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老屋的見證散文
近幾年我們都昌鶴舎村火了,2012年被列入江西歷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擬選為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這也使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小時住過的老屋。
我是在孟家灣村出生長大的,那是鄱湖邊一個無名小村,只有四戶人家。但房子都很豪華。
我與堂叔共棋盤屋,是一棟小八間,我家住下半截。
何謂小八間,就是上廳左右各一間大房,其實一間正房可抵兩間房,只是沒隔開罷了;下廳有兩間廂房、兩間正房。廂房正對大天井(老房子都按四水歸堂式建造,屋頂?shù)乃紡奶炀{入——暗合財不外流)。天井有一丈多長,三尺多寬,天井中心一塊平整的長條大石:五尺長,尺余寬,厚在六七寸,足有五百斤重吧。這種設(shè)計太科學(xué)了,既可使室內(nèi)空氣新鮮,又能使屋內(nèi)光線好。天井內(nèi)有暗溝通向外溝。
老屋一律是上等杉木。柱子都在八寸丁以上,礎(chǔ)石雕刻精美。房屋裝修齊全。獅子掙、蓮花墩,貼墻鼓皮;鏤空花板,油漆描金;廳堂有屏風(fēng),上層是跑馬樓。這樣的房子,光雕花匠估計要供養(yǎng)上年吧,那么這房子的造價恐怕是天價啊。我們小村四戶人家,有兩棟大八間,大八間比小八間要長要寬,大多了,下廳多了一道隔廳鼓皮,房間大多了。
另外還有一種特好的房子叫三進(jìn),有三道大門,三個大客廳,差不多有官家府堂那么大。我不知道里面房間有多少,那時還小,依稀有個印象罷了。
在老屋中,有種最最低等的房子叫三間兩伸手式的老屋。這種房子有兩間大正房,兩間廂房,也有天井。也有樓,不過,下廳是軟樓,也比較低矮的空間,只是放點雜物;上廳樓空間高闊,可以住人。同樣雕花油漆,估計造價也是不菲(九十年代前的農(nóng)民造不起)。這種房子,在一個大村里,數(shù)目不多,也就幾棟,可能在那時,算是最寒磣的屋了。清朝時,相鄰的大屋圈村,有個在景德鎮(zhèn)發(fā)跡的窯主胡絆子,一次建四十八棟屋,都是大八間棋盤屋,是因地盤的問題,才有兩棟是三間兩伸手式的屋。
新社會七、八十年代的農(nóng)人建房子(也叫三間),都是雜木,還是空架子兩碟豎柱。呵,這兩碟豎柱都是老屋拆下來的,并且沒有一個是全裝修。老屋與這種屋作比較的話,現(xiàn)在做的屋只能叫茅屋,那時的屋,才真正稱華堂。∞r(nóng)村里五十年代前的人都清楚,對吧。
可以肯定,我們的祖輩一定是勤勞致了富,并逢太平盛世,日子過得好著呢!你想呀,不是太平盛世能造這等房子?而且普遍都是好房子,這是鐵的事實呀!
不是有考古人員對江西婺源的徽州派建筑很感興趣么?一片一片的,特別好的屋,是吧。有人說那是生意人做的房子。不錯,如果大家都窮得叮當(dāng)響,那生意做得成嗎?還有,北京的四合院,是出了名的好啊,那還不都是老百姓建造的?
我們土目胡氏一族的祖宗受二公,是躲兵災(zāi)逃難來的放牛娃,窮光棍一個,后來發(fā)跡了。繁衍十八屋子孫,都建了好屋,都有了整齊漂亮的好村落。窮光棍能翻身,是不是可以說明世道還可以吧?
祖輩們的生活,我們不得而知,只聽說半年野菜半年糧。一是那時的農(nóng)業(yè)太落后,產(chǎn)量低;二是各種災(zāi)情多;三也是勤儉持家傳統(tǒng)美德所致。生活肯定是苦些,遠(yuǎn)不及現(xiàn)代人,但節(jié)儉積累的財富肯定可觀,不然哪來這等房子?
再從村子的布局來看,那簡直太好了(都昌鶴舎村也只是古村落中的普通一類)。每個村子都是以祖堂為核心。祖堂分三個廳:上廳、中廳、下廳,每一節(jié)祖廳的兩邊都有一排房子,而且有環(huán)形街道,也有小巷,外有圍墻。里面的住戶,可以從祖堂下廳大門進(jìn)出,也可以從旁門出入。如果把祖堂大門、旁門關(guān)閉,外人無法進(jìn)村入戶。這是多么科學(xué)的整體規(guī)劃,F(xiàn)在的新村建設(shè)能比麼?
【老屋的見證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老屋情思散文08-29
老屋的記憶散文08-24
懷念老屋散文06-06
老屋的散文(精選27篇)07-01
那年,那人,那座老屋散文11-05
我所懷念的老屋經(jīng)典散文09-12
老屋聽秋抒情散文09-25
柬愛見證了我的幸福情感散文05-27
老屋門前的那棵皂角樹散文10-12
土地,歷史的見證人初中散文800字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