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吳融《途中見杏花》唐詩鑒賞

時間:2024-10-04 18:59:26 澤彪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吳融《途中見杏花》唐詩鑒賞

  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吳融《途中見杏花》唐詩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吳融《途中見杏花》唐詩鑒賞

  原文:

  途中見杏花

  吳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 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 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 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xiāng)千萬樹, 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釋譯文

  1.紅杏:一作“紅艷”。

  2.行人:這里指詩人自己。

  3.可堪:不堪,不能忍受。

  4.色暝(míng):一作“色曙”,意即天色破曉。

  5.帝鄉(xiāng):皇帝居住的地方,這里指京城長安。

  6.澹(dàn):通“淡”。

  7.神州:舊指中國。

  白話譯文

  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正傷春惆悵。

  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jié)?

  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

  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經(jīng)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應(yīng)是吳融遭貶后離開長安的途中所作,即是他“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的境遇之時。詩人此時于途中見春天的各種生機與朝氣,可這些反倒顯襯得他越發(fā)孤苦,故而借杏花托興。

  鑒賞:

  詩人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愁緒和聯(lián)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是宋人葉紹翁《游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nóng)歷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艷的紅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經(jīng)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jié)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墻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該是多么欣喜激動!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可是吳融對此卻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jié)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并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又能看得幾時?想到這里,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緣分如此短淺,怎不令人倍覺難堪?

  由于節(jié)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艷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里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采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難道不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嗎?這里顯然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zhuǎn)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想象進一步馳騁,從眼前的鮮花更聯(lián)想及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蒙蒙的煙霞,輝映著陽光,彌漫、覆蓋在神州(指中國)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絢麗奪目呀!浮現(xiàn)于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于朝中。末尾這一聯(lián)想的飛躍,恰恰泄露了他內(nèi)心的秘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詩篇借杏花托興,展開多方面的聯(lián)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深一層地抒寫出來,筆法特別委婉細膩。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則在于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本篇可以視為這方面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吳融,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

  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出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人物背景

  時代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亂后,即一蹶不振,到了晚唐正是最復雜、最矛盾的時期,先后有牛李黨爭、王仙芝之亂、黃巢之亂、李克用、朱全忠等攻掠諸州。吳融生當晚唐后期,處境較前期更為混亂,前期還有所謂的「會昌之治」(841-846)、「大中之政」(847-859),雖是曇花一現(xiàn),當時的知識分子仍有力挽狂瀾,恢復大唐盛世的志向。吳融生當宣、懿、僖、昭四朝,經(jīng)歷了揮霍無度的懿、僖二朝,二帝沉于逸樂,不思國政,導致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為禍越烈,即使后來的昭宗有心力圖振作,也難以挽回頹勢,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

  社會背景

  晚唐的社會極其混亂,由于藩鎮(zhèn)割據(jù),連年征戰(zhàn),農(nóng)田荒蕪,經(jīng)濟蕭條,人民流離失所,生活艱困,但地方官吏仍逼迫人民繳交繁重的賦稅,官逼民反的結(jié)果,使得人心思變,一旦有人登高一呼,人民便群起反抗,民亂由是而生。甚至連軍隊都時有叛變,殺主帥以自代,自稱留后的。連象征國家的軍隊都出問題,顯示了國家整體的基礎(chǔ)已岌岌可危。

  詩壇背景

  晚唐的詩壇,是個藝術(shù)光芒煥發(fā)的時代,近體詩發(fā)展至此,已臻成熟,詩人寫句屬對,無不精工細致,舉凡平仄、押韻、用典、煉字,無不精巧。詩歌藝術(shù)之美發(fā)展到極高的境界,但是或因詩人才力不足,使得詩歌易流于詞藻的堆砌;或為了平仄、押韻的需求,字句間顯得連結(jié)性太弱,過于牽強,詩歌變得精雕細琢,卻了無生氣。也由于大時代的動亂,宦禍、黨爭、藩鎮(zhèn),消磨掉詩人救世的情志,在無力回天之余,晚唐詩人不再具有盛唐詩人的豪邁瀟灑,也失去了中唐詩人勇于抗爭的革命精神,他們轉(zhuǎn)而關(guān)心自身,或消極避世,或縱情歌酒,因此后代評論家多不重晚唐詩,鄙其氣韻卑弱。

  然仔細的分析起來,晚唐雖無足以引領(lǐng)詩壇走向的詩界泰斗或文學集團,但晚唐詩風仍可大致區(qū)分出三條主要的創(chuàng)作趨向:一是承襲元白一派,詩歌內(nèi)容強調(diào)描寫社會現(xiàn)實,指陳時弊,文字傾向通俗淺顯的創(chuàng)作趨向;二是承接溫李一派,有著唯美文學傾向,著重麗藻華辭的創(chuàng)作趨向;三是繼承韓孟姚賈一派,用字奇僻,表達寒苦情狀的創(chuàng)作趨向。而這三種創(chuàng)作趨向,在晚唐各家的創(chuàng)作中,往往是交錯復雜的。于吳融而言亦是如此。

【吳融《途中見杏花》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唐詩鑒賞09-30

《途中寒食》唐詩譯文及賞析精選09-14

唐詩譯文鑒賞08-31

唐詩《詠柳》鑒賞08-16

《閨怨》唐詩鑒賞06-14

《黃河》唐詩鑒賞06-20

吳融《閑望》的閱讀答案06-16

唐詩閣夜鑒賞07-23

《賣炭翁》白居易唐詩鑒賞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