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沁園春長沙》讀后感300字
《沁園春長沙》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抒發(fā)了對中華民族前途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以天下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下面是yjbys小編與大家分享的范文賞析!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300字
讀毛澤東的詩,總會感覺到很強的時代感,總會感覺到他要抒發(fā)的感情是那么的濃烈,是那么氣吞山河。無論是《長沙》還是《雪》,雖是寫景,卻不失詩中要表達的抱負。
讀毛澤東的詩,是需要深究的,是需要深思的,是需要融進他所處的環(huán)境的。我們沒有身臨其境,卻倍受君臨天下的氣勢。是的,中國從來就需要這樣的有志青年。
詩的上闋的景物是由遠即近,由高到低,由靜即動。其中又包含了描寫顏色的詞語,使整個秋景多姿多彩。幾個動詞的運用,如:“擊”,“翔”,“競”寫出了警務(wù)的生機勃勃,十分有力,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上闋看似描寫如畫的秋景,實際上寫景中隱隱透著一種豪邁的氣勢。前幾句中已有暗示:“看萬山紅遍”是指大好的革命形勢;“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實際上是指出了生機蓬勃。上闋以激揚的筆調(diào)寫景,實則是凸顯作者的磅礴氣勢和其志存高遠。
而最后三句“悵寥廓,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 ”更是將情感提高到了一個極致。一個問大地,實際上問的是天下的勞苦大眾,聲討的是軍閥統(tǒng)治的黑暗。從而能看出毛澤東當時的志存高遠,意在天下了。 正是因為上闋的景物描寫,下闋憶往事,抒發(fā)情感才能更為順暢。 總的來說,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雪》,磅礴的山巒連在一起,何等壯麗的冬色。寥寥幾筆,生動形象的冬雪圖就展現(xiàn)在眼前。似沒有紋身也一樣銘心。寫景同時抒發(fā)遠大的理想,是一代風(fēng)流人物的表現(xiàn)。
《長沙》,深遠的秋景在毛澤東的筆下,不但沒有令人感到“悲”秋,反而有另一種感覺:秋原來是可以像春一樣充滿生機和生命。于是碩果累枝頭的季節(jié),解放了人們的舊思想。對四周楓林如火的真實寫照,寄寓著他火熱的革命抱負。
《雪》與《長沙》是異曲同工,共奏中國美好江山的悠揚樂韻。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300字
我深刻認識到第一單元所學(xué)的文章都是經(jīng)典,它們的文學(xué)意境與精髓讓我不禁感慨。其中《沁園春長沙》讓我有許多感觸。
這首詞上半闋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里。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岳山的楓林,也可能聯(lián)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shù)山岳中由綠變紅的烏柏、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云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游。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300字
毛澤東在1925年秋寫的《沁園春長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氣風(fēng)發(fā)。當時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志從1911年到1925年,曾數(shù)度在長沙學(xué)習(xí)、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在這崢嶸歲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學(xué)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fēng)發(fā),熱情奔放,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繡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于是,發(fā)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這一段描寫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和其戰(zhàn)友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fēng)貌和豪邁氣概。
整篇詞上片寫了作者重回橘子洲頭,在橘子洲看到的的湘江之景,下片回憶了往昔崢嶸歲月,表現(xiàn)了詩人和戰(zhàn)友們?yōu)榱烁脑炫f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敢于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一句表明作者獨自來到橘子洲觀看到這漫妙之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句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天的山上,楓葉紅透漫山。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八個字,動靜結(jié)合,既寫出了在紅山映襯下的湘江美景,有表現(xiàn)湘江邊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之態(tài)。而在柳永的《雨霖鈴》中,同樣是寫江面景色,柳永卻用“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毛詞寫得氣勢如此之恢弘、強硬,而柳詞卻顯得婉轉(zhuǎn)、傷感。毛詞與柳詞風(fēng)格之軟硬、深淺立現(xiàn)。
“魚翔淺底”雖在寫魚。卻又更襯托出了湘江水之清澈。與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的“皆若空游無所依”有異曲同工之妙。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300字
這首詞上闋寫景抒情,下闋追憶往事,而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闋貫串起來。從上闋的"誰主沉浮"引出了下闋的"糞土當年萬戶侯"和"到中流擊水"的豪情壯志,突出了同學(xué)少年的崢嶸歲月,這就含蓄地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正是需要這樣胸懷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奮斗的熱血青年來肩負主宰大地的重任。
前半闋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xiàn),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則由寫景直接轉(zhuǎn)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jīng)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shù)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fā)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精選《沁園春長沙》讀后感300字】相關(guān)文章: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12-21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匯總11-29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范文12-19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01-08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1500字12-21
沁園春長沙的讀后感范文12-19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1000字12-19
《沁園春長沙》300字讀后感12-19
精選教案沁園春長沙3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