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內(nèi)外散文
散文屬于文學范疇,閱讀散文必須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結(jié)合個人生活體驗,和作者情感發(fā)生強烈共鳴。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文本內(nèi)外散文,希望有所幫助!
我在春天的原野守候一些花開的名詞,就像等待一場鮮艷明亮的盛裝愛情。讓那些沉淀在季節(jié)深處的聲音,銜來表情生動的隱喻。我用卑微的忠誠,郵寄我所有打包的記憶。而大地倡導一種精神的平衡術,它穿過平仄的日子,支撐所有抒情色彩濃烈的歌唱——用飽滿激動的韻腳。
我同時在閱讀著我自己,閱讀著我身體里洶涌的詞匯、修辭、章法和重疊交叉的內(nèi)心對話。我這書寫的多情者,企圖憑借我的嗅覺捕捉隱蔽的氣息,從意象堆積的`生活里剝離出疼痛的主題與意義。因為我依然篤信著金石文字的力量與肉質(zhì),不可篡改和復制的屬性,決定著它們擁有龐大縱橫的根系和健康結(jié)實的纖維。
現(xiàn)世的枝節(jié)、散亂的頁碼和流佚的俗諺是所有閱讀的開端。書寫的過程是一個反芻的流程,于是糾結(jié)纏繞的線裝記憶有了書寫者的溫度與脾性。在行進的意識中沉睡的糧食喚醒了生產(chǎn)的號角,我用手中的味覺靠近炊煙、稻田或者被巷陌捆綁的村莊,打開它們擱置已久的味蕾,使那些日子的表層陳述被我像手套一樣摘除,它最終誕生內(nèi)核的個人符號和充分的表現(xiàn)誠意。
我以信徒的身份膜拜著這樣的圖騰——具備免疫力和精神張力的宗教文字,它提供了現(xiàn)世重量的另一個極點,引導我泅渡出泥濘的行走生活,抵達信仰和歌唱的高度。它隱性的光輝鍍亮了我黯淡的眼神和暗啞的音高,在這渺茫而滯重的大地。
從某種意義而言,現(xiàn)世與書寫昭示了兩種磁極的奇怪融合,越是俗世的無力感疼痛感索然無味蒼白單薄乏善可陳感,越能收獲書寫的力量感安全感意緒紛繁色彩擁擠言之無盡感,越能具備鏗鏘響亮平靜克制的敘述口吻和表現(xiàn)語調(diào)。反之亦然。
不僅如此,藝術的書寫還使簡單的世界變得不簡單,使不簡單的世界變得復雜。多元跨躍的比喻和通感使文字先于科學家懂得了氣味的色彩,色彩的重量,重量的氣味。它使一切現(xiàn)存的科學條框最先失效和褪色,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在這里才能聯(lián)上關系,結(jié)成血緣,譬如它讓女人成為了花或者花成了女人,諸如此類等。
主題的奔赴,易于造成一種偏隘,變成個人的話語消費或者情感展覽,很難剔除滯留其上的體味與履痕,無主題的兌現(xiàn),又易于變成貧血文人思想干涸后的障目法,成為它們句子操練意象橫陳的試驗場,尷尬狼狽的意義操縱處境,一次次讓書寫者感到力不從心,難以適從,讓簡單的紙上寫意伴隨著一次次深刻的內(nèi)心修行。
我竭力讓自己疲憊的筆墨掙脫這樣的思維盲區(qū),駛進洞開的視界,擁抱美好的物象或者依附裸露的真實,清洗自己沆瀣的語言,做一些純粹的展示,包括生存,包括寂寞的愛。
也許,我永遠也逃脫不了這樣的一種雙重失敗,無論之于文本之內(nèi)或者之外,但是我卻因此而觸到了生存的重量,并因此,一切變得饒有意味,是這樣。
【文本內(nèi)外散文】相關文章:
1.化石吟文本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