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唐朝詩人王維走后門成為了狀元的事
導語:唐朝科舉考試時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門。舉子們往往在考試前一年的秋天,就把自己最得意的詩文加以編輯,帶到京師,呈給
唐朝科舉考試時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門。舉子們往往在考試前一年的秋天,就把自己最得意的詩文加以編輯,帶到京師,呈給當時在政治或文學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看,這叫做“行卷”。其風氣之盛,甚至成為一種制度。不要說蠢才躍躍欲試,連天才也都頗愛走這個后門。
王維就把關節(jié)打通到了岐王那里。然而,詩人張九皋也把關節(jié)打通到了公主家里,公主寫信給京都的主考官,讓他取張九皋為第一名。岐王勢力不及公主,就讓王維換上華貴的衣服,捧著琵琶隨自己一起到公主家去。
酒酣耳熱,歌舞升平,公主留意到了長得清秀白晰的王維,岐王就勢讓王維獨奏。王維彈琵琶時技驚四座,連公主也動容了,岐王趕緊趁熱打鐵,強力推薦王維的詩詞文章,王維這才把懷里的文章呈獻給公主。公主讀了王維的詩,被他的才華震驚了,之后將他請到了客位的首席位置上。
王維俊美飄逸,談吐瀟灑,在座的達官貴人們無不贊嘆。此時,岐王才慢慢地道出真相,說今年科考沒人舉薦王維做第一,王維是不肯參加的,并且聽說公主已經(jīng)舉薦了張九皋……于是,公主就把主考官叫到家里,說明了情況。由是,王維一舉奪魁。
因《新唐書》沒有記載王維的發(fā)跡史,所以這個故事的真?zhèn)螝v來眾說紛紜。但同類故事在唐代的筆記小說里卻比比皆是,比如,陳子昂是怎么成名的?以前,十年居京師,不為人知。某天,他在東市買了一張要價百萬的.胡琴,并招呼大家去他家欣賞佳樂,然后當著大家的面把琴砸了,再把自己的文章散發(fā)給大家看,于是“一日之內(nèi),聲華溢都”——他成名了。而杜牧則完全是因為跟太學博士吳武相熟,他倆去拜訪考官崔郾,連蒙帶哄,讓人家把他錄為了第五名。
雖然正史中沒有明確記載這些故事,然而“行卷”之事是有的。這樣的考試制度,漏洞百出,很不嚴肅。但奇怪的是,唐代,尤其是“行卷”風行的盛唐和中唐時期,是杰出詩人紛紛涌現(xiàn)的時代;到了中唐以后,舉人以傳奇小說行卷,這時候,唐人的小說又開創(chuàng)了一個高峰期。這種主要依靠主考官的眼力、品味、良知和判斷力的選士制度,似乎對唐代的文官選取并未造成什么傷害,反而有所裨益。當然,前提是這些走后門之人確實有真才實學。
不過,換作今天,若有人想要恢復這種文采風流、瀟灑自如的行卷制度,就顯得有些可笑了。雖然每年高考過后,都會有那么幾位靠“雷人”作文而被破格錄取的,但其人數(shù)可謂少之又少,且這個成功是沒有可復制性的。在一個一切以分數(shù)為標準、充斥著群蠅宵小的時代,與其絞盡腦汁爭論如何變革考試制度,不如先解決下考試背后的公平問題!
【關于唐朝詩人王維走后門成為了狀元的事】相關文章:
唐朝詩人王維簡介07-28
王維靠走后門中的狀元?12-11
唐朝詩人王之渙01-04
唐朝詩人劉長卿02-21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詩句12-19
唐朝詩人韓愈的故事12-13
唐朝詩人韓愈的事跡02-25
唐朝詩人元稹的詩09-05
唐朝詩人韋應物的詩句01-26
在唐朝詩人王之渙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