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童賢母傳》原文答案及參考譯文
童賢母傳
[明]方孝孺
童賢母,姓羅氏,寧海童處士釋卿妻也。羅為縣舊族,賢母少喪親,姿端厚,有識度,年十三歸童氏。時處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賢母事之孝敬雍順,治產業(yè)習女工甚得歸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舉,溲惡或時污床席,賢母躬抱持洗滌。飲食必執(zhí)匙箸以進,久而不懈。祖姑心德其所為,每私祝曰:“吾苦新婦無以報,愿汝有子有婦,咸若汝之孝敬。”
賢母有知能,遇女妹及族人親戚皆有恩。祖姑及舅姑卒,相夫奉喪葬于內外,粗細指畫經綜皆有方略條理。既而家浸盛,生四丈夫子。子長,各有才智,好學問;訓以禮義忠厚,尤有母道。及處士蚤世,諸子長娶婦生孫,一聽賢母之教。遂相與合食,不分財異爨。作先祠、置祭器,以奉祖考。家庭之間,出內有法,長幼有倫,遇人有惠,待賓客有禮,于是賢母遠邇皆稱焉。
初,元季無政。大家以貲結長吏,出之租稅,俾小民佃者代輸,里正因而漁利。每畝征米四升,小民以為病。會賢母家為里正,催民租稅,命減其半,不足寧出己粟以輸,鄉(xiāng)閭貧弱賴以不困。洪武初,寧海及鄰縣饑,里中富人以麥貸貧乏者,每麥斗責谷二斗三升。時賢母家有麥數廩,召諸子謂曰:“饑者眾,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時取倍蓰之息?若等無效他人,宜減息一斗,以為鄉(xiāng)率!庇谑情L子遵母意,與諸弟行之。又白于縣,請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數百里內貸麥者利其息小,競奔走焉,咸嘆息以為童母己。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給以錢粟,不責其償。為之娶婦,使成家業(yè)。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饑,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屬諸子解之。后或背負,絕不與較。至不義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為。其揣料世事,明遠甚,雖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稱之,人人察其饑飽苦樂與其才性所宜,無有怨者。
今年幾八十,子婦、及諸孫婦、男女數十人,曾孫七八人。奉養(yǎng)祗順,不敢違,果若祖姑所祝。名人士往來者,皆致拜而去,稱賢母云。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年十三歸童氏 歸,女子出嫁
B.及處士蚤世 蚤世,“蚤”通“早”,過世得早
C.大家以貲結長吏 大家,每家人
D.數百里內貸麥者利其息小 利,以……為利
10.下列6個句子分為4組,全都直接表明童賢母之賢的一項是()(3分)
①治產業(yè)習女工甚得歸道 ②賢母躬抱持洗滌 ③遂相與合食,不分財異爨 ④為之娶婦,使成家業(yè) ⑤人或告饑,推食以予之 ⑥名人士往來者,皆致拜而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11.下面對選文內容的分析和解說,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童賢母十三歲嫁到童家,恭敬孝順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財縫縫補補很符合為媳之道。
B.童賢母明慧賢能,對子女悉心教誨,對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C.童賢母做里正,不用資財結交官吏,不剝削租種自己田地的人,專心管理鄉(xiāng)里事務,深受村民的擁戴。
D.童賢母深明事理,告誡子女遠離不義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對家人奴婢關懷備至,遠近的人們都稱贊他。
1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9分)
。1)吾苦新婦無以報,愿汝有子有婦,咸若汝之孝敬。(3分)
。2)不足寧出己粟以輸,鄉(xiāng)閭貧弱賴以不困。(3分)
(3)其揣料世事,明遠甚,雖丈夫有弗逮也。(3分)
參考答案
9.C(大家,大戶人家。)
10.B(①為童賢母有治家能力,③為在童賢母的教導下一家人和睦相處的情形,⑥為眾人尊重童賢母。)
11.C(是童賢母家里有人做里正,同時也是因為他們家?guī)椭迕癯鲆话氲淖舛。?/p>
12.(1)我為不能報答媳婦而感到痛苦,希望你將來能夠有孩子有媳婦,都能像你一樣孝順恭敬。(“苦”“咸”各1分,句意正確1分。)
。2)不夠的寧愿拿出自家的糧食代交,村里的貧困老弱的人家依靠這而不至于生活困頓。(“輸”“賴”1分,句意正確1分。)
。3)她揣摩預料世上之事,十分明確很有遠見,即使是男子也有趕不上的地方。(“雖”1分,“明遠甚”句式、含義正確1分,句意正確1分。)
【參考譯文】
童賢母,姓羅氏,是寧海縣童處士釋卿的妻子。羅氏家原先是縣里的大戶,童賢母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她舉止端莊,為人厚道,有見識,十三歲的時候嫁到了童家。當時童處士的祖母年齡已經很大了,并且父母也已很老了,但童賢母侍奉他們卻非常的孝順恭敬,治家理財縫縫補補很合乎為媳之道,公公婆婆非常高興,家里的事情全部交給她來管理。童賢母的祖婆婆晚年有病,手腳麻痹不能活動,大小便有時弄臟了床席,童賢母就親自抱著她或扶著他幫她清洗。祖婆婆喝水吃飯,童賢母一定拿著湯匙或筷子親自喂,長久如此。祖婆婆心里感激她的所作所為,常常私下里祝福她說:“我為不能報答媳婦而感到痛苦,希望你將來能夠有孩子有媳婦,都能像你一樣孝順恭敬!
童賢母聰明能干,對待小姑子和族人親戚都有恩惠。祖婆婆和公公婆婆去世,她幫助丈夫里里外外安排喪葬,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籌劃的都有條有理。不久童家慢慢興盛起來,童賢母生了四個兒子。孩子長大后,都富有才智,好學不倦;童賢母用禮義忠厚之道教育他們,孩子們都有母親為人處事之風。等到童處士去世后,各個兒子長大了,娶婦生孫,全都聽從賢母的教誨。于是一家人和睦相處,一起吃飯,不分家過日子。童賢母建造了祖先的祠堂,添置了祭祀的東西,用來供奉去世的列祖列宗。家庭之間,里外有法,長幼有序,對待別人有恩惠,對待賓客有禮節(jié),因此遠近的人都稱贊賢母。
先前,元朝末年,政治昏暗,社會動蕩。很多人都用資財結交官吏,應該交納的租稅,讓租種自己田地的人代交,村長借此而獲取好處。每畝田地征收四升米,佃民因此而貧困不堪。正好趕上童賢母家里人作村長,于是童賢母催民交納租稅,讓減去一半,不夠的寧愿拿出自己的糧食代交,村里的貧困老弱的人家依靠這而不至于生活困頓。明朝洪武初年,寧海以及鄰縣鬧饑荒,村里有把麥子借給窮人的富人,每斗麥子要求歸還二斗三升谷子。當時童賢母家里有幾倉庫麥子,賢母召集幾個兒子對他們說:“受饑荒的人很多,而我們的家里幸好有很多麥子,怎么能夠忍心借這種時候來獲取加倍的利息呢?你們這些人不要效仿他人,應該減去利息一斗,來作為村里人的表率!庇谑谴髢鹤幼駨哪赣H的意思,和各個兄弟做這件事。同時告訴縣里,請禁止那些多取利息而讓百姓生活困頓的富人的做法。方圓幾百里內租借麥子的人都認為童家的利息小有好處,爭相奔走到童家來,都感動嘆息把童母當做自己家里人。童賢母喜歡施舍幫助貧窮孤弱的人,不能養(yǎng)活自己的,童賢母就送給他錢糧,不要求其償還。同時還給他們娶媳婦,幫助他們建立家業(yè),像這樣的有二十多人。有人來告訴饑餓的,童賢母就拿東西給他吃。遇到別人有困難,考慮到事情可以解決,就囑托各個兒子幫助解決。后來也許人會忘恩負義,童賢母也絕不與之計較。對于不義之人,童賢母告誡家人不要靠近,對于不合乎情理的事,童賢母告誡家人不要做。她揣摩預料世上之事,十分明確很有遠見,即使是男子也有趕不上的地方。家人婢仆好幾百,她都能夠說出姓名,并且明了每個人的饑飽苦樂以及能力性格,家人沒有怨恨她的。
今年童賢母已將近八十歲,有兒媳婦以及各個孫媳婦男女達幾十人,曾孫七八人。他們奉養(yǎng)賢母孝順恭敬,果真像祖婆婆所祝愿的那樣。名人名士經過童家的,都要拜見賢母后才離去,并且對賢母贊口不絕。
【《童賢母傳》原文答案及參考譯文】相關文章:
《明史于慎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解析10-16
《張齊賢家宴》閱讀答案及譯文12-20
《王安石傳》原文及譯文04-01
《史記》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4-15
《晏殊傳》原文及譯文08-17
《曾鞏傳》原文及譯文09-14
《宋史·歐陽修傳》原文及參考答案08-25
《南宮生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15
黃琬巧對原文答案及譯文01-24
《晉書·文苑》的閱讀答案與原文譯文07-06