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行香子·秋與》全文及鑒賞
行香子·秋與
宋代:蘇軾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
渾無處、回避衰容。
問公何事,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
都將萬事,付與千鐘。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行香子·秋與》翻譯
昨夜霜降寒風驟起,梧桐葉落紛紛,我無處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風問我為何這樣,我沒有說話,只是用手在空中書寫。人老了,有時沉醉有時沉病有時慵懶。
早晨來到院子里,感嘆時光荏苒,歲月流逝,雖不吭聲,似乎有意讓我傷心。如今萬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換作千杯酒來飲。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行香子·秋與》注解
霜風:刺骨寒風。衰容:衰老的面容。
不語書空:不說話,用手指在空中虛畫字形。慵:困倦。
儂:我,系江浙方言。
付與千鐘:交付酒杯,即以酒澆愁之意。鐘,酒器。
酒花:指斟酒時酒面泛起的珠花。
眼花:這里指視線。燭花:指蠟燭的火焰。
《行香子·秋與》賞析
此詞上片寫景抒情,將秋風擬人與人對話,寫詞人面對蕭瑟秋景,衰容劇增。悲秋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主題,“霜風”就渲染出秋日的蕭瑟氛圍,奠定了全詞悲涼哀怨的基調;盡管詞人不愿意讓人看出內心的痛苦,但“衰容”遮掩不住其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帶來的郁結。接著以問句的形式寫出詞人有冤無處訴的憂郁憤激,“醉、病、慵”高度概括出了詞人生活的無聊和苦悶,顯示出對社會和人事的完全絕望。
下片敘事議論,寫詞人早上醒來,來得庭院,感嘆時光易逝,來日無多,而當時處境,只能讓他將世間萬樁事付與千鐘美酒,任憑酒花雪白,眼花繚亂,燭花火紅。光陰似箭,強烈地表現出詞作的感傷之情;酒醉、眼亂、燭紅,充分寫出了詞人狂放不羈的醉態(tài)。
此詞上下片采用對稱結構,但時序上卻有“昨夜”與“今朝”的先后承遞關系。詞中描述了兩幅衰容,一是霜風昨夜入梧桐、今朝來庭下的蕭瑟冷落;一是詞人病后意慵懶、酒后眼花亂的潦倒頹放。
全詞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為一體,風格悲涼凄婉,情感沉郁纏綿,富有感染力。它硬語盤空,借秋日病愈,抒發(fā)了官場坎坷、世路滄桑的感嘆,流露出風燭殘年的悲傷。
作者一生多舛,幾遭貶謫。這時,曾經驕傲的才子,回望一生漂泊,秋風中過往的淡然、堅定、灑脫似一一看穿。這時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傷得真切。全詞悲切中又有作者一如既往的曠達,也表達了作者對坎坷一生的無謂態(tài)度,在傷感中放任心性的情感,哀而不傷。
《行香子·秋與》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作者晚年,屬悲秋之作。紹圣元年(1094年)遷惠州后,蘇軾于紹圣二年(1095年)七月痔疾發(fā)作,八月間始愈,時已至深秋,與此詞所寫景色相合。此詞或作于此時。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行香子·秋與》全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全文及鑒賞08-31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全文及鑒賞07-24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全文及鑒賞07-16
行香子·述懷 蘇軾11-02
《行香子》蘇軾詞翻譯賞析02-21
蘇軾《生查子·訴別》全文及鑒賞09-05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全文及鑒賞09-17
柳永《甘草子·秋暮》全文及鑒賞08-03
行香子 過七里瀨 蘇軾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