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文學翻譯獨特性
《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的一部著名長篇小說,這部經典名著受到諸多外國學者的推崇,被譯作多種語言發(fā)行。其中,霍克斯與閔福德的英譯本TheStoryoftheStone采用了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了翻譯。本文對其譯本中多處獨創(chuàng)性文體排版,從意義、形式、以及文化批評三方面對其進行賞析。
一、審視角度
譯者面對翻譯對象應如何審視,主要有三方面:語言事實,形式(包括修辭手段或者文體特征)和精神氣質。于是,與之相對應的翻譯批評與賞析層面分別是:意義批評,形式批評,和文化批評。在翻譯時強調語言事實的翻譯我們可稱其為語義翻譯,語義翻譯是英國翻譯理論家PeterNewmark提出的兩種翻譯模式之一。對于一部譯作的分析,看其語義翻譯得是否與原文接近,從翻譯批評與賞析層面,對譯作的分析就是意義批評與賞析。翻譯活動面對的是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障礙。就語言而論,當語言表達形式(語音、詞匯、句法和修辭等)的特點本身作為信息的內容傳達時,翻譯時強調形式,就是為了凸顯某種語言的語言形式功能,比如說中國詩歌的詩性功能。在翻譯時,譯者有時會采用修辭手段、特殊文體甚至創(chuàng)新的排版印刷格式等手段來增強譯文的藝術效果,發(fā)揮吸引讀者的功能。第三個視角,從精神氣質方面審視翻譯對象側重的是文化特質的翻譯。由于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言的交流,因此中西方文化在文化內涵、生活方式、認知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會對翻譯產生重大影響。看一部譯作是否譯出了原作的精神氣質,就是看它能否將原作的文化很好地傳達出來,而對其進行賞析是則要從文化批評角度著手。對一部譯作的批評與賞析應該是多角度的、多方面的,可以對譯者的行為和活動進行批評與賞析,還可以對翻譯理論的研究進行批評賞析,也可以對翻譯的文體格式等進行批評賞析。
二、霍克斯在翻譯《紅樓夢》這部杰作的時候,建構了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的翻譯本體。
三、霍譯的《紅樓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與小說正文內容有關的文字排列和印刷效果而言,與原書那嚴謹呆板的中文版式相比,為了體現(xiàn)英文新穎活潑的文體風格,霍譯中諸多格式的.變通更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在中外文化有著很大差別的前提下,他充分發(fā)揮譯者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手段,盡其所能將中國文化進行介紹和宣傳。本文僅對其兩處特殊的格式變通譯法進行了一番賞析,對于霍克斯其他地方獨特的譯文,我們也不能忽視,像他所作序言,以及根據(jù)小說故事的內容自然分卷,并根據(jù)各卷內容另行命名,甚至各卷又加了前言,這些體制上的變通,都說明了霍克斯在翻譯《紅樓夢》這不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學巨著時用心之多,他傾其所能傳譯出這部藝術杰作中的一切思想和藝術的東西。
【《紅樓夢》文學翻譯獨特性】相關文章:
賈平凹談文學翻譯08-05
文學史文學教育與文學讀本的探究論文06-03
紅樓夢燈謎12-11
紅樓夢隨筆12-04
紅樓夢研究之《紅樓夢》讀后感09-13
河中石獸翻譯翻譯05-09
文學宗師柳宗元06-17
紅樓夢里的燈謎12-13
閱讀紅樓夢心得11-04
紅樓夢讀書隨筆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