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木蘭詩》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學設想。
《木蘭詩》是樂府民歌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富有傳奇色彩。課文運用了排比、對偶、互文、夸張等修辭手法,刻畫出了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課文語言富有民歌特色、剛健明快。設想第一課時為初讀課文,主要教學任務為掃清字詞障礙、疏通文意、掌握修辭手法。第二課時著重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木蘭這個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人物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讀技巧,感悟木蘭這個人物形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理清故事情節(jié),熟讀成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三、教學過程。
。ㄒ唬⿲。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2、同學們,上節(jié)課與大家初學了《木蘭詩》這首詩后,老師就想給大家介紹一首歌————《花木蘭》,這是首在去年中央電視臺少兒歌曲大賽唱響的曲子,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好嗎?
。ǘ├首x指導。
師言:是啊!謎一樣的故事傳誦了千百年,讓我們用響亮的聲音來誦讀這故事,好嗎?
1、學生自由朗讀。
2、老師逐段指導學生朗讀。
3、范讀,齊讀。
小結:老師從大家的朗讀中感受到了木蘭的英雄形象,這是因為大家注意朗讀中的感情、語調、重音、節(jié)奏的處理。
。ㄈ┦熳x成誦。
(四)探究木蘭形象。
1、(大家喜歡木蘭嗎?為什么呢?)你認為木蘭成為世世代代人們所敬仰的巾幗英雄人物原因在哪里?
(1)學生各抒己見。
(2)師小結:木蘭是一位愛國的女英雄。她替父從軍,是出于關心國家安危,體恤父親年邁力衰;她不畏艱苦、勇敢作戰(zhàn),是出于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國家的堅強意志,她不要高官厚祿,而渴望過和平勞動的生活————這些,都表現(xiàn)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志愿和理想。
2、中國不是有句古話是“巾幗不讓須眉”嗎?你還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女中豪杰呢?
。ㄎ澹┙Y語:
所以,老師還想介紹一首歌給大家————《誰說女子不如男》。
四、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覺得孩子們學得很輕松愉快,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邊讀邊談,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方法,還認識了巾幗英雄花木蘭,達到了一課一得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些小插曲,教者能機智的排解,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究其原因在于教者對文本解讀不透。有些環(huán)節(jié)想出新意,不料弄巧成拙,如讓學生點評老師的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
【七年級語文下冊 《木蘭詩》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04-03
《木蘭詩》教學設計與反思05-27
初二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設計06-04
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03-19
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設計05-10
語文《木蘭詩》教學反思11-17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11-23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11-17
2018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