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記承天寺夜游》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承天寺夜游》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1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走進古典詩文的世界我們會發(fā)現(xiàn)處處有月亮的影子,這輪明月曾照亮了春江的流水,曾驚擾了鳥兒的安眠,也曾打濕了怨婦的羅衫。回憶我們所學的古詩文,你想起了那些有關月亮的名句呢?
生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生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生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師:好,看來同學們對古詩文名句積累很到位。是啊,這輪明月曾牽動了無數(shù)古人的情腸,他們或借月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或借月表達美好祝愿。當蘇軾被貶黃州,面對承天寺的這輪明月他又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呢?今天,我們就同游承天寺,賞明月清輝朗照大地,品經(jīng)典美文感悟情懷。(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對于本文的作者蘇軾,你了解多少呢?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蘇軾呢?
生: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收錄在《宋學士文集》里。
師:對于本文的寫作背景,哪位同學知道并能介紹給大家呢?
生:宋神宗時期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其政敵就借其諷刺新法的詩,以“訕謗朝政”的罪名把蘇軾投進監(jiān)獄,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后被貶黃州,成為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近乎于流放。
二、文本解讀觸心靈
師:升入初中以來我們學習了不少文言文,回憶一下我們都用了什么方法來學習它呢?
生1:讀課文,翻譯課文。
生2:賞析文中的句子,感悟作者的情感。
生3:需要背誦。
師:好,歸納起來就是讀-譯-賞-悟-創(chuàng),這既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也是我們學習的環(huán)節(jié)。
師:首先我們來聽讀,注意讀音、停頓。
師:本課有哪些字我們第一次接觸,停頓有哪些句子需要注意呢?
生1:藻、荇這兩個字注意字形,記住讀音。
生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生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師:同學們節(jié)奏劃分得很準確,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生4:讀得很好,音很準,停頓很正確。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剛才要求,齊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棒,對于本文的你們是否有深入學習的欲望呢?接下來我們疏通文意,請同學參看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如有疑難提出大家共同解決。
師:哪位同學有不理解的字詞?
生5:“相與”是什么意思?
生6:“庭下積水空明”怎么翻譯?
師:那位同學知道并予以解答?
生7:“相與”是共同、一起。
生8: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樣澄澈透明。
師:解答得很好,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翻譯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充分了解。
師:譯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再次齊讀課文。
三、賞析佳句品譯妙處
師:同學們,本文是一篇寫月夜小景的美文,那么文章中的哪個句子是描寫月夜美景的呢?
生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師:你們喜歡這個句子嗎?如果喜歡請說明理由。首先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左鄰右舍聽,然后說給全班同學聽。
生2:我喜歡這個句子,因為作者采用了兩個比喻來寫月光,寫出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點。
生3:這個句子寫出了月色之明,月色之清,月色之濃。
生4:這個句子采用了側面描寫,全文無一字寫月,卻不無一字不是在寫月。
生5:這個句子既有動態(tài)描寫,又有靜態(tài)描寫,有一種動靜相承之美。
師:在同學們的品評中,我仿佛看到九百多年前的那輪明月正穿過時間的千山萬壑向我們走來,它以動靜相承的詩意之美為我們勾畫了一個淡雅而具有風韻的'透明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豈不讓人達到物我兩忘、天地相容的境界,豈不讓人感到欣喜和愉悅呢?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感情再次齊讀課文。
四、感悟情懷,體會深意
師:如此的美文,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共同討論這幾個句子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寫作背景分析。
生1:“欣然起行”表現(xiàn)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生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表現(xiàn)作者孤獨、寂寞之情。
生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表現(xiàn)了他的寬慰之情。
生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表現(xiàn)了他的被貶的悲涼。
生5.這句話的“閑人”表現(xiàn)了他失意的落寞。
生6.“閑人”表現(xiàn)了他悠閑賞月的欣喜。
生7.“閑人”還表現(xiàn)了他自我排遣的達觀。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對,蘇軾20歲即中進士名震朝野,才華橫溢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在城外租了50畝土地耕種借以養(yǎng)家糊口,生活非常窘困。在嚴酷的事實面前,他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夢想落空了,他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報國理想破滅了,他的一腔忠誠熱血就這樣被生生冷卻在了黃州的田壟中,怎能不感受到悲涼和失意的落寞呢?難得的是他沒有像白居易那樣在人生失意之時,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哀嘆,也沒有像柳永那樣在不被賞識之際,甘心“偎紅依翠”,忍把浮名換作了“淺酌低唱”而是以一種達觀的心來面對人生的苦難,以一顆從容的心態(tài)欣賞到這樣的月白風清之景,這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呀!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當作蘇軾,再次齊讀課文!同學們,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同學們是否想把它永遠記在心里呢?那么就請同學們參看老師給大家提供的提綱快速背誦課文。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2
內(nèi)容預覽:
記承天寺夜游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文章的韻味;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讀成誦。
2、聯(lián)系文章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diào),或表現(xiàn)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2、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謫到黃州已經(jīng)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jīng)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丟了腦袋。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
3、導語
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是記敘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經(jīng)歷。那么我們事先推測,這篇文章會不會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二、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如: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庭下/如積水空明
念/無與為樂者
水中/藻荇交橫
三、翻譯理解
|給加點字注音。
解()衣
藻荇()
遂()至
未寢()
|看課文注釋,了解大意。小組合作,結合注釋,翻譯全文。
通過翻譯課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賞析
思考問題:
1、作者為什么會想著夜里去寺廟游玩?
因為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2、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
發(fā)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3、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
月色皎潔,空靈。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相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處”句點明了這一真諦。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樂觀進取精神的緣由。
6、文章的結尾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作者最后這一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這句話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潞6y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xiàn)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小結
這篇短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課文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空靈、皎潔
竹柏--藻荇交橫
抒情: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瀟灑、達觀
自我排遣的樂觀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3
有目標,才有動力。
1、反復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疏通文句,熟讀成誦。
2、在讀的過程中賞析文章,欣賞文中月景,理解作者特殊心境。
抓重點,突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 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講方法,提效率。
朗讀、討論、賞析
教學過程:
(一)文學積累引入:古人有這樣一句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贝蠹抑勒f這句話的人是誰嗎?(蘇軾)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蘇軾?(指生介紹,并把重點內(nèi)容寫在黑板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他被貶黃州時所寫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游》(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1、本文選自《 》。作者( ),字( ),號( ),北宋( )家,( )家。他是( )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Zǎo ( ) xìng ( ) suì( )
(三)、指導生朗讀課文。
(1)指生檢查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讀,找出讀錯的字音。)
(2)教師范讀。(聽準讀音,注意停頓和斷句。)
(3)學生自由讀。 (讀準字音、斷句、節(jié)奏,試著讀出感情
(4)展示讀。 (5)齊讀。
(四)、再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從原文中找出“記”的要素:時間( ),地點( ),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為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 )。
第二層,寫景,寫了( )的景色。
第三層,抒情,抒發(fā)了( )的感情。
3、根據(jù)課下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翻譯課文。把重點字、詞、句的翻譯寫一寫,記一記。
(五)、研讀課文,提難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作者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
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月夜圖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潔 、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后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嘩,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
不好。改變了原文明凈幽閑,清麗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⑼卣惯w移
1、從《記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蘇軾。
2、再讀課文,寫一句閱讀小結(啟示或收獲):“讀《記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七)、課堂檢測 閱讀語段完成各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加黑字。
(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蓋竹柏影也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2.用“/”給下列句子劃節(jié)奏。
(1)念無與為樂者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選擇與“相與步于中庭”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何有于我哉 B.達于漢陰
C.責任重于泰山 D.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4.翻譯。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譯: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贝司浔磉_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游
事: 夜游-——記敘
蘇軾 景: 空明——描寫
情:賞月的欣喜(自得)
被貶的悲涼(自嘲)
“閑”——豁達樂觀
人生的感慨(自解)
自遣的豁達(自樂)
【【熱門】《記承天寺夜游》教案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