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司馬光》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在日常過程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司馬光》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品原文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此句被選為人教版小學(xué)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
作品注釋
1、生:長,長到。
2、凜然:穩(wěn)重的樣子。
3、如:像。
4、成人: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歲。
5、聞:聽。
6、《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給《春秋》作注的一部史書。
7、之:它,文中指《左氏春秋》。
8、退:回去。
9、了:清楚。
10、指:通假字,通“旨”,主要意思。
11、自是:從此。
12、釋:放下。
13、至:甚至。
14、戲:玩耍。
15、甕wèng:一種口小腹大的盛器,大缸。登甕:站在大缸上。
16、足跌:失足。
17、沒:沉沒。
18、皆:全,都。
19、去:離開。
20、迸:水涌出。
作品譯文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16歲,并非如今的18歲)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來講給家人聽。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故事介紹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wěn)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xué)之后又為家人講他所學(xué)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nèi)涵,從此手里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饑渴,冷熱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涌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作品背景
司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當(dāng)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dān)任光州光山縣令,于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后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字君實,陜川夏縣人。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xué)。據(jù)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此外,還有一件事使小司馬光聞名滿九州,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廣為流傳。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人物介紹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二年進(jìn)士,官至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xué)家,主持編撰了大型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等。其詞僅存三首。
【《司馬光》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6-11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注釋11-17
勸學(xué)原文注釋及翻譯03-31
《勸學(xué)》原文翻譯及注釋01-22
蜀道難原文、翻譯注釋及文言文賞析01-04
勸學(xué)原文翻譯注釋10-21
勸學(xué)詩原文、翻譯及注釋10-14
《望岳》原文、注釋及翻譯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