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課文離騷優(yōu)秀教案
《離騷》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為首的楚國貴族集團腐朽黑暗的本質(zhì),抨擊他們顛倒是非,結(jié)黨營私,讒害賢能,邪惡誤國的罪行。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有關(guān)屈原和楚辭的文學知識;
2、重點理解屈原的愛國精神和人格節(jié)操;
3、學習理解本詩以比喻、象征為主的表現(xiàn)手法及所與作者理想的關(guān)系;
4、背誦全詩。
【教學要點】
1、作家作品:
屈原(約前339~約前278),中國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nèi)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及頃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輾轉(zhuǎn)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xiàn)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與此相關(guān),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xiàn)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jié)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于祖國的決心。屈原的作品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其主要表現(xiàn)是他將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融入了藝術(shù)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還以一系列比興手法來表情達意。如他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jié)的小人;以佩帶香草來象征詩人的品德修養(yǎng)。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xiàn)實中的忠奸、美丑、善惡形成鮮明對照,產(chǎn)生了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參差錯落、靈活多變;語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極富于鄉(xiāng)土氣息;其方言土語大都經(jīng)過提煉,辭藻華美,傳神狀貌,極富于表現(xiàn)力。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shù)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于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xiàn),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chuàng)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jīng)》并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騷體詩:亦稱“楚辭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起于戰(zhàn)國時楚國,因為這種形式的詩歌以屈原所作的《離騷》為代表,到了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與蕭統(tǒng)的《文選》等作品中,就用“騷’來指稱具有楚辭特點的詩歌,后人便稱之為騷體詩。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jīng)》那種以四言為主的體制,在民歌的基礎(chǔ)上又繼承了散文的筆法,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騷體詩的形成,是詩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
2、探海導航:
本文是《離騷》的節(jié)選,而《離騷》的閱讀向來難度較大且某些語句的理解歷來有分岐,因而學習本文應結(jié)合有關(guān)資料多花功夫。先可查閱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如《史記·屈原列傳》《屈原精神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天津師大學報》1992年第3期)等,了解屈原其人、其文、其時代、其影響等,然后結(jié)合課文提示和注解熟讀課文,特別要能深入理解詩中作者的處境、心情、理想的表達和花草禽鳥的比喻、象征含義。在此基礎(chǔ)上,再進一步深入領(lǐng)會屈原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節(jié)操和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及縱橫馳騁的想象和幻想的浪漫風格。
3、思路結(jié)構(gòu):
屈原《離騷》一詩博大精深,主題是表達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課文節(jié)選部分共13節(jié)、52句,通過比喻、象征和比較、對照的手法及夾敘夾議的運用表現(xiàn)了屈原志潔行高,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先從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寫起,然后再否決自己退隱獨善的閃念,表明自己決不變心的愛國熱情。結(jié)構(gòu)圖:
前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規(guī)矩、施美政
七 政治遭遇:靈修不察、眾女嫉余、時俗工巧
節(jié) 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 退隱的閃念:回車復路、退修初服
六
節(jié) 愛國決心:好修為常、體解未變
4、疑難指津:
、 《離騷》一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離騷》為我們塑造了屈原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寫上“屈原”二字,人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就是因為都依據(jù)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征性的描寫。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規(guī)矩”“繩墨”),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艱”“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啤 峨x騷》的語言有什么特色?《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xiàn)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來,是照應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xiàn)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詩以四句為一節(jié),每節(jié)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最后,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等,將 “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5、語言揣摩:
、拧≡轨`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以善淫。
評析:這幾句詩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為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出現(xiàn)外,又;没癁,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有時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jié)了婚約,后來卻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終于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shù)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
運用:(翻譯)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終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嫵媚,誹謗我好放蕩淫亂。
、啤∫嘤嘈闹瀑。雖九死其猶未悔
評析: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說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蔑,一會說他穿著奇裝異服,一會又說他面容姣好,肯定是個善淫之輩。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競相諂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屈原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在這里,屈原清楚地預感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句中“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于《離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運用:(翻譯)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歡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會后悔。
、恰∶裆饔兴鶚焚,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評析:這幾句詩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不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堅定。通過這一段情感的抒發(fā),詩人將構(gòu)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沖突的兩個方面──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xiàn)出來了、繼之又更加堅定地作出了選擇。
運用:(翻譯)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獨愛美,并且習以為常。即使肢體分解也不會改變,難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敗的嗎?
6、名題講析:
、拧∠铝杏嘘P(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2題)
A、“騷體”又稱“楚辭體”,得名于屈原的《離騷》,特點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曲子形式,體式比較自由。
C、《白洋淀紀事》是孫犁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國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對我國“五四”以來的新詩影響很大。
講析:本題考文學常識。關(guān)于“騷體”和“楚辭體”的知識,是本課所應掌握的,學《離騷》一課即應學到這些知識,A項是對的。該題錯項為B項,元曲的屬種關(guān)系應是: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這些知識在以后的課文中亦會學到。象這一類重要的文學知識,要注意在平常課文的學習中積累掌握。
、啤“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寶璐”(屈原《涉江》)詩中的奇服是指什么說的?他描寫這樣的“奇服”有什么作用?
答:詩中奇服喻指作者高潔的品質(zhì)和遠大的志向。作者描寫這樣的奇服主要為刻劃人物起到了比喻、象征和襯托的作用。
拓展閱讀:《離騷》的評價
從我國文學史的發(fā)展上來看,屈原上承《風》《雅》詩人,下啟兩漢賦家,自是一個承先啟后而最有創(chuàng)造性和最有影響的偉大的天才詩人。劉勰《文心雕龍· 辨騷篇》說:“自《風》《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郁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后,奮飛賦家之前,豈去圣之未遠,而楚人之多才乎?”這話評價屈原及其作品頗為簡括、愜當。《辨騷篇》末又說:“不有屈原,豈見《離騷》?”就是這樣首次論定了屈原及其作品在文學史上的位置。
當然,提起最初對于屈原及其作品有深刻的認識,而給以很高的評價的,我們不會忘記首先為屈原作傳記的司馬遷。章炳麟《檢論》說:“《楚辭》傳本非一,然淮南王安為《離騷傳》,則知定本出于淮南。”又說:“班孟堅引淮南《離騷傳》,文與《屈原列傳》正同,知斯傳非太史自纂也。”盡管司馬遷所據(jù)《楚辭》祖本及其評價或有出于淮南,他總得加工一番才能作出屈原傳記。《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里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峨x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秶L》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據(jù)此可見,劉勰評價屈原主要是從文學史上從文體源流上觀察來的;司馬遷評價屈原是從其人格和風格上觀察得來的;這里不但論定了《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而且指出了它的特點,是以古見今、以小見大、以近見遠、以物見志的浪漫主義的象征手法;主要地發(fā)見了作者同基于一般人的精神狀態(tài)上,而從自己的特殊的遭遇里,鍛煉了發(fā)展了而自成其崇高的偉大的心靈;發(fā)見了作者的生平人格和作品風格的完整、有機、訴合無間,賦予了作品以不朽的生命。
【課文離騷優(yōu)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離騷 課文06-12
《離騷》課文12-28
離騷的原文課文12-02
課文《離騷》分析11-16
離騷課文要點05-14
《離騷》課文知識06-20
《離騷》課文資料05-17
離騷優(yōu)秀教案11-03
離騷高一的課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