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賞析
在平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賞析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注釋
、配较常禾菩跁r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沙,一作“紗”。
、埔磺略~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标淘~“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jīng)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⑷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蔁o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仕圃嘧R:好像曾經(jīng)認(rèn)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诵@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鑒賞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zhuǎn)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shù)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xiàn)境。從復(fù)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diào)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xiàn)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xí)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xiàn)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jīng)起了難以逆轉(zhuǎn)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guān)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xiàn),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fù)。細(xì)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xì)心態(tài)。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詞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睘樘烊黄媾季,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纏綿哀感,用虛字構(gòu)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xiàn)出詞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不過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不管是花的凋落,春的消逝,還是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xiàn),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yīng)上“幾時回”。雖然花落、燕歸也是眼前景,但一經(jīng)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nèi)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詞中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不過這種重現(xiàn)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xiàn),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lián)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靶@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diào)是低沉的。
這首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在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同時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一般認(rèn)為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知應(yīng)天府時所作,根據(jù)是“張寺丞”與“王校勘”應(yīng)為晏殊在應(yīng)天府時的下屬張公壽與王君玉,以及《能改齋漫錄》《苕溪漁隱叢話》等書上所載的,“晏元獻赴杭州,道過維揚,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誦壁間詩板,戒其勿言爵里姓名,終篇者無幾。又使別誦一詩云:‘水調(diào)隋宮曲,當(dāng)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儀鳳終沈影,鳴蛙只沸羹。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徐問之,江都尉王琪詩也。召至同飯,又同步游池上。時春晩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書墻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王應(yīng)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自此辟置,又薦館職,遂躋侍從矣”。有人認(rèn)為這兩個根據(jù)不可靠。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卒謚元獻。他一生富貴優(yōu)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diào)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dāng)時詞壇耆宿。有《珠玉詞》。
名家點評
明·楊慎《詞品》卷五:“無可奈何”二語工麗,天然奇偶。
明·卓人月《詞統(tǒng)》卷四: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
明·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油壁輕車”二句,歌行麗對也,“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青鳥不傳云外信”“無可奈何花落去”六句,律詩俊語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詞,著詩不得。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或問詩詞、詞曲分界,予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定非香奩詩;“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草堂詞也。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詞中句與字有似觸著者,所謂極煉如不煉也。晏元獻“無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觸著之句也。
清·陳廷焯《大雅集》卷二:有一刻千金之感。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1-27
晏殊的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2-01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賞析01-25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8-13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翻譯賞析03-31
晏殊《浣溪沙》賞析05-08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賞析(6篇)12-28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譯文01-24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注釋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