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李白的主要詩風特點

時間:2020-11-17 13:23:36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的主要詩風特點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最強盛的朝代。“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唐代,更是中國歷史上詩歌達到鼎盛階段的時代。這個時代出現的杰出詩人尤如燦爛群星,布滿整個天幕,而天幕中最耀眼、最奪目的是一對雙子星座:李白和杜甫。杜甫是死后才漸漸被人們認識和發(fā)掘出來的,他在世時,影響不大,而在世時就光芒萬丈,詩名滿天下的只有李白。千百年來,即使三歲小童也會吟頌“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

李白的主要詩風特點

  李白是一位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一生,深受釋、道、儒、俠等思想的熏陶,這些都對他的詩風有一定影響。雖然他的思想呈現復雜、多樣性,但貫穿了他一生的是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卻又蔑視儒家倫理綱常的自由反叛精神,由此他的詩風也主要表現為狂放、豪邁,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但也不能忽視詩人天真、率直的個性對其詩風的影響。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淺析李白人品與詩風的關系。

  一、李白的豪俠精神、英雄意識、和崇尚自由的個性,影響貫穿了他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

  在李白鮮明的思想性格中,豪俠精神、英雄意識、崇尚自由的個性是三個重要的構成因素。

  一般普遍認為李白七O一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當時隸屬唐王朝的安西都護府)。在李白五歲時,舉家遷至劍南道巴西郡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筆者曾有緣去過江油,地方十分的偏遠,交通十分的不便,更別說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有多閉塞了。為什么李白父親李客要從碎葉跑到這四面環(huán)山的荒僻之地來呢?為什么李白族叔李陽冰和好友之子范傳正說李客“神龍之始,逃歸于蜀”,“神龍初,潛還廣漢”呢?神龍是唐中宗年號,神龍初年,李白才五歲,李客為什么要拉家?guī)Э凇疤託w”或是“潛還”四川,“以客為名,高臥云林,不求祿仕”呢?安旗在其所著的《李白縱橫談》中大膽推測:李客是一個殺了作惡的豪門權貴后,舉家出逃避仇的俠客。從李白后來好任俠,又想向當時號稱劍術天下第一的裴旻學劍來看,李白的家庭必然是一個很少封建禮教束縛,對李白成長相當寬松的自由環(huán)境,由此形成了李白的豪俠精神。

  在《俠客行》一詩中,李白將對“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客的敬佩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至。在《贈友人》其二中詩人又對壯志未酬的荊軻充滿了深深的惋惜:“荊卿一去后,壯士多摧殘。長號易水上,為我揚波瀾。”

  李白二十六歲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南窮蒼梧,東涉溟!保ā渡习仓菖衢L史書》),身上帶了許多錢財,但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全用來結交朋友,周濟貧寒了。他輕財重義,廣結良友,本身就是一付俠骨柔腸。

  李白的豪俠精神使得他正義感強烈,由此英雄意識也隨之而生,他于是產生了要干一番轟轟烈烈濟世事業(yè)的人生價值觀。李白的豪俠精神和他的英雄意識,在李白的精神世界中相隨產生,二者相似而又有別,就象一對孿生兄弟一般。

  據李白《贈張相鎬》詩云:“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云上?鄳(zhàn)竟不侯,當年頗惆悵”則李白先祖是西漢名將李廣,由此可以看出他對英雄人物心儀得五體投地。

  李白的政治理想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但長安失意后也產生過“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意”(《行行且游獵篇》)的慨嘆,幾次想投筆從戎棄文就武,“羞作濟南生,九十頌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贈何七判官昌浩》),可見李白英雄意識之濃烈。

  李白詩歌中出現的歷史英雄人物頻率之高是盛唐其他詩人遠遠無法相比的,在他的許多詩中充滿了對歷史上名將良相的崇敬之情。他特別景仰象范蠡般成就英雄偉業(yè),然后功成隱退,泛舟五湖,重返自由天地的名士。魯仲連,這個戰(zhàn)國時助趙逼秦退兵,又有功于齊國,卻均堅拒封官贈金,飄然而去的名士,更是為李白推崇備至,僅在他的詩作中就提及魯仲連十七次之多。在《古風》之十中,詩人贊道:“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痹娮詈蠼蛔〈笥泄缠Q,恨不同代。詩人對魯仲連風華絕代,意輕千金的灑脫欣賞到了極點,譽之為:“獨立天地間,輕風灑蘭雪!保ā秳e魯頌》)

  詩人是那么地推崇這些英雄們,其實又何嘗不是在自詡。李白在詩中還常以管仲、謝安等自比,希望能濟蒼生、安社稷,干下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后飄然而去。這些都充分地表現了他強烈的英雄意識。

  李白英雄意識的強烈,使得他自命不凡,也對他崇尚自由的個性發(fā)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崇尚自由的個性與其英雄意識相互促進。

  本來,憑李白超拔的才華要考中一個進士,謀得一官半職并非難事。但是自命不凡的李白崇尚自由,特立獨行的風格,使他不愿依常規(guī)去參加科舉考試,而想象姜子牙、諸葛亮一樣,因了絕代的雄才偉略而被皇帝直接擢用,從布衣直接躍為卿相。他這種我行我素的行為正是他崇尚自由的個性表現。輔佐明君治國安邦的理想不能實現,空懷壯志不能達成,這些殘酷現實重重圍困他,不但不能使他氣餒,反激發(fā)了他毅然投筆從戎的行動,更進一步反映了他強烈的英雄意識。

  李白崇尚自由的精神同樣體現在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詩人為表達奔放的激情,較少采用限制嚴格的律詩,而廣泛采用比較自由的樂府詩,遣詞、造句完全根據情感的需要,長短錯落,自然流暢,形式和內容自然統(tǒng)一,而不受原古題意的束縛。同樣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大膽的夸張也體現出了他崇尚自由的個性。

  最能反映他這種強烈的英雄意識和自由個性的是他詩中的大鵬。從年輕時剛出蜀所寫的《大鵬賦》,抒發(fā)要在廣闊的自由天地中展翼翱翔的雄心壯志;到中年因饞言離京后,壯志難酬時依然是豪氣不減,高歌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保ā渡侠铉摺罚┤詫ξ磥沓錆M信心;直至臨終前還以大鵬自喻:“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余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保ā杜R終歌》)詩人的雄偉抱負無法施展,凌云壯志不能實現,天地太小了,詩人就象無法展翅的大鵬一樣墜落了。詩人向往自由,英雄豪邁的個性,使得他的詩歌無論是雄壯還是悲郁,都呈現出一種不受束縛、豪邁奔放的風格。

  二、李白的反叛精神和傲岸不羈但又天真率直的個性,使其詩風呈現出狂放的主色卻又異彩紛呈

  李白迥異于唐代其它詩人的特點是他的叛逆、傲岸不羈甚至十分狂放的鮮明性格,使得他的詩風也表現出了狂放不羈的特色與精彩。

  開元年間是唐代社會經濟、文化的最高峰,在這樣一個相對開明的時代,李白度過了他的青少年。詩人“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從小便博覽諸子百家群書,沒有專受某家某言的束縛和禁錮,加上身處一個開明的時代,由此養(yǎng)成了他特立獨行的思想,飄然不群的舉止。還有他向寫過《長短經》的趙蕤學習過縱橫術、王霸之道,再有他曾被當時著名作家蘇頲稱贊過“下筆不休”,后來又受到過司馬承禎以及賀知章的贊譽。這些都助長了他自命不凡思想的形成與膨脹。于是他的反叛精神、傲岸不羈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他敢于平視甚至輕慢世人心目中的圣人:“堯舜之事不足驚,自余囂囂直可輕”(《懷仙歌》),“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當詩人天寶元年奉詔進京看透了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進而對沉湎酒色、不理國事的唐玄宗大失所望時,敢于采取嘲弄態(tài)度:“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對李林甫等權臣更是張口便罵:“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保ā顿浶缕缴倌辍罚

  他無視儒家倫理綱常的反傳統(tǒng)、反封建禮制精神在民間流傳最廣。唐段成式在《西陽雜俎》中載:“李白名播海內,玄宗于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上不覺忘萬乘之尊,因命納屨。白遂展足與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勢,遽為脫之!痹娙嗽诨实勖媲耙廊粴庥钴幇,不但敢讓高力士脫靴,還敢讓楊貴妃捧硯作詞,又在詞中將她比作讓漢成帝沉湎酒色、不得善終的趙飛燕。連后世大文豪蘇軾也以崇拜的口氣贊之:“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李白置陳舊腐朽的封建思想、道德、綱常于不顧,傲視王侯,戲弄權貴,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因此也贏得了歷代人民對詩人這種傲岸不羈的反叛精神的由衷仰慕和贊美。

  不難看出李白的傲視權貴與陶淵明有些相似,但李白顯得更為張狂。陶淵明是基于自尊、自愛;而李白不但十分的自尊,而且還十分自負、十分自信。這正是他自命不凡、放浪形骸而且狂放的原因。究其源,他的這種狂放的個性又正是他的豪俠精神、英雄意識、崇尚自由三者交融于一身的必然產物。而他的這種狂放的個性表現在詩中,便使得其詩風也呈現出獨特的狂放不羈特色。

  李白一生交游極廣,公子王孫,三教九流,平民百姓都有他的朋友。他的反叛精神、傲岸不羈及其天真率直、愛憎分明的個性使他得罪了不少達官顯貴,卻也贏得了許多真摯的友誼。

  李白對百姓,對朋友則是親近隨和,以誠相交。李白離開長安后,漫游天下。一日來到宣州涇縣,村人汪倫捧出自家釀的酒請李白喝。李白在長安什么美酒沒有喝過,卻在此喝了個酣暢淋漓,而且與汪倫交上了朋友。在李白的心目中,村人的薄酒粗茶也比宮中的美酒佳釀味道好。要分別了,李白站在準備離去的船頭上,忽然聽到身后有踏歌聲傳來。王琦注:“踏歌者,連手而歌,踏地以為節(jié)也!笨梢姴粌H是汪倫一人,而是村中一群老百姓,在河岸手牽著手,以腳板踏出節(jié)拍,一起唱著民歌給李白送行。這是一幅多么動人的場面啊!李白為這純樸的民風,濃厚的鄉(xiāng)情感動,以渾然天成,不帶一點修飾渲染,而又蘊含著深深情意的詩句寫下了這個場面:“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保ā顿浲魝悺罚┲钡剿未,汪倫的子孫仍珍重地保存著這首贈詩。

  李白對朋友心無城府,親密有加。詩人在好友元丹丘家中,與元丹丘、岑勛三人借酒消愁,放懷痛飲,且酒且歌,親密無間,甚至大咧咧地開玩笑道:“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可見詩人與元、岑之間情誼深厚,已毫無芥蒂之心。

  從來文人相輕,但李白對詩友卻謙恭禮讓,誠信相交。李白對曾懷濟世心,當時已歸隱的詩人孟浩然就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吾愛夢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贈孟浩然》)又一日,詩人游至黃鶴樓,登樓四望,詩興大發(fā),正欲欣然舉筆時,抬頭見到了崔顥之詩,不由贊嘆不已,心悅誠服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其后甚至還仿崔顥《黃鶴樓》詩作了《登金陵鳳凰臺》,其胸襟之開闊,完全沒有以詩壇泰斗地位自居。至于他和杜甫的友誼,更是為詩壇稱頌的佳話。

  李白恨得那么暢快淋漓,愛得又是那么真摯感人,他的這種敢愛敢恨的直率個性使得他的詩風時狂放時飄逸,時激情四溢時沖和平淡,但都不事修飾,豪不掩藏內心的感情。

  三、李白崇尚清真自然的詩風和他熱烈的感情共同作用下,清麗和豪放并蓄

  唐以前詩壇,詩風浮艷,充滿了脂粉的淫和糜之氣。初唐四杰力除這種頹風,如暗夜中一只荒雞的啼叫,陳子昂的復古運動象一陣晨風吹過大地,李白的橫空出世則如紅日噴薄而出,徹底掃除了宋齊梁陳的不正詩道。詩人崇尚古道,主張學習《詩經》反映現實的傳統(tǒng),繼承《楚辭》浪漫的風格,提倡建安文學的健康風氣。詩人反對“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虛偽造作的詩風,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不加雕琢、天成自然的寫作手法。他自己的詩也力求清新自然,絕不晦澀不清、雕章琢句。清王士禎說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詩人對謝朓清麗脫俗的詩章的青睞正是自己追求的體現。

  詩人一生雖積極入世,但道家清靜無為、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給了他很大影響。唐朝國教雖是道教,但佛教也因玄藏取經而盛極一時,詩人還以“青蓮居士”自居,可見釋家也給過李白一定影響。這一切加上李白倡導清新自然的詩風使他的許多作品不事雕琢,純用白描,象《自遣》:“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痹偃纭队耠A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庇迷~遣句信手拈來,毫不費力,意境恬淡,卻讓人回味無窮。

  清真自然是李白詩風的一個方面,但李白更以豪放詩見長,豪放是李白詩風的主要方面。

  李白出生在荒漠無垠,雄渾蒼涼的西域漠北地帶,生長在壯麗奇崛的蜀中群山間,加上盛唐文明的催化,這一切都賦予了李白詩篇雄奇奔放,激情洋溢的特色。

  中國的山水詩在李白身上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高度。李白對大自然驚人的鑒賞力,律動的審美觀使他筆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栩栩如生入畫來,充滿了動感和生命力。請看,詩人筆下的蜀道:“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崖轉石萬壑雷”(《蜀道難》),何等兇險;詩人筆下的黃河:“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何等的洶涌澎湃;詩人筆下的西北大山:“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關山月》),何等的大氣磅礴;詩人筆下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二)何等的夸張卻又形象貼切,生動傳神。他的詩歌如天馬行空,想象豐富,極盡夸張、比喻之能事,已不僅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繪,而是深深地染上了詩人噴薄而出,奔騰直瀉的感情色彩的作品。

  在塵世間,在朝廷中,詩人張狂、叛逆的性格不能容于人,“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上李邕》),詩人孤高絕世,知音難尋,政治上的失意讓原本就熱愛大自然的李白更加放浪形骸,縱情于山水間:“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保ā秹粲翁炖岩髁魟e》)詩人徜徉在大自然中,其實他是在尋找一個能夠理解他的知音。我們可以想見,詩人面對大自然那飛流直下的瀑布,奔騰咆哮的大河,壁立千仞的險峰和他桀驁不馴,傲岸不羈的個性會有多么強烈的共鳴,“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唯有在大自然中,詩人才找到了真正的知音,他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才得到了最好的發(fā)揮。他那強烈的英雄意識才能找到寄情對象。他那狂放的個性才能沖破壓抑的天地,而他的詩風自然也更呈雄奇奔放的豪邁格調了。

  四、李白飽受挫折但對人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使他的詩充雖有消極但更充滿了達觀

  李白的消極出世和積極入世都是他傲岸不屈人格的象征,也使其詩風呈現出以豪放為主的變化性。

  李白二十六歲出蜀即認識了當時極有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后又與道士元丹丘等人相識,結成莫逆之交,并與元丹丘一起去嵩山拜訪紫陽真人,隱居學道;及后唐玄宗召李白進京也是因吳筠、持盈法師(玉真公主)、元丹丘等道界朋友的推薦;三年長安生活離京后,甚至在濟南紫極宮做了一名道士。據此許多人批評李白處世消極。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就說過:“李白始終是一個世外的道士!

  其實不然。李白酷愛自由,情系大自然,這與道家天人合一,向往無拘無束神仙生活的`追求是默合的,所以才導至他如此欣賞道家思想。但他決非是一個虔誠的道教士,他的遁世是實現治國平天下理想前的等待;是郁郁不得志后憤懣中一帖最好的清涼劑,鎮(zhèn)痛藥,從而撫平創(chuàng)傷;更是詩人傲視權貴的一種消極反抗。詩人欣賞范蠡、魯仲連般功成名就后的飄然而去,而不是一事無成就逃世而去,在其功成身退的人生追求中,功成是前提!按岜M節(jié)報明主,然后相攜臥松云”(《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充分反映了李白淡泊榮華富貴,但卻極欲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的愿望。

  李白與故相許圉師孫女新婚后,曾在北壽山隱居三年,一邊繼續(xù)為以后治理天下做準備,一邊等著象諸葛亮般有人來“三顧茅廬”。從詩人當時寫的詩文《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可以看出他隱居絕非消極避世,他是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要扶佐皇帝干一番濟蒼生、安社稷的大事業(yè)。在等人舉薦落空后,李白決定主動出擊,“遍干諸侯”,“歷抵卿相”。但其時朝廷日見腐敗,官場日見黑暗,等待李白的是四處碰壁,屢屢受挫。詩人“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為國效力無門,空有壯志難酬,一展宏圖之路難行。詩人正大嘆“行路難”之際,卻詩風猛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ā缎新冯y》其一),困頓之極時卻豪氣大生,受盡坎坷時卻壯心不已,對人生的熱情依然絲豪不減。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其詩中屢見不鮮,使其詩風呈現出格調的變化性,偶現的悲郁中又充滿昂揚向上的精神。

  “天生我材必有用”(《將進酒》)是李白一生用以自勉的座右銘。詩人被召入京,以為可以一展經邦治國之才,卻連個正式的官職也沒有,只是充當了皇帝尋歡作樂的筆墨工具。詩人憤然離京后,確曾有過尋仙訪道,消極避世的念頭。但這也是詩人在特定條件下,以求仙訪道來睥睨塵世、傲視權貴的一種消極反抗。事實上,詩人即使去到遠離人寰的深山中,仍不能忘世:“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云”(《贈何七判官昌浩》)。沒多久,唐玄宗的不理朝政,綱常廢弛終于導致了“安史之亂”。詩人在求仙煉丹間,仿佛來到了仙境,然而“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古風》其十九)。詩人終究難忘破舊的山河和陷身其中受盡戰(zhàn)亂之苦的人民。詩人始終自信有大展宏圖之日,所以當永王李璘請他出山,詩人便以為多年來濟蒼生、安社稷的夙愿終于可以實現了!暗脰|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誰知統(tǒng)治階級間又自相殘殺,永王敗亡,李白亦受牽連流放夜郎。

  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雖受盡冤屈不平,卻依舊斗志昂揚。時“安史之亂”未平,詩人登巴陵山觀看洞庭湖唐軍水師,“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握東籬下,淵明不足群”(《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絲毫沒有因世道的不公而要學陶淵明退隱,仍豪邁地高歌:“壯士憤,雄風生。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保ā杜R江王節(jié)士歌》)詩人已當高齡,卻幾乎要揮劍上陣殺敵了。兩年后,詩人已六十一歲,還去投奔名將李光弼,請纓殺敵。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可惜半途病倒,成為終生之憾。李白這種英雄豪懷,及其傲岸不屈的品格是他詩魂的精髓,使豪放成為其詩風的基調和主旋律。

  縱觀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慷慨豪邁、壯懷激烈的千古絕唱,但李白之偉大、之可貴更因為他對國家和人民的一份深沉的愛和責任感,他永遠都把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放在生命的第一位,因此也永遠都活在了不被理解和痛苦的折磨中,但就因為有了這些挫折和不平,李白的詩篇才得以流芳萬代。無法想象活在順境中的李白能寫出《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等不朽的詩篇;同樣,成了個超然物外的隱士的李白也不會寫出這些充滿激情的詩篇來。這些挫折在李白的心海中,如洶涌的浪濤撞擊在暗礁險灘上,呈現出“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壯觀景象,而這壯觀景象正是詩人人品化就的詩魂和詩風的形象展現。歷史是公平的,她給了詩人那么多的坎坷和挫折,但也給了詩人永生。詩人的不朽詩篇已永生在了這個藍色星球的東方,永生在了每一個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國人心中。

  十八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布封有句名言:“風格即人”。這句話十分中肯地說明了的李白的人品與詩風的關系。李白的詩風正是李白人品的個性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