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蜀道難》教學設想
一、課文悟讀
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偉大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于唐武后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并好行使。“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從二十五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游,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其間曾因吳鈞等推薦,于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quán)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賜金放還”。政治抱負未能實現(xiàn),使他對當時政治腐敗,獲得較深認識。天寶三載,在洛陽與詩人杜甫結(jié)交。安史之亂中,懷著平亂的志愿,曾為永王幕僚,因兵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卒于當涂。李白性格豪邁,渴望建功立業(yè)。他糞土王侯,傲視權(quán)貴,同情人民,關(guān)心政局。有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情緒。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義是人,他以驚世駭俗的筆墨,創(chuàng)造了瑰麗奇?zhèn)サ囊饩,又毫不矯飾,真誠袒露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李白詩風雄奇、飄逸、直率、自然,對當時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響。有《李太白全集》。
2、《蜀道難》樂府古題,屬《想和歌·瑟調(diào)曲》。“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jiān)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皆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
3、這首詩描寫蜀道的雄奇險峻,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詩中想象奇特、豐富,氣魄的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zhì)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學習這首詩,要仔細品味詩人奔放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新奇大膽的夸張和生動活潑的語言,用心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4、李白此詩,是為友人王炎送行,意在規(guī)勸王炎不要久留蜀地,早歸長安。體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關(guān)心。鑒于當時危機四伏的國家形勢,作者在有意無意之間流露出對國家危殆的擔憂。
二、教學過程與步驟
1、讀詩:
、 教師簡單講解朗讀要求:
古詩朗讀要講究節(jié)奏,這樣才能瑯瑯上口,音韻優(yōu)美。五言有“二二一”節(jié)奏,也有“二一二”節(jié)奏,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晨興/理/荒穢,帶有/荷鋤/歸”。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節(jié)奏,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同時,韻腳要讀得響亮而稍長,讀出詩歌的韻味。古詩的讀法有三種類型:朗讀、朗誦和長吟,這三種對節(jié)奏的處理要求有所不同,應當分清類型。古詩詞朗讀還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調(diào),如壯志難酬、蒼涼悲愴的《漁家傲》,豪邁奔放、想象瑰麗的《望天門山》,氣壯山河、慷慨悲壯的《過零丁洋》,委婉含蓄、纏綿緋惻的情詩《無題》,與世無爭、清新自然的《歸園田居》,憂國憂民、沉郁頓挫的《春望》。本詩的朗讀要特別注意。
、 教師范讀全詩。
⑶ 學生學生讀詩(至少3遍)。
2、析詩:
本課結(jié)構(gòu)的分析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結(jié)構(gòu),則詩的主旨、章法等都極易明白,對記誦全詩也很有幫助。分析結(jié)構(gòu)可分兩步走:第一步,在試讀兩三遍之后歸納各層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層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分析結(jié)構(gòu)應當是點撥式的,點到為止,切忌講得過多,要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自行領悟。最好能設計一個簡明的圖表,邊講邊畫。示意圖參考:
開篇:主旨句一見
一嘆高,難行:蜀道來歷
蜀道高峻
二嘆險,可畏:景物凄清──以“何時還”起 照
山水險惡主旨句二見
三嘆戰(zhàn)禍之烈:劍閣險要
申 戒:殺人慘景──以“早還家” 應
結(jié)尾:主旨句三現(xiàn)
3、賞詩:
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曾這樣評論這首詩:“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起雷霆于指顧之間。”(《唐詩別裁》)這段話既形象而又概括,涵蓋的內(nèi)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靈活、氣象宏偉而言。茲分述如下:
、 章法:
詩人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復),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jié)尾各出現(xiàn)一次。這并非簡單的重復,因為它每出現(xiàn)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nèi)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chǎn)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這樣的章法可稱靈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潛說的“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現(xiàn),或前或后總有一個提示內(nèi)容的“副句”伴隨著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還有一個副部頗有幾分相似。具體地說,詩的開頭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fā)出的感嘆,突出地表現(xiàn)了蜀道的高不可測,正是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井歷參等張本。詩的中間則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聽此凋朱顏”頗有“談虎色變”之嘆,意在說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輕易前往;此句有鉤連前、后兩層內(nèi)容的作用,前一層說蜀道凄涼萬狀,后一層說蜀道極其險惡──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難以承受的。結(jié)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側(cè)身西望長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說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zhàn)禍之烈,又跟開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應,更顯得意味深長,以此結(jié)束全詩,可以使讀者興無窮之嘆,將“蜀道之難”的全部內(nèi)容概括無余。
主旨句的重復出現(xiàn)及其副句的變化,不僅在詩的結(jié)構(gòu)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全詩的基調(diào)的形成影響也很大,但這一點要放到后面去講。
、 氣象:
讀這首詩,如從畫廊經(jīng)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它們那闊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氣勢,使你怵目驚心,嘆為觀止。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在詩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將秦蜀之間重山疊嶺千里不絕的圖景一望無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16個字就將民間傳說中關(guān)于五丁開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出來,使我們仿佛聽到了五丁拽蛇時的大聲呼喊以及隨后一聲使山河改觀的巨響,也仿佛看到無數(shù)勇敢的人在高山上開辟道路、架設棧道的情形,不禁要贊嘆神力和人工的偉大!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這是詩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見:當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時,他看見六條龍拉著的太陽車被擋住,不得不繞道而行;再俯視下面,只見波濤洶涌的急流為大山所阻而激起無數(shù)的漩渦──這幅畫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人設想自己沿著盤山道攀登青泥嶺的情形。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這是寫登上頂峰以后的情形。──這很像一組搖鏡頭,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摸它們,看看是個什么樣子。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這是詩人設想游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凄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diào)是變了,也表現(xiàn)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砍崖轉(zhuǎn)石萬壑雷。”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砍崖轉(zhuǎn)石,都會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云“其險也如此”。
、 基調(diào):
這首詩以主旨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貫穿始終,已經(jīng)顯示了它的詠嘆基調(diào)。統(tǒng)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得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用勸游者的口吻寫出,意味尤為深長。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是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詩人用具體描寫方式,再現(xiàn)了“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圖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4、總結(jié):
、 一個主旋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此句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激蕩心弦。)
、 兩處用典: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語出漢代楊雄的《蜀王本紀》)
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語出晉代張載的《劍閣銘》)
、 三種主要情感:
表達對國事的深切憂慮和關(guān)切。
表達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表達入署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 四種主要的寫作手法:
夸張的筆墨:例如,五丁開山的神話,“連峰去天不盈尺”、“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捫參歷井仰脅息”等等。
散文化的句式:文中句式有三言、四言,也有長達十一言的句子。雜言的句子,使文章的節(jié)奏多變化,張合自由。
細節(jié)的動作描寫:例如“青泥何盤盤──以手撫膺坐長嘆。”一段,它描寫了山路的曲折盤桓,描寫了人的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的樣子,惟妙惟肖。
襯托的手法:例如,“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山川互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黃鶴、猿猱反襯山川之險。)又如,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烘托蜀道之難。“枯松倒掛倚絕壁”襯托絕壁之險。
5、練讀:
今年高考語文湖南卷在試卷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有較大變動。增大了文學鑒賞比重,突出了語言表達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主題思想及表現(xiàn),賞析藝術(shù)手法,淺談構(gòu)思技巧,并寫成300字左右的短文。面對這一變化,我們必須加強文學短評寫作訓練。本文可從如下內(nèi)容方面賞析:
、 作者主觀感情色彩強烈,是此詩的一大特色。開篇伊始,作者即以“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強烈詠嘆,奔放直泄,抒發(fā)了他對蜀道高峻艱險的驚愕和感喟。而后,在詩的中間與結(jié)尾又兩次重復者一詠嘆,情不自禁的將自己的強烈感情籠罩全詩,給人一種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之感,令人蕩氣回腸。
、 將奇特的想象、恣意的夸張與有關(guān)神話傳說融為一體,融貫浪漫主義激情進行寫景抒情,是本詩最主要的藝術(shù)特點。
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借以抒發(fā)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zhì),因而才呈現(xiàn)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tài)。詩人善于把想像、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馳走風云,鞭撻海岳”,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guī)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像,創(chuàng)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shù)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我們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岳,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
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xiàn),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之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潛云“起雷霆于指顧之間”,豈虛語哉!
、 本詩句式靈活多變,語言奔放恣肆,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獨特個性。句式以七言為主,雜有四言、五言、六言、八言,隨心所欲,窮極變化。語言或勻稱對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煉凝重,或通俗輕快。
5、練習:
課文后的練習可以靈活處理。例如第三大題,可以在學生試讀前后作簡要提示,目的是使學生初步適應這首詩節(jié)奏的變化,讀出一點韻味來,不要把某些句子讀成散文,這對領會詩人熾烈奔放的感情和飄逸的風格極為必要。其余練習要在課文分析中把握。
6、作業(yè):
、 誦讀背誦本詩。
⑵ 寫出賞析文章。
【《蜀道難》教學設想】相關(guān)文章:
《鄉(xiāng)愁》教學設想03-23
《鄉(xiāng)愁》教學設想與教學流程04-07
《化石吟》教學設想04-20
鄉(xiāng)愁教學設想與流程04-08
《蜀道難》教學設計04-19
蜀道難教學實錄04-02
蜀道難教學設計04-24
蜀道難教學反思07-29
《蜀道難》教學設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