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木蘭辭》與花木蘭形象
在《木蘭辭》和與花木蘭相關(guān)的民間傳說中,花木蘭是一個浪漫傳奇的英雄形象。
一.文藝作品中的花木蘭
在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和民間傳說里,花木蘭是一個英雄,她的一生是個傳奇。其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xiàn),先后出現(xiàn)過多種以花木蘭為題材的戲劇、歌舞劇、電影、電視劇和動畫片。
文學作品《木蘭辭》以浪漫抒情的華章,講述了一個女子代父從軍的傳奇,塑造了一個忠孝智勇的英雄形象,成就了一個不朽的文學經(jīng)典。
《木蘭辭》所描寫的花木蘭,是一個大忠大孝的奇女子。因為擔心父親年邁力衰,不再適合遠戍邊關(guān),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從軍之后,花木蘭出生入死、英勇作戰(zhàn),“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立下赫赫戰(zhàn)功,為維護國家的安定和邊疆的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表現(xiàn)出對國家、對君王的赤膽忠心,并得到了君王的嘉獎――“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敝链,花木蘭可謂成全了大倫大禮大節(jié),做到了忠孝兩全,其形象高大完美。
更為難得的是,功成名就之后,花木蘭并沒有貪戀君王所賜予的榮華富貴,而是惦記著家中年邁的父母,希望君王讓她回去盡孝!翱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這種視富貴如浮云,奉孝義重千金的行為,不僅表現(xiàn)出她大孝的善良本性,更表現(xiàn)了她淡薄功名利祿的高風亮節(jié),從而使她的形象在高大輝煌之上,更多了一層飄逸灑脫的浪漫氣質(zhì)。
當然,歷來最為人們所贊嘆的還不只是花木蘭的大忠大孝,更有她的聰明智慧;咎m從軍多年,同行的戰(zhàn)友們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她女扮男裝的秘密!巴惺,不知木蘭是女郎!”長期與一大幫男同志共同征戰(zhàn)、共同生活,只要言行舉止稍有破綻,就有可能泄露身份秘密,而花木蘭卻做到了滴水不漏。以至于當花木蘭脫下男裝換女裝,“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這不只是靠細心謹慎就能夠做到的,更加需要高超的智慧,才有可能從容應對、全身而退。
正是大忠、大孝的品格,大智、大勇的氣概,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經(jīng)歷,成就了花木蘭的英雄傳奇。
二.民間傳說中的花木蘭
不但在各種文藝作品中她是一個浪漫的傳奇,在各地不同版本的民間傳說里,她也是一個傳奇英雄。
河北當?shù)貍髡f花木蘭曾戍邊燕山。所以,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縣,自古以來都有祭奠木蘭的廟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塊元代碑刻,碑文為元朝人達世安的《漢孝烈將軍記》:“神姓魏,字木蘭,亳州人。漢文帝時,單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當行戍。父極痛無男子可代己者。哀嘆好久,竟行。神閨中,憫其父老,即洗鉛粉,脫梳珥,一變?nèi)址灱纂,趨赴軍中。搴旗斬將,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當其鋒者。在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勛,論功上首,辭弗受賞,愿歸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從其志!
此碑立于1332年,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記載木蘭事跡的最早的碑刻,常被人們用以作為花木蘭真實身份的佐證。
《河南通志》載:隋木蘭,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時發(fā)兵御戍,木蘭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還鄉(xiāng)人為之立廟。
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載: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zhàn),策勛十二轉(zhuǎn)。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咸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
另據(jù)《黃陂縣志》載:木蘭山北雙龍鎮(zhèn)朱異(字壽甫)之女木蘭,十八歲女扮男裝,替父參軍,英勇征戰(zhàn)十二年,掃滅羌胡,功懸日月,晉封為將軍。她不受朝祿,卸戎裝歸鄉(xiāng),侍奉雙親,成老閣九十壽終,葬于木蘭山北,墓前豎碑曰“木蘭將軍之墓”。
各種傳說,言之鑿鑿,似乎花木蘭確有其人。然而,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在《木蘭詩》的注解中卻稱“不知起于何代”!豆沤駱蜂洝穭t稱:“《木蘭詩》本唐朔方節(jié)度使韋元甫始得于民間”?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實,花木蘭究竟只是一個文藝形象,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她到底是從現(xiàn)實走進文學的,還是由文學走進現(xiàn)實的?她到底是哪里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花木蘭作為一個傳奇英雄,已經(jīng)為人們所廣泛接受,成為了我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給予我們的生活以豐厚的營養(yǎng)。正如《中國文學發(fā)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河南虞城有一座木蘭祠,祠堂有一副楹聯(lián):奇孝皆奇忠奇女直等奇男子;大倫全大禮大節(jié)堪當大丈夫。這是千百年來普通百姓對花木蘭傳奇人生的高度概括和評價,也是長期以來民間對花木蘭形象的解讀。
三、真實歷史空間里的花木蘭
也許木蘭從軍的事件確實在某個歷史時刻發(fā)生過,但卻不一定像《木蘭辭》所描繪的那樣浪漫,也不一定像民間傳說所描繪的那樣成功。
長期以來,人們無論是對《木蘭辭》中作為文藝形象的花木蘭,還是對各地民間傳說中的“真實”的花木蘭都存在嚴重的誤讀。當我們穿越文學作品充滿了詩意的迷霧,用歷史現(xiàn)實主義的態(tài)度來重新審視《木蘭辭》和民間的花木蘭傳說,我們將會發(fā)現(xiàn)一個命運迥異的花木蘭――在真實的歷史空間里,花木蘭不是一個浪漫的傳奇英雄,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角色。
首先,木蘭從軍是被迫的。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境下,女子是應該謹守婦道,足不出戶,一心相夫教子的。評價女子的標準是女工、才藝和婦道。像《孔雀東南飛》里的劉蘭芝那樣“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才稱得上賢淑女子。所以女子不愛紅妝愛武裝,放棄才藝不學而去從軍打仗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咎m也不能例外。 從《木蘭辭》的字里行間看以看出,花木蘭之從軍入伍,完全是為勢所迫!白蛞挂娷娞,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她該怎么辦?她能怎么辦?“可汗大點兵”,無非就是攤派兵役抽壯丁――每家一個,誰家都不能少!
與傳說中的花木蘭生活的時代比較接近的真實歷史事件是淝水之戰(zhàn)。據(jù)史書記載,淝水之戰(zhàn)前秦軍閥苻堅的大軍就是抽丁拉夫組織起來的。戰(zhàn)前苻堅下令:“悉發(fā)諸州公私馬,人十丁遣一兵!边@一段史料對于我們理解花木蘭為什么要放棄溫軟舒適的香閨生活而選擇代父從軍極有借鑒意義。
《木蘭辭》說花木蘭“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但她真的很愿意卸下紅妝去從軍打仗嗎?細心的讀者可以從詩文的開頭“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看出,對于代父從軍,花木蘭的內(nèi)心其實很矛盾:讓年邁的父親去還是自己去?自己一個女子怎么去?去了之后會怎么樣?……她真的十分無奈,十分掙扎!
其次,花木蘭的軍旅生活是艱難痛苦的。
《木蘭辭》對花木蘭十年的軍旅生活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頗具浪漫色彩。但要知道,對于一個柔弱女子來說,從溫暖舒適的閨閣走上刀光劍影的戰(zhàn)場,去和兇頑的敵人搏命沙場,是件多么艱難的事情。且不說刀劍無情隨時有生命危險,單是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和惡劣的生活條件就足夠令人難以忍受:長期曝露在漠北的烈日、寒風和雨雪嚴寒中;風餐露宿,遷徙不定;長期與一幫男人混跡在一起,生活十分不方便,還要時刻擔心暴露了自己的女子身份……這一切對于花木蘭來說,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是痛苦的煎熬。
其三,花木蘭的后半生注定是凄涼孤獨的。
《木蘭辭》對花木蘭退役后的生活只字未提;咎m的后半生到底生活得怎么樣?我們只能憑空去想象。十年的漠北征戰(zhàn),花木蘭的形象一定有了很大的改變:長期的戰(zhàn)場廝殺格斗,使她的嗓門變得高亢了,腰身變得粗壯了,性格變得暴烈了;漠北的烈日、寒風和沙塵使她的面容變得黝黑了,皮膚變得粗糙了,她不復擁有當年的花樣年華,不再擁有當年的花容月貌和曼妙身姿,甚至在心理上她都可能發(fā)生了性別認同的錯位,很難再把自己當做一個女子。
在古代中國,女子十五歲即被認為已經(jīng)成年――稱為“及笄”!凹绑恰本鸵馕吨搅嘶榧薜哪挲g!抖Y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薄秲x禮士婚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贝罅康臍v史資料顯示,中國古代女子結(jié)婚的平均年齡也就十六七歲左右。與花木蘭大略同時代劉蘭芝(《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角)就是“十七為君婦”的。而花木蘭退役之后應該多大呢?保守估計她代父從軍時大略十五歲,如果采信“壯士十年歸”的說法,她服役時間是十年,那么她退役時至少二十五歲;如果采信“同行十二年”的說法,她服役的時間是十二年,那她退役時至少二十七歲。如果采信《黃陂縣志》“十八歲女扮男裝,替父參軍,英勇征戰(zhàn)十二年”的說法,那花木蘭退役時就已經(jīng)三十歲了。
不難想象,二十六七歲甚至三十歲大齡的花木蘭,因為長年征戰(zhàn)而不再漂亮的花木蘭,在那個戰(zhàn)亂動蕩男女比例本來就不平衡的年代,是很難找到合適的結(jié)婚對象的。所以,《黃陂縣志》載“(花木蘭)成老閣,九十壽終”――即花木蘭退役后終身未嫁,成了老閨女,直到九十歲壽終正寢――是很可信的。
作為一個女性,花木蘭一輩子只為一個傳奇而活著,她并沒有享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沒有享受過婚姻與家庭的溫暖,直到九十歲還是個老閨女……血與火是她青年時代的主色調(diào),孤單凄涼是她后半生的主旋律,這難道不是悲劇人生?有哪個女人愿意這樣過一生呢?
花木蘭的傳奇是如此浪漫,然而,真實歷史空間里的花木蘭卻是如此悲催!
四、《木蘭辭》折射了一個悲情的時代
花木蘭的悲情人生,折射出的是一個悲情的時代。
花木蘭所在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特別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戰(zhàn)亂以歷史現(xiàn)實主義的眼光來審視,《木蘭辭》之于南北朝時代興起,既是文學對現(xiàn)實狀況的藝術(shù)反映,也是文學對現(xiàn)實需要的及時表達:面對連年戰(zhàn)亂,男丁大幅減員的現(xiàn)實,民間希望女兒能像男兒一樣服兵役,承擔起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而面對兵源嚴重不足的現(xiàn)實,各路軍閥政權(quán)也樂得鼓勵女子從軍,以擴充兵源;咎m作為一個時代英模,正好符合了大家的期待,可作為先進典型來宣傳,以制造“花木蘭效應”――以大忠大孝的美譽,以“賞賜百千強”的誘惑,以保衛(wèi)國家的名義,鼓動更多女子來為軍閥政權(quán)賣命……于是,《木蘭辭》應運而生。
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木蘭辭》是如此華美,然而,它所折射出的那個時代卻是如此悲情!
【《木蘭辭》與花木蘭形象】相關(guān)文章:
木蘭詩 花木蘭的形象09-01
《木蘭詩》的木蘭的形象10-18
《木蘭詩》的木蘭形象賞析06-08
木蘭詩木蘭形象特點09-09
《木蘭詩》木蘭辭原文賞析07-18
木蘭辭(木蘭詩)原文及賞析10-13
木蘭詩 / 木蘭辭原文及賞析08-21
關(guān)于木蘭辭的古詩08-16
木蘭辭兒童唐詩10-02
木蘭辭詩詞賞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