也并不是那么甘心甘就落下來的,這落的時候自然都要搖擺幾下,顯得很不情愿,有幾絲發(fā)愁、害怕的樣子,卻終究驚不起秋風的邀請“落紛紛”而下。

  在此作者不僅對其景象觀察得是細致如微,而且在選詞方面也比較的考究,讀來有一種身臨其境的快感。在往下看。

  “徘徊難逝水,窈窕憑樓門!

  在此作者從之前觀察落葉,轉(zhuǎn)到了對地上漂葉的描述?梢娺@雨還下得有些不小,地面都能見到流水了?础八痹谝粋地方來回地蕩漾,似去非去的樣子,給人一種不愿離去的感覺。給人一種“光陰可惜,譬諸逝水!钡母形。而后這“窈窕”大家都知道有句名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边@是用來形容女子心靈儀表都很美的詞。這里似乎作者拿來形容樹葉了,難道真的是要形容樹葉嗎?我們不僅疑問。而從“憑樓門”來看這里或形容樹葉的停留,或則暗示一個美麗的身影正靠在門前觀賞呢……暫且不管,接著往下看吧。

  “輾轉(zhuǎn)纏綿燈影處,訴說緣聚緣分!

  從此處來看前面的“窈窕”一詞就應(yīng)當主要指人了,而且這里作者從白天賞景寫到了對夜間活動的描述。一語“輾轉(zhuǎn)纏綿燈影處”這就已經(jīng)不是樹葉能辦得到的事情,當然是人的行為了。想想白天看落葉,流水,飄零,夜晚又獨伴孤燈前輾轉(zhuǎn)反側(cè),思緒又纏綿不休,自然是會對這世間的“緣聚緣分”的事情發(fā)表出諸多感慨了。這睹物生情,產(chǎn)生聯(lián)想,乃人之常情,何況面對一位多愁善感的詞人呢。接著再往下看吧。

  “人情莫嘆我無根,好風邀月舉,送我別紅塵!

  在此從“無根”一詞來看,想必作者也是一位長期在外漂泊,過著羈旅生活的人,這也大概證明了作者為什么將自己的藝名取為“一株斷草”的原因所在。而從“人情莫嘆”來看作者對此的心態(tài)是非常的豁達、坦然。更不用說此時雨已經(jīng)沒有下,并且是云開霧散,月亮都出來了。當然這寫只是一種心態(tài)的表達。面對如此好的夜景,就不要去言什么羈旅之苦,寂寞之情,我更愿意的是弄幾碟小菜,把一壺美酒,邀月舉杯,將那些紅塵的煩惱,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忘它到九霄云外去吧。

  總結(jié):作者在次不僅為我們細膩生動地描述了一幅深秋雨景圖,也充分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坦然,以及樂觀向上的精神。但此詞卻完全是以《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中寶釵《臨江仙柳絮》詞為藍本并依其原韻所填。對其意境上的突破也不是很大。下面就附其原本與之共賞: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詩詞鑒賞7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

  2.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詩經(jīng))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

  4.黃鐘毀棄,瓦釜雷嗚。(屈原)

  5.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毛詩序)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8.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9.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

  10.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11.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

  13.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15.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16.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

  1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1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9.山隨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2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

  2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27.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2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3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33.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

  3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3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3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3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38.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

  39.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

  4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

  4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45.竹死不變節(jié),花落有余香。(唐,邵謁)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

  47.蟬噪林愈靜,鳥嗚山更幽。(王維)

  4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

  49.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5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51.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5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

  53.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石達開)

  54.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李世民)

  5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6.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

  57.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58.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59.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

  6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62.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

  6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6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6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李白)

  66.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

  6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68.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韓愈)

  69.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琵半遮面。(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清,趙翼)

  7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7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7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宋,蘇麟)

  7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75.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7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78.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

  79.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80.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

  8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82.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

  8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84.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85.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

  8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

  87.空床臥聽風吹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宋,賀鑄)

  8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8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90.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

  9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

  9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

  9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流無人舟自橫。(韋應(yīng)物)

  9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95.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96.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9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于謙)

  98.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

  99.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明,王慕)

  10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101.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

  10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

  10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

  10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

  10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志南)

  106.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7.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108.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09.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元好問)

  110.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111.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陰。(關(guān)漢卿)

  11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

  11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11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

  11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

  117.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蘇軾)

  118.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曼殊)

  119.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120.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12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12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123.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2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陸游)

  125.平生不解藏(zang)(ren)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唐,楊敬之)

  12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廓酒旗風。(杜牧)

  127.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12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129.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

  130.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

  13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

  132.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

  13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

  134.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白居易)

  13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137.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

  13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1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你東南西北風。(鄭板橋)

  140.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14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42.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

  14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144.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幸苦為誰甜。(唐·羅隱)

  14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14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

  147.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

  148.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

  149.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嘏)

  150.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韜玉)

  151.今年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杜荀鶴)

  152.二十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唐·花蕊夫人徐氏)

  153.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劉禹錫)

  154.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

  15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5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

  157.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

  158.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15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160.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16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

  16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16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64.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

  16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166.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

  16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

  168.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

  169.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魯迅)

  170.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171.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172.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陳毅)

  173.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李大釗)

  174.男兒未展凌云志,空負天生五尺軀。(王達強)

  175.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176.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里爬出!(葉挺)

  177.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何敬平)

  178.一腔熱血化春雨,壯志千秋泣鬼神。

  179.滿目云山俱是樂,一毫榮辱不須驚。(黃興)

  180.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

  181.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楊超)

  182.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183.嚴刑利誘奈我何,頷首流淚非丈夫。(金方昌)

  184.早已森嚴避壘,更加眾志成城。(毛澤東)

  185.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毛澤東)

  186.裝點此關(guān)山,今朝更好看。(毛澤東)

  187.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毛澤東)

  188.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

  189.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毛澤東)

  190.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zhàn)猶酣。(毛澤東)

  19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毛澤東)

  192.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毛澤東)

  193.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毛澤東)

  194.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

  195.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

  196.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

  197.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直上重霄九。(毛澤東)

  198.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澤東)

  199.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毛澤東)

  200.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

詩詞鑒賞8

  本期解讀的是疏桐倩影女士的《五律·山中寄語》。

  附作品原文:

  花開并蒂根,莫待逐紅塵。山外詩書斷,郊原草木春。

  撫琴孤對客,欲語意明人。誰識今時貌,江梅點絳唇。

  譯文:

 。ㄉ嚼锏模r花都依托在花蒂上競相開放著;可憐的人啊你莫要等到它們都飄零(逐紅塵)了才懂得來欣賞啊?與山外的詩書(書信來往)已經(jīng)終斷,許久沒有往來了;郊外的原野上草木青青,宣示作這一年春花爛漫的季節(jié)已來臨。“我”彈奏出幽怨的琴音,獨自地面對那些過往的山客;欲想著能將“我”心中夙愿表達給某個懂得的人聽?烧l能夠理解“我”今時之處境呢?但見江邊紅梅點點,恰似絳色的嘴唇(似乎也像在共同述說“我”心中的怨情)一般。

  賞析:

  起聯(lián):“花開并蒂根,莫待逐紅塵!边@里作者起筆就將讀者帶到了一種幽怨的境界里去。一個“莫”字引領(lǐng)得很好,但“并蒂根”在此我覺得意義不大,有點浪費,若換作其它更有引申意義的語句更好。

  頷聯(lián):“山外詩書斷,郊原草木春!边@里的“郊”不能作城市郊區(qū)來講,不然與“山外”難相對應(yīng),應(yīng)是指“她”住宅小院外的.荒野之地吧。這兒看來其實不但對“莫待逐紅塵”作了進一步詮釋,也大有告慰那人“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钡母锌,看樣子“她”心中的那位真有些不識青春的啊?

  頸聯(lián):“撫琴孤對客,欲語意明人。”真可謂“知己難求”啊,更何況是“藍顏知己”呢!不過這“孤對客”在此有點叫人犯難,與前兩聯(lián)的景象不夠協(xié)調(diào),感情“她”家是在山野開茶樓或客棧的呢?這“客”雖然可以理解為山中其它事物的代指,但始終給人以錯覺,不如直接換郊野其它事物會更好些。

  尾聯(lián):“誰識今時貌,江梅點絳唇。”這“點絳唇”本是一詞牌名:因梁江淹《詠美人春游》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得名。但這里明顯與詞牌名無關(guān),“絳”大赤也——《說文》,故可依字面來解。但結(jié)尾我感覺在整體意向上有些偏離,作者自己的解釋是:“如今誰能曉得愁容,只有江梅花點綴我的唇并染紅了唇,才顯得美麗!笨蛇@跟前三聯(lián)似乎也找不到多少銜接的因果關(guān)系來,而且意境的氛圍也處于對立面,前三聯(lián)一路愁緒,這兒似乎卻轉(zhuǎn)得挺悠然了,感情有失粘連性,有點突兀。當然,一定要表達這樣的意境也并不是不可,但至少在頸聯(lián)有所轉(zhuǎn)承來引領(lǐng)才是。再則這“江梅點絳唇”在時間對接上也與前面的“郊原草木春”不協(xié)調(diào),梅花開時尚且初春,怎能見“草木春”呢?從時間上看見“桃紅點絳唇”到也能相映襯?若要能表達出與前三聯(lián)一氣呵成的效果我看還是寫作“落紅吟絳唇”好些,這里的“落紅”當然是暗指“她”這佳人的眼淚了。

  總結(jié):此作屬“孤雁出群格”體。就全詩來看感情起“并蒂根”用得意義不大,另外就是結(jié)句“江梅點絳唇”意境上失粘,再則“客”可以磋商一下外,對于其它在意向及感情線的表達上還是聯(lián)系緊密的,基本算是閨怨詩詞上的一篇好作吧。

詩詞鑒賞9

  1、《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2、《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卷上,經(jīng)史待風吹。

  3、《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4、《和晁應(yīng)之大暑書事》

  宋·張耒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鲙意何如。

  5、《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jīng)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fù)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6、《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yīng)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7、《大暑竹下獨酌》

  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沮風如可人,亦復(fù)怡我顏。

  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

  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

  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

  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

  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8、《大暑松下臥起》

  宋·陳天瑞

  炎威一何驕,不有商飆慘。

  蒼茫云海路,飛龍不可覽。

  我本灌園人,昔乃從鉛槧。

  萬事已恢心,十載空嘗膽。

  亭亭松篁邊,小池開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終日哦其間,一臥寂百感。

  相期晚節(jié)香,看此秋容淡。

  9、《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

  唐代: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菰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卷上,經(jīng)史待風吹。

  10、大暑戲贈希古

  張耒(宋代)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fù)一周。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閑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揮百盞不言休。

【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詩詞的鑒賞06-29

《獨酌》詩詞鑒賞01-02

詩詞鑒賞教案06-08

李世民詩詞鑒賞12-05

《春日》詩詞鑒賞07-29

辛棄疾詩詞鑒賞03-26

春曉詩詞鑒賞11-15

溫庭筠的詩詞鑒賞05-06

《別離》詩詞鑒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